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咱身边的 “大好人”

2014-11-13

党建 2014年11期
关键词:优秀党员志愿志愿者

编者按:

从今年6月起,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推出“每 月10位优秀党员志愿者”、“每季度10个优秀志愿服务党组织”活动,本期刊 登第六批“10位优秀共产党员志愿者”的感人故事,至今已有60位优秀党员志 愿者展现在读者面前。与此同时,党建网、党建微信平台、《党建》杂志与北 京交通台合办的“党员小故事”也将联动推广。

刘钦向:当今贵州“活愚公”

临江仙·赞优秀党员志愿者刘钦向

浴血太行留伟绩,驱倭灭蒋荣光。退休筑路谱华章。党心连百姓,岁暮写辉煌。

时代“愚公”享美誉,无私奉献图强。万千好事口碑香。功德传百载,故里史流芳。

(作者:张玉璞)

今年86岁的刘钦向,1944年入党,祖籍河南,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时,他南下贵州桐梓县、修文县工作,1985年在修文县工商局局长岗位上离休。离休之后,本该颐养天年,他依旧心系百姓,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修桥补路、捐款捐物、为群众做好事,同时加入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的行列中,多少年来,不求回报,被誉为当今贵州“活愚公”。

还在1986年,有一天,他走到县城川会馆路时,看到上学的孩子在山坡林间的小路上摔倒了。他将孩子扶起后,发现这条路很窄很陡,很容易让人摔伤。于是,他先取得山林承包人的同意,然后带着锄头、铁镐等工具,挎上水壶,戴上草帽,开始了修路之旅,这一修就是20多年。他一锄一铲刨平路面,再用石头砌平路基。刘钦向挖山不止,最终修出一条长2.5公里、宽4.5米的道路。这条路可以过人,还能走汽车。后来,他又在这条路的两边修了排水沟,种上行道树、花卉,他还经常清扫垃圾,以自己的行动告诉过往的孩子们,要爱护公物,养护树木,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刘钦向还常在新客车站义务清扫垃圾,每每看到一些遇到困难和麻烦的乘客,就主动上前了解情况,有时,还拿出自己的钱,帮助这些乘客购买车票。

许晓艳:靓丽青春驻新疆

鹧鸪天·赞优秀党员志愿者许晓艳

服务边疆育嫩芽,天山雪岭绽奇葩。走村入户驱民难,济困扶贫暖送家。

拼热血,展芳华。贴心百姓众人夸。为圆西域康庄梦,奉献青春焕彩霞。

(作者:张颂)

今年刚满30岁的许晓艳是山东淄博人,2002年入党,2005年7月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大学毕业后,许晓艳离开故乡,放弃已有的就业机会,远赴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西吉尔镇,开始志愿服务历程。服务期间,在对全镇贫困学生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她发起成立“网罗阳光”爱心组织,为多名贫困学生争取到长期救助,同时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衣物、图书等实物捐赠。服务期满,当地政府和群众给予这个山东姑娘很高的评价。

2006年7月,许晓艳回到家乡,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应聘于淄博市广电局。可是,她对曾经服务过的木垒魂牵梦萦,念念不忘,常常想起天山的白雪,村镇的蓝天,牧民自制的酸奶,自己最爱吃的牛筋面,还有可爱的孩子们。2010年初,许晓艳迎来并抓住重返木垒的机会,父母眼含泪水,把宝贝女儿送上去往新疆的列车。

回到木垒,她先在党办从事信息调研工作,发表了反映当地建设发展的新闻稿百余篇。去年9月,她担任新户乡党委副书记,走村入户,访贫问苦,到处“化缘”,帮着贫困户筹钱盖新房。同时,组织其他志愿者,在村子里开办免费辅导班,为学生们补习功课。热心为广大群众办事的年轻人,也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喜爱。今年的新户乡人代会上,她全票当选为该乡乡长。

朱自明:清苦为生助学子

赞优秀党员志愿者朱自明

赤胆忠诚憾地天,贫家孩子更心牵。

拾荒数载慈铺路,助教多人爱垒田。

糙手功成升学梦,真情圆满退休篇。

年逢耄耋何谈老,接力延绵代代传。

(作者:焦俊芳)

今年77岁的朱自明,1960年入党,转年参加革命工作,担任乡镇干部,一直干到退休,现在湖南省浏阳市张坊镇茶林村居住。老人住在村里一处30年前建造的土砖房里,生活相当清苦。他多年没有买过新衣服,脚下穿着旧布鞋,看的还是老式黑白电视机。最让人们不可思议的,就是朱自明一直坚持捡拾废品,每天行走路程近乎10公里。

那么,朱自明图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把辛苦得来的“破烂钱”,加上自己多年的退休金,全部无偿捐给一些贫困学生。几十年间,他捐资助学的款项已达26万多元,前后帮助过近百名贫困学子。目前,他所资助的学生中,已有两人获博士文凭,两人获研究生学历,一人研究生在读,23人考上大学。

谈到初衷,他介绍说:“我工作时主管文教,发现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因为家庭困难不能上学,使我产生了能帮多少就帮多少的想法。”还在1983年,朱自明的月工资只有40元左右,他便拿出200元,给6位优秀贫困生发放奖学金。从那以后,他每年拿出工资的一半助学帮困。退休之后,儿女们成家立业,他干脆捐出每年的退休工资,却没有给过老伴和儿女一分钱。

那么,朱自明如何为生呢?他说:“我们老两口吃粮不用花钱,还自己种菜,山上每年能出几十公斤的茶油,两人一个月的开销,有100元就够了。”

曾学菲:志愿服务献大爱

赞优秀党员志愿者曾学菲

一朵红云染楚天,江河浪涌好扬帆。

争先插柳风华茂,结队扶花手艺牵。

紫燕衔泥巢更暖,金蝉吐翠地无寒。

青春蜕变芳菲绽,志愿高歌奏凯旋。

今年21岁的曾学菲,湖北襄阳学子,三年前考入湖北美术学院,今年加入党组织,同时担任校团委干部。他利用自己所学之长,关心农民工子女的成长,主动挑起艺术支教的重任。同时,他积极带动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服务,成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截至目前,注册志愿者已达4300多名,其帮扶农民工子女的团队项目——“艺手相牵”,被授予“全省十佳公益项目”殊荣。

地处武汉郊区的凤凰中学是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长期缺乏艺术教育课程。2011年,加入志愿者行列的曾学菲担起这所学校的支教任务,讲授美术、音乐课程。三年时间里,他采用接力的方式,招募到200多名志愿者,同时带动周边高校志愿者参与,组织发起“八校志愿者联盟”。

曾学菲结合实情,自己编写教案,同时因材施教,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明显提升。2012年,在该市艺术小人才的竞赛中,曾学菲支教的40名农民工子女,有30人获得不同级别奖项。

2011年,曾学菲看到有关流浪儿童的新闻报道,他便与该市流浪儿童帮扶中心联系。三年来,他带领志愿服务团队往来奔走,多方帮助那些不幸的孩童。帮扶中,他们策划了卖书画、卖春联等活动,在校内校外为流浪儿童募集资金超过万元。此外,他在全校范围内发出倡议,募集到衣物、书本、绘画用具等万余件。

刘茂生:义务服务为居民

鹧鸪天·赞优秀党员志愿者刘茂生

绿叶思根兴意酣,丹心奉献老弥坚。

传销灭迹萌芽里,剪发修须病榻边。

送温暖,品甘甜,千家万户走艰难。

赤城莫道桑榆晚,余热生辉霞满天。

(作者:封玉华)

今年72岁的刘茂生,1966年入党,现在是河北省滦南县爱民路社区一名志愿者。2003年,刘茂生退休后,总想着为群众做一些事情。多年来,他义务为居民理发2000多人次,理发工具用坏了五六套。他表示:“我做义工没有任何功利目的。我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他人、为社区做点奉献。”

爱民路社区居民以老年人居多,有的老人无子女,有的子女不在身边。为让这些老人生活无忧,刘茂生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精神上给老人以慰藉,生活上给予多方照顾。他还承包12名常年患病和行动不便老人的理发任务,每次都记下老人的理发日期,过一段时间就会准时上门为老人服务。有些老人常年患病,家里脏乱,他从不嫌弃。社区有一位百岁老人,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生入死的老党员,老伴去世早,三个女儿不在身边。刘茂生得知这一情况,帮其找到一个贴心保姆,负责老人的日常生活,解决了老人晚年生活难题。

刘茂生还热心于社区工作,积极当好社区治安守护者。2004年,爱民路社区成立“夕阳红义务巡逻队”,刘茂生担任队长,任劳任怨,风雨无阻,带领五名党员志愿者为居民守护平安。多年来,刘茂生坚守着“发挥余热、服务他人、奉献社区、快乐自己”的理念,还从被评为“滦南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所发的奖金中拿出几千元,慰问义务服务社区的老党员。

朱铤:文艺支教耀敦煌

点绛唇·赞优秀党员志愿者朱铤

文艺支边,山高路远浑不顾。手传心悟,绽放花千束。

志愿相传,走进空巢户。灾难处,解囊援助,爱把丰碑树。

(作者:高德臣)

年近六旬的朱铤,1987年入党,生于甘肃敦煌一个书香文化家庭,从小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养成忠厚诚实做人,勤奋认真做事的良好作风。目前,他担任敦煌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一职。他的书法作品颇有造诣,自成一家。

朱铤酷爱书法,习书而恋书,书法艺术成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7年,朱铤开始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热情为社区群众义务写春联、教书法。他说,要让更多的人们享受文化艺术的无穷乐趣。2010年,他参加了由中国志愿者服务基金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我爱中华——资助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活动”,慷慨捐赠自己的书法作品。2011年8月,朱铤参加首届“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红酒书画慈善义捐拍卖会,捐赠书法作品,并把拍卖所得2.2万元捐给慈善机构。

2013年8月,他积极参加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组织的活动,远赴河北邯郸涉县,来到了当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暨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缅怀革命英烈,回首自己成长的历程。此时,他也萌生一个想法,要走文艺支教之路,培养新时代书画后人。当年9月,他去了贵州省安顺市岩腊乡三股水小学,开展为期4个月的书法支教工作,取得很大的效果和收获。

宋忠平:“忠诚卫士”保平安

清平乐·赞优秀党员志愿者宋忠平

炉坊街市,长治繁华地。自古豪奢今绮丽,幸有平安护卫。

无私坚守年年。飞身擒匪奇篇。忠勇遮风遮雨,为民撑起蓝天。

(作者:赵丽萍)

今年45岁的宋忠平,曾在武警部队服役,2010年入党,8年前参与组建山西省长治市第一支由小区居民所组成的治安巡逻队,并担任队长。在宋忠平的带领下,几十名队员遇到危机情况个个挺身向前。几年来,巡逻队制止突发事件100多起,化解不稳定因素200多处,为孤寡老人做好事300多次,捐款捐物价值近万元。

长治市英雄南路街道演武社区位于主城区,所辖11个物业家属院,13家单位,有近万人居住。过去,这里经常出现自行车被盗、地下室被撬、歹徒入室盗窃的现象。宋忠平当过武警,训练有素,有着一身正气和责任感。他牵头组建小区治安巡逻队,通过居民自觉自愿的服务,确保小区一方平安。

宋忠平为了居民小区的治安保障,费尽心思。日常巡逻中,发现张贴小广告的、非法营销的、损害群众利益的,巡逻队都要及时制止。夜间值勤,发现车辆没有上锁的,有人酒醉倒卧在路边的,都要想方设法联系有关人员,妥善处理问题。

2008年4月一个晚上,他发现一辆轿车,车门开着,车内无人,而车内又有大量物品。他先让两名队员就地看守,同时联系物业寻找车主。可是,他们一直联系不上车主。宋忠平决定,队员们彻夜守候,直到第二天早上,车主才出现。原来,车主饮酒过量,忘记关闭车门。事后,车主非要拿出现金表示谢意,宋忠平和队员们回答说:“我们并不图什么,只是为了保居民的平安。”

段华胜:草根义工“活雷锋”

赞优秀党员志愿者段华胜

无私奉献总留痕,华胜德弘人共尊。

爱化冰心欣岁月,情施倦容沐朝暾。

孤残老迈慷赠物,失足青年义救魂。

更敬儿孙皆“志愿”,枝繁叶茂朗乾坤。

(作者:刘兴才)

今年73岁的段华胜,1986年入党,江西省萍乡市链条厂退休职工,也是当地家喻户晓的一位草根义工“活雷锋”。

1941年,段华胜出生于萍乡市安源区,革命传统对其影响很深,多做好事,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这些理念耳熟能详。有一年,邻居家有个女孩,因为母亲过世,父亲疏于关爱,染上恶习,被送去劳动教养。段华胜想,一定要融化这个花季女孩心中的坚冰,让其回归社会,重新做人。后来,他带上衣物和食品,多次去探望这个女孩,真挚的关心,耐心的开导,真切的鼓励,也让女孩幡然悔悟,要痛改前非。由此,他也想到,还有一些失足人员的工作怎么办?就这样,他义无反顾走上一条困难重重之路,要和失足人员结交知心朋友。

2002年,段华胜从单位退休,全身心投入到帮教工作中。为与失足人员更好地沟通,段华胜自学了有关法律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2011年,萍乡市司法局以他的名字设立“段华胜工作室”。这个工作室为服刑人员及家属搭建一座心灵之桥,给他们排忧解难。今年3月,该省第一家“段华胜禁毒戒毒工作室”在萍乡市挂牌推出,引起各界关注。

几十年间,段华胜义务帮教300多名刑释人员;远赴江西各地监狱、劳教所、看守所、戒毒所,探望帮教50多次。他还参加“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公益志愿活动300多次。

曾世康:义务导游二十年

赞优秀党员志愿者曾世康

三坊七巷踏行尘,快意导游抛苦辛。

古宅民风添特色,老街故事数家珍。

真情吸引回头客,美德传承逐梦人。

花甲犹思多奉献,红霞映照党旗新。

(作者:黄雅琴)

今年61岁的曾世康,1977年入党,福建省福州旅游热地“三坊七巷”之一安民巷30号民居的老住户。2011年,三坊七巷社区居委会征集志愿者,寻访可为国内外游客原汁原味介绍民俗文化的导游,曾世康马上报名,并担任福州市三坊七巷社区“虾油味志愿者导游队”队长。据介绍,“虾油味志愿者导游”即“草根民俗文化”的传播,因为福州人爱吃“虾油”,有着福州口音的普通话能够飘出“虾油”的阵阵香气。

其实,在这之前,曾世康已经坚持义务讲解20多年了。他说过:“做一些帮助他人的事、对社会有用的事,很值得,也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他从小生活在坊巷里,听评话、看闽剧、观花灯,对于“三坊七巷”的市井文化了如指掌,还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发展紧密融合,让游人感受非常,流连忘返。一些游客称赞曾世康,“我们到过很多地方,还没有遇到像他这样的义务导游”。有的游客主动付费,曾世康婉言谢绝。他说:“我是一个志愿者,不收一分钱。”

2012年开始,曾世康担任则徐小学校外辅导员,专注于培养小小志愿者。他坚持参加“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系列活动,从“三坊七巷”的名人故事入手,以林则徐、严复、林觉民等中华民族先驱者的奋斗历程感染影响孩子们。“学习历史名人,充满正能量,编织孩子的中国梦”,是曾世康的心愿。

凌维财:爱心捧给老年人

赞优秀党员志愿者凌维财

维财当代好青年,大爱真情似火燃。

只想他人饥饱事,早忘自己苦辛煎。

千家走动温馨送,万里骑行快乐传。

德劭助推圆美梦,英模带领勇争先。

(作者:毕中信)

1980年出生的凌维财,广西隆安供电公司工程师,公司用电稽查班班长,2008年入党。14年来,他给5个敬老院、50名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送去“80后”年轻人的热情关照,用自己的青春岁月筑起一座“爱心城堡”。

刚参加工作时,凌维财喜爱山地自行车运动,结交一些车友,组建一支骑行车队。一次,凌维财和同事检修线路,来到一处敬老院,看到几位老人独自坐在宿舍门口,相互之间没有什么交流。再一打听,整个敬老院有12名孤寡老人,就靠一位工作人员照看。凌维财回忆说:“看到这一情景,当时脑海里一闪,我能为这些老人做点什么,让他们过得快乐一点吗?”

从此,凌维财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骑着山地车,带着慰问品,来到当地雁江、南圩、四兴等几个乡镇的敬老院和五保户,看望老人,帮他们打扫卫生,和他们聊天,讲外面的故事,这一下坚持了14年。

“老人们想要的,更多还是我们年轻人的一片爱心”,凌维财对此深有体会。他也让自己的爱心影响周围的年轻人。说到山地车队的爱心行动,凌维财特别兴奋。开展爱心行动以来,凌维财和30多名车友把敬老院、五保户定为户外骑行目的地,大家一起开展“快乐骑行,快乐行善”志愿关爱行动。

猜你喜欢

优秀党员志愿志愿者
The Price of Beauty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新时代大学生党员?
志愿者
支部建设的新模式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石油企业建立党员科学积分考核制的探索与研究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