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13)
2014-11-14纪建勋
纪建勋
(上海师范大学)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13)
纪建勋
(上海师范大学)
本文从学术活动、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与比较文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文学人类学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创新与拓展、比较诗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跨学科研究等八个方面对2013年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体述评,力求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凸显问题意识以及学人对于问题的反思与破解。
2013;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年度报告;问题意识
Notes on Author:Ji Jianxun received his Ph.D.from Fudan University and is now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Research Cente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His recent work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teaching aspects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istian culture and Chinese literature.
关于外国文学的年度报告,早已有人在做。作为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的年度项目,由赵白生牵头,已经做了七八年了,其目的在于了解一年中文学的“世界之潮流”。由于入手较早且能持之以恒,所以影响日益扩大。
比较文学方面,乐黛云、陈惇、杨义、陈圣生、刘献彪、徐志啸、徐扬尚、王向远、曹顺庆等,也已有专门的论著以总结一段时期以来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这其中比较新近的成果,专著方面要数王向远撰写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这是一本严格意义上专门针对中国比较文学学术史述评性质的书。 单篇文章则有曹顺庆与李斌合撰的《近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概述》等, 而关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年度报告,则还没有人做过。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补上这一环节的工作,时间上以该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限。通过全面梳理与分析,尝试勾勒此段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概貌,对一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史做一番总结与展望性质的承前启后工作。我们认为,这是中国比较文学新时期发展以继往开来、更好迎接挑战的一个重要基础。一、学术活动凸显愈益国际化的发展态势
2013年中国比较文学界一大盛事就是学会组团参加了国际比较文学巴黎年会,此次大会上周小仪继续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孟华、谢天振主持了“西方文学概念在东方的境遇”圆桌会议,杨慧林、张辉主持了“经文辩读与比较文学”圆桌会议。会后国际比协在编辑年会论文集时,仅第一个圆桌会议就有十余篇论文被正式收入国际比协的年会论文集。这是在历届国际比协编选年会论文集时收入中国学者论文最多的一次。
与本次国际比较文学年会相承续,9月28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导高层论坛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会议”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北京大学周小仪和张辉针对刚刚结束的巴黎年会和国际理事会做专题报告,介绍比较文学国际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态。专题报告之后,与会代表针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刊物群的国际化建设等议题展开讨论,学会常务理事会讨论了即将于2014年8月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的筹备工作。
2013年4月6日在台北还举行了“新汉学视野中的比较文学与物质文化——两岸跨界学术交流会”,有六篇论文以《两岸学者论比较文学与汉学》专题笔谈的形式在《清华大学学报》上发表,从中不难窥见比较文学和汉学在海峡两岸的不同发展路径和态势。其中有三篇文章与我国比较文学的学科史关系密切。如果我们把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即1949年以前,可以算是所谓非学科化阶段,而后一个阶段即1978年至今,自然就是学科化的阶段了。有意思的是,清华与北大在这两个时期中扮演的角色有着明显的区分,
但都对这一学科在中国的萌生、成长、复兴和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台大则是藉由现代文学创作、译介与发行文学刊物的成果,和台湾文坛产生密切的互动,使自身的比较文学研究在台湾占有了开创性、主导性与关键性的位置。5月2日至4日,在副会长王宁、曹顺庆等学者的主导下,中国比较文学代表团一行九人出席了在美国普渡大学举行的第六届中美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本次会议讨论的主题为“比较文学、宗教与社会:跨文化的视角”,王宁和葛浩文分别代表中美两国学界作了主题发言。王宁从全球化的视角探讨了世界主义的崛起以及在世界文学领域内的反应,提出了中国学界的积极对策。葛浩文基于自己长期从事的中国文学翻译经验,论证了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以及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在会议的闭幕式上,经曹顺庆提议,第七届中美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将于2016年在四川大学召开。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是北京语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的伙伴学校,自2011年7月1日起成为美国比较文学学会的新依托单位。近些年来,通过孔子学院这个交流平台,北京语言大学在张华等人的主导下与南卡罗来纳大学语言、文学与文化系特别是比较文学学科一直保持密切的学术往来和联系,2012年以来更是将这一联系扩大至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与美国比较文学学会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如2014年2月26日至3月2日,“中国与西方:1950年以及其后的经典翻译”中美双边学术研讨会就是由南卡大学和语言大学联合举办。
由上可见2013年对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来说,真可谓是收获的一年。收获也体现在中国比较文学学术出版在今年亮点频出。继《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 库 》
集中展示 了 中 国比较 文 学 近30年 来 的 发 展 轨 迹 和 老 一 辈 学 者 所 取 得 的成就之后 ,又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术文库》 ,系统展示“60之后”比较文学 学 人 的研究 成 果 。 两 套 丛书合 观 ,既 有 前 辈 大 师 筚 路 蓝 缕 在 前,又 有 中 青 代学人薪火相续在后,为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创获了可喜的成就;杨慧林会长主编的“人文学科关键词研究丛书”(1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以跨学科的原典梳理为分析线索和立论依据,同时又从中国自身的学术处境和问题意识出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曹顺庆英文专著《比较文学变异学》(TheVariation The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于2014年3月 由世界 知 名 出 版 机构Springer在德国海德堡、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同时出版,受到世界学界的关注。由上可以看出2013年的中国比较文学学术活动更加凸显国际化的学术对话优势。2013年的中国比较文学界也是在追思中奋进的一年。“继2010年末,世界比较文学多年的领导人和旗手佛克马教授仙逝以来,好几位比较文学健将随之而去,先是中国福建的比较文学开拓者应锦襄教授,接着是中国的老朋友加拿大比较文学专家米列娜·多列热诺娃,还有担任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近30年的孙景尧,今天,竟轮到了比我年轻许多的张铁夫!”乐黛云在《中国比较 文 学》上 撰 文沉痛 追 忆 张 铁 夫 教 授。
前 辈 们 的 去 世 是 中 国 比 较 文 学界的重大损失,更是鞭策,不断督促我们在追思中奋进,把他们开创的比较文学事业发扬光大。二、中国文学的世界性:理论与实践
近十多年来,在我国乃至整个国际学术界,不少学者开始致力于建构一种全球化的理论话语,以有效应对现代性的挑战。这些研究和批评性著述大多从政治哲学和文化的角度来讨论世界主义,但是也不同程度地涉及了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与比较文学的问题。
乐黛云会长认为面向21世纪的比较文学其特征在于“和而不同”与文化自觉
,中国文化已引起世界性的重视 ,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 ;陈跃红号召中国学术需要成为元话语的创造者 ;曹顺庆和李安光合写的文章则以中国文学领域的表现为例,认为中国文化的“失根”和自信力的缺失,就变成了一个直接关乎中国式文艺复兴如何可能的问题。 王宁本年度的研究在此理论课题的论述上用力甚勤。其《世界主义、世界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一文,以世界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作为参照,追溯其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源头,从文化和文学视角对这一颇多争议的概念做出新的建构。 更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文论走向世界的可行性及可能性, 这种可行性及可能性的实现首先要求我们摸清西方文论在“后理论时代”的态势及走向, 认为“后理论时代”在解构了袭来已久的“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后必然走向更加强调对人类与自然关系进行反思的“后人文主义” ;王宁还基于海外孔子学院成败得失的分析,倡议中国文化应具备走出去的自觉与自信。 其系列研究致力于以世界主义作为参照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国际化进程。无独有偶,2013年第3期的《山东社会科学》刊发了叶隽的《世界理想:世界文学、世界市场与世界公民》一文,梳理了从歌德的“世界文学”理想到马克思“世界市场”思想之理论发覆的流变轨迹。通过文学理想层面的“世界文学”、制度层面的“世界公民”以及物器层面的“世界市场”间相互关系的阐释,强调世界理想的获得,不仅存在于知识精英的意识建构之中,也存在于政治精英的权力实践之中。
此文的发表堪为一年来中国文学的世界性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深入发展的双重指针。实际上,世界主义之所以能够在当今社会又逐渐凸显出来,与我们热议的另一些话题不无关系:现代性、全球化、民族主义以及民族和文化身份认同等。马汉广的文章明白总结了这一趋势所带来的双重涵蕴: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观念的提出,已不同于歌德和马克思当年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它既包含有那种世界主义的乌托邦理想,同时又是一种消解中心、多元并存,以全球化眼光看待本土经验的文学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场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的大合唱,也是一场文化战争,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方汉文及其团队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都颇为深入。首先,吴雨平和方汉文两人合写的两篇文章重点评述了美国“重构派”莫莱蒂的学说。
但其“文学世界体系”的概念仍不能完全阐释全球化时代多元文明融合创新认识论与体系结构论; 因此,方汉文在《池州学院学报》上组织了一个专栏,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继续深入讨论“世界文学重构与中国话语重建”问题,对如何建立世界文学的历史整体性观念,给出了中国学者的思考; 再次,方汉文在首都经贸大学举行的讲演专门以《走入世界经典的中国文学》为题,通过对哈佛大学达姆若什(David Damrosch)作 为 世界文学 史 新 建构的重 要 实 践话语——“世界文学经典选本”的研究及其新趋势的解读,认为形成于21世纪,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世界文学史新建构”是世界文学史研究的一次成功转型,其意义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而方汉文、徐文的《大人文主义:宋明理学的欧洲启蒙》一文,则是关于“世界文学重构”的一例超界研究。 经过这种“世界文学史的新建构”,中国与其他“非西方”文学走进了世界文学史。这是世界文学史书写主体性的重要改变,是对西方中心的反思后所形成的新型世界文学史。以上国内学者对“世界文学”潮流的强调,固然是受到诸多美国学者的影响,此亦关乎人们对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一些关键性问题的认识。譬如关于现代性、关于国内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关于学科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思考等等。
乐黛云、钱林森等主编的《跨文化对话》,一直关注现代性问题,钱林森通过评述拉赫等著《欧洲形成中的亚洲》指出理解现代性还有一个历史的维度,欧洲现代性中有丰富的亚洲资源;亚洲现代性或东亚现代性中,也有丰富的欧洲资源。
汪介之意识到,不过七八年之前,还有些学者曾公开提出应当把“世界文学”学科从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中剔除出去,而现在,坚持这种主张的人已经很少,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意识到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当前国内的比较文学研究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探讨。首先,关于“比较文学史”的撰写。汪介之指出,由于并不存在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 “比较文学”,只存在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 “比较文学研究”,因此其实很难写出名副其实的“比较文学史”;解决此问题的一种进路就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这一命题的提出,所以写出渗透着比较意识的 “世界文学史”,就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宏伟目标。而实现此宏愿的真正 “困难”在于语言的困难。要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其中心问题永远都不会是“理论”,而是难以解决的翻译问题。
其次,关于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及其相容性。李伟昉认为学界对美国学派的认识并不全面:即跨学科研究与影响研究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关联。从研究理路与方法看,跨学科研究没有超越影响研究的基本特征,仍然属于影响研究。
因此,从理论上厘清跨学科研究与影响研究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全面完整地认识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及其相容性,而且有利于比较文学学科的科学建构与健康发展。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回应了平行研究所遭遇到的信用危机问题。再次,关于比较文学课程设置问题。王向远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理论探索指出,比较文学课程作为中文系高年级的基础课,有两个独特的宗旨和功能:第一是“打通”,第二是“封顶”。“打通”和“封顶”既是一种体系化知识的展示,也是一种思维方法的训练与演示,是“知识论”与“方法论”的有机结合。正因为这样,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才有充分的理由。因此,不宜把比较文学课程讲成纯理论的“概论”课,也不宜讲成“中外比较文学史”课,更不宜讲成以教师个人的研究兴趣为中心的个案研究课。
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增添了重要因子,比较文学界对莫言及其作品的不少研究成果在2013年先后出版。
诺贝尔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李正荣的《莫言:“安芙拉”秘笈的又一公案》可以让我们体会一二,在颁奖消息传出的第二天莫言的小说《酒国》俄译本就在俄罗斯上市。
曾艳兵的论文指出“后诺奖”时代的中国文学有三个问题亟待继续思考和讨论,首先是翻译文学与文学翻译的问题,第二是文学经典与文学标准问题,第三是“诺奖”之后的问题。因此,那些与“诺奖”失之交臂的现代文学大师,如鲁迅、老舍、沈从文等,也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也包括中国比较文学界开始理性地看待莫言获奖,反思“诺奖”与中国的渊源以及鲁迅等人与莫言的异同。2012年11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作家》杂志社、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从鲁迅到莫言”学术研讨会,中心议题即为研讨诺贝尔文学奖与从鲁迅到莫言的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历程。
会议认为莫言获奖的最大意义在于,在中国这个农业传统的国度,没有宗教天国念想的中国人对现世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命存在本身的执著,成为我们几千年来的集体愿望。莫言的作品契合了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更强调把莫言放在中国,由鲁迅和沈从文在20世纪开创的中国乡土文学两个传统流派加以界定。莫言在融汇发展中国乡土文学的两个传统的基础上把最具本土色彩又最具现代色彩的新的文学重现给了世界,显示出中国乡土文学两大传统的深厚内蕴和艺术魅力。方汉文等人的研究点出了莫言的创作与中国文学的世界性问题在实践层面的意义。莫言以故乡“山东高密东北乡”为原型的小说,超越了一般意义的乡土文学,进入世界文学体系,创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字的世界共和国”。莫言创造出一种以“地方世系”为核心的叙事模式,但与福克纳不同,莫言对意识流与神话的叙说却明显地带有齐鲁神话的特点,由此使他的小说成为第三世界寓言的重要例证。莫言创造了本土化的叙事话语,通过一种魔幻性叙事的语言,莫言成为通向“世界文学史”的桥梁。
莫言之与中国文学的世界性问题,王宁在论证后尝试提出了如下观点: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的国际化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因此就这一点而言,世界主义之于中国及其文学和文化便显示出新的意义。莫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恰到好处地把中国人所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放在一个广阔的世界语境下来探讨,而这也正是世人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在陈思和的研究中,中外文学关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陈氏在该领域的研究尤其重视探讨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
这也表现在陈氏对莫言的研究上面。陈氏的读解认为,莫言在其被称为诺贝尔讲演的《讲故事的人》一文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文学创作及制度与个人的种种问题。 莫言与一百年前的泰戈尔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都引起激烈争论,这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尴尬,即东方人获得这一奖项首先要面对语言资格的问题。莫言的民间立场和民间写作与拉伯雷所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狂欢传统有相似之处。 莫言的获奖激发我们进一步思考何为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众多外译作品并非都具有世界性。只有当作家以本土文化经验和独特表达方式回答了人类共同的问题并被世界所认同和接受,才真正具有世界性。三、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2013年8月,复旦大学成功举办“乔伊斯与东方”国际会议,其中有四篇文章发表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术焦点”专栏,这些文章集中研究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所带来跨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
此次研讨会也体现出乔伊斯用这部融合了六十余种语言的作品预言了比较文学所带来的文化交流必将带来河流般奔流不息的改变。陈建华、陈婧的《近30年中国对俄苏文学史的研究》梳理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近30年时间里中国学者出版的几十部不同类型的俄苏文学史著作;
张旭春以历史分期为纲、以研究范式为目,对新中国60年的拜伦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 刘洪涛、姜天翔对于新中国60年之劳伦斯研究的学术史简论认为,中国的劳伦斯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起步至90年代之后,中国学者对劳伦斯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值得反思的问题。张德明的文章《仪式化复仇的困境——〈哈姆雷特〉悲剧成因新探》从悲剧这个剧种的本质特征及其相关的贵族文化意识出发析究悲剧结局根本原因;
另外,张德明还以斯威夫特的《水之乡》为个案,分析了后现代历史讲述的特征。曾艳兵继续深入其卡夫卡与中国文学文化的关系研究,不仅撰有《机器与“暴力”》,详析卡夫卡《在流放地》的暴力景观,
还有《歌德与卡夫卡》一文,认为歌德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和研究也影响到了卡夫卡的文化选择, 更有论文研究卡夫卡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和启示,认为卡夫卡影响了中国当代很多作家,譬如卡夫卡不仅间接地影响了莫言,而且还直接地影响了莫言的创作观念和方法。孙宜学的研究发现郁达夫的创作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在审美特性和人物塑造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认为郁达夫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欣赏与借鉴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体现出强烈而鲜明的主体意识: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创造性地汲取异国文化影响,形成自己的创作特色。文章探讨了郁达夫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这种富有成效的接受,指出在一个世界文学的时代,郁达夫及其文学构成了跨文化交流的一个成功范例。
与学界在2013年热衷于把鲁迅与莫言从诺奖的角度联系起来考量不同,范劲的研究独辟蹊径,探讨鲁迅形象在德国的最初建构——以在德国出版的最早两部鲁迅博士论文为中心为我们还原出一个政治化的鲁迅符码,揭示出鲁迅和革命关系的问题对后来的西方研究者具有的潜在影响。
范氏的《中国符号与荣格的整体性心理学》一文则通过细读荣格的两个重要文本阐明荣格如何将中国精神融入心理学以激发新的意识形式的过程; 另外,范氏还对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进行了所谓超理论层面的探讨。其《外国文学研究的元理论程序——一种外国文学学的尝试》强调超理论和理论、道和术两个层面的分疏,其“外国文学学”构想的最终目的是在中国文化所对应的生命系统的立场上对与外国文学研究理论相连的社会系统进行有效的沟通调谐。由于地缘优势,东北亚文化圈诸国的文学文化关系研究成为中外文学文化关系研究的重镇。更是由于地缘政治的缘故,对日本文学尤其是中日文学文化关系的研究已成为重中之重。
王晓平在2013年年度的研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朝鲜李朝汉文小说写本俗字研究:通过十卷本《笔写本古典小说全集》研究体现出加强域外写本汉字研究,不仅是古籍整理和文学研究之必须,也是构建汉字写本学必走的一步
;二是关于日本汉文学研究:以《源氏物语》诗为中心论“中国文学性格”和“日本文学性格”的统一,揭示出日本汉文学研究是一条打通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的渠道,而且将它的成果引入中国文学文献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乃至文字学的研究当中,都会带来新的知识 ;三是关于中世日语抄物识读的方法:识读是抄物研究的第一步,方法上应当借鉴中日两国的文献研究方法和敦煌写本研究的成果 ;四是关于日本《毛诗》古写本研究。作为早期《诗经》东渐最重要的载体,王氏依据搜集的资料对现存《毛诗》古写本的整理研究情况予以综述,而后讨论古写本在《诗经》传播中的地位与其与现代诗经学的关系 。严明在2013年度关于明清时期汉诗输入日本后产生的江户汉诗与明清汉诗的比较研究指出,江户汉诗的成功为东亚比较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份很厚实的材料,从中可以看出东亚汉文学在传播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包括一国的文学在接受外来文学的影响、同时又受本国传统文学制约的合力中如何进行创造和发展的规律。而徐东日等人的研究体现出东北亚文学文化关系之形象学研究的建构努力。《关于朝鲜朝“使华录”中中国形象研究的诸论题》一文高屋建瓴,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朝天录”和“燕行录”的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进而指出了今后我们对朝鲜朝“使行”文学的研究可以集中努力的几个方向。
而朴在玉、徐东日的《朝鲜通信使眼中的日本器物形象》一文正是东北亚文学文化关系之形象学研究的一例积极尝试。刘金举、孟庆枢的研究以森鸥外《舞姬》为例,管窥融“立身”“出世”为一体、以出仕为目标的明治初期“立身出世”主义对日本近代文学初始阶段的决定性影响。
靳明全、周毅的研究指出日本当代文学评论家川本三郎针对反映暴力、变态及战争遗留等日本社会现象问题深刻地论述了不断改变的都市的年轻人状况及日本现当代文学之缺失现象,认为川本的这一发现对于我们认识当代日本文学现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日本“现代主义诗”的特性曾长期被狭义地理解为语言形式的实验性,王中忱则撰文认为应该在与社会历史的广泛而复杂的联系中重新定义“现代主义”,并以此为前提,重新考察诗人北川冬彦的前期诗作,分析了他的“艺术左派”立场与“帝国日本”殖民扩张行为的紧张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北川诗法”的“前卫性”,同时也指出了殖民地生活经验对北川诗作的束缚和限制。 王中忱还对鲁迅所藏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一书进行了研究,此文根据鲁迅日记中的相关记载及鲁迅的交游展开,详细考论了《文学与革命》之日、英、中诸译本的相关情况,并对原著者托洛茨基所撰的《文学与革命》成书背景略做介绍 ,深化了鲁迅与俄罗斯文学文化关系的专题研究。王向远的研究重心在于中日文学文化关系上面,一系列文章显示出他在2013年度的论著甚丰。首先是关于我国对日本文学研究的概述与评点式研究。这方面的努力,第一步是指出了《我国的日本汉文学研究的成绩与问题》;
第二步,通过评述叶渭渠、唐月梅著《日本文学思潮史》及《日本文学史》的成就与问题,讨论了日本文学史研究中基本概念的界定与使用 ;第三步,中日文学文化关系具体之研究分支尤其是日本文论上的努力。《日本身体美学范畴“意气”考论》 《近十年来我国日本文论与美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缺憾》 《“汉俳”三十年的成败与今后的革新——以自作汉俳百首为例》 三珠连发,充分显示出王氏在此研究方向上的气魄与锐意。其次是撰写一部日本文学研究学术史的构想。在《我国日本文学研究的历史经验、文化功能及学术史撰写》一文中,王向远的研究高屋建瓴,指出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有了一百多年学术传统,形成了四代研究群体,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文学评论到文学研究、由非专业化到专业化、由追求功用或实用价值,到追求非实用的纯学术价值乃至审美价值的发展演变历程。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知识与思想两个方面为今天该领域的学术史撰写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终于,王向远的《中国“东方学”:概念与方法 》一文 提 出 了关于 中 国 “东 方 学 ”较 完 整 的 学 科 理 论 建 构。 更 为 重 要 的 是王氏也梳理出“东方学”研究可以采用的三种基本方法:一是翻译学的方法;二是比较研究的方法;三是区域整合和体系建构的方法。四、文学人类学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创新与拓展
正如柏拉图隐喻中人类永远走不出的幽暗洞穴,一句话,神话不是一件可以随意 脱 下 的 古 旧 氅 袍 ,而 是 一 汪 滋 润 生 命 而 直 达 永 远 的 泉 源。
20世 纪80年代,随着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勃兴和一大批人类学著作的汉译,以神话原型批评为先导的文学人类学研究热潮悄然兴起。文学人类学成为新时期以来在人文学界茁壮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它有力地拓展了我国文学研究和人文研究的格局,推进了科际整合与知识创新,留下了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和探索经验。其标志就是1996年成立的全国性学会组织——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至2012年6月已经召开了六届年会。目前正在形成自成一体的文化理论和融汇中西学术传统的新方法论——多重证据法,在高校文科教学与跨学科研究方面,发挥 着 引 导和促 进 知 识 变革的 示 范 作 用 。 最 近 几 年 ,叶 舒 宪 领 衔 的 《中 国 文 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徐新建领衔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以及彭兆荣领衔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就是对以上最有说服力的例证。叶舒宪努力提倡借助于文化人类学的宏阔视野和比较文学跨学科的知识系谱,以“四重证据法”来研究神话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联。2013年,他主编了《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一书,正式将他的追求概括为“多层编码理论”所支撑的“文化符号学”。
第二个层面是比较文学的跨民族研究范式。对于以多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传统为基础而形成现代中国来说,从文字书写到口头传承的多民族文学是特殊而珍贵的遗产。“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研究”获准重大项目后,围绕此课题,各地区、各机构、各学科的多民族学者在学术讲座、项目开题、族际对话、学科整合、跨国 比较中,关注 和思考中国 多民族文 学 的未来 与 前 景。
2012年10月 中旬,第 九届中国民族文学论坛在新疆喀什举办。会议围绕“多民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展开,徐新建的总结发言通过四组对应的“老”和“新”,对论坛概貌及学者们的论点做了概述,并做出了阐述和发挥。提出有必要建立体系多样的“民族诗学”,由此打 破以往要么 由 汉 语 文 论 要 么 西 方 诗 学 一 统 天 下 的 局 面。 2013年,徐 新 建 的《多民族国家的人类学——一门现代学科的中国选择》《多民族文学研究的历史意义》等系列文章通过分析现代中国人类学领域的几种代表性观点,阐明多民族国家如何获得人类学的分析和解释,人类学又如何可望经由多民族国家得以延伸与拓展。让我们看到其多民族国家人类学的初步构想及学理创建上的积极探索。第三个层面是比较文化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如果说我国的文化符号学与多民族国家人类学是在研究实践中发展起来的,那么与人类学上两个层面的进路不同,彭兆荣指出我国当代的遗产事业的典型特征是“有遗产,无体系”。彭氏试图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从民族仪式、家园意识与民族认同角度清理旅游人类学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涉及的国家政治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间的关联,并大力倡导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其研究显示出一条从“文学人类学”到“旅游人类学”的学科建构及理论探索进路。
除了积极进行一系列理论建构上的探索 ,彭兆荣还在《贵州社会科学》组织“文化遗产研究”专栏来深入相关论域的研究。进一步在理论层面探索这一体系的中国智慧、中国知识、中国经验和中国技艺的整体形制,提出“道 相技 法”的体系构造。 另外,彭兆荣还组织了一个“中国—东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题,将视角放大至“落后国家”“欠发达地区”“弱小民族”文化遗产的情况,以倡导文化多样性来避免新的“文化殖民”,探讨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领土的“边界性”和族群的“跨境性”的交织。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
而几千年来生活在贵州山区的苗族人民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文化。万物有灵的自然观、绿色的生态法制、绿色的生态禁忌和绿色的生态习俗等构成了苗族诗意栖居的生态文化。这种生态文化既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膜拜,也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和生态伦理。故而苗族基于独特的山地环境而形成的诗意栖居的生态文化,对于新时期构建绿色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亚鲁王的发现”是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口述传统研究和苗族研究诸领域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乐黛云通过辨析《亚鲁王传》和国内其他的史诗《黑暗传》《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等的差异,认为《亚鲁王传》显然具有文学、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神话学、艺术学、美学、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强调正因为中国人类学应建基于中国自己的文化基因、建基于我国56个民族多元一体的现实土壤,所以像《亚鲁王传》这样少见的、有其突出特点的原生态活体口头创作,无疑将成为当前中国人类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而得到各方面的关注。
由彭兆荣主持的专栏有三篇文章,认为“史诗”不能反映和体现亚鲁文化的原真和整体,口述的传统也只是诸多亚鲁文化表述中的一种,彭兆荣和他的课题组通过调研,倾向于将这一现象视为“亚鲁文化”而非仅仅是“苗族英雄史诗”。它不仅是麻山苗人在史、诗、歌中对“英雄祖先”的记忆与纪念,也是他们以本朴的“情”和“理”编织而成的“家园感”。家在“念”中,既是族群的生存策略和生活方式,亦是“亚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核心和传承之道。①五、比较诗学:世界性与民族性
2013年3月30—31日,由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诗学’与‘比较诗学’——概念的辨析与理论的反思: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化丛书编纂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丛书由刘耘华主持编纂,旨在推进不同文化之间文学理论的比较与方法论的建构,同时为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套高质量的参考书。目前暂定撰写的书目有11种,由在相关领域卓有声望的国内名家来负责撰写。在本次编纂会上,与会学者就“诗学”蕴含的广义与狭义及其旨在整合的模糊性功能
2013年,张法在该领域发表了很多文章,颇能阐释诗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精神。第一块是中国美学,约有九篇文章发表;第二块是西方美学,有六篇文章;第三块是比较美学及美学的跨学科研究(重点是都市文化与美学),有七篇文章。成果之丰硕,令人叹服,此正所谓“大视野中的美学求索”。“不妨套一下刘熙载评宋词的话:虽好却杂,虽杂却好”,“忽中忽西或史或论”,其终极构想不仅仅是当今中国美学学科应当如何建构的问题,也关系到在全球性的美学重构中,中国美学应当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并以什么样的方式汇进全球美学之中的问题。 、撰写时如何处置专著与教材的关系、如何在编撰中以独特的视角来展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等问题深入进行研讨。 在笔者看来,张法的30年美学从业路迹深切契合比较诗学研究的真谛。我们再①彭兆荣Peng Zhaorong,〈主持人语〉“Zhuchiren yu”[Compere's Language],《贵州社会科学 》Guizhou shehui kexue
[Guizhou Social Sciences],11(2013):81;张颖Zhang Ying、彭兆 荣Peng Zhaorong,〈家 在“念”中:国家 级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亚 鲁 王 》的 认 知 与 阐 释 〉“Jia zai‘nian’zhong: guojiaji feiwuzhi wenhua yichanYaluwang
de renzhi yu chanshi”[Home in“NIAN”: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YaLu King
],82 86;路芳Lu Fang,〈生 产 性 保 护 下 的 仪 式 化 展 演——以 国 家 级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亚 鲁 王 》为 例 〉“Shengchanxing baohuxia de yishihua zhanyan”[Ritual Performance under the Productional Protection—Taking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Ya Lu KING
as an Example],87 91;巴 胜超Ba Shengchao,〈心 信 的 养 育 :以 《亚 鲁 王 》的 传 播 与 传 承 为 例 〉“Xinxin de yangyu:yiYaluwang
de chuanbo yu chuancheng weili”[Parenting by Faith:the Spread and Inheritance ofYaLu King
],92 95。联系杨乃乔的研究,杨氏指出后来崛起的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的美学姿态一反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实际上就在学术策动的逻辑上推动了比较文学研究向批评、理论与美学的转型。比较诗学的翻译行为其本身即推动了诗学在语际之间的移动与融合,因此,面对中西学术的相互参证,诗学也在翻译中不可遏制地走向了比较诗学,个中进路,正与张法相同。比较诗学的主要面向之一就是致力于寻找和发现能够在跨文化语境中流通的概念和术语。如在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中,人们常常借助一些近代西方哲学术语来理解和重构中国思想。罗钢关于王国维诗学的研究对此进路进行了深入的反思。第一例,讽喻概念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共通性吗?
第二例,从“隔与不隔说”到“意境说”是对中西美学的某种融合吗? 第三例,近代主客观统一的哲学与“情景交融说”具有某种互释性和对等性吗? 王国维的翻译和批评实践认为每一个诗学观念的意义是在与其他诗学观念的关系中乃至在与整个文化传统的关系中产生的,而拖曳着自身历史负累的西方美学概念很难进入中国诗学。本年度,罗钢用三例研究提醒我们必须反思比较诗学研究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能否兼容的问题。换个角度看,对此问题的反思实际上也是曹顺庆等人所谓的“失语症”问题。为摆脱传统文论“失语”状态,曹顺庆等人一直提倡的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显示出理论建构上的努力。首先,曹氏等人认为学界对“失语”现象的讨论已经逐渐从文学领域扩展到艺术及其他领域,演变为一场整体性的、跨文明语境下的文化论辩。曹顺庆、黄文虎在本年度的研究把这一现象的表现归结为三个方面:传统审美话语与现代审美话语的断裂、消费主义及大众话语的侵袭、泛文学化与泛艺术化。
其次,以《文心雕龙》中“风骨”一词的含义探讨为例,曹顺庆、李泉两人再度揭示了中国古代文论在当代的集体失语现象,认为中国学术界需在保持话语独立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与推进古代文论话语在现代语境中的重构。 再次,周仁成、曹顺庆还进行了中国古代文论学科史前考古的工作,认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必然要求对之进行学科考古学的研究。 曹顺庆和沈燕燕合作进行的研究指出法国的于连提出的“间距观”与比较文学“变异学”有着相近的立场,两者都试图超越非此即彼的中西二元对立思维,这对于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探索具有启发意义。 王苗苗、曹顺庆合写的另一篇文章则是变异学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总之,曹顺庆等人认为传统话语的重构就需要辨别异质话语之间的异质性和变异性,促使传统审美话语与新话语的融合,这也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理论进路。认为变异学从学理角度肯定了东西方不同文明文学的可比性,从正面回答了韦斯坦因及其西方学者的困惑与谬见。比较诗学研究向何处去?
实际上,尽管罗钢的研究已经尖锐地指出了我们用西方的诗学范畴来阐释和重构中国古代诗学,称之为对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阐释”,反而造成对传统诗学的某些最重要的精神和价值的遮蔽和压抑。而其底层却还潜流着音调未定的可能性。譬如以“情景交融说”为例,罗钢的研究亦指出中国古代思想家循此模式来谨守天人之间的分际,承认人的有限性,力主自然与人之间“各正性命而不可齐”,“暗夜里的猫并非都是灰色的”
,这和近代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当然截然不同,而西方当代“生态美学”所追求的方向却与此庶几可通。我们不能再仅仅满足于用西方来解释东方,而应追求更高层面上的和解,也即中西互释互参乃至从东方寻找现代性的解决之道。譬如,本年度刘耘华撰写的郝大维和安乐哲的中西比较文化方法论试探,就以两人合作撰写的“中西思想比较三部曲”为中心,辩证指出其对于中国文化的诠解:一方面固然表现出对于后现代思潮的汲取与利用,另一方面从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借鉴,却又能够看到其寄希望于东方来救治西方传统之“超越性偏至”的“期待”。胡继华的研究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用文化涵濡理论来统摄中国现代诗学创制。所谓文化涵濡,是指远缘近缘的多种文化之间深层的涵化与濡染从而导致文化精神内在隐性变异的过程。其标举的正是在“我他互涵”及其“中西互补”“菁华总汇”的基本导向上,产生文化象征诗学,其价值关怀在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审美世界主义。
此问题的回答或许还在于对20世纪域外文论的本土化研究的重新梳理。代迅在本年度的研究中指出中西美学融通还存在着另一条逻辑线索。我们应调整对于中国当代美学基本框架的理解,在李泽厚已从过去的客观社会派改称实践派之后,朱光潜因强调情感表现,应称之为表现论美学,蔡仪深受摹仿论的影响,强调艺术的认识功能,应称之为再现论美学,这样就更为贴近意识形态外衣包裹下的中国当代多元美学的真实内涵。
所谓比较诗学视域下的中国文论的合法性问题,不过是一个理论上的虚构而已。代迅的回答发人深省,文学理论研究当然可以有多种多样的途径,但它最终有一个不可或缺而且必须回归的家,这就是文学。这决定了文学理论就其本质而言,只能是关于文学的理论,而不能是关于国籍、政治、文化身份、民族主义或者别的任何东西的理论。恰与此相应,马汉广等人的研究辨析了文学概念的多重意蕴,
并将其放诸历史的脉络之中,认为当下的文学研究范式已经实现了从宏大理论叙事向文学作品自身的转型 ,从而进入了对具体的、大众消费的、新媒体形式下的文学概念 、文学生产与消费的研究。 又如,董学文、陈飞龙、赵文、金永兵、张永刚、孟怀等组织了董学文研究专题,深入研讨前辈董学文的文学理论思想及其“文学理论学”。 高玉关注到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认为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和文学理论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直言目前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文学语言问题的史实清理与理论问题、文学话语与文学理论关键词问题、翻译文学与文化和文学交流的问题、文学语言的诗性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也指出当下中国文学的很多写作越来越偏离审美性,但偏离审美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偏离文学性。提倡审美批评,并不是否定社会批评等其他艺术批评,而仅仅只是强调审美批评是其他一切批评的前提。另外,比较诗学探讨中国传统对于西方思想的影响并不是为了得到某种心理的满足,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身乃至互相体认。此进路在本年度的研究范例是耿幼壮的《姿势与书写——当代西方艺术哲学思想中的中国“内容”》一文。文章从20世纪初西方汉学家对于“气韵生动”的解释开始,集中讨论当代西方艺术哲学思想中的“书写”概念与中国艺术理论中的“姿势”概念之间的可能关联。研究揭示出存在于中国语言文字的所谓“动词性”,正与现代西方哲学和艺术理论中所经常谈论的“述行性”(performance)有着密切关联,由此产生的对处于不断变化与生成中的存在之感受与体认,就是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中最核心的中国“内容”。所谓“述行性”在中国传统艺术思想中可以被称为“姿势”,在后现代西方哲学与艺术思想中则可以被称作“书写”,在此意义上耿氏的研究也有助于德勒兹的中国阅读和阐释。
蔡熙的研究则指出德勒兹的诗学进一步消解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再现文学观念,其“弱势戏剧”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新维度。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马汉广认为在中国当下表现为矛盾的两方面:一是理论研究的兴盛;二是理论研究在文艺批评实践中失语。文章并尝试找出造成这一矛盾现象的根本原因。
2013年第4期的《探索与争鸣》刊发了“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新视阈”研讨会内外专家们的一组笔谈。倡导马克思主义美学要面对21世纪中国发展着的现实,就是要面对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交错的现实,并与以巫术为代表的原始神性文化、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人本文化和百年来的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对今天中国改革实践中涌现的诸多美学现象和美学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特别要诊治现代人处于裂变的精神状态。王杰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可以再度成为公共话语吗”设问,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堪为中华文明在与世界其他文明对话中的学理依据。
有鉴于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是形成一种建设性力量的新尝试。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杰认为“以美育代宗教”的审美现代性方案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文学艺术中的悲剧观念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模式的悲剧观念事实上已经形成,并且在审美习俗的结构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审美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当代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的文化研究与美学研究的结合也许能够在文明的对话和发展中作出自己的贡献。对于古典学的阅读与诠解。因为在所有古典文明中唯有古希腊经历过民主政治,而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的“至圣先师”却恰恰被民主地处死。于是乎,苏格拉底在现代比孔子更直接地卷入现代语境中的政治观念大战,探究苏格拉底问题成为当今时代的“当务之急”。而柏拉图的传世文迹是认识苏格拉底最主要的途径,我们要思考苏格拉底的民主文化经验,首先得阅读柏拉图,进而理解古希腊。
有鉴于此,《学术月刊》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阅读柏拉图”专题讨论。刘小枫的《苏格拉底与“众人的权力”》直面苏格拉底之死这个历史事件,着眼点是柏拉图《克力同》中苏格拉底的一段容易被忽视的临终交谈。贺方婴的《哲学的冥府》通过识读柏拉图《普罗塔戈拉》中苏格拉底借用荷马的冥府来比喻哲人的生存之境,力图揭示苏格拉底所面对的民主文化语境的真实含义。叶然的《柏拉图〈蒂迈欧〉中苏格拉底的命令》依从古代柏拉图解经家的路数,探究《蒂迈欧》中苏格拉底对整部对话的决定性影响,挑战现代的《蒂迈欧》解读路数。黄瑞成的《“热爱柏拉图的人”是谁》通过讨论古希腊哲人传记经典《名哲言行录》中 “柏拉图传”的几点疑问,提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推测:作者第欧根尼乃柏拉图传人。另外,《求是学刊》还邀刘小枫组织“经典与解读”专题,收录的文章有刘小枫的《政制与王者——关注柏拉图Politeia的汉译书名》、程志敏的《哲学本义——赫拉克利特残篇35诠解》、刘振的《语言 认识论抑或宇宙论——如何解释柏拉图的〈克拉提洛斯〉》、黄汉林的《介乎知与行之间——亚里士多德对修辞术的定位》、张轩辞的《通向哲学之路的诗——普鲁塔克〈论学诗〉首章解读》、张瑞臣的《尼采是“古希腊人”吗?——从一则箴言管窥尼采对古希腊价值观的解读》等。
关于戏剧理论批评研究。10月18—22日,由中央戏剧学院主办的“谭霈生戏剧理论学术研讨会”在京津两地举行,周宁的《回归戏剧本体——重读谭霈生戏剧理论》指出在宋春舫、朱光潜、陈瘦竹等戏剧理论家之后,谭霈生对戏剧本体的探寻与思索意义深远。
《艺苑》期刊从第二期到第四期连载了周宁的《20世纪中国戏剧批评的基本问题》一文,指出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论争多于理论,从新旧剧之争开始,一系列的论争就持续不断。本年度,周宁的戏剧学研究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的发展并勾画出一条戏剧理论探索逐步深化的主线。周小仪的《“典型论”作为文化实践》一文对典型论重新进行了理论梳理和评价并发展出新的理解。指出我们从东西方关系的角度对这一理论的社会意义可以有新的理解。认为它是一种塑造历史文化主体性的学术努力,而不仅仅是一种批评方法。中国的典型论及其批评实践是一种思想立场、文化实践,以及对西方现代性的回应。
张旭春的《寓言与象征》一文首先梳理了德·曼与艾布拉姆斯关于浪漫主义寓言与象征手法的争论,富有创造性地借助苏珊·朗格的情感符号论和王夫之的情景交融论,从美学理论入手来重新探讨这个问题,正可以有效弥补德·曼与艾氏在这场争论中所暴露出的诸多美学学理上的盲点。
张旭春的另一篇文章对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在于率先指出了虽然韦勒克在《今日之比较文学》一文中曾经将“美学的解体”(thebreakupofaesthetics)追溯到德国“移情美学”、克罗齐的直觉论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但是从解构艺术的形而上学品质这个立场来看,桑塔亚纳将艺术定位为“生物冲动的理性化”的观点其实也是肇始经典美学解体的重要源头之一。 户思社的研究对马拉美诗歌美学的现代性进行了论述,认为马拉美对诗歌语言的召唤功能的探索从另一个侧面继承和发展了波德莱尔的应和论。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六十年”子项目“外国文论卷”的负责人,周启超在近年的研究大都聚焦于此。首先评述了当代中国对巴赫金文论的接受,认为其堪称外国文论中国化实践中的一个成果相当丰硕、内涵十分丰富的案例。
后续的系列研究还有罗兰·巴尔特“文本观”的核心理念与发育轨迹、“自在的”文本与“虚在的”作品——伊瑟尔的文学文本/文学作品观、克里斯特瓦的“文本间性”理论及其生成语境等。周宪的研究认为福柯的话语论一方面强调话语对主体及其现实世界的建构,另一方面又力图揭示了话语后面的权力与知识共生关系。其研究对福柯话语理论展开批判,指出其理论的偏颇,并结合其他理论来纠偏,进而使之更具解释的有效性。
另外,周氏关于当代设计观念的哲学反思,还为我们清理出当代设计所呈现出的一些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向,它们彰显出当代设计观的演变。张思齐的比较批评研究别开生面。其关于宋濂的传记艺术比较研究指出从宋元时期到明清时期,八股文是一道浩荡的洪流,它向一切文体渗透,也渗透到传记文学之中。宋濂《王冕传》与八股文的运思在机制上十分接近,认为其传记创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对《左传》所载赋诗言志的比较考察指出在《左传》中有着大量的赋诗言志的记载,赋诗言志是一种话语方式,具有强烈的指向性。戏剧性是《左传》较为突出的文体特征,赋诗观乐是赋诗言志的一种扩展形式,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
张辉治诗经解释学,在本年度有对朱熹《诗集传序》的论说。通过分析这一处于朱熹思想转折期的过渡性文本,试图揭示此序与《诗序》——《大序》《小序》的对话关系。在展开《诗集传序》与其他相关文本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辩证式提出《诗集传序》乃是《诗经》解释传统由政治解释转向文学解释的重要标志之一。
张辉的另一工作就是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放回到欧洲现代思想的谱系中进行再解读。吴家荣从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的角度评述了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贡献,也是其所承担的国家项目“20世纪比较诗学视域下的中国艺术精神研究”成果之一。文章认为中国古代抒情文学的极度繁荣,遮蔽了人们对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关注。由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向来被正统文人鄙弃而对其理论总结相对单薄,导致叙事文学的繁荣与叙事理论的滞后不成正比。
张泽鸿、吴家荣两人合写的文章还对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加以研究,凸显宗氏西学东渐中“由西到中”的文化诗学立场。六、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世界华文文学领域兴起的意义,不仅在于有了许多的学术成果,如体系化学科建构、重大项目的获得等等,更重要的是:它从整体上改变了海外华文文学的格局,它不再只是中国以外一些国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它们之间也不是孤立的文学空间和流程,而是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一种汉语文学,并且与中国本土文学互动,共同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
陈思和、颜敏所做的“陈思和与世界华文文学”之访谈录主要讨论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三个焦点问题,让我们获知了不少有关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史料与研究方法。第一,学科之反思:世界华文文学可以成为独立的学科,但不要成为孤立的学科;第二,交流之功效:对区域华文文学的完整认识与深入研究离不开学术交往、传播出版等文学交流活动;第三,研究之反思:体制之外、资料先行、生活感知,统之以世界性因素和整体观的视野,方可实现研究的超越。
离散文学在族裔文化与所在地区文化的种种矛盾冲突中产生,包含着极其丰富复杂的跨文化生存的生命体验和精神阅历。以《四海为诗》为例,乐黛云指出这是近年来第一部流散海外的华人诗歌总集,包括22位诗人的四百余页诗歌。这些诗灌注着海外飘零者对于母国文化的反思、解构与改写,表现出离散主体具有生命的创造力,因而呈现出更多播散、移植、混种和变形。
高玉对潘碧华散文的书写策略研究指出潘碧华的散文在当代马华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散文具有浓郁的马来西亚地域特色,再加上潘氏的语言是纯正的现代汉语,是故在意义和价值上,它超越了在地经验,具有普遍意义。 张松建的新书《文心的异同:新马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论集》也于201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新马华文文学的研究由鲁迅经典的播散入手,进而论述了一系列当代南洋诗人和作家的创作,试图揭示中华文化习俗在热带雨林中的遗存和变异,传统中国的文心在后殖民都市中的挣扎和重生。留学史的梳理及研究既能为学界提供一份较为扎实的学术与资料基础,同时也为各种异质文化提出求和趋同之道。除却201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留学史丛书”首发式暨“留学生、现代性与资本语境”学术研讨会,主编叶隽还撰有《留学生:文明的交流或异化》一文详细介绍丛书的编撰目的。叶隽近些年大力推广其侨易学理论。其关于侨易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
、侨易现象的规则性 等问题的讨论,显示出理论建构已经基本成型。叶氏也已经在不自觉地运用这个概念来研讨问题,具体体现是《问题之繁与方法之难——读周宁〈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 《晚明学域与观念交易——知识史视野中的“汉文西学”》 等文章。曹顺庆近些年倡导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研究,与叶隽的努力遥相呼应,长远看来,两种理论会渐趋融合还是并行不悖,还需经由学理和时间上的考验。赵小琪近些年关注跨区域文学中的中国想象研究并提倡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中国形象话语重估,认为我们不能再满足于用一种知识来补充、增加或者削弱、反对另外一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对知识的反思中使自己的思想更为健全。
关于德语表现主义文学中国形象的权力关系论指出德语表现主义文学是一支关注中国,并欲从中汲取文化精髓以重建西方文化的文学力量。他们在创作实践中建构的中国形象涉及身体、知识、空间等方面并统一于中国权力场域之中。 关于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形象的再现想象论指出面对居住地主流文化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压抑与遮蔽,许多跨区域华人诗人采取了对抗性的写作姿态,揭示出在居住地主流文化中塑造的中国形象的意识形态特性。 关于两岸台湾文学史时空权力关系论指出海峡两岸台湾文学史编纂中的很多关键问题都与时空的权力关系有关。 对“战国策”派想象中的西方应对危机模范探讨则立足于“战国策”派主编的《战国策》半月刊和《战国》副刊,分别从善战的西方形象希特勒、上进的西方形象浮士德以及尚力的西方形象哥白尼三个方面论述“战国策”派关于西方应对危机模范的想象,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客观真实的“战国策”派。 陈铨是“战国策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一果、季进的论文即对陈铨的文学批评诗学进行深入考察和评析并揭示其“文化主义”文学批判观的历史价值。 季进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之一则较为全面地评述与反思了海外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思考,既有对左翼文学、左翼作家重要研究论著的论析,也有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意识形态中国化研究的个案解读,呈现了其中知识与权力相互角力,内在与外在彼此刺激的复杂程度。刘康等人对全球中国国家形象实证调查与研究令人耳目一新。本年度有关的研究有:美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认同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一项对美国民众的国际调研
、激辩中国道路——世界中国学论坛观点集粹 、美国民众对军售台湾支持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美国人对华态度实证调研 、美国民众涉台观点的Biprobit研究——基于美国人对华态度实证调研 、“美国公众对华态度”实证调研——基于“中国经济具有国际竞争力”话题 、如何打造中国对外形象?——基于东亚各国(地区)民意数据的分析 等,以上研究还原出一个与我们想象中大相径庭的全球中国国家形象。与此相应,周宁意识到现代性世界观念秩序中中国身份的危机,需要一种学术的解答。其专著《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
以及所倡议的“跨文化形象学”,正是顺应着这样的时代主题而产生的。从已有研究实践基础上看,“跨文化形象学”主要是一种研究方法、批评策略或研究领域,具有文化研究本身的学放性或跨学科特征。张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俄罗斯学者看中国》一文则是对《俄罗斯友人眼中的中国》一书撰文进行述评。该书是21位当代著名的俄罗斯汉学家的20篇“看中国”合集。内容充满了深厚情感的叙述和深刻的哲理阐释,以及一连串真切的往昔事件呈现,向读者打开了一扇扇中国景象的窗子
,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定有帮助。在本年度,张冰也有文章探讨俄国学者李福清秉承故事“体裁诗学”传统,将研究视线投向故事文本结构,从“为中国学者所忽略”的体裁形式入手展开的视角独特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郁龙余的《印译中国诗歌:古老文化的交融》
通过爬梳清理出在当代印度,译介中国诗歌最著名的例子,让人感到中国诗歌印译的春天似乎已在敲门。同样的,郁龙余还指出最早传入印度的中国典籍是唐代玄奘等人奉皇帝之命译成梵文并传入印度的《道德经》,印度哲学家奥修独树一帜的研究为《道德经》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关于印度的中国学研究,郁龙余还撰有《“龙象共和”是否可能——论中印关系现实困境及发展前景》这样的鸿文来评点中印关系及其发展。 当今之世,中外文化交流激荡,世界面临空前变局。中华民族复兴,势在必行。然而民族复兴必以思想学术领先为标志,以大师辈出为基础。 吾国的比较文学界正当以此自勉。七、比较文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在新世纪,中国政府推出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措施为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契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先后于2012年和2013年在广西北海和重庆举行年会,对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外国文学翻译、新时期以来国内的翻译研究、当代国际翻译研究的多元化转向与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探讨,对中国文化典籍(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典籍)外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进行分析。
2013年10月19日至20日,“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论文涵盖翻译历史研究、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教学问题、中译外问题、翻译与跨文化等诸多领域。关于翻译教学,穆雷和邹兵的研究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考察了近20年来中国两岸四地近700篇翻译研究博士论文在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的特征与变化,并以此粗略评估中国翻译研究博士生培养的成效。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王祥兵和穆雷在报告中以赵文静中译本《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为例尝试理出一个学术著作翻译的理想模式。
关于翻译总论,王宁的报告指出,翻译与跨文化阐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文学和文化的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阐释的形式;但是另一方面,翻译又不能等同于跨文化阐释,它只是一种“带着镣铐跳舞”的阐释形式。田德蓓的报告是关于程小青对福尔摩斯侦探小说的译介研究,文章通过对程小青《魔足》翻译作品的研究,一方面发现程小青本人的翻译特点、翻译动机和价值观等,另一方面发现翻译在文化生成与发展和相互影响中的活跃表现。关于翻译史个案研究,宋炳辉的报告指出随着《黎烈文全集》的出版,对于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翻译文学史上的贡献应予合理总结,他在20世纪两岸政治夹缝中的翻译实践的情形及其意义也应给予有效的历史分析。费小平的报告则评述了革命家张闻天在翻译方面的独特贡献并将其翻译生涯划分为五个时期。谢天振等人近些年对“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多有研讨。认为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一个翻译的问题,这个问题没解决,其余问题的讨论就都是无用功。
王宁则从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出发,认为翻译在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对全球化时代的不同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大大地明显于文化的趋同性正是这种文化的定位和重新定位的一个直接后果。 谢天振与王志勤在《学术月刊》上合作发表论文《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指出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为译介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个案。中国文学文化要成功走出去,必须认清译介的规律;必须综合考虑作者、译者、赞助人和出版机构等各种因素。本年度,许钧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国的翻译和接受就宏观层面予以论述。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译介的深度和广度尚比较有限,文章还以“文化大革命”期间鲁迅作品在法国的礼遇为例,说明在法国社会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中,作品的诗学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忽视的;相较于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规模更大,受到的关注更多,译介的重点主要放在“文革”后的新时期文学上,且在法国已经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教学、研究的汉学家队伍;文章最后还就中国文学走出去这一重大问题进行总结与展望。
许钧在本年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面向就是傅雷翻译的研究。研究以傅雷的巴尔扎克《都尔的本堂神甫》翻译手稿为材料,通过对初译稿、修改稿和誊正稿呈现出的作品翻译动态过程的考察和探讨,揭示傅雷文学翻译的精神境界, 认为关于傅雷翻译作品、翻译思想、翻译精神和翻译价值的研究越来越具有当代意义。本年度穆雷的研究在翻译史、翻译理论及翻译教学等诸多方面成就斐然。翻译史方面,穆雷与欧阳东峰通过梳理传教士译者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指出翻译研究视域下的传教士译者研究不宜流于历史知识的记录和人物的介绍,也不宜局限于旧有的研究范式,而应根据翻译史研究方法的演变为传教士译者研究赋予新的意义。
作为研究课题的一部分,罗列、穆雷的研究还涉及清末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批女性译者。 罗列、穆雷合作的另外一篇文章则从近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论中国本土译者的生成。认为外语教学的逐步开展为培养具有双语能力的本土译者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翻译模式从传统的西译中述向中译中述过度,并最终转型为本土译者独立翻译的现代模式。 关于翻译教学,赵军峰、穆雷两人以广外高翻学院为例探索和总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该方面的创新与实践经验,阐述MTI教育的学科定位、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和培养方案等内容。 刘宏伟、穆雷还以近10年(2002—2011)23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的525篇翻译教学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定量及理论推演相结合方法,描述和分析我国翻译教学研究方法现状。 穆雷、仲伟合、王巍巍等人则结合国内外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已有的经验,分析了建立翻译博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培养目标、师资来源、评价方式等方面对翻译专业博士学位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八、跨学科研究:以宗教与文学为线索
从纵向空间看,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可以说是典型的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文化交往,如果我们再将中西比较文学历史所体现的方法之道放在一起探讨,可以发现宗教在中西异质文化交往中所起的重要范式作用。宗教涉及文学、哲学、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历史上中西异质文化的交往,是深层次的精神思想碰撞和砥砺,也就最能体现西方基督教文化同含有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之间,这一世界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多元异质文化交会的范式作用。因此,本节述评拟以宗教与文学为线索来进行,并且它也能够很好地兼摄其他层面的跨学科研究。
在国际比较文学巴黎年会上,国际比协执委、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杨慧林申请了“经文辩读与比较文学”研究委员会并专门组织了一个跨学科的圆桌会议。近些年来,杨慧林自己撰文并申请课题开展“经文辩读”运动,邀请西方“经文辩读”运动的重要学者来中国讲学及对话。此外还通过中国人民大学“神学与人文学”暑期班以及与格拉斯哥大学和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共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与国内学者切磋“经文辩读”的含义、范畴及运用方法。以上努力引起了国内外很多宗教学、比较文学以及文艺理论领域学者的极大兴趣,取得了广泛认同和较大影响。对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而言,本次圆桌会议最大的意义在于开辟出一条在比较文学和宗教研究的交叉缝隙中探索“经文辩读”的进路,进而深化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学科疆域。
在本年度杨慧林个人也是以“神学与人文学”的比较研究为主。首先杨氏注意到当代西方人文学术,特别是基督教研究中存在一种悖论式描述:名词其实是动词性的,动词其实是交互性的,唯其如此,才能理解文化传播的“双向”意涵。
质言之,这是杨氏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有效性所提出的解决之道。至于通过齐泽克与“激进正统论”神学之争辨析“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为何“必须借助基督教的经验”这一悖论之中的意义链条 、在《中国文化研究》期刊组织专题研究“中华经典西译与诠释” 、以“废墟中的记忆”为论题主编《基督教文化学刊》秋季卷等(也包括耿幼壮以“圣像的修辞”为论题主编的《基督教文化学刊》春季卷 ),都可认为是杨慧林等人在提出解决之道后的努力践行。针对唐代以来尤其是晚明天主教在华所开启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全球化史的角度展现中国近代文化的内部发展与外部传播,在“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双向研究中揭示中国近代文化的演进与发展,价值和意义,历来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利玛窦的缘故,《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有刊发基督教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方向研究的传统。2013年新年伊始推出“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栏目,邀张西平担当栏目主持人,一年来陆续刊发了11篇佳作。诸文以新颖的史料、崭新的视角、独特的研究为致力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参考。
张西平在本年度进行的另外一项工作就是以汉语神学与哲学外来词研究为中心对罗明坚和利玛窦的近代汉语术语贡献进行研究,着重从三个方面将罗明坚和利玛窦的汉语西方宗教哲学外来词汇做类型分析,认为系统地梳理明清之际的汉语神学概念演变史是学术界亟须展开的一项工作。 纪建勋在这方面已经着手研究,围绕“晚明中西上帝观比较研究”“明末上帝论与儒家基督徒信仰进路研究”“儒家基督徒严谟文集编注”“汤若望《主教缘起》笺注”等项目拿出了一些成果,还对我国制造望远镜第一人薄珏其人其学进行了研究,认为薄珏在科技方面的学问受西学影响很大,其实为明季望远镜之学由官方向民间流播的过渡人物。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在中外文学文化关系方向上的研究具有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该方向的研究,成果突出,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均有良好反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基督教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研究,主要成员是刘耘华、宋莉华、杨剑龙、纪建勋以及中心特聘教授李奭学等;二是中西文学关系研究,主要成员是施晔、宋丽娟、张静等;三是东亚文学关系研究,主要成员是孙逊、严明、翁敏华、赵维国等。
本年度,刘耘华在基督教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研究上拿出了一篇鸿文。
学界以往探讨东吴文人与西学关系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刘氏此文独辟蹊径,从东吴文人应对历算之学、交接西方器物为进路,前者的研究表明古代中国的历算之学是依靠了西学的刺激与参照才得到重新诠释和显明,后者的研究指出东吴文人笔下的西方器物形象,所寄托的常常是“自我”的思想和情感。刘耘华的研究显示出晚明以来思想史视阈下的中西历算之学的互动研究以及文人笔下西方器物的形象学研究尚有很大开拓空间。宗教与文学关系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梁工等人的圣经文学研究。首先是《圣经文学研究》第七辑的出版。具体到梁工本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总结其研究,第一,在梳理各具特色的“形式”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深入辨析形式概念不容忽略的神学维度,进而对中西形式美学进行比较研究;第二,两种释经理念的比较研究及作为历史人物耶稣之探寻。前者在希腊哲学的观照下辨析与把握犹太拉比与早期基督教各具特色的释经理念。指出从保罗以灵义废除字义的主张那里能发现早期基督教释经学对犹太释经理论的背离及其对希腊语言学的传承。
后者则是从学术史评述包含着古代和中世纪源流直讫当今对历史人物耶稣的探寻及意义; 第三,圣经批评。既有对读者反应理论与圣经批评 、德里达与圣经文学解构批评 等传统论域内的研究,还有新近兴起的神话学视野中的《圣经》观照。张思齐在本年度进行的比较宗教学研究特色鲜明,涉及古今中外、儒道佛耶等多个层面。其中对詹氏家族的代表爱国者詹敦仁的道教神格溯源指出,詹敦仁是一位具有公刘神格和屈原神格这双重神格的历史人物
;对杜甫咏鹅诗歌与基督精神展开的比较研究令人耳目一新,提出作为唐朝国教之一的基督宗教对杜甫有着潜移作用; 从比较的角度看《商颂·烈祖》中的祭祀则提出《商颂·烈祖》是《诗经》中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其主题反映出中国宗教追求实效的特殊进路。吴亚蓉、田德蓓对莎翁罗马悲剧与基督教悲剧中的自杀观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莎士比亚涉及自杀的悲剧文本中发现其罗马悲剧和基督教悲剧存在着两种相互矛盾的自杀观,体现了希腊罗马文明与希伯来文明这两种异质文明对自杀以及人生态度的不同看法,也体现了莎士比亚在其悲剧创作中对两希文明的深刻理解与完美融合。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往往能够带给我们意外之喜,体现在这种研究能够带给我们面对问题的新视角,视角不一样,天地大不同。
堂娜·哈拉维的赛博格理念围绕着“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探讨人类生存的限定和技术框架。这种思维模式使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刘介民、刘小晨的文章从哈拉维赛博格虚拟的人文困惑、哈拉维赛博格之延续人类生命两个方面探讨哈拉维赛博格的人文理念,问切时代脉搏。
任一鸣的研究首先建立在美国族裔政策和苏联民族政策成败得失之比较基础上,认为正是美国和前苏联不同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命运
,其研究的目的是据此提出关于中国民族政策的若干看法和建议。任一鸣在本年度的研究还涉及欧洲艺术节的溯源,揭示出欧洲艺术存有一个从附属于节庆的“节庆艺 术 ”转 换 为 以艺术 为 核 心的“艺术节 庆 ”的 蜕 变 过 程。有关电影的人文学研究。胡继华的文章指出齐泽克通过幻象将精神分析与意识形态缝合起来,为观察电影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批判视角。郝胜兰、季水河开展了美国电影之中国人形象研究。两人在首先展开的评述中,清理出美国电影中国人形象研究的三种解读态度,认为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研究成果体现了抵制和反思两种倾向。然后进一步审视以往的研究并提出不足 。
本 年 度 ,两 人 对此展 开 的 具体研究 则 有 :好 莱 坞 华 人 “功 夫 形 象 ”的 “禁 欲主 义 ” 、好 莱 坞中国 功 夫 形 象对中 美 文 化精神 的 融 合 两 种 。何云波则对中国传统中的围棋思想展开研究。烂柯故事的流变研究指出围棋作为精神的游戏的艺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由凡俗走向人生的自由之境的途径。人类在有限中总是对无限与永恒有着一份渴望,这成了烂柯传说得以广泛流播的原因,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烂柯艺术与烂柯文化。以《忘忧清乐集》为例对北宋东京的围棋记忆研究指出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棋谱,保存了大量北宋及之前的围棋史料,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城市文化提供了资料。思想史视野下唐、宋围棋诗歌的比较研究则指出唐代的围棋诗,多重趣味,宋代的围棋诗,则逐渐出现趣味派与义理派的分流。
Annual Report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2013)
Jianxun Ji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all review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2013.It discusses scholarship of various topics,including universality of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the influence of anthropology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comparative poetics,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World;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In addition to concrete analyses of these topic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ers'reflections on the problems and their solutions.
2013;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y;annual report;problem consciousness
纪建勋,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教学与理论、基督教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