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妙散外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2014-11-13王国华陈华张伟等

上海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外用治疗

王国华++陈华++张伟等

摘 要 目的:评价三妙散外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三妙散外用治疗,对照组用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绿药膏)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2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妙散外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 三妙散 外用 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3.6/R364.1+6/R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20-0024-03

中医学将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合并感染的患者辨证为湿热下注证。根据中医外治名篇“理瀹骈文”的论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在缺少有效外用药物的基层医疗单位,笔者试用清利湿热的三妙散研末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收集本中心及分中心门诊的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30~70岁,平均61.7岁,病程14 d~37年,中位病程12个月,创面大小0.4 cm×4 cm~20 cm×30 cm,采用三妙散外用。对照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30~70岁,平均61.3岁,病程3 d~15年,中位病程1个月;创面大小1 cm×1 cm~20 cm×25 cm,用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绿药膏) 15 g外用。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主要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疗法,均签定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都做了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上海市卫生局颁发的“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二版[1]有关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臁疮)的诊断标准:①患者多有长期站立工作或负重史;②患肢多有下肢静脉曲张,溃疡好发于小腿下1/3处,内侧多于外侧;③局部初起常先痒后痛,色红,糜烂,迅速转为溃疡。溃疡大小不等,多表浅,疮面肉色灰白、淡红或紫暗,表面或附有黄色脓苔,疮面凹陷,边缘形如缸口,脓水清稀,呈灰黑或带绿色,带腥味;④溃疡周围可伴有湿疮、静脉曲张、色素沉着;⑤疮口难愈,愈后易溃,反复发作。剔除标准:①合并出血不止;②伴有严重大隐静脉曲张;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④溃疡经久不愈,疮口菜花样凹凸不平,肉芽灰暗,臭秽不堪;⑤病情持续加重、出现严重并发症;⑥合并精神疾病。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三妙散外用,用黄柏、苍术、川牛膝各等分,研成极细末,过120目筛,常规高温高压消毒。换药时,将溃疡面周围皮肤以75%乙醇消毒,生理盐水轻拭,去除溃疡面分泌物,再将三妙散均匀撒在溃疡上,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3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绿药膏,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15 g外用,换药方法和疗程同上。两组患者均嘱穿弹力袜,并均在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采用门诊及书信随访6个月。

疗效判定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中的疗效判断标准:治愈为疮面完全愈合,有效为疮面缩小30%~70%,无效为缩小低于30%。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病程和创面大小为偏态分布,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P25~P75)表示,两组疗效比较用成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样本间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组痊愈3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痊愈加有效)为93.3%(42/45),对照组则分别为2例、28例、15例和66.7%(30/4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的创面为 4.0~18.0 cm2 (平均9.0 cm2),对照组为4.0~37.5 cm2(平均9.0 cm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5和30 d后的创面分别为1.0~10.5 cm2 (平均2.3 cm2)和0.0~0.8 cm2,对照组分别为 2.3~29.0 cm2 (平均6.3 cm2)和1.0~21.5 cm2 (平均4.0 cm2),两组与治疗前相比面积均有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个月后复发4例,对照组10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是较常见的外科疾病,溃疡常年不愈或愈后复发,成为顽固疾病[2],疾病严重和难治,中医称臁疮、老烂腿。下肢静脉曲张早期无症状,患者多在行走、久立后产生下肢酸痛,后期因静脉瘀血而出现皮肤营养不良,色素沉着,在足靴区形成经久不愈的顽固性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3]。中医理论认为,本病长期静脉郁血,郁久蕴热,热灼络脉,挟以湿邪入侵或湿性下注,血(瘀)热与湿毒互结,浸润为患,致皮损筋腐肉烂形成溃疡[4]。赵诚等[5]报道以因邪致瘀、祛邪为先为原则,中医辨病、辩证结合治疗小腿静脉溃疡,提出了小腿溃疡为邪所致,分为血管损伤和静脉血栓形成的络热之邪;静脉回流障碍为湿滞之邪;皮下组织的病变为风湿之邪;外伤或轻度感染为湿毒之邪。

中医学认为溃疡的病机在于本虚标实,其治疗当标本兼顾,清热祛风燥湿,疏通脉络,活血祛瘀,祛腐生肌,祛邪以治标,扶正以治本。中药外用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经验也多是从虚、瘀、湿、热着手[6]。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治疗首先要解决静脉曲张,但由于病久、溃久,继发感染,疮面脓腐渗液较多,不适宜手术治疗,然而内服药效果有限,疗程长,所以笔者将治疗的重点放在外治法上,局部用药可使药力直达病所,故局部用药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7-10]。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三妙散乃是针对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病因病机,治下焦湿热名方。因此,采用三妙散外治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其中黄柏性寒以清热,味苦以燥湿,善祛下焦之湿热,功效有燥湿敛肌、泻火解毒,外科多用于湿疹、湿瘡及疮痈肿毒;苍术辛香而苦,为燥湿健脾要药,既祛已成之湿,又杜湿生之源,合黄柏用于湿热疮疹;川牛膝性平味辛苦,活血祛瘀而性善下行,功效活血化瘀,用于瘀血阻滞的筋脉不通,三药合用有清热燥湿,解毒敛瘡的作用。上述药材对渗出性溃疡有较好的燥湿收敛作用,可改善局部微血管通透性,消炎消肿,同时还有祛腐生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具有见效快、费用低、使用方便的特点。本病在外治同时应积极行病因治疗,抬高患肢,改善肢体循环,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参考文献

上海市卫生局. 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 2版.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8: 180-181.

陈运, 周勇, 缪雪华, 等. 下肢慢性溃疡中医外治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14(4): 40-43.

吴建军, 王烈.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治疗进展[J]. 中国临床医生, 2013, 41(2): 17-19.

闫少庆. 奚九一教授治疗下肢静脉郁血性溃疡经验[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6, 20(6): 593.

赵诚, 曹烨民. 奚九一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98例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4): 85-86.

楼映, 蒉纲, 唐汉钧. 唐汉钧运用中药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经验简介[J]. 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2): 138-139.

李敏. 溃疡油外治慢性下肢溃疡70例临床观察[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邹连琦, 时俊华, 刘桂东. 活血生新膏促进难愈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 32(5): 34-35.

陈彩霞, 王凤轩. 紫草生肌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40例[J]. 中医外治杂志, 2010, 20(6): 47.

苑相爱, 刘洪涛. 自制祛腐生肌散在慢性皮肤溃疡治疗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 2010, 50(30): 82-83.

(收稿日期:2014-06-30)

猜你喜欢

外用治疗
消淋巴结核的外用有情方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含矿物药外用制剂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蒙药内服外用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自拟黄芪红花膏外用治疗感染性创面50例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中药合剂外用治疗Ⅲ期与Ⅳ期褥疮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