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地理课堂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2014-11-12李永红

南北桥 2014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素养

李永红

【摘 要】地理课堂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学观,而应以学生的智能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的,这样才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促进新课改的落实,从根本上提高育人的总体效益。

【关键词】地理教学 思维能力 科学性 实践性发挥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093

当今时代,国家教育着重对国民素养的全面培养。在三大全球性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面前,地理科学素养是当今和未来社会公民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因而高中地理新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在新课程五大基本理念中它起着高屋建瓴的作用,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方向和目标,它是新课程标准设计的依据,更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依据。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准确、到位,直接影响着新课程实施的最终效果。现将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和教学贯彻实施的举措总结如下:

一、对“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认识和理解

中学地理教学新的方向和内容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物产+地名”,仅仅介绍地理现象的特点和分布的教学思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不仅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认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地理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而辩证的地理科学观点、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培养健康的情感、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从新课标的理念归纳出,高中地理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地理素养:一是物质层面上的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的掌握和提高,二是精神层面上学生正确的地理态度和地理情感的培养。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求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以及应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而科学地看待和处理人地关系的观念。

二、高中地理课堂中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方法

首先,通过各种方式将新课程地理五大理念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和家长,为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塑造一定的氛围和环境,打下坚固的思想基础。

在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中,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及作用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作用方面,老师起到主导作用,关键在于“导”——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等等;地位和角色方面,学生占有主体地位。因此,正确理解地理课的理念,形成正确的地理科学观是学生的思想基础,对地理课学习的有充分的认识和要求,改变以往那种“地理课嘛,平时听一听,考前背一背就够了”的陈旧观念。因此有人认为在高一第一节地理课上,先不要着急讲新课,主要给学生介绍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具体要求,给学生先“洗脑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地理知识在一个人一生成长发展中的意义,了解地理学习对提高和完善个人素养的重要作用,从而给地理课恢复应有的地位,正确对待这门学科。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家长是教师的启蒙老师,因此我们应充分应用这一平台。

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注重从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一)教学注重贴近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志趣

比如在进行地方时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引用先出生的为妹妹、后出生为姐姐的一对双胞胎姐妹违背常规的事例为切入点,激发起学生学习地方时和日界线的兴趣。以此激发学生对克服地理学习困难的决心和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

(二)创设开放和宽松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课改前的地理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习的结果,却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现在的地理教学更侧重的是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方面培养。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训练可以让学生获得高分却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问题。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和宽松的的教学氛围,尊重和相信学生,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密切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手段,使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

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思维的发展规律是从生动的直观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由于很多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学生从未感知过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水平,向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感性材料,并借助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直观形象思维出发,通过积极的思维过程——分析、综合、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发展到抽象思维,从而化难为易,掌握地理概念、地理成因或原理。如在学习“季风环流”的内容时,可通过提问:“炎热夏天,当你在水中游泳时和你上岸后感觉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理解海陆热力差异,从而推理出季风的形成。又如讲“地形剖面图”的内容时,通过实体的切割和剖面的展示说明地形剖面图的来源和作用,进而总结地形剖面图的特征、所表述的地理事物和地理信息。

(四)注重地理习惯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注地理问题这一地理习惯的培养,第一步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地理问题的存在,而且教师应想办法加深学生对这些地理问题的印象。只有印象深刻,才会在潜意识中去关注相关内容,逐渐形成地理学习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我首先运用多媒体视频带领学生感受黄梅戏和秦腔两种截然不同的地域文化,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两种不同文化形成的地理原因,并启发学生进一步对比“安徽和陕西”两地其他方面的文化差异,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的文化图片,甚至拓展开来比较中国南、北方文化的差异及形成的原因,使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的影响,从而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通过这一观念的形成,让学生意识到在实际中各种地理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借助这种联系分析某个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分析两地的某一个地理事物差异的形成原因。

综上所述,时代要求高中地理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地理知识的讲述和堆砌,在教学过程当中,更应该注重学生整体地理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和科学的地理科学观、价值观、世界观,积极地去欣赏大自然创造的财富丰富自己的人生和拓宽自己的视野,正视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从而导致的地理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将以落实,为人类的共同的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2]《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老师读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素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