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讴歌改革开放之两首金曲诞生记

2014-11-14李春发

党史文汇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施光南田野深圳

李春发

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就是要使全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而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真正使中国经济日益振兴、人民生活日臻美好。广大人民群众为了表达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衷心拥护,感谢这一政策的领路人,讴歌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于是,从心灵深处唱出了《 在希望的田野上 》和《 春天的故事 》这样的颂歌金曲。

《 在希望的田野上 》:

聚焦农村改革的火热生活

《 在希望的田野上 》的创作问世,正值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开始出现日新月异前景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处在历史变革和发展中。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农业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脉、晴雨表。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的蓝图;党的改革开放号角的强劲吹响,迅速点燃了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冲天干劲和劳动热情,也大大地点燃了田野上的希望。于是,随着一种适应中国农业特点的经济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施与深入推行,广大农村到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的动人场面,到处传来屡获丰收的喜人消息。短短几年中,中国农村发生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显著提高,农村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切无不激发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欲望。

被中国农村这一派大好风光和盎然生机感动着,时任《 歌曲 》月刊编辑的陈晓光实在坐不住了。1980年,他正巧在四川、安徽等地农村深入生活,亲眼看到广袤的田野处处充满蓬勃的生机,亲身感受到农民发自心底的喜悦,深切体会到祖国大地日新月异的活力。他禁不住心潮澎湃,仅用一天时间就写下歌词《 在希望的田野上 》。

后来回忆起当时的创作情况时,陈晓光说,中国农村的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序曲。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民生活条件的好坏、幸福指数的高低,和这个国家的兴旺和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国家对农村实施改革政策,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农村生活、生存乃至生产的条件都是很差的。(改革开放后)我再到农村去深入生活,进行创作的时候,农村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初步的变化,这些变化也确实带给我很多思考。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块田野在逐渐萌发希望了。”

陈晓光还说,创作过程是一挥而就,但酝酿、思考绝不是一两个小时,而是很长时间。至于感情的孕育培养那就更长了,可以说是多年生活积累、感情积累的一次艺术爆发,而当时生机勃勃的社会形势就是一个关键的触发点。可以说,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新希望,就不可能有这首《 在希望的田野上 》。

于是,一股股激情在陈晓光的胸中汹涌着……他伏案提笔,一气呵成了一段歌颂改革开放东风吹拂下农村新面貌的歌词: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西村纺花(那个)东港撒网,

北疆(哟)播种南国打场,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

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那个)孩子们欢笑,

小伙儿(哟)弹琴姑娘歌唱,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

为她幸福,为她争光,

为她幸福,为她争光!

随即,陈晓光将这首诗交给责任编辑,让他用电话一字一句地传给自己信赖与推崇的作曲朋友施光南,让其谱曲。施光南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施光南认真品读着这语句凝练、风格朴挚却极富诗情画意的歌词,心情也非常激动。随即开始酝酿着,试弹试唱着……不断地曲斟谱酌,仔细推敲,同样用了一天工夫,便行云流水般地谱好曲子。歌曲的旋律清新、活泼、热情、亲切,富有新奇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朴实清丽的青春激情。

施光南很快给陈晓光寄来了曲谱,并附写了一封长信,言辞恳切地向陈晓光畅谈了他作曲时的追求与想法:“……为您的《 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曲时,我给自己提出了两条要求。首先,力求做到‘雅俗共赏。第二,要努力体现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我认为写(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歌曲,既不能拘泥于《 信天游 》 《 小放牛 》 那种历史上的乡土气息,又不能完全搞成《 乡间小路 》式的校园歌曲。我们要在创作中找出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的节奏和旋律。写《 在希望的田野上 》时,我有意识地把民歌、戏曲的韵味和进行曲的节奏糅合在一起,使音乐既体现出时代精神,又洋溢着清新的泥土气息……”

可以说,这首歌的创作只用了两天,其速度之快,确实令人难以想象。显然,这首歌的作词与谱曲,达到了珠联璧合的效果。

在谈到歌曲的创作手法时,词作者陈晓光说:“这首歌的歌词从创作的风格上来说,我是采取了一个比较接近于白描的手法,没有局限于某一个地区,我是写中国这块土地是希望的田野。施光南的音乐也没有局限于某个地方,它有南海渔歌的素材,也用了北方河北、山东一带秧歌的节奏和素材,有些地方在节奏上有行进的感觉,让人们更觉得中国是在向着富强、向着现代化迈进。”

1980年岁末的一个深夜,在灯火通明的中央电视台录音棚里,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 》的录音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施光南、陈晓光和这部电视艺术片的导演邓在军安静地坐在工作间的角落里,喜悦和不安交织在每个人的心头。当最后一段合唱录制完毕后,在场的歌手、乐手和录音师都被深深地打动了,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这时,施光南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泪花,他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谦逊地说:“是大家唱得好。我作曲嘛……算是‘歪打正着吧!”临分手时,施光南还叮嘱陈晓光:“别忘了,到音协去为责任编辑请功。他比咱们辛苦……”

在那个年代,这首著名歌曲的创作者仅仅得到了30元的稿费。对此,有人深为这些绞尽脑汁辛苦搞创作的音乐人鸣不平。施光南自己也诙谐地打趣道:“才够买一张流行音乐会的入场票。”说归说,更何况只是调侃一下而已,这些音乐人心底里却没有把报酬当回事。施光南曾在1989年底全国青联常委会的一次夜谈时说过:“不论社会上有多少让人不满意的事,我总是对我们的国家充满希望,要是我们的社会没有充满希望的人,我们的民族还有什么前途呢?”足见,施光南等音乐人不是空谈家,他们用他们的歌表现了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

第一位领唱这首歌的是空政文工团的女高音歌唱家杨淑清。她和合唱队员们融汇了自己的全部情感,唱出了对土地的热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一曲终了,在场的工作人员全都激动地鼓掌表示祝贺,陈晓光和施光南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1981年元旦,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立刻引起了巨大反响,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同时,人们也记住了随后主唱这首歌曲的歌坛新秀彭丽媛。当时,彭丽媛还只是一位初出茅庐的音乐院校的莘莘学子,还不满20岁,她那甜美脆亮、质朴醇厚的音色深入人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歌曲也是彭丽媛后来成为著名歌唱艺术家的成名作。

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 》是一首典型的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抒情歌曲,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气象,表达了人们对改革的期盼、对未来的憧憬,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歌曲有乡土气息,歌词朴实,曲调优美、流畅上口。引起了亿万人民的强烈共鸣,不仅当时红遍并传唱大江南北,而且几十年来盛唱恒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这歌声中奋发进取。

这首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的歌曲,曾经作为共青团中央推广的歌曲之一,并作为1984年 “建国35周年大庆”活动的集体舞歌曲,在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当中影响很大。这首歌还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音乐教材,并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升空,作为卫星搭载的30首歌曲之一,《 在希望的田野上 》响彻太空。近年来文艺类的回顾活动,常以这首歌曲的歌名作标题。其经典意义之重可想而知。

《 春天的故事 》:

由点到面即由经济特区到全国改革开放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澎湃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多年从事文艺创作的蒋开儒感触颇深之下写出了著名歌词《 春天的故事 》。而这也曾酝酿了很长时间,事出有因。

早在1979年5月,蒋开儒就有幸第一次来深圳。正是这次南下,为他后来移居深圳乃至写出《 春天的故事 》埋下了伏笔。那次,他从黑龙江飞到香港与分别30年的家人团聚。期间,他途经深圳。由于去香港心切,深圳留在他脑海中的印象便是下车后直入眼帘的一片水田。他在深圳住一晚后次日从深圳招待所出发,沿着田埂、走着磕磕绊绊的砂石路过了海关,去了香港。一到香港眼前的景象全变了:水蓝、山青、空气好;车子越往里开,楼房越是高大;尤其是找到了亲情。他后来回忆,“如果没有邓小平,我们家人无法团圆,我预感到我个人的春天来了。”当时他的另一个判断就是政策变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他将在香港50天的所见所闻和感动写成38首诗,一回来就发表在 《 北京文学 》 《 香港文学 》 《 音乐生活 》等刊物上。这些诗都与政治无关,只关乎亲情。他后来回忆说:“香港之行让我的创作从阶级性向人性转变,以前创作任何故事都要十分警惕,生怕站错队。但到了香港,没有人对我的话上纲上线。”姐姐问了他一句:这不是做梦吧?当时他在一首《 拥抱 》中这样感慨地作词回答道:“这不是梦/这不是梦/我抱着春雨/你抱着春风/两颗心贴在一起跳动/冰雪悄悄消融……/你在台湾/我在大陆/我们两个能够在香港拥抱/就是因为春天来了……”

颇有铺垫和前因后果意义的是,这首看似单纯地讴歌亲情的诗,其中的“春雨”“春风”“春天”温馨醒目的词语,后来也都出现在《 春天的故事 》里。

时光荏苒。1992年3月底,刚从黑龙江省穆棱县文联主席及政协副主席任上提前退居二线的57岁的蒋开儒,偶然在《 人民日报 》上看到关于邓小平南巡的长篇通讯《 东方风来满眼春 》后将它带回家,细读了多遍,深受感动。文中描绘的深圳,有纵横交错的宽阔马路、耸入云端的成片高楼、创下“三天一层楼”纪录的国贸中心大厦,还有全球第四个能生产激光视、唱盘的工厂……这与他曾经见过的深圳完全是两个世界。当晚他便做出要去深圳看一看的决定。于是,5月13日,他怀揣2000元坐70多小时硬座到了深圳。

他在13年前的同一个位置下了车,急于寻找关于深圳的回忆,下车却发现大变样了,看到的是一片摩天大楼。他一瞬间有一种“春天来了”的感觉。他十分感慨:真的是个奇迹,13年便崛起一个现代化城市,春天真的来了。他后来回忆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让我有了春天来了的感觉。但那时还只是对春天的想象,13年后我真的看到了春天!” 当下,他就推翻了“过来看一眼就回去”的计划,下决心留在深圳。不久后他找了份企业文工团的工作。当时他读到一篇讲深圳变化的报告文学:广东省委领导向邓小平汇报工作,邓小平说,先在你们广东找一个地方办一个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当过兵的他自然对“血路”这样的词并不陌生。“血路”是很悲壮的不计代价换取胜利的意思。他开始研究深圳特区的“血路”到底是怎么走的。去银行取钱,他经常看到有人用黑色塑料袋装满10万、20万元的现金,而他在穆棱的工资才200多。这一幕变成了《春天的故事》里那句“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后来,蒋开儒去蛇口参观一个博物馆,看到了招商局当年的一张工作地图,就好像是一些电视剧里打仗时贴在墙上的指挥图一样。他看到地图上有一个圈,圈里写了“关内”。这标注一下子触动了他的敏感神经:“真的画了个圈!”那段时间他到南海边走了一遭,回头一看蓦然发现,深圳就是一个圈:圈外叫关外,圈内叫特区;圈外搞计划,圈里搞市场。过去,他以为这个“圈”是用铁丝网做的,后来他理解了,这是用邓小平理论做的。籍于此,感觉一来,他很快写出第一句:“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12月16日,便一气呵成了《春天的故事》的所有诗句。隔天清早就寄了出去。

1993年1月7日,蒋开儒看到《深圳特区报》刊登着他在半月前寄出的这首诗:内文用的是楷体,题目是套红的,还镶了一个花边,特别突出。他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他怎能不激动呵:这朝气蓬勃、极有成效而快节奏、年轻化的改革开放前沿新型城市,终于张开双臂接纳了他、拥抱了他!

他回忆说,当时自己特别开心,看到这首精心书写的诗歌被用花边烘托着在深圳特区报“罗湖桥”专栏刊出后,他有了更多的自信,也就有了之后通过参赛等种种努力,让这首歌曲传唱到大江南北的想法。十几年后央视采访他期间,找到了当年的编辑,他这时才有机会感谢编辑:“全靠你发表了这篇歌词,要是这篇歌词没发表,可能就没有这首歌,后面的启动也就没有了。”

这首诗歌刊登出来后,蒋开儒给作曲家王佑贵前后送了3次歌词。

蒋开儒前两次给王佑贵送去的歌词,王佑贵觉得挺好,可是这些词句长的长、短的短,写法既非民歌,也非美声,不符合习惯上的创作方法,便一直搁着。但是蒋开儒没有放弃,他隔一段时间后又给王佑贵送去放大了的歌词复印件。

1994年3月,又是一个春天,由团省委、省青联和省音协主办的广东省青春歌曲创作大赛掀起了一股热潮,成百上千首参赛歌曲涌向设在各市的分赛区。蒋开儒得知这一消息后,再次把歌词花了5毛钱到复印店放大,送到王佑贵家中。这一次,语言和旋律终于碰撞出了火花。当时是上午9点多,王佑贵还躺在被窝里。蒋开儒拿着歌词给他。他拿着那张4开大的放大版歌词,依然不知如何作曲,便用他的湖南腔开始朗诵,反复诵读着,希求在诵读过程中找出某种感觉。“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一经方言修饰,这词句有了更多韵味,读着读着,蒋开儒听出了旋律,马上拿着五线谱稿纸递给他,对他说:“就是这感觉,就是这感觉,你赶快记下来!”于是,被窝里的诵读开启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随即两个人又不断地为歌词“穿靴戴帽,填满肚子”……谱曲中,觉得春天的感觉还不够劲,于是又在原词作的春风、春雨的基础上,加上了春雷、春晖两个意象;到最后感觉意犹未尽,于是加上了两个“啊”,让整首歌更加完整。历经一个半小时后,到上午11点半,两个人基本创作完成了《春天的故事》整首歌的初稿词曲。

然而,在深圳分赛区,这首歌落选了。两人有点沮丧,却又不甘心让它就此泯灭,思来想去希望能找个高手“起死回生”。王佑贵想到了时任东深供水局副局长、省青联常委叶旭全,这位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当时已是活跃在深圳词坛的业余作家。

叶旭全热情地接待了两位贸然找上门来的词曲作者。在水库酒店420房,两人说明来意后将此歌递上去。叶旭全仔细一看歌词,心里就有底了,说:“确实是一个好胚子,修整修整可能有希望入选,我来试试吧。”当时,叶旭全在深圳已工作14年,可以说是与特区共同成长的一代人。他亲身体验、目睹了改革开放给特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对1992年小平南巡后深圳日新月异的面貌更有着深刻的体会。他感到以春天来引出、比喻这样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的确别具一格。幸好有他慧眼识珠,认识到了这首歌的别致所在和特殊价值。但是他认为原作有点冗长,立意只着眼于深圳,还有一些词语表述不够准确,容易引起歧义。

为了挽救这首立意新、题材好却不无“硬伤”的歌曲,叶旭全立即着手在结构、立意和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二度创作。他的原则是:精简结构、提升境界、去芜存真。他把原歌词的三段改成两段,将7分多钟长的原歌曲缩短为4分半钟左右,消除了歌词的拖沓,利于传唱,更将两个历史性的时刻凸显出来,这样即是精简结构。

叶旭全针对原歌词中仅指向于深圳的立意偏低之弊,把歌曲放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和大好形势中去修改,让歌曲跳出唱深圳而唱全国。比如,将原歌词第一段“1980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伟人在南中国的海边划出特区一片”,改为“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把时间往前推一年、背景放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紧扣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背景;将原歌词“啊,深圳深圳,你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改为“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将原歌词“神话般崛起一座城”改为“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整首歌曲的立意从深圳一地提升至全中国的高度,从特区一事提升至改革开放的大业,内涵加深,境界升华。

叶旭全将原歌词中一些政治上不准确或易引起歧义的词语进行重大修改,用拟人、比喻的手法使之更加贴切深刻。比如,将原歌词中“有一位伟人在南中国的海边写下宣言”改为“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因为用“南中国”来标示“南方”不准确,用“宣言”来表述一位已交班的老领导人的言论更不恰当,改为“中国的南海边”和“诗篇”更妥帖。原歌词中用“你挣脱一穷二白的铁锁链,走进了乍暖还寒的春天”描述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环境,“铁锁链”“乍暖还寒”等词,很易使人产生歧义引出错误联想,改为“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后导向正确,气势磅礴,意境优美。

改好后的新歌词,立刻又送达王佑贵手中,他重新下工夫进行谱曲。这首词在一些人眼里有点“滑稽”。比如“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句话17个字,大白话似的。但王佑贵没有被这些说法所动摇。他用心去体味歌词,感到这样写真好,把一个很重大的政治题材生活化了,群众化了。17个字在作曲家的心中是一个段落,而不是一句,如果作为乐句来写就会很难。他每天对着歌词反复读,读着读着感觉就出来了。他找到了适合老百姓平和心态的音高:它不是唱歌,它是说话,平和、亲切、感人。这就是《 春天的故事 》叙事的音乐主题。他用音乐将不规则的词变成完整的乐段,在口语化的基础上增强平和朴素、亲切感人的风格。谱曲时还将南方的秀美与北方的粗犷糅合起来,抹掉单独南方或北方的音乐风格。这看起来什么都不是,但什么都不是往往就什么都是。

猜你喜欢

施光南田野深圳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在希望的田野上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深切的怀念 珍贵的记忆
初冬
山乡春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