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研究简梳
2014-11-12桂石见钱朝琼
桂石见 钱朝琼
摘要: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化的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成为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界广泛关注,纷纷展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有的问题有待深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专业化 综述
2013年 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之一。而无论是要捍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还是要完成上述重要责任和使命,都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关键性作用的发挥。而要真正发挥教师的关键性作用,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学界就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广泛关注,其中,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共识、一种判断和评价标准。一些专家学者对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提出了一些富有价值和启发意义的见解。本文就学术界近几年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梳理。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主要成果
研究成果涉及到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多个方面,其中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1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的研究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首先应该对其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清晰界定和科学把握。只有如此,才能搞清楚我们所研究的对象究竟是什么,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其哪些方面的问题。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由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以及研究方向、角度和方法等的差异,到目前为止,仍然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大多数学者均是从我国学者刘捷在其《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一文中关于教师专业化含义的界定即“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从而使自己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1]来引申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的。目前,大多数学者都比较接受这样一个界定,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整个教育生涯中,通过终身的专业训练,树立专业信念,习得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遵守专业道德(伦理),提高专业素质,实现专业自主,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
首先,都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过程;其次,这个过程既包括教师扎实掌握本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学科专业知识的过程,也包括教师掌握并熟练、自如应用教育教学技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过程;此外,都认为这个概念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范畴,它更是一个实践范畴,需要教师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体悟,去实现。
1.2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意义的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大发展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从这一问题提出至今,许多学者都对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系统论述。其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朱晓晖从教师个体发展和职业成就感的角度,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2]
第二,从社会和教师个体需要的角度,论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当然,从这种个角度来论述此问题的观点中,有“三点论”和“四点论”两种观点。其中,“四点论”中有代表性的是蔡中宏等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迫切要求,是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地位的根本要求等观点。[3]
“三点论”观点中有代表性的是叶启绩等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地位的根本要求等观点。[4]王艳双提出的是社会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必然结果,是新课改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等观点。[5]从以上观点来看,虽然表述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数研究者对此问题的认识没有原则上的分歧,都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社会现实实践的要求。具体讲,不外乎一是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设立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了自己专门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还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明确规定的课程安排、研究方向和领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来开设课程和进行教学,进行相关研究。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化定局的形成。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方式方法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当前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非常态化状况的凸显,彻底颠覆了以往人们误以为这一课程仅仅是公共必修课程,专业性不强,任何人都可以而且能够从事教学,驾驭课程及其教学,其教学队伍可以通过兼职方式解决的思想。并非是一项任何人都能够胜任的职业化教育工作,没有经过专业性、专门性、系统性、全面性学术训练和教育,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理想的人是不可能较好完成此课程教学任务的。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我发展意识的觉醒。一方面,在从教生涯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表现出了强烈的实现自身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从教师自身的发展角度来说,也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入专业化的状态。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和要求成为历史必然。
1.3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研究
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认识,研究者总体上肯定了取得的成就,成就巨大,但也认为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成就在此不再赘述,对于存在问题,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很多看法。比如,王艳双通过实证调查研究的方式,总结出了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二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三是教师队伍整体科研素质有待提高。[5]朱晓晖从体制机制建设滞后和教师自身方面提出了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缺乏、结构不合理、教师教学科研整体水平偏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缺失等几个问题。[2]这些观点基本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此外,我个人还认为,当前还存在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欠缺、专业知识素养不高、专业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等问题。
1.4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的研究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的探索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叶启绩等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几大举措。他提出,宏观层面:国家政策导向,优化专业环境。具体对行政部门、宣传部门、主管部门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中观层面:学校科学管理,提升专业地位。学校要做好课程教学和研究的科学规划,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共同体,还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微观层面:教师积极进取,搭建专业阶梯。具体要求相关教师要树立持续学习理念,要形成反思意识,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4]朱晓晖提出的通过建立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健全管理机制、落实保障措施来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等举措。[2]在以上措施中,既对国家、社会、学校提出了要求,也对教师个人提出了要求。而且,研究者提出的这些措施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比较具体,而且也就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实践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2 研究中还有待深入和加强的问题
2.1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缺乏权威性的界定
很多研究者在研究中都试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进行界定,但纵观这些界定,都没有跳出“教师专业化”概念的界定模式和其中涉及的内容。总的来说,整个界定属于依葫芦画瓢,至今没有权威机构和文件对此做出一个规范性、明确性的解释。而且,涉及的几大要素,包括教师的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自主、专业素养中,究竟哪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决定性要素,目前的研究仍然没有给出清晰答案。对几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也还没有深入涉及。
2.2 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有待提高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一是弄清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因素及其优化方式;二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尤其是目前教师招聘提供标准或要求。但目前的研究在针对性和应用性上都还有待加强,这一方面表现对此问题的研究本身实质性研究方面不多。大多数研究均是从理论到理论;另一方面是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与这支队伍建设实践“两张皮”现象目前还比较突出。在针对性方面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对一些民办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的研究涉及较少。
2.3 应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进行更为细化研究
当前研究中,宏观性探讨的文章较多,具体探讨如何具体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各个环节,比如人才培养阶段、人才选拔阶段、进入相关教师的后续再教育和培训问题等环节以及涉及的相关部门的要求及其具体操作落实方式方法的文章不多。比如在具体的教师选拔方面,现有研究提出的对策和要求范围均过于宽泛,如何提炼和制定出关键性的细化的考核标准,科学有效评估应聘者与岗位的契合度或匹配度,仍是一个有待细化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3.
[2]朱晓晖.专业化发展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3]蔡中宏,麻艳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对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2).
[4]叶启绩,齐久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
[5]王艳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云南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課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C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