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素质调查分析报告
——以吉首大学为例

2014-11-13熊文斌

文教资料 2014年18期
关键词:吉首用人单位毕业生

熊文斌

(吉首大学 学生工作部,湖南 吉首 416000)

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素质调查分析报告
——以吉首大学为例

熊文斌

(吉首大学 学生工作部,湖南 吉首 416000)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毕业生就业信息对于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素质教育、开展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已经引起重视。作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民族地区高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信息意识、就业信息能力、就业信息道德等情况,并进行初步分析,旨在为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与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民族地区 高校毕业生 信息素质 调查分析

课题组(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就业创业专项课题,课题编号:XJK012BJC005)在湖南的吉首大学开展了一次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调查。

选择吉首大学进行调查的理由是吉首大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吉首大学是办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比例大,现有少数民族学生6822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2.8%;二是成分多,共包含土家族、苗族、侗族、维吾尔族、藏族、回族、哈萨克族等42个少数民族;三是地域广,97%以上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自西南五省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市(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广西和湖南等;四是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现有新疆籍各类少数民族计划在校本、预科学生共计599人,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228人,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占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十分之一。

本次调研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面向2014届应届本科(四年制)毕业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由于我们强调了本次调查是用于课题研究,主要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信息素质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并恳请学生认真如实填写。学生都很重视,特别认真,调查效果特别好,收回有效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率100%。

一、调查结果分析

1.关于就业信息意识

在对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关注上,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关注的有82人,占被调查毕业生的8.2%,大学二年级开始关注的有121人,占12.1%,大学三年级开始关注的有151人,占15.1%,大学四年级才开始关注的593人,占59.3%,从未关注的53人,占5.3%。从调查数据看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级前不很关注就业信息,5.3%的学生甚至从来不关注就业信息。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要求学生回答 “哪些信息与就业求职有关”并要求列举且条数不限,回答“就业政策”一条的613人,占61.3%;回答包括“劳动法”、“合同法”等两条的233人,占23.3%;回答包括“用人单位信息”等三条的89人,占8.9%;回答三条以上的只有62人,占6.2%;有3人一条都答不出。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哪些信息与就业有关都不能完全理解,说明了当前某些学生就业信息意识淡薄。

2.关于就业信息能力

在就业信息的收集上,毕业生对就业信息获取的渠道狭窄。我们在问卷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您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就业信息,要求列举,且条数不限。根据就业指导教学要求,毕业生应当通过以下渠道收集就业信息:专业招聘网站、校园招聘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就业网、企业单位官方网、熟人及亲朋好友介绍、图书馆、社会实践、报纸杂志,等等。根据我们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回答出一个渠道的有527人,占52.7%;回答出两个渠道的有355人,占35.5%;回答出三个渠道的有87人,占8.7%;回答三个以上渠道的有31人,占3.1%。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毕业生对就业信息收集渠道不畅,办法不多,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能力不强。

在就业信息的选择上,毕业生对大量的就业信息不知所措。我们在问卷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面对大量的招聘信息您最终选择单位的依据有哪些,要求列举,且条数不限。我们认为,选择用人单位应当考虑以下几点:用人单位所在地域包括总部的地点业务范围及地理分布、用人单位的性质、用人单位的规模及组织结构、发展前景、财务状况及薪酬待遇、业务类别及服务内容、环境、文化、人才需求等。根据我们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回答出一个依据的有617人,占61.7%;回答出两个依据的有211人,占21.1%;回答出三个以上的有172人,占17.2%。被调查者中有82.8%的人在选择用人单位时要么只知道要了解薪酬待遇信息,要么只知道要了解用人单位的性质信息,对于其他信息基本不知道。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使用能力不强。

在就业信息的利用上,某些毕业生对于就业信息的处理不够理性。关于理想的就业岗位与获取理想就业岗位的难易程度存在以下四种可能,即A就业岗位不理想但容易获得;B就业岗位不理想且不容易获得;C就业岗位很理想且容易获得;D就业岗位很理想但不容易获得。我们就这四种情况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要求毕业生选择其中一种情况作为自己的求职选择。有811人选择C,占81.1%;有102人选择A,占10.2%;有87人选择D,占8.7%;没有人选择B。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毕业生面对多种选择时对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处理在技巧上存在问题,不够理性。一般来说,在毕业生收集到的信息中幸运地落在C的机会是非常少的,如果大家都选择,成功的机遇就是渺茫的。实际上选择D既符合自己的理想又具有挑战性,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大学生要敢于竞争,敢于冒险。当然对于D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备选方案。

3.关于就业信息道德

我们要求毕业生对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以下四种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即是否认可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情况,可以进行多项选择:A.对自己虚假包装;B.自己脚踏两只船;C.自己保底签约;D.自己肆意违约。对于这些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在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毕业生对于信息道德的看法,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道德教育。调查的结果让人震惊,有292人认可A,占29.2%的人认为现在谁都讲究包装,既然是包装,就不可能全是真的,通过包装可以让用人单位有个好印象,所以在推荐材料上就出现一个班有10多个班长的情况;有111人认可B,占11.1%,认为谁不想优中选优,谁不想好上加好,自己脚踏两只船是为了选择;有187人认可C,占18.7%,认为在毕业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保底签约有什么不可以?有11人认可D,占1.1%,认为自己肆意违约可以接受,但不会“肆意”违约,毕竟对用人单位和自己都不好。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大学生就业信息的道德问题确实存在。

4.其他方面

我们就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要求列举(可以多项选择),有621人占62.1%的学生认为是“不了解市场”;有837人占83.7%的学生认为是“对用人单位缺乏深入了解”;有555人占55.5%的学生认为“就业信息少”;有311人占31.1%的学生认为“缺乏社会关系”;有87人占8.7%的学生认为是其他问题,包括自己能力方面的问题,等等。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就业信息的问题,“对就业市场的了解”需要收集信息,“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同样需要收集信息,“就业信息少”、“缺乏社会关系”等更需要收集信息,可以说,信息的多少决定求职择业的成败。

二、启示与建议

有人形象地将求职者比作鸡蛋,每一个鸡蛋都有一只适合自己的篮子,要知道哪只篮子适合自己,就必须了解那是什么样的篮子。鸡蛋与篮子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信息的问题,要了解那只篮子,就要收集那支篮子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加以整理,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哪只篮子是最适合自己的结论。求职者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那一只篮子”时存在困难,说到底,就是求职者存在就业信息问题。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业信息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前大学生就业信息能力不强,所以,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水平十分必要。

1.增强信息意识是加强大学生就业信息素质教育的关键

就业信息意识能够让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重要性产生足够的重视,能够对就业信息产生敏锐的感知,能够对就业信息形成正确的洞察能力,能够对就业信息作出必要的判断能力。可以说,就业信息意识能够指导和控制大学生就业信息行为,可见,就业信息意识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素质教育中起关键作用。

(1)在就业竞争中强化信息意识。现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谁占有信息,谁就占有优势。著名作家毕淑敏曾说:“人生的重大转折通常以信息的形式出现。”确实,在信息时代,就业信息的获得是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前提,特别对在民族地区的高校毕业生,一条信息意味着一个机遇,一条信息意味着一个未来。因此,我们必须在就业竞争中强化就业信息意识:信息全则就业成,不成也成;信息缺则就业败,不败也败——信息的多少决定成败。

(2)改变学校就业信息环境。信息环境是增强信息意识的条件之一。优越的信息环境,能够增强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意识。处于民族地区的高校信息环境是多层次多元化的环境结构,处于不同的信息环境就会获得不同的信息价值取向,这些不同的取向则会直接影响信息意识。学校就业中心、学校图书馆提供足够的就业信息,形成优越的就业信息环境,可以丰富信息资源,畅通信息渠道,充分激励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需求。

(3)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组织就业信息知识讲座、开展就业信息参考咨询与服务活动等解决求职遇到的就业信息相关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就业信息服务中心、开辟就业信息参考咨询室、建立具有本校学科专业特色的就业信息库、建立就业信息服务专家团队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信息需求个性化服务。

2.提高信息能力是加强大学生就业信息素质教育的核心

就业信息能力主要指善于挖掘的就业信息收集能力、重点把握的就业信息选择能力、去伪存真的就业信息整理能力和及时反馈的就业信息利用能力等。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如何提高人们的信息能力,已经成为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善于挖掘的就业信息收集能力。许多有价值的就业信息都不是浮在表面上的,必须通过深入挖掘才能得到。比如,根据用人单位的简介,是不可能预测该单位的发展前景的,也是不可能判断该单位是否适合自己的。有些单位目前看起来似乎条件很差,但从长远看是有前途的。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我们要收集用人单位的组织结构信息、用人单位的人事信息、用人单位的财务报表信息等,通过这些信息了解该单位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人力资源状况、经济状况等,从而对自己的求职选择做出正确判断。

(2)重点把握的就业信息选择能力。我们收集到的就业信息并不是每条都适合自己,要重点把握,提高就业信息的选择能力。我们要将收集到的就业信息认真进行比较和选择,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重点瞄准择业目标,然后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准备相关材料,认真应聘,定会事半功倍。

(3)去伪存真的就业信息整理能力。在我们面对的大量就业信息中,有些就业信息是机会,但有些就业信息可能是陷阱;有些就业信息是“珍宝”,但有些就业信息是“垃圾”。不具备去伪存真的就业信息整理能力将使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被动,带来非常不利的后果。

(4)及时反馈的就业信息利用能力。对于收集到的就业信息要及时进行跟踪、反馈、利用,要在第一时间与用人单位或信息发布方联系,不要错过机会。当今信息社会,就业信息传播速度很快,就业信息共享程度较高,机会稍纵即逝,反应迟钝,可能会失去本来可以得到的那个工作岗位。

3.加强信息道德建设是加强大学生就业信素质教育的重点

就业信息道德是指在整个就业信息活动中,用以调节人才招聘的用人单位和求职择业的毕业生及相关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里主要是指求职择业的大学毕业生的信息道德建设的问题。在问卷调查中的“对自己虚假包装”、“自己脚踏两只船”、“自己保底签约”、“自己肆意违约”等问题就是就业信息道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少数大学生对诚信的缺失,败坏了自己的声誉,破坏了就业市场的秩序,影响了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正常的双向选择。在就业形势较严峻的环境下,必须加强就业信息道德建设。

(1)加强大学生信息道德意识教育。增强自己遵守在就业信息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信息道德观念,自觉遵守就业信息道德规范。

(2)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责任感。良好的信息道德责任感是大学生在信息活动中采取正义行为的基础,是大学生自觉自愿地选择正确行为的条件。

(3)培养大学生的信息自律能力。要激发大学生就业信息道德的自觉意识,做到理性选择、良心自省,自择、自责,自觉地用信息道德约束自己,用相关的法律规范自己,保证就业信息的真实、可靠、有序、有效。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就业创业专项课题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JK012BJC005。

猜你喜欢

吉首用人单位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湘粤专家学者相聚吉首研讨声乐套曲《四季如歌》
吉首美术馆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