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融化以后是春天

2014-11-12吴玲玲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材思维

吴玲玲

摘 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践,阐述了将小语教学和创新教育有机结合的方法,以期小学语文教学能闪现出亮丽的“创新”之光!

关键词:小语教学;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16-1

一位老师问学生“雪融化了以后是什么?”大多数孩子回答是“水”,唯有一个孩子答到“雪融化以后是春天!”这就是创新的开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具有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这“创新”的小火花,以赞赏的态度,让其在自由的环境里发光。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冲破传统束缚,树立创新意识

作为老师应更新观念,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对于学生提出的“新异”观点,我们应为之“激动”,让全班同学为之“欢呼”,为之“雀跃”,因为“再残缺的创新毕竟是创新,再完美的模仿也只是模仿。”作为老师应更新观念,鼓励学生“敢为人先”。诺贝尔金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说过:“在科学(发明创造)的道路上,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第二名就是最后一名。”创新,“新”有时就表现为“先”,先做先说的是新,后说后做的则是旧。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第一个发表新观点,不要怕做“出头鸟”。

二、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牢牢守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1.挖掘教材资源。

苏教版语文教材,所选课文文质兼美,字字珠玑,蕴藏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欣教授认为:创新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教材中介绍了许多人文、哲学、社会、自然科学方面的多学科知识,这就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问银河》《水上飞机》《恐龙》……从古到今,上天入海,应有尽有,这些资源都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无法看到的,让其从小就积累各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进行大胆创新。

另外,教材中蕴藏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格”材料,如《“黑板”跑了》中的安培,《孙中山破陋习》中的孙中山,《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中的雷奈克……这些人物的创造品质必将在学生灵魂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优化课堂结构。

创新的课堂结构应以学生的学习规律为依据,致力于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激奋的自我探求状态,把知识教学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融为一体。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就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通过“自主——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给胆小、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提供发表自己意见和看法的机会。课堂讨论犹如“旋转大舞台”,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藩篱,师生竞相登场,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课堂讨论好比“新闻发布会”,变信息单向传递为主体化传递,信息渠道通畅,势必带来教学效果的优化;课堂讨论也似“原子反应堆”,思维相互碰撞,可以迸发出更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看法;课堂讨论还像“新春茶话会”,教学气氛活跃,师生的情感、心灵与整个教学程序产生和谐共振,创新思维的灵性得以激活、张扬。

3.鼓励质疑问难。

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新。郑板桥曾说:“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有学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耳。”在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环境,鼓励其大胆质疑问难。

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有同学问:“衔石子就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吗?我认为这一方法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如果是一口井就不行。”《蚂蚁和蝈蝈》一课就“谁是傻瓜?”这一问题讨论时,有同学指出:“蝈蝈是笨蛋,但蚂蚁也不见得聪明呀,它们在夏天搬粮食累坏了身体,岂不是得不偿失?春天和秋天多运一点不好吗?”……

问题虽小,但从这些小问题中,我们能欣喜地发现,学生已不再满足于学会课本知识,学好应学内容,而是大胆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勇于提出不同的看法,应该说,这就是“创新”的种子在萌芽,“创新”的火花在迸发。

4.培养求异思维。

学习离不开思维。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思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是让学生不满足于既定的结论,而是换个角度想一想,从而得出另一种乃至更多的答案。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三袋麦子》时,有学生认为:小猪、小牛和小猴的做法都不是最好,最好的做法应该是三个小动物团结合作,用一袋麦子播种,将另两袋麦子做成可口的食品,一起品尝。《狐假虎威》中狐狸借老虎威风吓走百兽,那是生存的需要。《学棋》中那位不听讲的学生在上课时做出了拉弓射箭的动作,说明他对学棋没兴趣,喜欢射箭,就应该根据他的爱好来选择所学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不定让他学射箭,他会成为出色的射手呢!……我们就是要培养学生这种与众不同的思维,培养其创新的能力。

5.巧妙设计作业。

作业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手段。布置作业不能只停留于简单的抄抄写写,而是要精心巧妙地来设计,让开放的作业成为学生创新的乐园。

如:让学生为《台湾的蝴蝶谷》中两种不同景象的蝴蝶谷分别取名。根据《神奇的植物工厂》的课文内容,学写解说词等等。学生所写五花八门,让老师都为之震惊、钦佩。

总之,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一定如雪融化后的春天那般缤纷烂漫!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教材思维
教材精读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