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栽培模式对荞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2014-11-12徐芦杨浩王蕾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栽培模式荞麦产量

徐芦+杨浩+王蕾

摘 要:以苦荞西农992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以及不同种植方式对荞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植株干物质积累与生育进程的关系呈“S”型生长曲线;从干物质积累量和土壤含水量上看,垄作种植方式有明显的集流节水保墒作用,能够显著提高荞麦产量;且垄宽×垄间距为30cm×30cm的种植方式较40cm×40cm、50cm×50cm的种植方式更为合理。

关键词:荞麦;栽培模式;产量;干物质积累;光合速率

中图分类号 S5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0-34-05

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属蓼科荞麦属,是一种重要的特用植物资源,籽粒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矿物质、维生素以及生物类黄酮。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是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1-3],荞麦的生产发展直接影响到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而水资源匮乏问题始终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实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起垄栽培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作物栽培模式,具有节水、增产等优点多种,在小麦、烟草、玉米等不同作物上的应用都取得了显著成效[4-10]。但不同栽培模式对荞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尚未深入研究。因此,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及荞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分配与物质转运规律,旨在更加深入地了解起垄栽培对荞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机理,以期为荞麦育种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材料选用苦荞西农9920,于7月15日播种。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置2种不同栽培模式:垄作(L)和常规种植(ck)(不起垄)。垄作作3种处理,分别为垄宽×垄间距:30cm×30cm(L30);40cm×40cm(L40);50cm×50cm(L50),常规种植也作3种处理,分别为行距30cm(ck30);40cm(ck40);50cm(ck50),共6个处理的田间试验。小区为裂区试验设计,将栽培模式因素作为主处理,种植方式因素为副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6行,行长5m,苗齐后每穴留单株定苗,种植密度均为30×104株/hm2。生育期间田间管理按照国家荞麦品种区域试验要求进行。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土壤含水量测定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采用土样烘干称重法。

1.3.2 净光合速率测定 从始花期开始每7d测定1次,测定仪器选用Li-6400光合仪,分别取主茎自子叶节向上第9、10、11节3个开花节位的叶片进行光合速率测定。

1.3.3 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测定 从出苗后14d开始,每10d取样1次,每处理取样10株,分别测量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叶面积(采用打孔法测定)。收获后各小区单收测定千粒重、单株粒数、小区产量,测定地上部分各部位鲜重及干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变化

2.1.1 不同栽培模式之间比较 不同处理的土壤水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层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越往深层变化幅度越小(图1)。从不同刨面水分分布来看,土壤0~40cm表层水分受降水和表面蒸发影响较大,这一土层是供应植物水分的主要来源,在全生育期,0~40cm土壤含水量垄作较ck高4.9%,尤其在干旱时期,垄作处理土壤含水量比ck高6.9%,说明起垄有抑制蒸发和雨水叠加的保水作用,有明显的节水保墒效果。但40cm以下的层次土壤水分别在出苗后20d、40d后垄作处理开始明显低于常规种植,原因是垄作作物增加了扎根深度及深层土壤的根量,从而加剧了对深层土壤水分的消耗。

图1 不同栽培模式土壤水分变化

2.1.2 不同种植方式之间比较 从不同刨面水分分布来看,土壤0~40cm与40~100cm各种植方式之间无显著差异(图2)。

图2 不同种植方式土壤水分变化

2.2 不同处理净光合速率变化 由图3可以看出,荞麦生长中后期(开花后)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开花后其净光合速率就持续下降,花期下降较慢,到达果期后净光合速率下降加快。其原因为后期降水较少,植物叶片内水分急剧减少,加之植株自身的衰老,叶片干物质量减少,细胞器活性降低,使光合速率也开始减慢。从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由于在干旱条件下,垄作具有微集水的作用,所以净光合速率高于常规种植。从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光合速率垄宽×垄间距30cm×30cm>40cm×40cm>50cm×50cm,说明垄宽×垄间距30cm×30cm的种植方式植株空间分布比较合理,植株能够得到更多的水分、营养物质及光照。

图3 不同处理光合速率变化

2.3 不同处理干物质积累积累动态

2.3.1 地上部分总干物质积累动态

2.3.1.1 不同栽培模式之间比较 从图4可以看出,干物质积累动态均符合“S”形曲线,即苗期至蕾期干物质增长缓慢,蕾期至果期增长迅速,到果期后达到最大值,而后积累缓慢增长。干物质的积累量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从整个生育进程来看,在生育前期,各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无明显差异,果期后表现出明显差异,表现为垄作>常规种植。成熟时垄作的干物质积累量比常规种植高15.2%。说明垄作的干物质积累优势在后期。

图4 总干物质积累动态

2.3.1.2 种植方式之间比较 花期前,无显著差异,花期后由于植株体积增大,而在相同种植密度的情况下,垄宽×垄间距30cm×30cm的种植方式植株整体空间分布较好,50cm×50cm的种植方式空间分布较差,影响水分、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光照的利用,从而导致干物质积累量较低。由图4可知,地上总出干物质量垄宽×垄间距30cm×30cm>40cm×40cm>50cm×50cm。

2.3.4 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 从栽培模式之间比较,籽粒的干物质积累动态符合“S”型曲线,但与地上部分总干物质、茎干物质的变化规律不同的是常规种植在成熟前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垄作高,到后期低于垄作。其原因可能为垄作栽培水分供应较常规种植充足,使植株生育期延长,成熟期较常规种植晚,后期植株籽粒干物质积累有明显优势(图5)。从种植方式之间比较,籽粒干物质量垄宽×垄间距30cm×30cm>40cm×40cm>50cm×50cm,说明3种种植方式中,垄宽×垄间距30cm×30cm最佳(图5)。

图5 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

2.3.5 不同处理干物质分配

2.3.5.1 不同栽培模式之间的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器官干物质在不同生育时期内所占比重不同,反映了荞麦内部代谢与生长中心的转移。在花期之前,光合产物主要用于根、茎、叶等器官的生长,开花、灌浆时期干物质的生产、运输是以籽粒为中心,在生长末期,籽粒有高速灌浆成熟的特点,这一特点弥补了无限花序带来的果实成熟过分分散不一致的缺点。垄作与常规种植在收获期茎、叶、籽粒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有明显差异,常规种植籽粒干物质积累较垄作早,但速度较慢,后期籽粒干物质比例明显低于垄作处理,其原因可能为垄作处理植株获得较多水分,延缓衰老,生育期增长,籽粒灌浆时间较晚,但灌浆速度快、持续时间长。

表1 不同栽培模式茎、叶、籽粒生物量积累间比例关系

[出苗后

天数(d)\& L \& ck \&茎(%)\&叶(%)\&籽粒(%)\&茎(%)\&叶(%)\&籽粒(%)\&15\&42.72\&57.28\&0.00\&42.28\&57.72\&0.00\&25\&25.92\&74.08\&0.00\&31.71\&68.29\&0.00\&35\&35.51\&63.29\&0.00\&35.62\&62.74\&0.00\&45\&43.30\&52.63\&0.00\&45.16\&46.26\&3.88\&55\&51.17\&40.52\&4.01\&45.72\&35.53\&14.64\&65\&52.31\&29.05\&18.64\&46.52\&24.17\&29.31\&75\&44.46\&18.92\&36.62\&46.04\&18.65\&35.31\&85\&47.12\&8.71\&44.18\&48.13\&8.90\&42.97\&]

2.3.5.2 不同种植方式之间的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3种不同种植方式之间在收获期茎、叶、籽粒的干物质分配比例略有差异,垄宽×垄间距为30cm×30cm的种植方式后期叶所占比例较其余2种种植方式高,籽粒所占比例较低。其原因是此种种植方式植株空间布局最为合理,叶片较多,虽然籽粒所占比例最低,但籽粒干物质量积累仍然为最高。

表2 不同种植方式茎、叶、籽粒生物量积累间比例关系

[出苗后天数(d)\& 50cm×50cm \& 40cm×40cm \& 30cm×30cm \&茎(%)\&叶(%)\&籽粒(%)\&茎(%)\&叶(%)\&籽粒(%)\&茎(%)\&叶(%)\&籽粒(%)\&15\&41.48 \&58.52 \&0.00 \&43.23 \&56.77 \&0.00 \&43.34 \&56.66 \&0.00 \&25\&28.12 \&71.88 \&0.00 \&28.69 \&71.31 \&0.00 \&26.77 \&73.23 \&0.00 \&35\&35.00 \&63.44 \&0.00 \&37.99 \&60.45 \&0.00 \&37.31 \&61.21 \&0.00 \&45\&43.61 \&51.95 \&1.26 \&42.09 \&51.38 \&1.43 \&45.79 \&48.40 \&1.25 \&55\&50.67 \&37.01 \&7.90 \&44.98 \&41.65 \&9.42 \&51.46 \&38.99 \&6.78 \&65\&50.73 \&26.61 \&22.66 \&48.89 \&24.27 \&26.84 \&51.30 \&25.93 \&22.77 \&75\&45.90 \&17.14 \&36.96 \&46.27 \&15.20 \&38.53 \&46.33 \&17.08 \&36.59 \&85\&47.84 \&7.16 \&44.99 \&48.23 \&7.45 \&44.32 \&47.71 \&8.38 \&43.91 \&]

2.4 不同处理农艺性状变化

2.4.1 不同生育期不同处理单株叶面积的变化 从图6以看出:不同处理的荞麦叶面积发展动态基本一致,其发展过程是:随着荞麦的生长,叶面积也逐渐增大,在前期叶面积发展缓慢,中期叶面积增长速度加快,在花期前后叶面积达到最大值,果期叶面积增长放慢,之后叶片大量脱落,植株只剩少量叶片。从图6还可以看出,垄作栽培的植株叶面积最高,其原因为起垄处理由于垄作的微集水作用,使植株叶面积增大。

同时,不同种植方式之间的叶面积比较中,种植方式垄宽×垄间距30cm×30cm后期明显高于40cm×40cm和50cm×50cm,说明垄宽×垄间距30cm×30cm的种植方式植株空间布局较好,有利于叶片生长。

图6 不同处理单株叶面积变化

2.4.2 不同处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 从表3中可以看出,垄作栽培模式比常规种植产量高出14.5%,说明垄作栽培模式明显具有增产效果。行距30cm的种植方式比40cm和50cm的产量高出2.1%和4.8%,说明在此种种植密度下,行距30cm的空间布局最好。产量最高为垄作且垄宽×垄间距为30cm×30cm的处理,说明此种种植方式为最优组合。从产量结构的差异可以看出,各处理株高、主茎节数、千粒重无显著差异,而主茎分枝和单株粒数各处理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栽培模式是通过主茎分枝和单株粒数影响产量的。

表3 不同处理产量与产量结构

[处理\&株高(cm)\&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千粒重(g)\&产量(kg/hm2)\&L50\&106.9±6.0 a \&4.8±0.3 b \&18.5±1.3 a \&305.0±11.2 ab \&17.2±0.4 a \&1587.9±19.5 b \&L40\&107.9±6.9 a \&6.2±0.3 a \&18.3±0.9 a \&324.2±12.3 a \&17.3±0.3 a \&1659.0±11.4 ab \&L30\&108.5±4.1 a \&6.5±0.3 a \&20.3±1.0 a \&335.0±12.4 a \&16.8±0.1 a \&1689.6±20.4 a \&ck50\&103.2±5.0 a \&4.0±0.4 b \&17.7±1.1 a \&237.0±9.6 d \&17.0±0.2 a \&1378.2±31.2 c \&ck40\&110.9±5.1 a \&4.2±0.5 b \&17.0±1.0 a \&246.0±12.5 cd \&17.5±0.1 a \&1410.2±39.8 c \&ck30\&118.0±5.0 a \&4.3±0.5 b \&19.0±1.1 a \&277.6±6.1 bc \&17.2±0.1a \&1431.5±16.5 c \&]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1)起垄沟植是一种高效利用降水的耕作方法。沟垄微型集雨使2个面上的降雨集中到1个面上,沟中的水分产生叠加,同时垄具有抑制蒸发作用。垄沟相间具有增加土壤含水量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降水利用率,同时能够合理利用干旱地区有限的降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起垄沟植对于干旱地区农业的增产、增效有着重要意义。

(2)干物质的积累方面,各处理都出现了较大变化,但均符合“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苗期到蕾期,由于生长中心在根上、光合营养器官与蕾花生殖器官的分化形成上,此时叶面积较小,生产的有机物质较少,从生理上分析,属于“源”器官为主的生长阶段,干物质积累速度缓慢。从花期到果期,光合器官全面建成,生长中心逐步从茎叶转到籽粒灌浆上,这时叶面积较大,光合作用强,干物质积累呈现较快增长。从成熟期到收获期,气温下降,叶片脱落加快,叶面积也减小,叶片光合作用减弱,除了籽粒的干物质增加较快外,其他地上部器官的物质积累均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地上部物质的积累出现了平缓增长。在干物质积累量和农艺性状上,都表现出起垄栽培以及垄宽×垄间距30cm×30cm种植方式高于其他处理的趋势。从总体效果来看,各处理的最佳组合为起垄栽培且垄宽×垄间距为30cm×30cm的种植方式。

参考文献

[1]林汝法,柴岩,廖琴,等.中国小杂粮[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1-52.

[2]柴岩,王鹏科,冯佰利.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指南[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394-395.

[3]林汝法.中国荞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8.

[4] 孙向辉,邵运辉,任中信,等.起垄栽培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生特性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20(3):70-73.

(下转48页)

(上接37页)

[5]郝兰春,王焱,毕建杰,等.不同种植方式下冬小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51-10453.

[6]马金宝,毕建杰,白清俊,等.宽垄沟灌覆膜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初探[J].节水灌溉,2007,2:10-13.

[7]王超,魏永吸,王立敏,等.节水抗旱技术集成对大豆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影响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3):204-206.

[8]王立敏,魏永霞,王超,等.节水抗旱组合技术措施对玉米产量形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5,24(3):23-26.

[9]李志军,赵爱萍,丁晖兵,等.旱地玉米垄沟周年覆膜栽培增产效应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2):12-17.

[10]张丽,刘玲花,程东升,等.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5):21-25.

(责编:张宏民)

同时,不同种植方式之间的叶面积比较中,种植方式垄宽×垄间距30cm×30cm后期明显高于40cm×40cm和50cm×50cm,说明垄宽×垄间距30cm×30cm的种植方式植株空间布局较好,有利于叶片生长。

图6 不同处理单株叶面积变化

2.4.2 不同处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 从表3中可以看出,垄作栽培模式比常规种植产量高出14.5%,说明垄作栽培模式明显具有增产效果。行距30cm的种植方式比40cm和50cm的产量高出2.1%和4.8%,说明在此种种植密度下,行距30cm的空间布局最好。产量最高为垄作且垄宽×垄间距为30cm×30cm的处理,说明此种种植方式为最优组合。从产量结构的差异可以看出,各处理株高、主茎节数、千粒重无显著差异,而主茎分枝和单株粒数各处理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栽培模式是通过主茎分枝和单株粒数影响产量的。

表3 不同处理产量与产量结构

[处理\&株高(cm)\&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千粒重(g)\&产量(kg/hm2)\&L50\&106.9±6.0 a \&4.8±0.3 b \&18.5±1.3 a \&305.0±11.2 ab \&17.2±0.4 a \&1587.9±19.5 b \&L40\&107.9±6.9 a \&6.2±0.3 a \&18.3±0.9 a \&324.2±12.3 a \&17.3±0.3 a \&1659.0±11.4 ab \&L30\&108.5±4.1 a \&6.5±0.3 a \&20.3±1.0 a \&335.0±12.4 a \&16.8±0.1 a \&1689.6±20.4 a \&ck50\&103.2±5.0 a \&4.0±0.4 b \&17.7±1.1 a \&237.0±9.6 d \&17.0±0.2 a \&1378.2±31.2 c \&ck40\&110.9±5.1 a \&4.2±0.5 b \&17.0±1.0 a \&246.0±12.5 cd \&17.5±0.1 a \&1410.2±39.8 c \&ck30\&118.0±5.0 a \&4.3±0.5 b \&19.0±1.1 a \&277.6±6.1 bc \&17.2±0.1a \&1431.5±16.5 c \&]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1)起垄沟植是一种高效利用降水的耕作方法。沟垄微型集雨使2个面上的降雨集中到1个面上,沟中的水分产生叠加,同时垄具有抑制蒸发作用。垄沟相间具有增加土壤含水量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降水利用率,同时能够合理利用干旱地区有限的降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起垄沟植对于干旱地区农业的增产、增效有着重要意义。

(2)干物质的积累方面,各处理都出现了较大变化,但均符合“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苗期到蕾期,由于生长中心在根上、光合营养器官与蕾花生殖器官的分化形成上,此时叶面积较小,生产的有机物质较少,从生理上分析,属于“源”器官为主的生长阶段,干物质积累速度缓慢。从花期到果期,光合器官全面建成,生长中心逐步从茎叶转到籽粒灌浆上,这时叶面积较大,光合作用强,干物质积累呈现较快增长。从成熟期到收获期,气温下降,叶片脱落加快,叶面积也减小,叶片光合作用减弱,除了籽粒的干物质增加较快外,其他地上部器官的物质积累均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地上部物质的积累出现了平缓增长。在干物质积累量和农艺性状上,都表现出起垄栽培以及垄宽×垄间距30cm×30cm种植方式高于其他处理的趋势。从总体效果来看,各处理的最佳组合为起垄栽培且垄宽×垄间距为30cm×30cm的种植方式。

参考文献

[1]林汝法,柴岩,廖琴,等.中国小杂粮[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1-52.

[2]柴岩,王鹏科,冯佰利.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指南[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394-395.

[3]林汝法.中国荞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8.

[4] 孙向辉,邵运辉,任中信,等.起垄栽培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生特性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20(3):70-73.

(下转48页)

(上接37页)

[5]郝兰春,王焱,毕建杰,等.不同种植方式下冬小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51-10453.

[6]马金宝,毕建杰,白清俊,等.宽垄沟灌覆膜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初探[J].节水灌溉,2007,2:10-13.

[7]王超,魏永吸,王立敏,等.节水抗旱技术集成对大豆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影响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3):204-206.

[8]王立敏,魏永霞,王超,等.节水抗旱组合技术措施对玉米产量形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5,24(3):23-26.

[9]李志军,赵爱萍,丁晖兵,等.旱地玉米垄沟周年覆膜栽培增产效应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2):12-17.

[10]张丽,刘玲花,程东升,等.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5):21-25.

(责编:张宏民)

同时,不同种植方式之间的叶面积比较中,种植方式垄宽×垄间距30cm×30cm后期明显高于40cm×40cm和50cm×50cm,说明垄宽×垄间距30cm×30cm的种植方式植株空间布局较好,有利于叶片生长。

图6 不同处理单株叶面积变化

2.4.2 不同处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 从表3中可以看出,垄作栽培模式比常规种植产量高出14.5%,说明垄作栽培模式明显具有增产效果。行距30cm的种植方式比40cm和50cm的产量高出2.1%和4.8%,说明在此种种植密度下,行距30cm的空间布局最好。产量最高为垄作且垄宽×垄间距为30cm×30cm的处理,说明此种种植方式为最优组合。从产量结构的差异可以看出,各处理株高、主茎节数、千粒重无显著差异,而主茎分枝和单株粒数各处理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栽培模式是通过主茎分枝和单株粒数影响产量的。

表3 不同处理产量与产量结构

[处理\&株高(cm)\&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千粒重(g)\&产量(kg/hm2)\&L50\&106.9±6.0 a \&4.8±0.3 b \&18.5±1.3 a \&305.0±11.2 ab \&17.2±0.4 a \&1587.9±19.5 b \&L40\&107.9±6.9 a \&6.2±0.3 a \&18.3±0.9 a \&324.2±12.3 a \&17.3±0.3 a \&1659.0±11.4 ab \&L30\&108.5±4.1 a \&6.5±0.3 a \&20.3±1.0 a \&335.0±12.4 a \&16.8±0.1 a \&1689.6±20.4 a \&ck50\&103.2±5.0 a \&4.0±0.4 b \&17.7±1.1 a \&237.0±9.6 d \&17.0±0.2 a \&1378.2±31.2 c \&ck40\&110.9±5.1 a \&4.2±0.5 b \&17.0±1.0 a \&246.0±12.5 cd \&17.5±0.1 a \&1410.2±39.8 c \&ck30\&118.0±5.0 a \&4.3±0.5 b \&19.0±1.1 a \&277.6±6.1 bc \&17.2±0.1a \&1431.5±16.5 c \&]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1)起垄沟植是一种高效利用降水的耕作方法。沟垄微型集雨使2个面上的降雨集中到1个面上,沟中的水分产生叠加,同时垄具有抑制蒸发作用。垄沟相间具有增加土壤含水量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降水利用率,同时能够合理利用干旱地区有限的降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起垄沟植对于干旱地区农业的增产、增效有着重要意义。

(2)干物质的积累方面,各处理都出现了较大变化,但均符合“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苗期到蕾期,由于生长中心在根上、光合营养器官与蕾花生殖器官的分化形成上,此时叶面积较小,生产的有机物质较少,从生理上分析,属于“源”器官为主的生长阶段,干物质积累速度缓慢。从花期到果期,光合器官全面建成,生长中心逐步从茎叶转到籽粒灌浆上,这时叶面积较大,光合作用强,干物质积累呈现较快增长。从成熟期到收获期,气温下降,叶片脱落加快,叶面积也减小,叶片光合作用减弱,除了籽粒的干物质增加较快外,其他地上部器官的物质积累均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地上部物质的积累出现了平缓增长。在干物质积累量和农艺性状上,都表现出起垄栽培以及垄宽×垄间距30cm×30cm种植方式高于其他处理的趋势。从总体效果来看,各处理的最佳组合为起垄栽培且垄宽×垄间距为30cm×30cm的种植方式。

参考文献

[1]林汝法,柴岩,廖琴,等.中国小杂粮[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1-52.

[2]柴岩,王鹏科,冯佰利.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指南[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394-395.

[3]林汝法.中国荞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8.

[4] 孙向辉,邵运辉,任中信,等.起垄栽培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生特性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20(3):70-73.

(下转48页)

(上接37页)

[5]郝兰春,王焱,毕建杰,等.不同种植方式下冬小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51-10453.

[6]马金宝,毕建杰,白清俊,等.宽垄沟灌覆膜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初探[J].节水灌溉,2007,2:10-13.

[7]王超,魏永吸,王立敏,等.节水抗旱技术集成对大豆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影响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3):204-206.

[8]王立敏,魏永霞,王超,等.节水抗旱组合技术措施对玉米产量形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5,24(3):23-26.

[9]李志军,赵爱萍,丁晖兵,等.旱地玉米垄沟周年覆膜栽培增产效应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2):12-17.

[10]张丽,刘玲花,程东升,等.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5):21-2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栽培模式荞麦产量
红山荞麦看木森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我国科学家发现荞麦属新种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荞麦花开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
EDITOR'S 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