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籍测量中界址点的精度影响因素与技术对策

2014-11-12樊德秋

科技与创新 2014年18期
关键词:棱镜界址偏心

樊德秋

摘 要:简单介绍了界址点精度及其测量方法,分析了棱镜偏心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技术对策。

关键词:地籍测量;界址点精度;棱镜偏心;测距仪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8-0156-02

为合理规划使用土地,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必须科学地开展地籍测量工作。我国土地辽阔,地形多变,道路纵横交错,测量工作十分困难。作为划分宗地权属界线的标识,界址点在测量工作中尤为关键,它与土地的面积、形状和位置等密切相关,必须确保其测量精度。因为如果出现过大的偏差,就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地籍图的编制和土地分配等后续工作。国家对界址点的测量精度有一定的要求,应按其标准进行测量,减少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

1 界址点精度及其测量方法

通常所说的界址点精度,是指解析界址点精度,按照行业标准,可将其分为±0.05 m、±0.075 m、±0.10 m三个等级。常用的测量方法有两种,分别是解析法和图解法。解析法是利用测距仪或全站仪,选择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例如截距法、极坐标法),在野外对所观测的元素进行测量,然后利用专业计算公式求出界址点的坐标位置。要将界址点的测量误差控制在0.05 m以内,就必须使用该方法。测量工作可单独开展,也可与地籍图测量工作同步开展。求出坐标后,需及时验证,以确保无误。图解法是以实际勘测数据为基础,选择合适的算法,通过几何关系来求得界址点的位置。该方法并不对界址点的实际坐标进行测量,而是在图上量取后经转换最终求得。往往要量取两次,且点位较差不得超出图上的0.2 mm,以确保坐标的精确性。由于该方法的测量精度相对较低,所以在农村应用得较多。

2 影响界址点精度的主要因素

虽然地籍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越来越精准,但测量中界址点的精度很容易被忽视。另外,虽然观测时出现的偶然误差造成的影响逐渐减小,但系统误差并未随之改变。影响界址点精度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棱镜偏心、测角、测距、控制点等。因受棱镜偏心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在此主要对棱镜偏心这一因素进行分析。

2.1 误差原因分析

以极坐标法为例,假设控制点的点位误差为m0,按照相关标准,m0不得超过5 cm,而实际测量中通常将其控制在2.5 cm以内;将测角误差设为m1,m1=mβl/ρ,其中,l代表边长,mβ代表测角中的误差,按照行业内的精度标准及要求,在测量时通常只需要测量半个测回即可;将测距误差设为m2,则m2=ms=5 mm+3×10-6×D(km);将仪器对中误差设为m3,在实际测量中,可适当调整对中情况,由于其影响较小,因此可以忽略不计;将棱镜偏心误差设为m4.通过对以上几种因素进行考虑,可求得界址点的测量误差为:

. (1)

大量实践表明,现代化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精确度越来越高,所以控制点、测角、测距和仪器对中度界址点精度的影响也随之削弱,而棱镜偏心的影响逐步增大,成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只考虑棱镜偏心误差造成的影响。

2.2 棱镜偏心对界址点的影响

在实际测量中,如果将棱镜作为唯一的标准,显然所测得的界址点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测距仪的光斑有一定的大小,如果棱镜与测站之间的距离合适,然后瞄准界址点,则也能回光。从大量试验中可大致获得棱镜偏移量和测站与棱镜距离之间的关系,即当距离为2 m时,棱镜偏移量为5.5 cm;当距离为5 m时,棱镜偏移量为4.5 cm;当距离为10 m时,棱镜偏移量为3.5 cm;当距离为20 m时,棱镜偏移量为2.0 cm。

当测站与界址点之间的距离较小(<9 m)时,如果使用全站仪对界址点进行测量,则精度很难控制在5 cm以内,所以应尽量换一个距离相对较远的观测站重新测量。

当测站与界址点之间的距离在9~30 m之间时,如果使用全站仪直接瞄准界址点,则无法正常测量。此时,将全站仪朝棱镜方向轻微地移动就可以回光,偏移量随着距离的缩短而增加,通常不得大于4.0 cm。考虑到前后偏心差为1 cm,因此界址点的精度应控制在4.7 cm以内。如果条件满足回光,应尽量靠近界址点的位置。

当测站与界址点之间的距离较大(>30 m)时,测距光斑的直径满足要求,所以在瞄准界址点时能够回光。棱镜这时发生左右偏移引起的误差不会对界址点的精度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只需要考虑棱镜前后的偏心误差(约为1 cm)即可。如果对界址点的精度要求为5 cm,则2 km内的界址点都可通过全站仪测量。

2.3 墙角界址点测量精度分析

将墙角作为界址点时,可选择一种特制的棱镜装置,其既能在墙角上自由转动,又能精确对中,确保墙角界址、测距视线和棱镜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对中误差为常数。可在测量的距离上直接加一个固定常数,通过提前测量常数,减少棱镜对中产生的误差。

2.4 提高界址点点位精度的措施

用对中杆铅垂对中,以减少棱镜对中误差。当利用全站仪或测距仪测定地面界址点时,一般采用极坐标法测量。一个测区应选择数量适当的针状建筑物目标(例如天线、避雷针等),并用交会法(至少达二级图根精度)测定其平面位置,以作为测图专用的后视方向点。在测站定向时,应选择与本站通视的最远控制点作为定向点,一般情况下,用作定向边的起始边长不得小于100 m,条件困难时不得小于50 m。小于50 m 的定向边应用铅笔尖或小针作后视,瞄准方向后再放上棱镜测距。需要立靶的后视点应尽量瞄准其底部,无法瞄准其底部时,应通知立靶员将目标立正。每站定向后,应瞄准另一明显目标测定并记录其方向值,每观测30个点后,应重新瞄准该目标,以作检查。每站开始观测前,要检测两个以上已测界址点或图根点,较差值小于5 cm时才能开始观测。测点的视线长度不能大于定向边的长度。

摘 要:简单介绍了界址点精度及其测量方法,分析了棱镜偏心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技术对策。

关键词:地籍测量;界址点精度;棱镜偏心;测距仪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8-0156-02

为合理规划使用土地,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必须科学地开展地籍测量工作。我国土地辽阔,地形多变,道路纵横交错,测量工作十分困难。作为划分宗地权属界线的标识,界址点在测量工作中尤为关键,它与土地的面积、形状和位置等密切相关,必须确保其测量精度。因为如果出现过大的偏差,就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地籍图的编制和土地分配等后续工作。国家对界址点的测量精度有一定的要求,应按其标准进行测量,减少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

1 界址点精度及其测量方法

通常所说的界址点精度,是指解析界址点精度,按照行业标准,可将其分为±0.05 m、±0.075 m、±0.10 m三个等级。常用的测量方法有两种,分别是解析法和图解法。解析法是利用测距仪或全站仪,选择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例如截距法、极坐标法),在野外对所观测的元素进行测量,然后利用专业计算公式求出界址点的坐标位置。要将界址点的测量误差控制在0.05 m以内,就必须使用该方法。测量工作可单独开展,也可与地籍图测量工作同步开展。求出坐标后,需及时验证,以确保无误。图解法是以实际勘测数据为基础,选择合适的算法,通过几何关系来求得界址点的位置。该方法并不对界址点的实际坐标进行测量,而是在图上量取后经转换最终求得。往往要量取两次,且点位较差不得超出图上的0.2 mm,以确保坐标的精确性。由于该方法的测量精度相对较低,所以在农村应用得较多。

2 影响界址点精度的主要因素

虽然地籍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越来越精准,但测量中界址点的精度很容易被忽视。另外,虽然观测时出现的偶然误差造成的影响逐渐减小,但系统误差并未随之改变。影响界址点精度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棱镜偏心、测角、测距、控制点等。因受棱镜偏心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在此主要对棱镜偏心这一因素进行分析。

2.1 误差原因分析

以极坐标法为例,假设控制点的点位误差为m0,按照相关标准,m0不得超过5 cm,而实际测量中通常将其控制在2.5 cm以内;将测角误差设为m1,m1=mβl/ρ,其中,l代表边长,mβ代表测角中的误差,按照行业内的精度标准及要求,在测量时通常只需要测量半个测回即可;将测距误差设为m2,则m2=ms=5 mm+3×10-6×D(km);将仪器对中误差设为m3,在实际测量中,可适当调整对中情况,由于其影响较小,因此可以忽略不计;将棱镜偏心误差设为m4.通过对以上几种因素进行考虑,可求得界址点的测量误差为:

. (1)

大量实践表明,现代化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精确度越来越高,所以控制点、测角、测距和仪器对中度界址点精度的影响也随之削弱,而棱镜偏心的影响逐步增大,成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只考虑棱镜偏心误差造成的影响。

2.2 棱镜偏心对界址点的影响

在实际测量中,如果将棱镜作为唯一的标准,显然所测得的界址点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测距仪的光斑有一定的大小,如果棱镜与测站之间的距离合适,然后瞄准界址点,则也能回光。从大量试验中可大致获得棱镜偏移量和测站与棱镜距离之间的关系,即当距离为2 m时,棱镜偏移量为5.5 cm;当距离为5 m时,棱镜偏移量为4.5 cm;当距离为10 m时,棱镜偏移量为3.5 cm;当距离为20 m时,棱镜偏移量为2.0 cm。

当测站与界址点之间的距离较小(<9 m)时,如果使用全站仪对界址点进行测量,则精度很难控制在5 cm以内,所以应尽量换一个距离相对较远的观测站重新测量。

当测站与界址点之间的距离在9~30 m之间时,如果使用全站仪直接瞄准界址点,则无法正常测量。此时,将全站仪朝棱镜方向轻微地移动就可以回光,偏移量随着距离的缩短而增加,通常不得大于4.0 cm。考虑到前后偏心差为1 cm,因此界址点的精度应控制在4.7 cm以内。如果条件满足回光,应尽量靠近界址点的位置。

当测站与界址点之间的距离较大(>30 m)时,测距光斑的直径满足要求,所以在瞄准界址点时能够回光。棱镜这时发生左右偏移引起的误差不会对界址点的精度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只需要考虑棱镜前后的偏心误差(约为1 cm)即可。如果对界址点的精度要求为5 cm,则2 km内的界址点都可通过全站仪测量。

2.3 墙角界址点测量精度分析

将墙角作为界址点时,可选择一种特制的棱镜装置,其既能在墙角上自由转动,又能精确对中,确保墙角界址、测距视线和棱镜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对中误差为常数。可在测量的距离上直接加一个固定常数,通过提前测量常数,减少棱镜对中产生的误差。

2.4 提高界址点点位精度的措施

用对中杆铅垂对中,以减少棱镜对中误差。当利用全站仪或测距仪测定地面界址点时,一般采用极坐标法测量。一个测区应选择数量适当的针状建筑物目标(例如天线、避雷针等),并用交会法(至少达二级图根精度)测定其平面位置,以作为测图专用的后视方向点。在测站定向时,应选择与本站通视的最远控制点作为定向点,一般情况下,用作定向边的起始边长不得小于100 m,条件困难时不得小于50 m。小于50 m 的定向边应用铅笔尖或小针作后视,瞄准方向后再放上棱镜测距。需要立靶的后视点应尽量瞄准其底部,无法瞄准其底部时,应通知立靶员将目标立正。每站定向后,应瞄准另一明显目标测定并记录其方向值,每观测30个点后,应重新瞄准该目标,以作检查。每站开始观测前,要检测两个以上已测界址点或图根点,较差值小于5 cm时才能开始观测。测点的视线长度不能大于定向边的长度。

摘 要:简单介绍了界址点精度及其测量方法,分析了棱镜偏心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技术对策。

关键词:地籍测量;界址点精度;棱镜偏心;测距仪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8-0156-02

为合理规划使用土地,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必须科学地开展地籍测量工作。我国土地辽阔,地形多变,道路纵横交错,测量工作十分困难。作为划分宗地权属界线的标识,界址点在测量工作中尤为关键,它与土地的面积、形状和位置等密切相关,必须确保其测量精度。因为如果出现过大的偏差,就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地籍图的编制和土地分配等后续工作。国家对界址点的测量精度有一定的要求,应按其标准进行测量,减少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

1 界址点精度及其测量方法

通常所说的界址点精度,是指解析界址点精度,按照行业标准,可将其分为±0.05 m、±0.075 m、±0.10 m三个等级。常用的测量方法有两种,分别是解析法和图解法。解析法是利用测距仪或全站仪,选择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例如截距法、极坐标法),在野外对所观测的元素进行测量,然后利用专业计算公式求出界址点的坐标位置。要将界址点的测量误差控制在0.05 m以内,就必须使用该方法。测量工作可单独开展,也可与地籍图测量工作同步开展。求出坐标后,需及时验证,以确保无误。图解法是以实际勘测数据为基础,选择合适的算法,通过几何关系来求得界址点的位置。该方法并不对界址点的实际坐标进行测量,而是在图上量取后经转换最终求得。往往要量取两次,且点位较差不得超出图上的0.2 mm,以确保坐标的精确性。由于该方法的测量精度相对较低,所以在农村应用得较多。

2 影响界址点精度的主要因素

虽然地籍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越来越精准,但测量中界址点的精度很容易被忽视。另外,虽然观测时出现的偶然误差造成的影响逐渐减小,但系统误差并未随之改变。影响界址点精度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棱镜偏心、测角、测距、控制点等。因受棱镜偏心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在此主要对棱镜偏心这一因素进行分析。

2.1 误差原因分析

以极坐标法为例,假设控制点的点位误差为m0,按照相关标准,m0不得超过5 cm,而实际测量中通常将其控制在2.5 cm以内;将测角误差设为m1,m1=mβl/ρ,其中,l代表边长,mβ代表测角中的误差,按照行业内的精度标准及要求,在测量时通常只需要测量半个测回即可;将测距误差设为m2,则m2=ms=5 mm+3×10-6×D(km);将仪器对中误差设为m3,在实际测量中,可适当调整对中情况,由于其影响较小,因此可以忽略不计;将棱镜偏心误差设为m4.通过对以上几种因素进行考虑,可求得界址点的测量误差为:

. (1)

大量实践表明,现代化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精确度越来越高,所以控制点、测角、测距和仪器对中度界址点精度的影响也随之削弱,而棱镜偏心的影响逐步增大,成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只考虑棱镜偏心误差造成的影响。

2.2 棱镜偏心对界址点的影响

在实际测量中,如果将棱镜作为唯一的标准,显然所测得的界址点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测距仪的光斑有一定的大小,如果棱镜与测站之间的距离合适,然后瞄准界址点,则也能回光。从大量试验中可大致获得棱镜偏移量和测站与棱镜距离之间的关系,即当距离为2 m时,棱镜偏移量为5.5 cm;当距离为5 m时,棱镜偏移量为4.5 cm;当距离为10 m时,棱镜偏移量为3.5 cm;当距离为20 m时,棱镜偏移量为2.0 cm。

当测站与界址点之间的距离较小(<9 m)时,如果使用全站仪对界址点进行测量,则精度很难控制在5 cm以内,所以应尽量换一个距离相对较远的观测站重新测量。

当测站与界址点之间的距离在9~30 m之间时,如果使用全站仪直接瞄准界址点,则无法正常测量。此时,将全站仪朝棱镜方向轻微地移动就可以回光,偏移量随着距离的缩短而增加,通常不得大于4.0 cm。考虑到前后偏心差为1 cm,因此界址点的精度应控制在4.7 cm以内。如果条件满足回光,应尽量靠近界址点的位置。

当测站与界址点之间的距离较大(>30 m)时,测距光斑的直径满足要求,所以在瞄准界址点时能够回光。棱镜这时发生左右偏移引起的误差不会对界址点的精度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只需要考虑棱镜前后的偏心误差(约为1 cm)即可。如果对界址点的精度要求为5 cm,则2 km内的界址点都可通过全站仪测量。

2.3 墙角界址点测量精度分析

将墙角作为界址点时,可选择一种特制的棱镜装置,其既能在墙角上自由转动,又能精确对中,确保墙角界址、测距视线和棱镜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对中误差为常数。可在测量的距离上直接加一个固定常数,通过提前测量常数,减少棱镜对中产生的误差。

2.4 提高界址点点位精度的措施

用对中杆铅垂对中,以减少棱镜对中误差。当利用全站仪或测距仪测定地面界址点时,一般采用极坐标法测量。一个测区应选择数量适当的针状建筑物目标(例如天线、避雷针等),并用交会法(至少达二级图根精度)测定其平面位置,以作为测图专用的后视方向点。在测站定向时,应选择与本站通视的最远控制点作为定向点,一般情况下,用作定向边的起始边长不得小于100 m,条件困难时不得小于50 m。小于50 m 的定向边应用铅笔尖或小针作后视,瞄准方向后再放上棱镜测距。需要立靶的后视点应尽量瞄准其底部,无法瞄准其底部时,应通知立靶员将目标立正。每站定向后,应瞄准另一明显目标测定并记录其方向值,每观测30个点后,应重新瞄准该目标,以作检查。每站开始观测前,要检测两个以上已测界址点或图根点,较差值小于5 cm时才能开始观测。测点的视线长度不能大于定向边的长度。

猜你喜欢

棱镜界址偏心
赵世华
THE FAREWELL
基于ArcGIS的宗地图自动化制图研究
大棱镜温泉
浅析小批量偏心件的加工方式及检测方法
师父偏心
水晶棱镜
偏心
这不是万花筒 Fragment
城镇地籍调查中地籍测绘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