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014-11-14作者李妙言
作者:李妙言
学校:长沙市大同二小
读书
作者:李妙言
学校:长沙市大同二小
我眼中的三国人物
乱世之奸雄,治世之栋梁
曹操,是一位三国时的大人物。不过,许多人更爱称他“奸雄”,认为他只有一时的蛮干精力,还阴险、狡诈,是胆小鼠辈。其实不然,一人能达到君王之位,岂又能有勇无谋?
如将三国时期称为“乱世”,那么曹操便为奸雄。他总是抓准混乱的空隙,将对手打个措手不及。这样藏头露脸的行为,使本来就乱的局面变得更加一发不可收拾,局势总是被他搅得一团糟。
尽管他如此狡诈,但是在治世方面,他确实是一位绝不可缺的栋梁。所谓乱世,其实便为世上国家统一的前奏。若世界不乱的话,就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站在他对当时统一大业的贡献角度来看,他就是一位治世的奇才,也算是枭雄一位了!
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诸葛亮,对于后人来说,简直是一个神话。他既是睿智的军师,也为周瑜的克星。即使周瑜也是风华绝代、才华横溢的一代英才,但还是不如诸葛亮神一般的技能与谋略。
我从不知诸葛亮为何有着那样奇特的本领,但是他的精神是那样强大,心态确是那样淡定。面对曹军压阵还能从容地说笑,这等心智便不为常人所及。
诸葛亮,一个豁达的人;周瑜,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有才却发挥不得当,有梦却无志。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只落得直至临死,都还叫嚷着“既生瑜何生亮!”郁郁而终。
诸葛亮智勇双全,何人可及他?
得人才得天下
刘备,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但他却大名鼎鼎,家喻户晓。可是,比起战无不胜的赵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英勇善战的张飞,他却显得有些平凡。
在乱世中,平凡的人是不能成为一方枭雄的。而他,却例外地因自身的大慈悲、重情义、惜人才,结识了一众能人,被拥戴为王。
或许他不善用兵,不是一个好将军;或许他不擅武力,不是一位英雄,但他却是一个好头领。只因他深知一个道理“得人才者得天下!”因此,才上演了“三顾茅庐”这出流芳百世的好戏,说动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当军师,为蜀国在三国鼎立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时光的倒影
在我眼里,时光就是一个可爱的孩子,永不长大,来去如飞,谁好就贴近谁。偏偏他对谁不好奇了,就把谁丢下,带上一个新的生命,只留下匆匆的倒影。
崭新的日记本,总有用尽的时候;燃烧的蜡烛,总有熄灭的时候;吐丝的蚕宝宝,总有成蝶的时候。若有一天,当身边的人都被抛下,那我又该何去何从?
斑斑驳驳的木桌上,摆着一本昏黄残破的《匆匆》,而创造它的人又去了哪儿呢?窗外的常青藤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可又有什么是永久的呢……
时光匆匆,在我的笔正在摇动时,时光飞快地流逝了。当年,那个叫朱自清的青年是不是也在匆匆的光影中写着《匆匆》呢?《匆匆》是不是又在匆匆时光中被称颂流传呢?当年的青年早已搁笔而去不再复返,只有那迷茫依旧的《匆匆》仍然在文坛中沉浮。总有一天,它将如它的主人,即创作它的那个青年一样,一去再不复返。
岁月不等人,就让我们匆匆地跟在时光的倒影里,和时光一起向前吧!
知音世所稀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读着《伯牙绝弦》,于世外桃源中,琴声舒缓,悠然柔和;皎皎月光里,琴音摇曳,拨人心弦。
悠扬的琴声细如长丝,在耳间灵活地穿梭,却灵巧得如光滑的丝绸,一伸一缩,让人的心跟着一颤一颤,唯恐琴音散去了。
这么美的琴音只有在那“琴仙”伯牙手中才能弹出,而最好的听众也只有伯牙心心念念的知音钟子期了。他能用那敏锐的双耳聆听出飘逸空灵的琴音中夹杂着的那抹忧郁悲伤;能从沉静淡雅的琴音中倾听出伯牙心底的迷茫;能从雅致精巧的琴音中细听出伯牙心中的烦闷疲倦。无论伯牙让琴音把自己掩饰得多么巧妙,他都能用双耳将伯牙的心思尽收于自己心中。
知音世所稀。朋友易得,但知音难求。无知音,世间何等乏味?离了知音,更是让人倍感孤独难耐。可惜,伯牙破琴绝弦,从此之后那般美妙的琴音我们是再也无法聆听到了。
唉!知音难求,让我们赶紧去寻觅知音吧!
“良药”究竟是什么?
鲁迅先生的为人,是正直理智的;鲁迅先生的话,是暗含深意的;鲁迅先生的文,是含蓄激烈的。
我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药》。这篇文章看似通俗易懂,却又含蓄深奥。它主要分析了华老栓、夏瑜两家的悲剧。两家的姓连起来便成了“华夏的悲剧”,又突出了革命者的悲哀和人民的愚昧以及麻木。当革命者夏瑜的血液被做成馒头,当“良药”被迷信的人吃掉,又是何等可叹、可悲、可笑,荒唐!
文章的主题很明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革命者的两个致命弱点。一是轻视群众,二是脱离群众。他们根本不了解百姓,因此文中夏瑜那句“大清是我们大家的”这样的话,在百姓当中起不了什么作用。大家一般都只顾着自身和自己在乎的人,对国家由谁统治并不在意,只要自己好就可以了。这种麻木导致夏瑜被斩首时还有青年人来看热闹,并讥笑连连。在夏瑜的血液被吃掉后人们还能在茶馆中谈论这件事,一致认为夏瑜“疯了”,甚至对侩子手尊敬有加。在这群被“洗脑”的百姓中无人是夏瑜的知己,是革命者的知己。即使是夏瑜的娘亲也不理解儿子这种在她眼中无疑是“自寻死路”的行为。
鲁迅先生因人民这种对于革命者的嘲讽态度倍感愤慨和失望,也为革命者慷慨就义却受到的屈辱感到无奈和失落。故事中的夏瑜是现实中的秋瑾。《药》是秋瑾在金轩亭口英勇就义后鲁迅先生在满怀愤怒和百思不得其解中写下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并不知道那味良药到底是什么?他一直在研究探索,但并未给出结论。如今,你们知道“良药”究竟是什么吗?
点评:几篇文章架构很好,但细节略显不足。论证起来有理有据,若多读多思,精读细作,作者是拿得下大题材来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