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220kV变电站工程一次部分电气35kV主接线优化
2014-11-12李艳华丁慧靓关阔
李艳华 丁慧靓 关阔
摘要:本文结合远期和本期规模,对35kV主接线形式进行优化,提出优化方案,并与可研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工程 主接线 优化方案
研究内容:某220kV变电站为室内智能变电站,220kV配电装置,110kV配电装置,型式均为GIS,布置于室内,主变压器布置在室内。本专题结合远期和本期规模,对35kV主接线形式进行优化,提出优化方案,并与可研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1 概述
电气主接线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接线方案对电力系统整体及变电站本身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对设备选型、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及控制方式均有较大的影响。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应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变电站规划容量、负荷性质、线路和变压器连接元件总数、设备特点等系统条件和工程条件,兼顾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投资节约、便于过渡和扩建等要求确定。
2 某220kV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及建设规模
从地理位置来看,临港物流园区奉贤区块紧邻规划远东供电分区。从远期电网接线来看,220kV亭大站、平安站和临港燃气电厂距离220kV某站较近。亭大站为220kV中心站,规划通过4回大截面线路从500kV远东站受电,向奉城等站转供电力;平安站为220kV中间站,串入亭大站至500kV远东站2回线路。结合奉贤区220kV电网规划方案,建议220kV某站作为220kV中间站,分别接入亭大站和远东站。
220kV线路远景6回出线,本期共4回出线,分别为远东2回、亭大2回,预留2回电缆出线;远景为平安2回,临港二期2回,2回备用。见图1、图2。
某变110kV出线远景共15回,本期10回, 出线方向有思远、渔洋、平安、干校110kV站以及三一重工用户站等。某变35kV出线远景共30回,本期20回。
■
图1 本期接入系统方案图
工程建设规模表如表1。
表1 变电站工程建设规模表
■
3 35kV主接线方案
3.1 可研方案
根据可研报告,35kV配电装置主接线远期采用单母线六分段接线,30回出线;本期采用单母线四分段接线,20回出线,采用中置式开关柜户内双列布置,主变进线及母线跨线采用架空封闭母线桥方式,其余出线均采用电缆。
3.2 35kV推荐主接线方案
35kV远期主接线方案。由于本地区35kV供电已具备双电源的特性,可靠性很高,所以可对35kV配电装置主接线进行优化。推荐方案:远期采用单母线四分段接线,30回出线;本期采用单母线三分段接线,20回出线,采用中置式开关柜户内双列布置,主变进线及母线跨线采用架空封闭母线桥方式,其余出线均采用电缆。
3.3 主接线方案优化后的经济技术比较。
3.3.1 经济比较的原则。①投资及年运行费用低;②国家短缺的原材料消耗较少;③建设工期短。
3.3.2 经济比较方案。从电气设备的数目及配电装置开关柜的数量上进行比较。
表2
■
3.3.3 计算综合投资Z。主体设备的综合投资如下:
表3 35kV配电装置开关柜
■
3.3.4 年运行费用比较。由于开关柜数目减少,运行单位维护和检修工作量降低,相应维护成本,运行成本也减少,为企业节省开支。
3.4 占地面积
由于优化方案比可研方案设计远期建设减少了6面35kV中置式开关柜,本期建设减少了3面开关柜,占用 35kV开关室的面积减少,节省了空间,便于运行单位检修和试验。
综上所述,优化后方案从经济和技术上更加优越,兼顾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投资节约、占地节省等要求,适应本地区的特点。
4 结论
①35kV主接线优化:可研方案:35kV配电装置主接线远期采用单母线六分段接线,30回出线;本期采用单母线四分段接线,20回出线;推荐方案:远期采用单母线四分段接线,30回出线;本期采用單母线三分段接线,20回出线,采用中置式开关柜户内双列布置,主变进线及母线跨线采用架空封闭母线桥方式,其余出线均采用电缆。
②主接线方案优化后的经济技术比较:从电气设备的数目及配电装置开关柜的数量,主体设备的综合投资,年运行费用,电缆的长度和费用上进行比较,得出最优方案。
③从占地面积上进行比较,优化方案比可研方案设计远期建设减少了6面35kV中置式开关柜,本期建设减少了3面开关柜,占用35kV开关室的面积减少,节省了空间,便于运行单位检修和试验。
优化后方案从经济和技术上更加优越,兼顾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投资节约、占地节省等要求,适应本地区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邹符波.基于故障扩散220kV变电站主接线评估方法研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2).
[2]黄华生.3条进线3台变压器的110kV变电站主接线方式选
择[J].供用电,2012(05).
[3]卢小钟,高萍.110kV变电所两线三变桥接线的设计要点[J].华东电力,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