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2014-11-12纪明辉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城市群城镇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步入正常轨道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平稳发展阶段三个时期,各个阶段城镇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我国城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城镇化率保持较快增长,城市群成为推动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城镇化 城市群 城镇化质量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认为影响21世纪世界进程的有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二是中国的城镇化。这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我国城镇化进程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我们放眼世界寻求经验的同时,也要经常回头看看,总结过往的教训,才能更有效地推进城镇化。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与阶段特点

1.1 978-1992,城镇化建设步入正常轨道阶段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一直处于徘徊停滞状态,直到1978年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工作重点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城镇化建设也开始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主要是恢复性特点:城市数量增长较快,由1978年的190个增长到1992年的514个,共增设了324个,年平均增设23个;建制镇数量则由1978年的2176个增加到1992年的14539个,增加了6倍多。

1.2 1992年至2003年,快速发展阶段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中国由此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城市数量由1992年的514座增加到2003年的656座;城镇人口由1992年的32175万人上升到52376万人;城镇化率由27.46%提高到2003年的40.53%。

1.3 2003年至今,平稳发展阶段 2003年以来,这一时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思想的初步形成。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市协调发展。21世纪初,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在内相对完整的城市体系。截止2013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

2 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城镇化状况

2.1 东部地区城镇化状况 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对人才、资源、技术以及资本吸引力大,产业集聚进一步促进人口聚集,城镇化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地区。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已达到62%,比全国水平高出9.3个百分点,在四大区域中是最高的。东部地区的城镇化质量也显著高于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根据《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中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化质量排名前20位中有17个东部城市(占85%),仅有1个东北城市和2个西部城市;而在后20位中,只有3个东部城市,有8个中部城市(占40%)和9个西部城市(占45%)。

东部城市群建设起步较早,并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位于东部的我国三大城市群(珠三角区、长三角区、京津环渤海区)在发展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西方各发达国家,城市群对本国的GDP贡献率较高,美国三大城市群(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的GDP占全美国的份额将近70%,日本三大城市群(大东京区、阪神区、名古屋区)的GDP占全日本的份额为70%以上。而目前中国三大城市群的GDP占全国的份额只有40%左右。

2.2 中部地区城镇化状况 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总体偏低。2013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为48%,比全国水平低5.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受资源开发导向的影响,沿路和沿江地区城镇化发展较快。中部六省中,湖北省城镇化水平最高,为54.5%,也是仅有的一个城镇化率超过全国水平的省份。

经过多年发展,中部地区城镇化建设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逐渐形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六大城市群为主的发展格局。但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存在首位城市规模小、带动作用不足的问题。没有大城市的发展,没有一两个中心城市发挥大城市的效应,中部城市化的发展是很困难的。中部地区应以行政一体化加快推进中部两三个大城市的迅速发展。[1]

2.3 西部地区城镇化状况 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环境条件,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均较低且不协调,城镇化严重落后。2013年,西部地区城镇化率44.5%,位列四大区域最后一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2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城镇化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有一定的差距,但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可依托的资源和条件较为特别。西部地区的生态资源得天独厚;西部地区还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如著名的丝绸之路和西藏的布达拉宫,还有很多特色鲜明、景观亮丽、内涵丰富的艺术精品,标志性的建筑形成了一系列城市元素符号。西部在城镇化进程中,应注重城镇的民族特色、民俗特色,保留或延续既往形成的优良传统,形成众多的特色民族、民俗小镇,这将是西部长久发展的动力所在。[2]

2.4 东北地区城镇化状况 东北地区城镇化建设步伐始终快于全国。2013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城镇化率分别为66.5%、54.2%和57.4%,均高于全国水平。

东北地区城镇化目前面临的难题主要是资源型城镇较多,产业转型任重道远。辽宁省共有15个资源型城市,发展都很缓慢。其中煤城阜新,在开采了50年之后,煤炭资源耗尽。鞍山、本溪、抚顺等城市面临着和阜新相同的境况,亟待发展接续产业;黑龙江省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等煤城,近年来采煤成本逐年上升,煤炭资源急剧减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亦势在必行;吉林省的辽源、蛟河、舒兰等煤城资源濒临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综合竞争能力下降。endprint

3 中国城镇化发展展望

我国的国情、城镇化发展过程及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也不同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3.1 城镇化率保持较快增长 未来10-20年时间内中国城镇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符合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对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历史轨迹的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间时,是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超过70%将达到城市化成熟阶段,城镇化发展将趋于平缓。我国城镇化率与城镇化成熟阶段还有较大差距,而且城镇化历史欠账使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较大空间。我国城镇化发展不仅远滞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发展水平,与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也还有较大的差距。

3.2 城市群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集群化,已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基本趋势。城市群的相关发展战略已经被列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点之一。现在我国共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国家级城市群,此外还有7个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群,分别是辽中南、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关中、川渝城市群。按照发改委的目标,下一步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此外再打造哈长、呼包鄂榆、太原、宁夏沿黄、江淮、北部湾、黔中、滇中、兰西、乌昌石等10个区域性城市群。

3.3 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将加快 一方面,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开发空间约束越来越大,可利用的发展空间在减少,土地要素资源价格大幅上升,使东部地区城镇化建设投资资金需求较大,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在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和道路建设等城镇基础设施改善空间巨大。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为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土地、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产业转移现象已经开始出现。

3.4 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明确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要求。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质量为主导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迟福林.城市化主导下的中部崛起[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1803267.html.

[2]麻绍敏.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思考[N].贵州日报,2013年7月4日,11版.

[3]张子麟.拐点·挑战[N].中国经济导报,2012-12-25.

作者简介:

纪明辉(1980-),女,黑龙江鸡西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群城镇化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依托三峡城市群 实现宜昌新拓展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