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乡土历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花结果

2014-11-13朱德平

文教资料 2014年18期
关键词:泰州乡土历史

朱德平

(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江苏 泰州 225300)

让乡土历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花结果

朱德平

(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江苏 泰州 225300)

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素质教育,历史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使高中历史教学顺利推行。

乡土历史资源 高中历史教学 整合心得

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历史学科因其了解过去、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的特点而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要使对学生的历史教育卓有成效,就要通过具体生动的史实实现。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陶行知先生提出的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理论,同样昭示我们要将乡土资源运用到历史教学中。笔者所在学校历史教研组申报了泰州市级课题 “泰州乡土历史资源与中学历史教学整合”,笔者作为核心成员之一参与其中,对乡土历史资源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整合颇有心得。

一、课题研究之效用

(一)有利于知晓家乡演变,升华爱国情感,肩负时代使命。

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提出三维目标,情感目标在教学环节中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即使没有被忽略,也常有贴标签之嫌。笔者认为,借助乡土历史资源可以改变现状。前苏联教育家加理宁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说:爱国主义并非空泛的口号,爱国必先爱家,只有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才能热爱她建设她,进而热爱我们的祖国。乡土历史与祖国历史血脉相连,学生自然会把热爱家乡的情感升华为热爱祖国的情感。

笔者在讲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结合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要求学生采取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这里多种途径包括图书资料、网络资料、民间采访等,但笔者主要强调通过民间采访,尤其是采访身边有阅历的长者完成资料搜集。笔者将学生分成服饰、饮食、住房、交通、通信、娱乐及习俗等几个小组,要求他们分别搜集素材,展开竞赛,结果学生搜集了很多素材,具体翔实,令人惊叹。活动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选出优秀小组,因为各小组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搜集到很多其他方面的素材,并且无私地提供给相关小组。本次活动成果令人喜悦,办了一期黑板报、两份手抄报、四个PPT课件及若干个Word文档(采访记录)。通过展览,学生对物质生活变迁有了全新认识,似乎延展了自己的人生阅历。采访活动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历史其实就在身边,自然而然由对家乡的了解变为热爱家乡,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建设家乡富强祖国的时代使命。

(二)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鉴赏水平,拓展学习空间。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使得它不能像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学科那样可以复制。历史由远而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悖,而乡土历史是在学生身边发生、发展、演变的,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尝试把乡土历史资源整合到历史教学中,既能丰富历史教学的内涵,扩展历史教学的外延,还能“活化”历史,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提高鉴赏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乃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中阶段,有些教学内容深奥晦涩,如宋明理学。笔者在讲授时,引用乡土历史资源,泰州中学安定书院和胡瑗先生(胡瑗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学改革于一身,开宋代理学先河,被王安石誉为“天下豪杰魁”),学生对此兴趣盎然。又如笔者在讲授“文人画”时,引用“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素材,通过郑板桥高风亮节的可贵品质及其书画墨兰、墨竹、怪石等题材,让学生深刻领悟文人画的特点“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同时通过鉴赏郑板桥先生的书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笔者还利用晚自习停电的间隙,播放梅兰芳《贵妃醉酒》片断,使学生对梅兰芳和京剧艺术有了一个立体的感观。

笔者作为历史教师,主动与校长室、团委联络,参与学生的集体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习空间。参观泰州博物馆,使学生感知泰州历史演变,进而感知祖国及至人类社会历史变迁;利用五四青年节,组织全体学生参观泰州烈士陵园,感知祖国今天的和谐繁荣来之不易,进而深刻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真理;利用暑假组织团队活动,参观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从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领悟到今天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崇高使命……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把历史、现实及自己的未来使命融为一体,改变以往教师空洞乏味地说教、学生常常无动于衷的局面。

(三)有利于形成民主氛围,构建团体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参观、调查、访问、查阅资料……让学生体验感悟,悦纳乡土历史文化之精华,增强保护乡土资源之意识,成为研究学习实践操作的主体,不仅能让学生的个性获得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团队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制作PPT、编辑Word文档、制作黑板报及构建网络博客,在班级、年级及至全校展示研究成果,可让学生获得自豪感、成就感,学会成果共享。学生亲近家乡、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加,也为学生进一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活动中各抒己见,敢于与同学和老师争辩,形成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思辨性和独特性都得到提高。

(四)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融洽师生关系,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教师们逐步形成新的课程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放下师道尊严,从课堂上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求教师之间协同作战,共同开发研讨相关问题,取长补短,从而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围绕泰州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相继撰写科研论文,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泰州史话》。《泰州史话》分为五大专题:专题一:泰州地名文化与政区沿革;专题二:泰州的经济状况与乡土习俗;专题三:泰州史地文化与民间文化艺术;专题四:泰州的教育状况与古今名人风采;专题五:泰州的城市名片与课程有效资源链接。这五个专题分别从不同方面对泰州进行了介绍。

二、课题存在的问题和疑惑

迄今为止,课题组在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可喜业绩,但同时给我们带来理性思考:总体说来,课题组对课题的重视程度和精力投入尚不够。一方面学校历史教师人数偏少,教学负担偏重,影响了对课题的精力投入。另一方面,毋庸讳言,与部分成员思想方面重视程度相关。这就导致对乡土资源的开发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尚不够,对乡土历史资源价值的利用尚不够,对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优势互补认识和利用尚不够。如何对现有的校本课程进行优化组合,使之更好地服务学科课程目标,无论在操作层面上还是在理论层面上都有待深入研究。

三、课题研究前景之展望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课题组要制定相关章程保证课题研究有序推进,进一步巩固已有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拓展乡土历史资源,充分挖掘乡土历史资源的价值,将乡土历史资源有机地整合到学科课程中。教师对乡土历史资源的研究要精深广博,努力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乡土历史资源要严谨科学,取舍适度,与教学内容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在乡土历史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信息反馈,及时总结经验,撰写反思心得。笔者认为,要使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最大效用,还要建立立体评价体系,不仅要撰写科研论文、编辑精品教材,还要将乡土历史资源的考查纳入升学考试范畴,如泰州地区可以编辑《泰州简史》,纳入泰州中考;江苏地区可以编辑《江苏地方史》,纳入江苏历史高考。

笔者相信,经过课题组成员的理性思考,不懈努力,一定能让乡土历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泰州乡土历史
Taizhou Stinky Tofu泰州臭干
幸福水天堂——泰州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泰州古韵
新历史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