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范式的记忆与被书写的历史——“文化·记忆·历史”青年学者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4-11-14赵静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记忆历史文化

赵静蓉

(暨南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2013年12月21日,由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远航项目(“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转型”)组和暨南大学社科处联合主办的“文化·记忆·历史”青年学者研讨会在暨南大学中文系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新世纪以来,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呈现出新的、多元化的文化生态,亟须我们激发新的理论生长点,增进对文化建构本身的反思与自省。本次会议旨在从跨学科的多维视角探讨文化记忆与历史书写之间的关系,更深入地审视记忆作为一种范式在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功能转换和历史价值。

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图书评论》执行主编周志强认为,记忆可分为亲历性记忆和想象性记忆两种,前者必须依靠后者才能建构出一个记忆模式来。重建记忆主体是20世纪记忆建构的一个重要行动。比如“文革”叙事,就不是一个纯学术的问题,它不是记忆或文化的禁忌,而是意识形态的禁忌。官方的红色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征用和冒用私人记忆来完成,这种改写是必然的,是消费文化的结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文艺理论研究》副主编朱国华则借助重读本雅明的“灵氛”(aura),分析本雅明对于意愿记忆之关乎体验与非意愿记忆之关乎经验的两种辩证结构,并通过对比普鲁斯特创作中的意愿记忆和波德莱尔创作中的非意愿记忆,探讨了本雅明所提倡的“救赎”即重建经验的多种形式。浙江大学教授苏宏斌针对朱国华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他重在细读和重读柏格森的《物质与记忆》。记忆是我们了解时间经验的一个切入点,苏宏斌提出柏格森要解决的是“记忆如何促进生命之发展”的问题,而普鲁斯特则必须面对“记忆如何保留生命”的难题。顺承苏宏斌的话题,西南大学教授肖伟胜补充说道,柏格森的《物质与记忆》有一种鲜为人知的译法是《形象与记忆》,这说明柏格森对形象的重视。柏格森认为,只有阅读的过程才是唯一性的,人总是在过去之中,历史因之就是一种小叙事,即自叙性。肖伟胜通过解读郭沫若的早期小说,探讨了作为生命救赎形式的自叙体小说。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副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编辑刘大先则提出“记忆生产与情感政治”的关系问题,通过分析人类学经典著作《神堂记忆》,刘大先探讨了记忆生产的多种模式,表述了记忆从集体欢腾到集体记忆、再到文化记忆的构建过程,并提出“资本如何驱动记忆改造”的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争论。厦门大学教授贺昌盛区分了记忆的三种形态,即个体的生命经验、影像和由文字语言所建构的想象性记忆。他认为,生命经验容易被扭曲,而影像记忆则具有局限性和选择性,所以,文字语言的激发才是记忆最突出的样式。只有通过语词的词源学追溯和“概念/现象”式追溯才能臻达记忆的可靠性。《探索与争鸣》副主编叶祝弟则对记忆理论的一系列焦点问题进行了质疑,通过重读或重评伤痕文学,他提出了记忆的意识形态性、记忆理论的接地性等重要观点。

本次会议除了关注记忆的理论发展与构建,还细读或探究了一系列典型的文学或文化个案。中山大学教授张均率先提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口述史料问题。他认为,当下的口述史存在片面性,表现为只有幸存者的记忆,没有幸运者的记忆。而幸存者的记忆也被区分为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两种,在这种价值标杆下,有些幸存者的不幸遭遇无法进入口述史,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知识分子视角的冷淡性。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陈玲玲则以在沦陷区文学中举足轻重的一个人物柳龙光为例,梳理了他从“满洲国”的副刊编辑到北京沦陷区文坛与报刊界的实权人物的身份变迁,讨论了日本占领区的文化政治及其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关系。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奇佳则从对以顾颉刚为核心的古史辨派的争论谈起,探讨了五四一代解构中国正统思想观念谱系神话的历史逻辑,提出应当重新思考中国历史记忆的书写逻辑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峰从鲁迅的叙事散文谈起,分析了回忆类文学叙事的策略与规则,提出“朝花夕拾类回忆文学”与“追忆类文学回忆”两种模式。浙江大学教授邹广胜探讨了目前艺术市场上战争影视剧的泛娱乐化倾向,提出媒体与资本对历史书写的影响这一亟待重视的问题。许昌学院副教授赵牧讨论了新时期以来的“乌托邦”书写,扬州大学施龙则以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三《关山夺路》为例,分析了历史的文学叙述中所体现出来的真实性与艺术性之关系。暨南大学副教授朱巧云分析了海外华人古体诗词中的文化记忆,指出古体诗词写作是海外华人远离故土后回忆和记忆民族文化的多种方式之一。

本次会议的另一个亮点是对“记忆场”的文化分析。南京大学副教授胡恒以近十年来南京政府对“南湖新村”大型居住区的空间改造为例,分析了环境的记忆功能与居民集体记忆之间的多重复杂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王茜以对上海的文化记忆为例,探讨了记忆对于自我身份及集体身份建构的作用和意义。山东大学杨建刚分析了济南老火车站的变迁,提出了对建筑等比较中性的文化遗产中的历史记忆的阐释和解读不可过度意识形态化的建议。

会议最后,暨南大学教授、本次会议负责人赵静蓉对记忆研究的世界视角和中国经验之关系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中国记忆的伦理化向度、全球化记忆的多样性等议题,提倡研究者从中国经验出发来研究和凝练记忆理论。

如南开大学教授周志强所总结的,本次会议提出了众多有趣且有价值的议题,比如历史记忆的主体性、历史记忆的媒体扩张、图像历史记忆的记忆政治、苦难和灾难的叙事方式、中国经验的地面问题、史料的内部辩证与外部观察等。记忆不仅在动摇我们对历史的看法,也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理论研究的范式。最终,记忆不是一个学科的问题,而是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的问题。本次会议展示了当下中国学界青年一代对文学、记忆、历史及文化的深刻思考,呈现了众多有价值的新观点、新史料以及新视角,加深了学界对记忆范式的研究和理解,是一次既成功又有开拓性的学术会议。

猜你喜欢

记忆历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新历史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