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

2014-11-12张蓉

关键词:方法教师

张蓉

摘 要:没有爱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只要我们对学生充满爱心,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多一点温暖和体贴,注重自身修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那么我们就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光是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还是不够的,还得从各方面完善自己,全面提升自己。

关键词:教师;学生喜欢;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07-1

一、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这是变成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的前提。学生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才能得以落实。同时,学生也会向你敞开心扉,经常向你吐露心思,使你真正了解学生,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在这一方面笔者认为应注意从以下几点去做:

1.尽力去了解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有意识和学生接触以及侧面了解,掌握学生生活环境、学习条件、思想情况、学习情况以及个性特点、心理特点,了解他们所做、所急、所需,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2.理解、尊重学生。教师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每个学生(哪怕双差生)都希望自己是老师喜欢的学生,都不希望自己是老师“讨厌的人”,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作为老师,应该理解学生这一纯真的愿望,抓住这一“闪光点”。不论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教师都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决不能挖苦、讽刺、体罚学生,应该耐心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克服缺点,鼓励学生勇于战胜困难,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3.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特别注意不要袒护优生,冷落差生。常有成绩好的学生老师喜欢,看不见他们的弱点或者迁就他们的缺点,成绩差的学生老师却看不见他们的长处,对缺点有时会小题大做,造成差生逆反心理和抵抗情绪,同时使他们自暴自弃失去信心,对老师产生厌恶心理。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尊重学生,杜绝粗暴的态度,不随意呵斥学生,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亲可敬的。学生在精神上没有了束缚,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或者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失去了耐心和对学生的信赖,我们出口伤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尽管我们事后恢复了正常,但师生间的关系可能无法再恢复如初了。如果我们信赖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习无拘无束,就可以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方能使师者乐教,学者乐学。但如果我们缺乏可信度,学生就会想方设法和我们对着干,自然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不要做出伤害学生的举动,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和学生们相互信赖。

要想让学生喜欢你,师生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要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可以是上课、下课,或者在作业本里进行对话。老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良师益友。只有教师了解教育对象,了解他们在想什么的时候,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这种一对一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毫无保留地说出他们想说的话,让他们觉得老师原来在关注我,我没有被忽视。其实这种非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从而让他们喜欢你的课。

三、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道德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行为的标准。因此,教师本人就应以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认真的工作态度,文明的举止,端庄的仪表,不凡的气质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言传的同时进行身教,潜移默化地给学生良好的情感鼓励,学生在敬重你的同时就会自觉接受你的教育或批评。

光是学生喜欢,还是不够的,还得从各方面完善自己,让自己努力优秀起来。优秀教师必需具备“三高”。

首先是“学问高”,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这既包括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广泛而渊博的非专业知识。这不仅是我们能够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能够树立威信、赢得学生与同事敬重的必要条件。这既依赖于我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更在于从教之后的学习与进修。虽然知识无穷,我们所掌握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我们还是要尽量地多掌握一些。其次,就是“教学能力高”,这是优秀教师的生命。教学工作出色的教师,大都是“学问高”的教师,但“学问高”,并不能决定教学工作就一定出色,这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种较常见的现象。笔者就见过一些这样的教师,他们满腹才华,却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反倒是有些知识很平平,甚至“贫乏”的老师,教学成绩却很优秀。这应该是由于“教”和“学”两种工作之间的不同所造成的。而要想获得优秀的教学能力,就需要学习如何教学,研究并有选择地尝试各种教学思想与方法,最终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理念、方法,从而最终形成有着自己特色的教学。第三是“人品好”,这应该算是一名优秀教师的灵魂吧。教师的人品高低不仅决定着同事与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与好恶,而且一个教师的人品又总会在他的教学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中有所体现,甚至会是一种很“强烈”的表现。这不仅会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说都是十分巨大的。

四、因材施教切忌简单粗暴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脾气、思想素质。有的学生善于接受教育,只需点到为止,有的学生不大乐意接受教育,十分固执。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不同的办法,不同的态度,有时要柔中带刚,有时要刚中带柔,把握好“度”,运用好“法”,合理、巧妙地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感到教师严而不凶,畏而可敬;使学生感到言词诚恳,击中要害,又充满爱意。他们就会从内心深处愿意改正缺点。反之,发脾气、简单、粗暴,千篇一律的说教会使学生反感,习以为常,甚至产生敌意,和你对着干。endprint

猜你喜欢

方法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学习方法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用对方法才能瘦
教师发展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上台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