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率评价与提升研究

2014-11-13罗迈张路

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湖北省评价

罗迈 张路

摘要: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基础性工作是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率评价。随着湖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其用地矛盾日益凸显。通过构建PSR模型,选取湖北省1996-2011年数据,对湖北省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近十年土地利用集约度虽保持上升趋势,但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偏低,而且集约变化波动也较大;集约度省域分异和行政区域分异都比较严重;全省用地结构合理性较差。最后从行政制度管理、市场机制完善、土地政策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四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PSR模型,湖北省,评价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4)10-0041-47 收稿日期:2014-06-10

1 湖北省土地使用概况与压力

自1952年以来,湖北省人均耕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52年的人均0.146公顷降至2003年的人均0.051公顷,缩减幅度达65.07%,下降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高度关注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促使2004年以来全省人均耕地面积有所回升并维持在0.08公顷。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如何稳固地支撑湖北省经济跨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全省用地历史进程来看,目前有三方面用地压力直接威胁到土地节约集约。

1.1 耕地面积呈V字形变动

1996-2011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主要经历了两个时期。首先,1996-2003年耕地面积波动下降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1996-1999年的缓慢减少阶段,净减少面积207.6千公顷,年均减少17.3千公顷,年均递减率为0.49%;2000-2003年的急速缩减阶段,4年间耕地净减少276.95千公顷,年均减少69.2千公顷,年均递减率1.98%。其次,2004-2011年是湖北省耕地面积增加时期,净增加面积248.25千公顷,年均增加31.03千公顷,年增加率0.97%。

1.2 城市建成区扩大

一是1996-2006年的波动下降阶段,期间建成区面积除1999年和2006年有两次较大幅度的下降外,均处于160-140千公顷区间内平缓变动。二是2007-2011年的高速增长阶段。在此期间,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29.87千公顷逐渐增长到181.16千公顷,年递增率达到6.88%,增速惊人。

1.3 人口持续增加

1996年湖北省户籍总人口数为5776.3万人,而到2011年,这一数字上升至6217.8万人,16年增长了1.08倍,年递增率为0.46%。

2 湖北省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2.1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近年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等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评价中,且受到学界认可。特别是有学者将PSR模型引入到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工作中,收到了良好效应。土地的集约利用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有限的空间范围里,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城市土地的产出效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面临的压力(Pressure)来自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的压力是指有限区域土地要承载来自人口增长、经济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的压力是指城市土地向外拓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限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表现出来的状态(States)是指各类城市用地的结构、数量和城市土地的使用强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社会响应(Response)则是指城市土地管理者、决策者以及政策制定者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所面临的压力表现出来的状态和做出的响应。“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不仅突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的人地关系以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关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还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奠定了基础。

根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PSR模型并遵循指标选取的典型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可量化性的原则,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包括压力指标体系、状态指标体系和相应指标体系三个子系统,共15个指标(见表1)。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选取湖北省1996-2011年数据及12个主要城市2002-2010年数据作为湖北省土地集约利用进程和湖北省土地集约利用分异的基础。评价中所用数据均来源于中国资讯行数据库及湖北省统计年鉴(1996-2011)。为使数据具有可比性,需要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运用基准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基准法是以指标的正常水平值、最低值、最高值或其他具有基准意义的值为该指标基准,并通过各指标值与基准值间倍数关系反映各指标间的差异。这种方法有利于反映指标值与某一特定基准值的相对差距,将指标值集中到1左右,便于比较。其处理公式为:

Pi=Xi/X基准(Pi为指标的评价分值)

(式1)

分别以1996-2011年湖北省的各项指标数据以及2002-2010年12个主要城市的各项指标数据来构建因子分析矩阵,利用SPSS软件来进行主成分分析。经过运算得出矩阵的特征根和响应的方差贡献率及因子载荷阵和因子回归系数。其中,主成分包含了绝大部分原始变量的信息,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而且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所以就可以根据因子回归系数来计算样本各因子的得分,其计算公式为:

(式2)

式2中,Fik表示第i个城市第k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Wj表示第j个指标的因子回归系数。

用所选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将各个因子得分进行综合,得出样本年份的综合因子得分Si,然后根据综合因子得分排序,计算公式为:endprint

(式3)

式3中,Si表示第i个城市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值;Vk表示所选用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2.3 评价结果

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质量有严格的要求,需要检查数据的是否可用。因此,首先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经过SPSS软件处理,两套数据的KMO值分别为0.618和0.642,Bartlett检验的x2值为951.74和899.50,显著性概率均为0,适合使用因子分析方法。运算得到矩阵大于1的特征根和方差贡献率,以及正交方差最大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和因子回归系数。

运算结果表明,6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6%,这说明6个主成分包含了原始变量中83.6%的信息。另外,可以找出每个主成分所代表的重要评价指标。例如,第一主成分在人口密度、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等指标的负荷系数较大,这反映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压力指标。根据因子回归系数,利用式2、式3分别计算出主成分因子得分、综合因子得分,得到1996-2011年间湖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得分(见表2)和2002-2010年间湖北省12个主要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得分(见表3)。

3 湖北省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特征分析

3.1 湖北省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特征

(1)从时间上看,集约变化波动大。湖北省土地利用集约度主要在0.30-0.50区间内波动(见图1),其中:1997-1999年、2000-2002年、2006-2008年三个阶段出现了集约程度下降现象,最低降至2002年的0.33,为15年谷底;而1996-1997年、2002-2005年以及2006-2011年期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尤其2002-2005年四年内,湖北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由0.33增至0.50,增加了52个百分点。从2002-2010年,各城市集约利用土地程度基本上呈或平缓或波动的上升趋势,其中:武汉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逐年递增,维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黄石、荆州与咸宁三城市呈现出相似的变化情况,即土地利用集约度均于2004年期间小幅下降,但整体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宜昌、襄阳、荆门、孝感、黄冈及随州六市的土地集约度变化波动较大,如襄阳土地利用集约度由2002年的0.52增长到2010年的0.71,提高了36.5个百分点,平均增长率为4.23%。

(2)从空间上看,集约利用空间分异较大。鄂东地区个别城市表现强劲,鄂中地区整体情况较为平均,鄂西地区的集约利用水平有分化。目前,湖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情况在空间上形成了东部以武汉市、中部以宜昌、孝感两市和西部以黄冈市为中心,城市土地集约度由高向周围递减的态势。湖北省东部四个城市,除武汉外,并未达到较高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而武汉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幅度超越黄石、十堰和随州三市,呈现一枝独秀的现象,对提高东部城市平均土地集约度方面作用显著。中部的宜昌、襄阳、鄂州、荆门与孝感五市集约利用土地水平较高,差别较小,均处于0.6-0.7的区间内。其中,宜昌与襄阳的土地集约度高度一致,为0.7左右。处于鄂西的黄冈、咸宁与随州三市的整体水平较中部城市则显现出一定的差距。大体上,湖北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呈现出在交通条件较好、经济发达的地区较高,平原地区较高的特点(见图2、图3)。

(3)从结构上看,用地结构不合理。用地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用地布局无法适应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各地市建设用地指标完全按人均分配,导致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实际年均用地指标是其规划指标的数倍,其他地区则有大量剩余。第二,各类用地布局不均衡。工业用地仍然占据了湖北省相当部分的城市高地价地区和商服繁华地段,使这些土地的价值无法得到实现,同时也影响了城市应有的集聚功能。

3.2 湖北省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1)需求因素。自然资源消耗的根本驱动因素是城市经济与人口发展的引致需求。要素投入水平和要素使用效率决定了经济的发展,要素使用效率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联系。对比2010年12个主要城市的GDP水平可以发现,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排名与GDP水平排序具有一定程度的吻合性。其次,城市土地需求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口发展。人口总数、素质、结构和收入变化会引起城市建设用地数量、结构、规模以及利用方式的变化,从而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土地的利用程度。

(2)供给因素。土地利用原则及土地开发利用方式是由土地的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共同决定的。土地资源的禀赋状况即自然供给因素,这是最根本的制约因素,经济供给因素可以理解成城市土地存量的潜力。近几年,城市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一直居高不下。从城市用地总量和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来说,我国城市存量建设用地还有很大的潜力。在城市土地增量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城市用地的主要途径是存量挖潜。

(3)制度、规划因素。制度、规划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最有力的非市场工具。在“供给引导、控制需求”理念下,土地利用规划通过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速度和规模来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及其相关制度对土地利用各行为主体产生的约束和激励决定了其对土地的利用方式。

4 结论及建议

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的基础性工作是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率评价。本文通过构建PSR模型,对湖北省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效率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了评价。可以看出,湖北省近十年土地利用集约度虽保持上升趋势,但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偏低,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3.33万元/亩,而且集约变化波动也较大,全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现出先缓慢增加、后加速提升的整体趋势。在区域上,集约度省域分异和行政区域分异都比较严重,且高土地利用集约度城市也存在“断层”问题。此外,全省用地结构合理性较差,用地布局既无法适应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同时也影响了城市应有的集聚功能。因此,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应做好四方面工作。endprint

(1)增强管理部门独立性,赋予其更多话语权。国土资源部门应脱离地方政府的行政、经济牵制,真正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控制土地。一方面要严把项目预审关,全面落实项目申报预审制度,严控土地供应“闸口”,从源头上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另一方面要严把土地供应关,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土地供应政策。

(2)控制政府干预行为,完善市场配置机制。通过改变目前工业用地“需求定供给”式的供地机制,建立“供给引导需求”机制的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模式。建设统一的土地交易信息系统,提升土地市场的透明性、公开性和竞争性。

(3)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凸显区域优势。废除原有“一刀切”的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形式,建立符合城市差异的动态化的建设用地指标计算与配置机制。同时,积极拓展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范畴,把废弃矿山地、窑基地及废弃公路、煤场等土地的盘活利用纳入工作重点,综合开发、灵活利用,缓解建设项目用地供给压力。

(4)升级农村产业,提高产出效率。要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用的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农产品结构,不同类型的村庄设计差异化经济增长路径,强化自身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经济作物。通过土地整理等合理的方式,把分散的土地集中成片,在稳定农户土地产权的基础上,尽快形成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机制与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陶志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中国土地科学.2000.5

2.卢胜.集约利用是城区政府经营土地资源的现实选择——以成都高新区武侯科技园集约用地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8

3.胡贤辉 张霞 杨钢桥.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软科学.2008.1

4.黄进良 饶鸣 张宇宾.湖北土地利用区划与可持续利用区域模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5.李进涛 谭术魁 汪文雄.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09.3

6.史永亮 杨东峰 王如松 陈亮.基于PSR模型的大丰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2

7.杨东朗 张晓明 刘萍.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8.朱一中 曹裕.基于PSR模型的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经济地理.2011.8

作者简介:

罗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管理和行政管理。

张路,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管理和土地经济。endprint

(1)增强管理部门独立性,赋予其更多话语权。国土资源部门应脱离地方政府的行政、经济牵制,真正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控制土地。一方面要严把项目预审关,全面落实项目申报预审制度,严控土地供应“闸口”,从源头上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另一方面要严把土地供应关,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土地供应政策。

(2)控制政府干预行为,完善市场配置机制。通过改变目前工业用地“需求定供给”式的供地机制,建立“供给引导需求”机制的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模式。建设统一的土地交易信息系统,提升土地市场的透明性、公开性和竞争性。

(3)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凸显区域优势。废除原有“一刀切”的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形式,建立符合城市差异的动态化的建设用地指标计算与配置机制。同时,积极拓展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范畴,把废弃矿山地、窑基地及废弃公路、煤场等土地的盘活利用纳入工作重点,综合开发、灵活利用,缓解建设项目用地供给压力。

(4)升级农村产业,提高产出效率。要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用的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农产品结构,不同类型的村庄设计差异化经济增长路径,强化自身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经济作物。通过土地整理等合理的方式,把分散的土地集中成片,在稳定农户土地产权的基础上,尽快形成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机制与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陶志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中国土地科学.2000.5

2.卢胜.集约利用是城区政府经营土地资源的现实选择——以成都高新区武侯科技园集约用地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8

3.胡贤辉 张霞 杨钢桥.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软科学.2008.1

4.黄进良 饶鸣 张宇宾.湖北土地利用区划与可持续利用区域模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5.李进涛 谭术魁 汪文雄.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09.3

6.史永亮 杨东峰 王如松 陈亮.基于PSR模型的大丰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2

7.杨东朗 张晓明 刘萍.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8.朱一中 曹裕.基于PSR模型的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经济地理.2011.8

作者简介:

罗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管理和行政管理。

张路,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管理和土地经济。endprint

(1)增强管理部门独立性,赋予其更多话语权。国土资源部门应脱离地方政府的行政、经济牵制,真正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控制土地。一方面要严把项目预审关,全面落实项目申报预审制度,严控土地供应“闸口”,从源头上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另一方面要严把土地供应关,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土地供应政策。

(2)控制政府干预行为,完善市场配置机制。通过改变目前工业用地“需求定供给”式的供地机制,建立“供给引导需求”机制的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模式。建设统一的土地交易信息系统,提升土地市场的透明性、公开性和竞争性。

(3)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凸显区域优势。废除原有“一刀切”的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形式,建立符合城市差异的动态化的建设用地指标计算与配置机制。同时,积极拓展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范畴,把废弃矿山地、窑基地及废弃公路、煤场等土地的盘活利用纳入工作重点,综合开发、灵活利用,缓解建设项目用地供给压力。

(4)升级农村产业,提高产出效率。要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用的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农产品结构,不同类型的村庄设计差异化经济增长路径,强化自身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经济作物。通过土地整理等合理的方式,把分散的土地集中成片,在稳定农户土地产权的基础上,尽快形成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机制与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陶志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中国土地科学.2000.5

2.卢胜.集约利用是城区政府经营土地资源的现实选择——以成都高新区武侯科技园集约用地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8

3.胡贤辉 张霞 杨钢桥.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软科学.2008.1

4.黄进良 饶鸣 张宇宾.湖北土地利用区划与可持续利用区域模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5.李进涛 谭术魁 汪文雄.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09.3

6.史永亮 杨东峰 王如松 陈亮.基于PSR模型的大丰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2

7.杨东朗 张晓明 刘萍.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8.朱一中 曹裕.基于PSR模型的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经济地理.2011.8

作者简介:

罗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管理和行政管理。

张路,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管理和土地经济。endprint

猜你喜欢

湖北省评价
湖北省“小个专”党建工作思考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二号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2006—2014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