对海德格尔“此在”概念的解读
2014-11-14郭梦敏
郭梦敏
摘 要:“此在”提出的哲学问题是西方现代哲学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只有人才能体现存在本身,并且在对存在的不断追问中获得自身的本质。海德格尔赋予这个特殊的存在者以特定的名称——“此在”。“此在总是我”和“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存在是此在的两个基本性质。对“此在”概念的诠释,海德格尔是围绕“在世”来展开论述的。此在的日常在世是常人,常人为自身而在此,但常人自身确是一种平均状态,而不是本真的、自己掌握自己的此在自身;此在在世的展开方式是现身、领会和沉沦;畏和烦是此在的结构整体。
关键词:海德格尔 此在 在世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246-01
“此在”(Dasein)是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也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根本范畴,“Dasein”一词由两部分组成:da(此时此地)和sein(存在、是),指称人的存在。他之所以将人称为“此在”,是想强调它是存在论层次上的存在,或者说,是就人特殊的存在方式来规定人,以此与传统对人的种种定义(如理性的动物、理性的存在者、劳动的动物等等)区别开来。传统对人的定义是从事实性出发,而海德格尔对人的规定则是从可能性出发,因为人的本质就在于“它所包含的存在向来就是它有待去是的那个存在。”[1]
1 “此在”的两个基本性质
(1)“此在总是我的”
“此在总是我的”,这就说明了“此在”的单一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替代性。这说明没有“一般的”人,只有单个的具体的人。海德格尔说,“此在”在与别人说话时,总要把人称代词一起说出来:“我在......”,“你在......”,这就说明“此在总是我的”这一性质。因此在本体论上不可以把“此在”理解为一个现成东西的类和样本。 “此在”的在就有“本真性”和“非本真性”两种模式。
(2)“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存在。”
“存在”(existenz)这个词由拉丁文“existentia”翻译而来;“本质”(esstenz)这个词由拉丁文essentia翻译而来。在传统哲学中,existentia指某一事物的“那个”(That),即某一事物当下之所是;essentia指一个事物的“什么”(What),即决定着某一事物是这一事物的东西。[2]因此,是本质先于存在的。
2 此在的日常在世—— 常人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基本存在的状态就是“在世界中”,即在世。此在的核心就是“在世存在”。此在在世不是指此在与世界的空间关系,而是指此在与世界合为一体。因此,“主体和客体同此在和世界不是一而是二、二而一。”[3]
我们从在世方式存在的存在者这个角度着手来理解在世。我们从这一环节着手,所要追问的是:谁在日常状态中,此在为谁? 海德格尔的回答是:常人。
常人为了自身而在此,但常人自身的确是一种平均状态,而不是本真的、自己掌握自己的此在自身。因此,常人看似是自由的——为自身而在此的,实际上却是不自由的,因为常人自身不是纯粹的自身。此在一旦沦为常人,那么常人也就夺去了此在的自身,从而除去了它的责任。[4]
3 此在在世的展开方式:现身 领会 沉沦
此在如何居住着而存在?海德格尔发现,此在有三种展开其在世的方式,这就是:现身(sichbefinden)、领会(verestehen)和沉沦(verfallen)。
此在的第一个存在环节是现身。现身表现出了此在寓于世界之中这一事实。现身表现为“情绪”(stimmung)。海德格尔在本体论上,用现身这个名称所指的东西,在在者状态上是人人都知道的,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情绪、情感一类的东西。恐惧、快乐、不开心、满足等等都是指情绪。人的情绪可能变换无常,人可以无精打采;甚至象人们日常所说的“没有情绪”,也是一种情绪。因此“此在总是有情绪的。”
此在的第二个存在环节是领会。“领会”(verstenen)的表面意思是“明白”、“理解”,是“知性”。海德格尔又赋予这一专业术语以特殊的含义。他说,领会和现身都一样,同是此在原始的先天结构。“它不是一种从认识中得出来的知识,而是一种原始的存在状态的在的方式,这种原始的在的方式才首先使认识和知识成为可能。”[2]一切认识的活动,无论感性直观,还是理性判断,都是领会的派生模式。
沉沦意味着:“此在首先和通常是寄身于(bei)所忧烦的‘世界。这种沉迷于(Aufgehenbei)……中通常具有沦失于公众状态中存在的性质。”[4]它是此在在世的一种非本真的展开方式;沉沦于世界则是此在的非本真状态。所谓沉沦于世界就是把自己投身于由“逃生意志”展开出来的世界而与他人相互共在;或说是从世界方面领会自己,且领会他人而与他人相互共在。在这种沉沦状态中,“世界”是一个声色货利的世界,也就是一个有(意义)的世界,而人则是熙来攘往的乌合之众,即常人。此在把自己筹划到这种“世界”,不是获得自身,恰恰是失去了自身。因此,在沉沦状态中,此在不是作为它自身而存在。而此在通常就以这种“不是它自身”的方式存在着。
4 此在的结构整体:畏和烦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在世是一个“结构整体”。其中,畏作为此在的现身,能把此在从沉沦中救赎出来,使此在意识到原始的自我,从而能够成为单独的、独立自主的人。因为现成的状态是“我觉得怎样怎样”,而在畏中我却觉得“茫然失据”。而畏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它能够彰显出此在的整体结构性,说明了此在的在是什么。“畏作为此在的一种在的可能性同在畏中开展出来的此在自身一道,为明确地掌握此在在之原始的在的整体提供了现象的基地。”
在此在之在中,“存在性”、“事实性”和沉沦这三方面是缺一不可的,他们之间有一种原始的结构联系,是一个整体。海德格尔把这种此在在世之“在”的结构整体称为“烦”(sorgen)。烦既然是此在之在的结构整体,与此在在世的三个方面相对应,烦被分为了三个结构环节:第一,先行于自身的在。第二,已经在(世界)之中。第三,寄于……的在。“此在的在表明:先行于自身已经在(世)的在就是寄于(在内碰到的在者)的在。”[2]按海格尔的说法,这句话完整的说明了此在之在,同时也满足了用“烦”这一名称来称呼这一此在之在的要求。
总之,此在是以在世的方式存在着。换一句话说,此在存在的基本情感就是在世界中存在。只要此在存在,它就能展开世界。当在世作为此在存在的基本情态时,就展示了生命的整体存在。所以,当海德格尔把在世阐释为此在存在的基本情态时,也就意味着他把生命的整体存在展示为在世。
参考文献
[1] 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第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4] 黄裕生.时间与永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