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4-11-12庞熙
庞熙
【摘 要】思维能力是学生良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多方面入手改善目前的教学。本文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思维能力 观察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028
所谓思维能力指的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主要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所提到的思维能力主要说的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能够经过判断和推理得出理性认知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
一、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未能给思维能力足够的重视
受到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的影响,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语文知识就是反复背诵,能够熟练背诵基础篇目,认识所学汉字等即可,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语文具有其独特的性质,一切美好的语句和文章都是作者借助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想象而表达出来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就不可能学好语文知识。
(二)没有采取有效地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深,这让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达到应有的发展程度。大多数地区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没有进行更新。一些教师一味的迷信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不能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开展语文课的教学,这些都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明确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语文课的教学应有计划和目的,其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要求出发,制定出有效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得到提升。
1.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出发,明确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在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改写、扩写和所写等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提取文中的有效信息,发挥自己的思维进行想象。
2.教师要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目标为出发点,制定出本节课具体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3.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在多个情境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课文《春》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小草从土里偷偷钻出来的画面进行想象,并让其说出运用“偷偷”、“钻”等词语的好处;在学习古诗《次北固山下》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文中所描述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进行想象,并用这种方法去描述自己想象百年的景象;在学习《天上的街市》一文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在盛夏,独自一人站在夜晚的晴空下,会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时你会想什么?并让学生以“盛夏之夜”为话题,进行写作,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练习对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想象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设置有效的教学环境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就要培养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思维环境,良好的教学思维环境是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的前提保障。一个好的教学环境,能够给学生带来认知上的冲突。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出发,设置有效的教学环境。有效的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设置教学环境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确保教学环境的民主、平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鼓励学生去进行积极的思考,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创造一种轻松的、自主思考的课堂环境。
2.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于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对于一些普遍的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3.设置有效的问题情景,提高学生思考的主动性。比如在进行课文《风筝》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下面几个问题:首先,风筝是对实物的描写,讲述的是两兄弟之间的矛盾。兄弟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呢?其次,在原文中用到了“嫌恶”这个词,这对文章感情的表述有什么作用呢?我们能把它简单的用“讨厌”等词语替代么?第一个问题较为简单,学生很容易的就从文章中找到了答案,属于简单认知问题的范畴。第二个问题对学生是一种启发和引导,通过将两个词进行对比,让学生更能体会到作者对风筝的反感和厌恶。
(三)在讲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思维方法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要渗透语文思维方法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语文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思维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观察法。
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前提是要进行认真的观察,经常使用的观察方法包括对比和顺序。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所有的现代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经过认真的观察而创作出来的,在文中也从一个侧面为学生展示了观察的具体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这些基础篇目入手,帮助学生去学习作者写作时的观察方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对比观察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十分常见,指的是将事物进行对比来进行观察。比如,在学习课文《秋天》时,引导学生将作家何其芳所写的《秋天》与狄金森的《秋景》进行对比,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两位作家笔下秋景的异同,理解二人借助秋景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又比如在学习郭沫若先生的作品《天上的街市》时,带领学生去品味作品中作者的想象和联想。作者将路边的街灯比喻成了明亮的星星,然后有把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比喻成路灯,想到了在天空中美丽的街市,借助这种想象,向人们描绘了天上街市的美丽情景,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无限追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认识到目前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明确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学的目标,制定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计划,设置有效的教学环境,在讲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思维方法。但是仅做到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需要广大教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