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式教育研究刍议

2014-11-13曹国庆

江苏教育 2014年20期
关键词:风格

曹国庆

【摘 要】一种教学流派代表着一个地区教育的风格、气象。苏式教育是指在苏州区域范围内形成的教学流派。它拥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并在省内外具有影响力,他们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风格,并因共同的成长背景且相互影响而带有共性的苏州烙印;它拥有若干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团队并形成辐射力;它是苏派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又具有鲜明个性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苏式教育 主张 风格 内涵特质

“流派”这一概念其实并不陌生,通常指的是学术、文化艺术等方面有独特风格的派别。从艺术、学术领域到教育领域,“流派”从一个“熟”词变成了一个“新”词,甚至可能变成一个“热”词。一些教学主张相近、教学风格相似的教师在教学艺术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正式或非正式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称之为“教学流派”。从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或文化圈去观察、梳理教育的生态现象,也许“流派”这一概念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存在,最重要的是事实存在。

一种教学流派代表着一个地区教育的风格、气象。苏派,作为国内一个重要的教学流派,代表着江苏教育的风格、气象。而在江苏范围内,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不同的区域来研究。苏式,就是指在苏州区域范围内形成的教学流派。它拥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并在省内外具有影响力,他们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风格,并因共同的成长背景且相互影响而带有共性的苏州烙印;它拥有若干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团队并形成辐射力;它是苏派中一个重要的又具有鲜明个性的组成部分。如果把苏派比作是一条穿越江苏大地气势恢宏的扬子江,那么苏式更像是一条清澈明丽的支流。它们既彼此融通,又各抱地势,各呈其彩。

一、苏式教育的主张

如果把“高举教育现代化大旗,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作为当今苏派教育的主张,那么苏式教育就是在这一旗号下的一支生力军,它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践着这一主张,在具体的操作中持续深入并不断收获。“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是贯穿苏州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三好”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无论是从教育行政部门还是从各级各类学校的角度出发,“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发展好每一位教师”的落脚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教好每一个学生”。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苏式教育的主张,就是“以生为本”。

首先,苏式教育的实践与思考都是基于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是苏式教育的共同价值观。在学科教学层面(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他们因材施教,致力于教学过程的高效率,教学技术的艺术化。黄厚江老师把以生为本的课程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环节的安排,乃至每个教学环节教学时间的安排,他总是紧紧把握两个根本:一是学生需要,二是学生可能。学生不需要的不让学生学习,学生不可能的不让学生做。但他们的目光不只限于此,更着眼于学生“整个人”的发展。苏州教育历来崇文尚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苏州人“道德”与“责任”的突出表现。黄厚江老师认为,语文课只能是语文,又不能仅仅是语文。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是语文的应有任务,也是语文教师的应有责任。所以,他的本色语文课堂,不仅是高效的语文学习之地,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沃土。摈弃短视的急功近利,教书与育人并重,着眼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这是苏式教育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苏式教育厚实可贵之处。

其次,苏式教育恪守师生平等、尊重学生这一共同的伦理观。在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肯定并被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善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薄俊生老师认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及强烈的好奇心和无限的探索精神,对知识保持着朴素的兴趣和学习的愿望。就像树是自己长大的一样,学生的成长无法由别人代替,只有通过自己想办法弄懂了问题,获取了知识,增长了能力,亲身体验了成长中的苦与乐,才能孕育蕴藏于知识技能背后的一生有用的东西——人的成长意识、主动精神、探索欲望、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把学习还给学生,鼓励他们自己设计,自由讨论,自我评价,自主提出问题,自能解决问题。教师要做的,只是为学生的“学”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足够的支持,让他们自己成长。张家港市崇真中学的“活动前置式教学法”,强调“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为学而教”,其核心是学生主体。从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教”,发展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助者,苏式教育在传承中又有了新的创生。

再次,苏式教育秉持呵护学生幸福的共同生命观。他们不仅关注学生发展的未来,还关注学生当下的生长样态。现在与未来,幸福一样重要。学习要成为一种快乐的生命活动,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黄厚江老师的课堂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应有的也是独有的魅力:语言的魅力,文学的魅力,思想的魅力,教学智慧的魅力,学习过程的魅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追求的就是让我的语文课能给学生多一点享受,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能有更大的用处。”高本大老师致力于“情感教学”的研究,让课堂给学生以情感美、境界美、特色美的生命体验。儿童时期是生命旅程的一个重要过程,这个过程是人生最美好的段落。儿童理所应当拥有这段美好记忆,因此学习应成为一个美好的过程。

苏式教育的这一主张不是停留于理念的层面,仅作为口号或标签,而是扎扎实实落实到了行动中,从点位上的苏式代表人物的示范,到面上的“阳光体育活动”开展、“首批全国均衡教育市”创建,苏州都以自己的实践成果来确立苏州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潮流中的先行者。

二、苏式教学的风格

尽管每一条河流都有各自的风姿与韵味,但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同属苏式水系的诸多水脉有着相近乃至相同的特性。以苏式代表人物为样本,可以梳理出苏式教学具有的秀美风格:精致而自然,清简而丰厚。这种风格具有鲜明的苏州文化韵味。

精致而自然,是巧于匠心,又不露雕琢的斧痕,不见生硬的匠气,如水自流,浑然天成,润物无声,这是一种教学智慧,也是一种教学境界。清简,是简约,清明,朴素,本色,不事修饰,甚至是回归本真的简单,但绝不单薄、苍白、直白。它的内涵是丰厚的,含蓄,委婉,隽永,它内敛而有张力。仿佛柔弱之水,却有着让你惊叹的力量。清简而丰厚,既是教学艺术的炉火纯青,也是教学向本真的回归。精致与自然,清简与丰厚,它们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冲突的,而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精致而不自然,是教学的硬伤,就变成了作秀;自然而不精致,是粗糙,模糊,是教学的败笔,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清简而不丰厚,是教育的浪费,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丰厚而不清简,是一种人为的负重,导致学业繁重。苏式教学超越技术、技巧的层面,彼此和谐,逐渐趋向艺术的境界,呈现出教学的秀丽雅致之美。

关注苏州地区在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苏式代表人物,可以发现他们身上所带有的这种苏式印记。高本大老师的课堂“静而不闷,活而不乱,收而不僵,放而不野”,纵横捭阖,如行云流水,具有鲜明的苏州水韵特质。看似随意自然,却巧于构思,成竹在胸,了然于心。夏炎老师的数学课讲解分析精心细致,而且注重思想方法和数学文化内涵。夏炎老师课堂教学努力追求“精心讲解分析,挖掘文化内涵,注重思想方法,组织有效训练,营造人文课堂,留有思考余地”,他的教学风格是“明白、厚重、灵动、思辨、留白”。薛法根老师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倡导语文教学要“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教得轻松、学得扎实”,并摸索出一套组块教学模式。这既体现了教以致用的务实,也体现了他对教学艺术的追求。他对语文教学之“简”有这样的阐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他所追求的语文教学的境界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他的风格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至简。徐斌老师的数学课以“简单、鲜活、有趣”而出名。他认为,真实的课堂应该摈弃演练和作假,有效的课堂应追求简单和实用,互动的课堂要讲求对话和共享,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他的教学设计贴近生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数学课堂呈现灵动之美。

黄厚江老师说:“成长,从课堂开始。”课堂既是他成长起步之地,也是他教学思想的实践场。他阐释课堂教学的基本逻辑与原则,创设了“和谐共生教学法”和“树式共生课堂结构”等教学操作机制,建构起“本色”的语文课堂,使“本色语文”教学观念有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体系。教《孔乙己》,从孔乙己的一双手说起,由手读出人物的性格,由手读出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教《我们家的男子汉》,从小标题展开,让学生在揣摩语句中体会“男子汉精神”和少年的成长心理;教《包身工》,把文本内容分为记叙说明和议论两条线,让学生先竖着读,然后异位比较,重新组装……简单的方法,解读了复杂的文本,读透了文本也掌握了方法。他注重开发课文本身的教学资源,而不是借托“旁征博引”或者“声光电色”使课堂热闹。他的课环节不多,清澈如水,学生活动,师生互动,似乎信手拈来,却又别具匠心,朴实无华却深刻丰厚,内在张力十足,可谓以少见多,约中见丰,尽显语文的本色之美。

苏州中学张昕校长在一次研讨会上借用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三重境界,就本色语文作了这样的评价:“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本色,不是原始的质朴,更不是随意的表现,而是出色之后的本色,是冗余洗尽的精辟。黄厚江老师的课,看似简单,但不是参禅第一境界的看山是山,而是彻悟禅机之后的随心所欲。”这个评价,也同样是苏式教学风格写照。看似简单,却是内蕴丰盈;貌似随意,却是匠心独运。这种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基于他们理解教育的深刻,教学视野的宽阔,专业功底的扎实,专业思考的睿智,以及他们对教育的真诚与热爱,对教学执着的实践与思考。

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苏式代表人物的共性风格,并不会掩盖他们各自的个性风采,性格、阅历、成长背景、任教学科,甚至年龄、性别,都可能影响其个性风格的形成。这个道理,正如所有的牡丹都有相似的共性,但每一朵牡丹肯定各有不同的特性一样,这才是真实、丰富和美好的风景。

三、苏式教育的内涵特质

苏式教学风格有如江南之水温婉、清澈、明丽,滟滟波光下蕴藏流动着苏式教育独特的神韵。苏式教育基本的内涵特质应该是求真、尚美。

求真,首先是追寻和回归教育的本真。做本真的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教育深刻的理解,二是基于这种理解的正确行动。教育即影响,但对影响的目的和方式的不同理解必然会导致教育行为的不同。教育的功能有两个:一是个体发展功能,二是社会发展功能。两者的和谐同步才是真正的教育。任何偏颇都会导致教育的病态甚至变态。反观当下的教育现状,种种为人诟病的教育弊端都源于教育观定位的失准。而苏式代表人物及其团队坚守以生为本的价值观、伦理观和生命观,正确定位,选择科学的路径,摒弃了功利性的短视行为。他们以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长远发展、科学发展和快乐发展为己任,以亲身的实践示范建立了自己在教师群体中的引领地位。

其次是对教育的真诚与真情。教育是需要信仰的。唯有信仰,才有坚守,才会在物欲横流的环境里专注自己的事业。这份信仰所呈现给世人的是他们内心的真诚与情感的真挚。“虽年近花甲,我仍抱有‘在位一天,绝不荒废两个半天的教育自觉”,这是高本大老师发自内心的真情告白;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与学生共同成长”,是任小文老师的追求;“我当老师,是因为我喜欢当老师,当老师是一辈子的事,当一个好老师是人生最大的满足。”这是薛法根老师的幸福观。有人说“你的目光在哪里,你的命运就在哪里”,他们的目光在孩子们身上,在课堂,在学校,他们的兴趣、挚爱、执着,成就了他们的梦想,也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孩子。

再次是全身心投入真实的教育实践,做实事,说真话。流派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成果是流派存在的实证。苏式教育并非是一个正式的组织群体,他们的实践是各自分散的,但却有着共同的特质。他们远离“假大空”,他们拒绝言行不一的媚俗。他们崇尚“思想”和实践相统一,不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拒绝嘴里说着最响亮、最好听的口号,手里干着自己批判得最彻底的做法,抵制哗众取宠的表演式课堂。他们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智慧,蕴涵在每一堂精彩的课中,把崇高的师德化作对学生的挚爱。他们有浪漫的教育情怀,但更是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他们做的是“本色”的教育,用黄厚江的话说就是“脚,始终站在坚实的土地上。”正因为如此,他们积累了有意义的经验,提出有价值的主张,并且这些经验和主张是可以致用的。

美的外延比较宽泛,内涵也很丰富。因而,尚美的意蕴也是丰富的。对教育而言,追求学生和谐、自由、幸福、生长是教育的本质之美。这一点,只要从苏式教育主张与实践去考察,我们就可以充分领略苏式教育的内涵之美。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具备了这种内在的、本质的美,外在形式的美才有了存在的意义。而苏式的美就是由内而外,形神兼备的。他们的课堂教学散发着艺术美的光彩:高本大的情感美与境界美,薛法根的精致与灵性,黄厚江的自然与本色,夏炎的厚重与留白,徐斌的机智与幽默……这些美既与其个性、学养,也与讲究精美的苏州文化有关,但更重要的源于其自身的不懈努力。他们没有囿于一方,坐井观天,夜郎自大,而是包容、吸纳、创新伴随着他们的教学与研究。他们在教学艺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永不停步,这才有了苏式教育的绚丽多彩。

四、苏式教育发展之期望

有学者认为,理想的教育之乡应是教育协调发展的示范地、教育均衡发展的先进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地。如果以此来衡量苏州的教育,应该说它正在向理想的境界迈进。苏式教育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生本教育的主张,形成了“精致而自然,简明而丰厚”的教学风格,但是“和而不同”,每一个个体又有独特的风采。他们对教育之真之美的追求,让苏式教育充满了向善向美的动力。

苏式教育还在行进中,如同水,流动才是一种美的存在。它需要继续的梳理,藉此进行反思,从而进一步提升。苏式教育应该是开放的,乐于坐拥八面来风,在与其他流派的交流切磋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苏式教育可以继续“从精致中趋于极致,从融合中走向大气”。“极致”也许只是一种境界,但唯有追求这种境界,才会有不断的精彩呈现。苏式教育可以融合海派、京派的长处,在融合中显现大度的气派。苏式代表人物中拘于一校一科的专家为多,客观上他们思考研究自己的管理或学科教学比较多,在“专”的同时,也需要放宽视野,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思考教育,并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苏式代表人物是苏州教育的引领者,他们产生的辐射力、影响力是苏州教育发展可贵的正能量。研究,就是一种发现,这种发现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看见”,让涟漪向外不断地扩散,从而形成苏式教育波光粼粼的生动景象。

(作者系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校长)

猜你喜欢

风格
装饰中的禅意风格
浅析极简主义设计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浅析企业网站的吸引力
论陆游词的“太白之风”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