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例视角对“任务驱动”的再认识
2014-11-12蔡君吉
蔡君吉
摘 要:本文从Photoshop、Flash的实例出发,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有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Photoshop;Flash;实例;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学科,特别在Photoshop和Flash这类艺术软件教学中,操作技能尤为突出。就目前在这块内容教学的情景创设中,不外乎这样情形:通过与实例的对比、找茬或实例的直接展示。将本课的知识点全部贯穿在实例中,通过实例的对比、发现、讲解达到传授知识、技能的目的。这种实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传统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它体现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特点。而“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教学方法,它体现了以“学”为主的教学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基于八年级Photoshop、Flash教学实践与探索,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学建议两个方面,谈谈如何从实例视角有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1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 对课程目标把握不准,容易会出现以操作技能训练为主化
新课程十分重视对学生信息文化的濡染和熏陶。有时对课标把握不准,往往把技术教育和文化、思想教育割裂开来。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停留在以操作技能训练层面。出现了以下教学模式:展示实例→提出任务→讲解演示→模仿练习→反馈与小结。这种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则较难涉及到。
1.2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出现模式化、形式化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出现,对克服信息技术教学中软件功能讲解、单纯技能训练等弊端起到了积极作用,给信息技术课堂带来了耳目一新的面貌。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基本特征。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层面的提升,在教学中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表现为:
⑴载体和主体的关系处理不当,出现了模式化。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应是学习某项或某几项知识与技能的载体,而不是学习内容的主体。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三课《色彩魔术》——图像色彩的处理。其学习任务(或实例)是一张玉兰花分别为散文《春天的兰花》的插图和背景(注:按原教学内容不作处理)。目的是通过图像的明暗(亮度和对比度)和色彩(色相、饱和度和明度)的调整学会色彩属性操作。那么学习内容的主体就是Photoshop软件图像调整的“亮度/对比度”和“色相/饱和度”。而玉兰花作为插图和背景只是实施以上操作的载体。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知识载体和主体不分甚至倒置的现象。从教学开始不同图片与实例图片的展示,通过对比、发现(或找茬),把调整图像的明暗和色彩分别作为任务一和任务二。这样,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教学主线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弱化了。
⑵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停留在浅层表面,出现了形式化。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教师们广泛的认同和采用,但是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形式化:
教师在展示实例并提出的“任务”(问题),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即使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分析问题能力,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纯粹成了为“问题”而解决问题的作业式教学。同时,很多教师还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没有具体分工或分工不明确,往往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一人包办,其他人成了看客,合作学习成了一种形式。探究性学习也被泛化,本身要求学生自主去探究的,现在却通过课本文本的阅读或课件、学习网站的提示操作,为了无需探究而探究。
2 教学建议
教无定法,但教而有法。目前我们在Photoshop、Flash这类艺术类软件的教学中,可采用基于实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其形式为:
但要真正达到有效地任务驱动教学,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2.1 精心、合理地选择实例和任务——是前提
⑴实例和任务的系统性。将知识点贯穿在实例中,通过“任务驱动”巩固和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个实例和任务既是独立的,又是关联的,是交叉的而不是完全覆盖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如,在一次在Photoshop教学中以现成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课堂中,只展示了简单的作品,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原因是担心太复杂的作品没法向现有知识水平的学生分析清楚创作方法。在第二次的课例中则展示了大量风格各异,既有简单又有复杂的精美作品时,关注点各不相同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声“哇,好美!”,事后,学生积极参与创作、任务各异、精彩不断。
⑵实例和任务的真实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在展示实例和设计任务时,要尽量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学习相联系,使学生能将学习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解决生活、学习的实际问题当中,给学生创设一种“用中学,学中用”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实例和任务应尽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⑶实例的创造性和任务的开放性。在这类艺术软件的教学中,教师的作品未必比学生的精美和创造性。实例应当在某一方面具有创造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任务应当是开放的,要给学生一个创造发挥的空
2.2 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是关键
新课程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学习,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上面基于实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在展示实例,提出任务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启发思路,产生质疑。有时甚至连问题也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在分析讨论中得到。至于问题解决的方法,也可以是师生、生生的方式,然后进行任务评价,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再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内化知识。这种形式减少了教师讲解,增加了分析讨论、质疑解惑的环节,使学生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实现了师生、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
2.3 加强任务的评价和反馈——是保证
评价和反馈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活动的收获,是对教学过程的总结,没有评价的活动也将失去意义。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特别是发展性的过程评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来激发更高层次的要求,从而实现任务的梯度推进。
⑴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评价。是“任务驱动”的最大动力。自我评价最显著的特征是评价成了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一个具有自我评价能力和意识的学生,既是任务的提出者又是任务的执行者,伴随任务的完成,他们对任务结果的不足与缺陷以及与任务预期的差异早已心中有数。从而激发他们对任务提出更高要求,进而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⑵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教师要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学生,寻找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能。除了对学生应用技术的评价外,还应从人文角度对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表达力等做出评价,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⑶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互评是很好的交流机会,学生在评价同伴的过程中可以发展自我,学会欣赏别人,教师也应从评价中积极吸取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相长。
在Photoshop、Flash这类操作性特别强教学中,通过真实、生动的实例,本身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们涌现了以往教学中少有的积极参与热情。而“任务驱动”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雄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3.
[2]曹恒来,薛冲.《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的成绩、问题与对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4.
[3]王卫东.《用新课程理念审视任务驱动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4.1.
[4]《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5]《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