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报坛奠基人——史纪言
2014-11-14肖黎
肖黎
史纪言(1910—1983),山西黎城人。1935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是一位战地报人,长期在敌后从事党的新闻工作,先后担任《 黄河日报 》《 太岳日报》总编辑、《 新华日报 》(华北版)编委兼秘书、《 新华日报 》(太行版)社长兼总编,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鼓而呼,立下了汗马功劳;太原解放前后,他主持创办《 山西日报 》,是《 山西日报 》第一任社长、总编辑,为新中国的诞生,为山西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后,史纪言先后担任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委员兼文教委员会主任,省委常委、秘书长,但长期兼任《 山西日报 》总编辑,并担任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文革”结束、恢复工作后,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政务繁忙,他仍然十分关心全省新闻工作,特别是新闻队伍的建设。1980年9月,兼任山西业余新闻学院院长,随后又被推选为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为了党的新闻事业,史纪言倾注了毕生精力。“笔下波澜动地,毫端呐喊冲天,辛勤办报火种传,桃李满园红遍。”他是当之无愧的山西报坛奠基人。
新闻旗帜:战火淬炼
山西省黎城县,位于晋东南太行山腹地,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山河壮美,风光秀丽。1910年7月,史纪言就出生在黎城的东阳关村。他1925年考入长治山西省立第四师范,与著名作家赵树理同班。他爱读新书,思想进步,“当时,我们大量阅读创造社、文学研究会出版的报刊和五四新文艺”。由兼职做报纸副刊编辑开始,史纪言进入新闻行列。1931年夏,史纪言考入山西教育学院,入学不久就担任了新创刊的《 民报 》的副刊主编。那时,太原出版的报纸很多,各报都有副刊,但大多数副刊以刊载章回小说和旧体诗词为主,《 民报 》副刊却办成了新文艺的坚强阵地,发表了高沐鸿、赵树理、王中青、杨蕉圃等进步青年的许多作品。后来,史纪言又担任了国民党山西党员通讯处的《 山西党讯 》副刊“最后一页”的主编,发表了大批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揭露社会黑暗的新文艺作品。鲁迅在《 致榴花社 》信中说:“新文艺之在太原,还在开垦时代。”指的就是这一时期。史纪言利用报纸副刊,为新文艺在太原辛勤“开垦”,功不可没。
时代风雨召唤着时代青年。大学毕业,史纪言回到长治,担任上党乡村师范的代理校长。他和教导主任王中青、语文教员赵树理一起,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鼓励学生读爱国书,演爱国戏,组织学生从事革命活动,使乡村师范成为抗日战争前上党地区革命的摇篮。
1936年史纪言加入牺盟会。抗日战争爆发后,史纪言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先后担任黎城县牺盟会协助员兼牺盟游击队政治主任、山西省第三专署行政干校副校长、牺盟会上党中心宣传部长。1940年初,史纪言担任《 黄河日报 》(太岳版)社长兼总编。这是一种四开石印小报,社址在沁源县正沟村。同年6月7日,改名《 太岳日报 》,成为中共太岳区委机关报,魏奉璋任社长,史纪言任副社长。从此,史纪言成为党的新闻战线的杰出战士。
根据地报纸就是党的喉舌。《 太岳日报 》 创刊时,正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回师华北,对我抗日根据地频繁“扫荡”,加紧人力物力的掠夺。特别是经过1939年“十二月事变”的摧残,1940年11月日军毁灭性的“扫荡”,沁源、沁县一带成千上万的农家被洗劫一空,房屋被烧,军需民食遇到极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 太岳日报 》 办报条件十分艰苦,但报社职工克服困难,坚持按时出版报纸,宣传党的政策,反映群众呼声,揭露日军暴行,提高干部群众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
1940年12月,史纪言调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 新华日报 》(华北版)编委兼秘书。该报四开四版,单日出刊,用土造麻纸和手摇机铅印,社址在辽县山庄村。1942年5月下旬,日寇残酷“扫荡”,报社未来得及安全转移,社长何云等46位同志在突围中牺牲或失踪,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在这次战斗中,史纪言身负重伤,右腿致残。但他依然以饱满的激情、坚定的意志坚持战斗在太行山上,既做好自己分管的编辑工作,又做好报社的秘书行政工作。1943年10月,《 新华日报 》(华北版)奉命改为《 新华日报 》(太行版),成为中共太行区委机关报。史纪言任社长兼总编辑。作为成熟的党的新闻工作领导者,他和副总编安岗、江牧岳等同志,共同担负起繁重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报纸改版后的主要任务,是报道太行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战斗生活,服务于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事业。更加贴近群众,朝着通俗化、大众化、地方化的目标迈进。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处于被日伪分割封锁状态。战争环境下,根据地干部迫切需要了解党中央的声音,明确干什么,怎样干,党在根据地的报纸,虽然条件极为艰苦,但是作为党的宣传阵地,及时传达了党中央的声音,形势的分析,任务的部署,政策的规定,经验的交流,在坚持抗日战争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这个中心任务中,起了宣传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解放战争进入到1948年的秋天,夺取全国胜利的曙光已现。山西战场的形势也在迅猛发展。华北人民解放军在徐向前指挥下,继1948年5月中旬的临汾大捷后,7月又取得晋中战役的胜利。此后,解放军乘胜挥师北进,兵临太原城下,加紧攻城的战前准备。10月初,太原战役第一阶段之始,即取得外围初战歼敌万余人的胜利。10月6日,中央军委在给徐向前等的复电中,同意太原前线委员会提出的作战方针,计划迅速解放太原。与此同时,党政军民各系统、各行业的大批干部、工人等云集榆次,准备接管太原。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太原解放后,创办《 山西日报 》。
新闻旗帜,战火中淬炼。就在人民解放军为解放太原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激战声中,《 山西日报 》诞生的冲锋号吹响了——中共中央华北局责成华北局宣传部和华北《 人民日报 》社(由晋察冀日报社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组成,社址在河北省平山县),紧急组建山西日报社工作班子,由史纪言负责筹建工作,担任社长兼总编辑。当时已有经中共中央华北局于9月中旬从华北《 人民日报 》 《 冀中导报 》 《 冀晋日报 》和太行《 新华日报 》等单位调来的编辑、记者、电务、行政人员约40人在榆次筹办《 山西日报 》,又从华北大学分配来数名干部,还吸收了一批经过短期培训的中学生,这几部分人员成为《 山西日报 》筹建和创刊时的基本干部队伍。在史纪言领导下,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工作,就在太原解放后的第三天,即1949年4月26日,《 山西日报 》 创刊号诞生了!她像一面鲜艳的大旗,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新中国的诞生。报头由毛泽东题写,这是毛泽东为省报题写报名较早的一家,“毛体”报头迄今仍在使用。
新闻队伍:五湖四海
战争年代的革命新闻队伍,来自五湖四海,凝聚在理想的旗帜下,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史纪言长期担任报社负责人,他带的队伍,就是这样一支队伍。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世界观和宽阔的胸怀,对待革命新闻队伍的每一位同志,讲五湖四海,讲团结奋斗,讲精益求精,带出了良好的办报传统和作风。
战斗在太行山上的新闻工作者,对史纪言的名字是熟悉的亲切的。他对敌人斗争性很强,对组织原则性很强,对部下则是关怀备至,与大家同甘苦,共患难,共同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
凡是和史纪言共过事的人,都喊他“老史”,没有人对他称官道衔。他平易近人,常常走到马夫班,躺在床铺上,同马夫们拉家常;也经常坐在炊事员的住处,边吃边聊天。他不吃小灶,和一般人一起排队买饭。因此,人们都喜欢接近他。老史关心同志是无微不至的。1944年12月7日,太行区杀敌劳动模范大会胜利闭幕。《新华日报》(太行版)的通讯员赵正晶在榆社县委工作,专门赶来采写模范郝二蛮,住在报社修改稿件。因为没有棉鞋穿,脚冻坏了,脚趾都肿了。史纪言听说此事,马上给他找了两只棉鞋穿上,一只蓝色,一只杏黄色。战时生活艰苦,这是平时捡来的鞋,还真的派上了用场。交稿以后,史纪言怕赵正晶脚疼不能走路,还专门安排经理部备马送他回到县里。
史纪言领导报社,关心每一位同志,甚至排字工人。凡是经过他手的稿子,从发稿开始,他就把工人同志从拣字、排版、改样到印刷等一系列工序都考虑进去了,特别是看到清样版面的时候,尽量不增删文字,非改不可的,压缩在不出几行字之内,以省略和减免工人的劳累。他说:“你们大笔一勾改很容易,要知道深更半夜他们前翻后退要费多大工夫?报纸上的最后出错,好多是这么造成的。这是何苦。”
建国初期,在担任省委常委、秘书长,兼《 山西日报 》社长、总编辑期间,史纪言经常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工作再忙,也想着群众,关心部下。单位里的年轻人住单身宿舍,史纪言有时提着热乎乎的嫩玉茭、红薯,给他们吃。每逢中秋节、端午节,也都会请年轻人到家里吃月饼、粽子。有一次,他在办公室专门留了两个桃子,吩咐要给打扫卫生的勤杂工吃,并交代“今天有点硬,他们牙口不好,明天让他们吃了”。在群众心里,他既是领导,更是父兄和朋友,忠诚,朴实,没有丝毫官气。
史纪言工作作风严谨规范,在业务上要求严格,精益求精。他善于总结办报经验,进行理论归纳提升,然后用于指导实践。在《 新华日报 》(太行版)时期,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办报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报纸质量,史纪言组织报社职工开展了两次新英雄主义运动,第一次是在1945年上半年,第二次是在1946年下半年。 他说:“懂业务,有本领,才能办好报纸。我们为党办好了报纸,才算尽到了责任。”
曾任《 经济日报 》总编辑的安岗,1936年就和史纪言相识,把史纪言看做“一个永远始终如一的值得以长兄相待的好同志”。他回忆:“我和史纪言同志一起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我不办报,而是办通讯社,后来还有张鱼、李庄同志带来的青记华北支队等队伍,人从五湖四海来,彼此单位不同,名称各异。在纪言同志的领导下大家相安无事,没有闹什么分歧、派性,更没有分什么孰轻孰重。大家都是自己的同志,相互关系是一个亲密的活的整体。”“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变紧张为和谐的领导人,如像纪言同志那样,我倒认为是一种高水平的领导艺术。”
筹办《 山西日报 》时,从《 晋察冀日报》《 冀中导报 》 《 人民日报 》 《 新华日报 》(太行版)等单位抽调了几十名干部,史纪言认识到,这些干部的素质都很好,但是来自各个“山头”,要十分注意团结。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史纪言不仅注意团结老新闻工作者,还悉心培养青年编辑记者,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遇到矛盾、分歧,他总是起着调节、团结、和谐的作用,使这个报社人才济济,兵强马壮,充满朝气。他当社长、总编辑时期的《 山西日报 》社,被称为“水暖聚才”之地,他爱才、育才、护才,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新闻工作者的“老母鸡”。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山西日报 》,办得生动活泼,在全国省报中堪为翘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评。这里面有史纪言的大功劳。
五湖四海的战友深情,始终萦绕于心。晚年史纪言撰写文章,着墨最多的一是赵树理,二是老报人。他在回忆 《 新华日报 》(华北版)的经历时,专门列出“职工阵容”一节,将编辑部、电务科、经理部、印刷厂的干部和老工人、调进调出的干部,300多人的名字,全部分组列出,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一份真情啊!
新闻思想:历久弥新
史纪言办报生涯20多年,特别善于在办报实践当中摸索总结。他的新闻思想散见于《关于通讯报道的几个问题 》《 太行通讯报道会议的收获 》《 偶得十则 》《 党报工作中几个问题的商讨意见 》 《 给通讯员同志们的一封信 》 《 几点希望 》 《 苦钻苦研,提高文学修养 》 《 庆祝建国十周年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等文章,对山西新闻工作产生过重要的深刻的影响。这些观点,有的与党在同时期的新闻思想一致,有的则是自己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着独特的光彩,历久弥新。
坚持党报的党性立场。做战地报人时,史纪言对调来报社的通讯员讲办党报的体会:“党报就是党的报纸,党来办报,办报为党,要是把这二者颠倒了,把报放在了前头,成为报党,就摆错了,根本上错了。”新中国成立后,史纪言明确提出:“党的新闻战士应当是一个又红又专,红透专深的红色政治战士和红色新闻专家。”“依靠党委,这是一条老经验,也是一条根本的、永远发生重大作用的经验。”他自己身体力行,在工作中严格把关,精益求精,即使后来担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还长期兼任《 山西日报 》社长、总编,每晚总是等候到凌晨一两点,审阅完报纸清样,才能休息。他常讲,我们的报纸是省委的机关报,各级干部常作为辨别是非,向群众宣讲政策,推动工作的依据。因此,对每篇稿子,尤其是牵涉到政策的大事,我们应一字一句,反复斟酌、推敲,力求认真、准确,丝毫马虎不得。
坚持让事实说话,注重调查研究。史纪言认为“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在群众的创造中,这样的典型是很多的,关键在于我们下马观花,调查研究。”“没有内容或内容贫乏的稿子,技术无论如何好,也不能算好稿子。”“所以,提高新闻质量问题,首先是提高内容,即是不是抓住了新问题,是不是搜集到了丰富的材料,发现了群众新的创造。这是一篇稿子的灵魂、骨头和肉,这是基本的。”在大跃进时期,各地大放卫星,1958年麦收时节,《 山西日报 》有一个关于产量的问题请示史纪言,外省的报道亩产5000斤,咱们省只有3000斤,怎么报?他回答说:“我看3000斤也是瞎吹,查问一下是真是假再说。”过了两天,又请示,查问了,落了1000斤,要不按2000斤报吧?史纪言答:“我看2000斤也可疑,先不见报。”这种负责的精神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坚持党报的群众观点。史纪言说:“报纸要面向基层干部和群众,既报道党的中心工作,也报道群众最关切的实际问题,内容要丰富,文字要通俗,编排要活泼。”他十分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他这样讲道:“假如说报纸是党联系群众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那么我们也可以说通讯员是报纸联系群众的桥梁。”“通讯网健全不健全,是衡量一张报纸办得好不好的标志。”有一次,他将一篇社论中的“对人民负责”改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解释说,这样改不仅仅是为了加重语气,而是为了在新解放区要反复宣传党的宗旨。他常讲:我们的报纸就是要让老百姓看明白。从群众观点出发,他还总结出一些办报体会,比如标题的重要性,“新闻好比一座房,标题好比房的门,标题不好,人家就不进你的门”;比如排版的规律性,“排版不宜转弯太多”。
提倡写文章朴素简洁。1947年史纪言在太行通讯报道会议上的发言中就提出,“力求把新闻报道写得短些再短些”。他还说:“文章的美和时代实践以及个人的天赋才华分不开;天赋才华又跟个人勤奋苦学分不开。不具备这些条件,想要写出好文章,不是东施效颦,便是画虎成狗。与其出丑,倒不如老实为好。”作为报纸的总编,他经常亲自审稿,言传身教地帮助同志们学习做编辑。他从不用拉杂冗长的文字,从不说漫无边际的废话,有一次,把一篇1600字的来稿,缩编为300字,言简意赅,突出了中心,使大家深受启发。他在《 山西日报 》以“一刚”笔名发表的文章,很少超过千字。文如其人,高寓其平。他认为,写东西其实没巧可取,只能是下真功夫多读多写多练,不怕修改,不怕作废,见多识广,熟能生巧。
(责编 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