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震撼
2014-11-14裴燕
裴燕
这是前所未见的全新表演,难以被归类。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爆破、音效、机械装置……它打破了传统剧场和表演的限制,运用各种手段为观众创造出一种绝对超乎想象的观看体验。
观众从进入《极限震撼》剧场的那一刻起就被催眠了。他们聚集在空荡荡的圆形剧场中央,完全看不到传统剧场中的观众席和舞台,只有夜店一样的迷离灯光笼罩着一切。演出在哪里进行?演员从哪里出来?搞不清状况的观众既困惑又兴奋地期待,用各种自拍来打发时间。
然而突然间,舞台毫无征兆地就出现了:极具原始生命力的鼓点在现场擂响,顿时让人血脉贲张。演员们跳起激情的阿根廷原住民舞蹈Murga,带来极度欢快奔放的气氛。在满天狂舞的碎纸屑中,吊着威亚的演员从观众头顶上方破空而至;两个舞者在环形的墙面上追逐、舞蹈;不停奔跑的男人迎面撞破倏忽而来的一道道“墙”;空中突然降下的瀑布——匪夷所思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不停出现,仿佛是电影中各种特效场景就在眼前活生生上演,又如蒙太奇般转变切换,让人完全来不及停下细想,也无法预测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每个画面之间的转换好像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就像是一场奇妙的梦境,存在于真实与虚幻之间。在这样一个被刻意安排的“盗梦空间”里,理性和逻辑都毫无用武之地,你只能放大自己的感官去尽情体验。
市场宠儿
从2005年登上外百老汇舞台起,《极限震撼》就一直是世界演出市场的宠儿,全球至今已有逾400万人观看过演出,巡回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葡萄牙、西班牙、德国、俄罗斯、英国、比利时、以色列、荷兰、韩国、中国台湾和日本等。许多好莱坞明星都曾慕名去观赏过,包括麦当娜、裘德洛、碧昂丝、杰西卡·阿尔芭、亚瑟小子等人。这些见惯了大场面和特效拍摄的明星们也和普通观众的反应如出一辙,用“难以置信”、“震撼”、“疯狂”来评价这个演出。亚瑟小子更是选择在《极限震撼》的演出场景中拍摄了自己的MV《尖叫》(SCREAM)。
《极限震撼》的导演迪奎·詹姆斯(Diqui James)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以钢索飞人秀De La Guarda走红于百老汇舞台,《极限震撼》是他精心打造的第二部大型作品。正如百老汇一直是各种试验或前卫戏剧大放异彩的聚集地,“试验性”也一直是詹姆斯创作中的DNA,从他过去的经历中也不难窥见《极限震撼》的踪迹。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詹姆斯在青年时接受过多年的戏剧课程培训,20多岁时就组建了自己的第一个独立剧团La Organización Negra。有别于传统的剧场表演,这个剧团是受到摇滚音乐会和街头节日启发而创作黑暗颠覆的前卫演出;其后詹姆斯创作的钢索飞人秀也以狂野的舞台奇景而闻名,和《极限震撼》一样,De La Guarda一直大受欢迎,在纽约上演多年并在全世界巡回演出。
詹姆斯和已经合作多年的创作伙伴们在2002年组建公司进行《极限震撼》的创作,创意与试验性是这个公司的灵魂。作为一个传统戏剧的颠覆者,詹姆斯的创作方法也与众不同,他并不会为创作去设想一个故事或意义,却是以脑海中灵光闪现的视觉画面为主导,然后寻找出把这些画面变成现实的技术手段。当然要达到理想中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并非易事,《极限震撼》的创作期长达4年。与所有使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作的当代艺术一样,跨界是必不可少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也参与其中。创作者们在此期间要试验多种设备、材料和高科技,以获得理想的演出效果。
极限科技
唯美的水舞可谓是《极限震撼》中的重头戏之一。一个巨大的透明水池从高空徐徐落下,悬停在观众的头顶上方。女演员们不断跳进水中起舞嬉戏,曼妙的身姿伴着飞溅的水花在灯光的映射下显得无比的迷幻璀璨。当水池降到观众们触手可及的高度,女人们天使般的面容清晰可见,观众忍不住伸出手去触摸她们,就像在与传说中的美人鱼隔空接触——这是整个演出中最梦幻的一幕,它原本是詹姆斯脑海中浮现的行走在空中的女人的画面,把这个想象变成现实的过程却是一个难度极大的技术挑战。詹姆斯和技术团队用了1年多的时间才寻找到制作这一透明水池的材料麦拉片(Mylar)。这是一种透明的PET聚酯薄膜,厚度不到2毫米,却能承受2.5吨的巨大重量。这种材料多被用作绝缘材料,在这样的大型演出中的应用尚属首次,而只是把它安装到现场就需要整整两天的时间。
另一个技术挑战来自詹姆斯脑海中的另一个画面:冲破重重障碍、不断奔跑的男人。为此他打造了一个大型传送带,并把它设计和调整得使观众无论从哪个方向都能看得到演员的奔跑。虽然《极限震撼》是一部抽象的作品,但这个在演出中不断出现的神秘男人很容易被观众看作是这部戏的主角,他不停地走着、跑着,人群和不同的景物从他周遭疾速掠过;他中枪倒下,被传送带无情地带进黑暗之中;他又奋力狂奔,撞破迎面而来的纸墙——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人生的隐喻,如人类冲破各种障碍仍然坚强地生存于世;也许感到人生的无奈与绝望,因为一切努力都似乎徒劳。虽然詹姆斯在面对媒体的提问时总是拒绝给出任何情节解释,也否认这其中有深刻的含义,但这种纯以肢体和速度创造的画面已经足够强大到在观众的头脑中生成各种意义的投射。
《极限震撼》的原文Fuerza Bruta是西班牙语“原力”的意思。在这个演出中,行动就是一切。它突破了语言的限制,放弃了剧本、故事、文字或意义,只以身体、运动和速度创造出纯感官的剧场。但是演员剧烈的肢体动作所创造的张力却往往比语言更纯粹和本质,能够直接冲击观众的思维。正因为它超越了语言,所以才有可能达到语言无法触及的部分,使他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得以解放。《极限震撼》的灵感源自阿根廷狂欢节中欢快奔放的气氛。无论是剧中的音乐、舞蹈,还是演员充满激情又收放自如的身体表现力都深深地根植于阿根廷文化。它在全球的长演不衰也说明,当一件事物具有了超越语言的能力,它就有可能超越不同的文化,被不同的文化所接纳。《极限震撼》是不需要具备任何知识或文化就能理解的剧场,无论观众来自何种文化背景、年龄段或阶层。
与正襟危坐和把观众的咳嗽视为最大敌人的传统剧场相比,《极限震撼》完全是另一个极端。它打破了传统剧场的观、演限制,它的舞台位置不停变换,有可能在墙上、头顶或地面上,在观众群中;而观众们则可以在整个演出过程中自由地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他们可以跟随着舞台不断移动;他们被鼓励着与演员互动,去触摸和舞蹈,成为演出的一部分;他们可以尽情地拍照。在这场感官刺激的盛宴中,观众可以在狂欢的氛围中酣畅淋漓地宣泄情感。也无怪乎有人把《极限震撼》看作是都市人释放压力的一剂良方,“用一种更原始和激烈的方式敲开现代人的‘全金属外壳。”
开启中国创意秀时代
“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观念价值上,这出秀都给中国演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扩充了中国演艺市场的内核。” 将《极限震撼》引进中国的三匚创意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CEO张璐说。
据他介绍,三匚公司在选择引进《极限震撼》项目上准备了三年,前后花费上千万元。“对于《极限震撼》的品质公司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它之前在欧美国家就极受欢迎,很多大牌明星都是《极限震撼》的粉丝。”
三匚公司把《极限震撼》定义为一场“创意秀”,张璐说它是“跨界神秀”:“它超越了任何已知的戏剧定义,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是一种狂欢,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也是一种新的文化艺术氛围。”
中国市场对于《极限震撼》的反应颇令人吃惊。在去年刚被引进时,本来原计划在北京试演30场,但后来因为反响不错扩大到51场。今年《极限震撼》的全国巡演规模已经扩大到8个城市共300场演出,明年的计划也不会低于这个规模。张璐说他们对于《极限震撼》这种“创意秀”的表演形式能这么快被国内的演出商和观众认可也感到些许意外。“《极限震撼》已经引爆中国新一轮演出新浪潮,它给市场带来了深刻变革——中国演出‘创意秀的时代来临了。”
受《极限震撼》启发,三匚公司今年还将在全球范围内筛选两个剧目引进中国,它们无论是在形式感和现场的娱乐体验上都不会亚于《极限震撼》的效果。此外,三匚目前正在启动“中国向上看”原创系列秀的创意与研发,这些剧目立足本土且整合西方创意团队和技法,将迥异于目前国内任何已知节目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