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呼唤新生产力观
2014-11-12李跃
李跃
摘要:2010年2月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主办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向全党全社会吹响了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号角。转变发展观念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而生产力观又是发展观念的理论核心。因此,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实现由“以物为本”的旧生产力观向“以人为本”的新生产力观转变。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新生产力观
1 “社会生产力”内涵的现有界定及理解存在的缺陷和偏差
“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近年来理论界关于“社会生产力”这一基本范畴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注入到“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中,剔除传统理论的“生产力”概念中片面强调以自然界为征服对象、忽视对自然界进行保护的内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是矛盾对立;二是将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生产活动的新变化引入到“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中,更加强调生产力的构成因素中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的知识化和信息化。“生产力”概念及理论的上述新进展具有积极意义。
但也应该看到,迄今为止我国理论界关于“社会生产力”这一基本范畴的理解和认识仍然还是延续了前苏联教科书时期的主要思想和观点,这种理解和认识不仅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本意,而且也不适应实践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以李秀林等为代表的学者在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教科书中,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时,认为生产力“作为一种社会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力的构成,包括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的总和。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从事社会劳动实践的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77-278页)”(本文简称“李氏定义”)
以许涤新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也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生产力”的定义(本文简称“许氏定义”):“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也称‘物质生产力,指人们同他们所利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那些自然对象与自然力的关系,即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它是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上,1980年,人民出版社,第78页)
如前所述,尽管理论界已经对以“李氏定义”和“许氏定义”为代表的关于“生产力”范畴的经典权威解释进行了新的补充或赋予其新的内涵,然而,以“李氏定义”和“许氏定义”为代表的关于“生产力”范畴的经典权威解释中一个重要的理论缺陷却仍然被忽视了,这个理论缺陷就是,过分注重和强调社会生产力的自然属性和物质属性,忽视了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属性,仅仅把社会生产力看成是一种纯粹的“客观物质力量”,只讲社会生产力的自然性、物质性和客观性。在经典的、权威的“生产力”概念及生产力理论中,作为“首要生产力”和在“生产力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劳动者也被彻底物化了,劳动者具有知识和技能就像机器、设备、土地、原材料具有某种物质的性能一样,社会生产力由此被过分地抽象成为一堆冷冰冰的、僵硬的、纯客观的物质化存在。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陷入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泥潭。
2 社会生产力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完整统一
本文认为,社会生产力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和物质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社会生产力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只有从理论上将本来属于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属性还原到其内涵之中,理论上的“社会生产力”才能与现实中鲜活的社会生产力对应起来。
首先,社会生产力之所以具有社会属性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社会生产和在生产过程的实践之中,两者不可分割。在一种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既不存在没有生产关系的纯粹的生产力,也不存在没有生产力的纯粹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早已说过,生产关系是生产的前提,没有这种关系,生产就不能进行。“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4页) 生产关系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把分散的具有不同禀赋的个体生产者组织起来,形成共同劳动和系统力量。对任何生产而言,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是内生于生产力之中而非外在于生产力的。因此,任何一种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生产力都会具有一种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都会打上由这种生产关系而来的政治的、文化的、民族的烙印,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属性由此而生。
其次,社会生产力之所以具有社会属性是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人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和核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最革命、最活跃、最根本性的因素和力量。离开了人的主体性来谈社会生产力没有任何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其所处一定历史阶段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具体体现为人在一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社会性。既然人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性因素,既然人的本质在于其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属性,那么,社会生产力也必然具有因人而生的社会属性。社会生产力并非只是纯粹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含人与人的关系。只讲社会生产力的自然属性或物质属性,不讲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其实就是割裂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离开生产力来讲生产关系显然是错误的;同样,离开生产关系来讲生产力也是错误的。
再次,从企业的性质来看社会生产力的双重属性。企业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的、主要的、具体的存在形式和构成单元。传统的社会生产力“三要素”构成论,离开企业这一社会生产力的具体构成单元的现实形式来研究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生产力理论与生产力现实之间的偏差,可以说,这也是传统生产力理论的缺陷之一。而传统的社会生产力理论之所以会忽视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属性这一重要问题,与上述研究视角的偏差也有很大关系。从企业这一视角来研究社会生产力的性质、构成和发展规律比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三因素”理论视角更为重要、更为准确。endprint
现代企业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社会生命体,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载体与鲜活的具体形式,任何现代企业都具有某种社会属性是不言而喻的。《波音传奇》一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美国国会对波音公司的评价:“没有波音,便没有美国,也就没有自由世界。”现代企业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具体的现实的构成形式和构成单元,现代企业的社会属性正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属性的具体体现。
3 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力双重属性思想初探
尽管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没有关于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及双重属性的明确论述,但在他们的著作中可以找到这样的重要思想。比如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马克思通过论述英国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结果的双重性质,间接地阐述了社会生产力的双重属性这一重要思想,遗憾的是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却被后来的理论家忽视了。
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英国把以蒸汽机、轮船、铁路、港口以及水利设备等为标志的技术先进的现代工业生产力输送到印度,完成了双重的使命,即“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同上,第768页)另外,马克思又指出,尽管英国给传统的印度社会带来了技术先进的现代工业生产力,而这种技术先进的现代工业生产力在印度的发展,“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同上,第344页) 英国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结果的上述双重性质,正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所决定的。英国之所以能够完成它在印度的“双重的使命”,是由技术先进的现代工业生产力具有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是不以这种生产力的代表“英国的工业巨头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这种技术先进的现代工业生产力在印度的发展之所以不会给印度人民带来解放和幸福,是由这种社会生产力具有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因为这种技术先进的现代工业生产力不是掌握在印度人民手里,而是掌握在英国殖民者手里。毫无疑问,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非常重要的,但只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在历史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进步相悖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两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两国国力大幅度增强,但两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不仅没有给本国和世界带来社会繁荣和社会进步,反而将世界和人类带入世界大战的空前浩劫。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早就指出:“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普遍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统治。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正像地质变革创造了地球表层一样。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怪那样,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同上,第773页)
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呼唤“以人为本”的新生产力观
提出社会生产力具有双重属性的观点,强调不要忽视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就是要破除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上长期形成的“二元关系论”的理论思维定式,回归马克思主义本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一体论”——即社会生产方式理论。历史和事实已经证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的“二元关系论”容易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中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或离开生产力来讲生产关系,或离开生产关系来讲生产力。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新创新理论成果中所蕴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思想已经超越了我国理论界以“李氏定义”和“许氏定义”为代表的传统生产力理论。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方式实际上所强调的就是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的科学生产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实现发展的价值取向由物向人的回归,又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生产力观更加强调和注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更加强调和注重社会生产力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更加强调和注重以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和评价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价值尺度,把人的因素看成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把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根本途径。偏离人的发展这个根本尺度来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所谓“发展”往往是盲目的,这就很容易在“有增长无发展”的歧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方福前.如何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经济研究参考,2008(12).
[2]王一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J].理论视野,2008(01).
[3]裴小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探讨[J].红旗文稿,2008(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