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小刚电影的文化表征及转移轨迹

2014-11-12方婷婷

黄山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商业片冯小刚

坚 斌,方婷婷,刘 宁

(黄山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黄山学院 团委,安徽 黄山245041;武汉传媒学院 人事处,湖北 武汉430205)

放眼整个华语电影市场,除了周星驰、王家卫、王晶、侯孝贤等这些已早闻名的港台导演,能在中国掀起风暴的大陆导演并不多。对于电影导演的研究,无论从中国电影体制或是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变迁都可以看出,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以及受众关注的核心。[1]82-83要想观众接受一位导演并不容易,当然导演的作品必定成为评判他最重要的标准,影视文化、影片包装、营销、影片关注点等,都是影片成败的关键。

在歌舞升平、欣欣向荣的2012岁末,冯老打破观众对他一贯的影片定位,以一部灾难片《一九四二》大跌人们眼镜。对于这部影片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是冯老的影片自成一派的特点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火爆的场面,没有暴露的镜头,有的只是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故事结构,捧腹的幽默和真挚的悲伤。

一、作为招牌——“冯氏”电影接受史

冯小刚自幼喜爱美术与文学,高中毕业后,于1978年考入北京军区文工团开始他的军旅生涯,在1984年转业,[2]115-117这距离他导演第一部影片《永失我爱》有10年的时间,这10年里冯小刚经历过无所事事、美工师、不断创作剧本、剧本被“枪毙”,最终走向导演之路的过程,经历了拮据、拼搏、成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打开国门迎接外来思想,冯小刚正是在这种国情下开始他的电影之路的。

无论是在还背负着传统思想包袱接受外来文化的20世纪90年代,还是物欲横流的今天,冯小刚的影片总是能给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影片的票房和口碑之所以好仅靠几个大牌明星、大投资等来解释显然是不够的。冯小刚的影片总是讲述发生在城市里的故事,关注普通人群,几乎每个观众都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部分。他的电影能带给观众欢乐,在欢乐之后,却能激起观众心灵最深处的感受。爱情是美好的,每个青年男女都执著地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爱情,但是命运却是残酷的,《永失我爱》中苏凯在享受自己甜蜜爱情的时候遭遇晴天霹雳、忍痛割爱,但杨艳的真诚、细心再一次打动了苏凯,最终他接受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含笑而去。凭借《永失我爱》中真挚的情感、诙谐的幽默,冯小刚第一部影片就征服了观众,成为我国当时走向低靡的电影市场上的一道闪光。随后在1997年,冯小刚以《甲方乙方》一炮走红,创下中国电影史上至少两个第一:1949年以来第一部为特定档期所拍摄的影片;第一部采取导演不领取片酬、而于影片利润中提成的“风险共担”型影片。这部影片最终夺得1998年票房冠军,并确立了“贺岁档”概念。从那一年起,每到岁末“贺岁档”总是挤满了很多“大片”。电影《甲方乙方》具备了冯小刚电影特色的雏形:具有“京味”幽默的特色语言、表现平民角色、小人物的欲望、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反思等,这些贯穿冯小刚电影的基本特点在这部影片中得以体现,随后冯小刚一直活跃在商业片和“贺岁档”中。在商业电影中摸爬滚打的冯小刚并没有丢失自己的想法,没有被利益冲昏头脑,在2012岁末,经历了18年的沉睡,《一九四二》终于上映。2012年的“贺岁档”使我们在分享欢乐的同时,也多了对一段鲜为人知历史的了解和对民族的思考。影片按照剧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拍摄,辗转多个省市,历时130多天,主要演员全部挨饿受冻,只为符合角色的形象,最终把这部带有历史性思考的影片呈现给了观众。在此之前,《唐山大地震》就已经让观众看出冯小刚电影风格的转变,这次他彻底让观众看到了当年发生的灾难,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他的电影不只有喜剧,也有悲剧;不只是商业,也有对民族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思考。

冯小刚已经是中国电影的一个符号、一个象征,提到冯小刚,我们想到的是《甲方乙方》里的“好梦一日游”、《手机》里的“傻根”、《非诚勿扰》里的“秦奋”……还有很多经典的对白:“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甲方乙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鼻孔迎接光明……(《不见不散》)、做人要厚道(《手机》)……”这些经典的台词和编剧、小说原创是分不开的。冯小刚被称作电影界的王朔,他的剧本大都改编自王朔的小说,王朔的小说以其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故事安排完成了对中国话语习惯的一次次巧妙颠覆,冯小刚的电影其实是王朔文化在中国电影中的延续。他的喜剧效果主要来自于语言的表层语义和深层语义的不协调。他将倒反、失重、移接、婉曲、双关、夸张、对照等巧妙地糅合起来,千方百计地运用到各种人物的对话当中,引发了中国电影里的话语革命。通过主人公的对话,对习惯和传统势力进行无情地嘲弄和讽刺。在这场与所谓的文艺片的战争中,冯小刚没有进行正面的攻击,但他的迂回包抄同样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正是因为语言自身的目的是用来表达和阐述意义的,它不可避免地要与某些重要的价值判断相联系,因此当使用者将高尚与渺小、美丽与丑陋、严肃与诙谐、幽雅与粗俗、正经与胡扯混在一起拉到同一个平面上的时候,也注定消解了它的价值与意义。

纵观冯小刚20多年的电影经历,商业是冯小刚电影的根本,他的影片为商业而存在,经济是生存的根本,也是可以“站着对话”的资格,冯小刚从未否认他所制作的影片不是商业电影。尽管冯小刚的电影都是商业片,但他的影片却并不缺乏人文元素,也逐渐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性问题和思考生命的存在价值。他的电影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是电影资本、社会文化与人文思考的积累。在这一阶段,冯小刚专注于“贺岁档”,对于刚刚从事导演事业、没有名气、没有地位、没有资本的冯小刚来说,他解决了这些问题;第二阶段是2001年至今,仍以商业元素为主,在此基础上,他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手法关注人性、思考人生、关注民族。冯小刚不仅成为了中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之一,他的影片也开始从本土走向全球,胸怀更为宽广,内涵更为深刻。

二、小与大、俗与不俗的影像价值

亲民、关注小人物是冯小刚电影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在冯小刚的电影里,没有形象高大的英雄、没有忠肝义胆的侠士,他的电影所展现的都是各行各业的小角色。这和张艺谋的影片大相径庭,张艺谋的影片画面唯美、气势磅礴、英雄无数,而冯小刚的电影则本土气息极强,无论是《不见不散》里在纽约的刘元、还是《天下无贼》里的农村打工仔傻根、抑或是《集结号》里的九连连长谷子地,都是影片故事所在时空的普通人物,这也符合冯小刚电影本土化的商业营销策略。冯小刚的电影不完全是艺术电影,艺术电影体现导演的个性、风格,导演自己和自己较劲,艺术电影导演不去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只在意影片是否达到自己的要求、是否体现了自己的思想,而冯小刚电影虽然失去了国际化、外向化的荣誉,但他妥协了本土观众,抓住了国人的心理,获得了国人的赞许,赢得了国内市场。他的这一选择注定他与陈凯歌、张艺谋分道扬镳。

影片《甲方乙方》中,几个待业青年凑在一起办起了“好梦一日游”的业务,工作重点是帮助别人过一天好梦成真的瘾。电影的主要人物都是普通百姓,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处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初期,下岗职工、待业青年比比皆是,影片中的这些人微不足道、没有地位、不引人注目,是当时这个特定人群的代表。“好梦一日游”帮助很多人实现了他们的梦想:爱情梦、明星梦、受苦梦等。他们从最初的开心、胡闹到最终投入感情,连准备结婚的房子也贡献出来。影片故事从最初的幽默、诙谐、搞笑逐步升华到对生活的感悟、对亲人的关怀、对社会的责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影片中,饭店厨师、书店老板等,都是社会随处可见的小人物,小人物也有自己的生活和梦想,书店老板沉迷于将军的美梦,手捧《巴顿》一书登场,随着“好梦一日游”安排的剧情,足足过了一把做将军的瘾,在这一片段快要结束的时候道出世界和平是十分难得和幸福的事这一真谛,这一方面满足了小人物的将军梦,一方面告之观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影片一开始就有一种亲切的味道迎面袭来,这是冯氏电影最宝贵的财富:贴近群众、以小见大、以俗来体现不俗。

随着社会发展,早在多年前手机就已经不是奢侈品,几乎人人都拥有一部手机。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我国物质生活进步非常明显,电影《手机》正是以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手机为元素来表现现代社会人与人的感情和关系。电视台的编辑与主持人是本片的主要角色,作为公众人物,当节目结束之后附在他们身上的光环便荡然无存,演播厅里一套台词,演播厅外又是另一种生活。手机里藏了好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开会呢吧……对……说话不方便吧……恩……”,“手机连着你的嘴……嘴巴连着你的心……你拿起手机来就言不由衷噢……”这些熟悉的台词来自影片《手机》,我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应该考虑一下人性的进步是否与之等同,冯小刚正是看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手机这个障碍物而变得错综复杂才创作出这部影片的。手机是我们手边的一个很小的随身物品,冯小刚却借它来反映人们之间的信任与不信任,并反映出人们手机里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三、社会思考、文化符号与商业空间

“我还是要走商业片的路子。但我要把好的制作引入到商业片中来。”[2]115-117从冯小刚这句话可以看出,他走的是商业片的路子,不只是做商业片,而且是“好”的商业片。这个“好”字所包含的意义并不简单,好的制作、好的思想、好的文化、好的口碑、好的票房……这些“好”综合起来才能融合成冯小刚所谓“好”的商业片。

商业片是相对于艺术片和纪实片而言的,指的是以票房收益为最高目的、迎合大众口味和欣赏水准的影片。[3]95-97商业片集合了多种商业元素,例如当红明星、知名导演、复杂的特效、大投资、大规模宣传、全国或全球同步上映等。商业片特别是美国商业片,投资巨大,票房回报更大,但并不是每部商业电影都是成功的。商业片的主要作用是娱乐和休闲。其成功与否,主要看票房。冯小刚从开始到现在,所拍的影片都是商业片,但是他早期的影片和现在的影片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早期的冯小刚在我国影视界一无是处,他强烈地需要通过成功的作品来证明自己,当然在证明自己的同时也需要收获经济利益。而当时的陈凯歌和张艺谋已经凭借《霸王别姬》和《红高粱》在国际上捧回大奖,这两部影片标榜着“中国艺术”。而在当时的中国,国人却不知所云,这两部影片的实际目的是国际,是给外国人讲中国的故事,讲中国某一阶段、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他们的目的是得到国际电影人和国外观众的认可。 而《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的定位都是国内观众、是国人,不论是讲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还是讲中国人在国外的故事,抑或是讲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目标也极为简单,直击票房。所以在看这些影片的时候,我们不会背负民族的屈辱,没有历史的重任,尽情地享受影片带给我们的快乐、伤感。《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改变了我们对冯小刚电影的看法,在这两部影片里,我们看不到冯小刚式的诙谐幽默,更多的是回顾历史、了解过去,从而思考现在,思考民族、亲情。正如冯小刚自己所说:“现在有地位了,有钱了,可以拍一些曾经自己想拍的电影,实现自己曾经的梦想,做一个有责任,有良知的电影导演!”[3]18也许是出于同一种理念,也许是二人的默契,刘震云和冯小刚一拍即合,18年之后《一九四二》登上银幕。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不会感觉到轻松,沉重的历史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冯小刚对社会的思考不止是这两部影片,《天下无贼》、《集结号》都有着对社会、对历史的思考,既有对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希望,也有对为国家建设付出生命的无名英雄的追忆。这是一个电影人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冯氏电影完全符合商业片的准则,电影是艺术品,是神圣的,同时拍电影也是需要雄厚资金的艺术创作活动,因此电影艺术与商业成为了一对相互影响、不可拆散的矛盾。如果把电影比作艺术殿堂,张艺谋和陈凯歌已经先一步步入这座殿堂,并且已经是身在殿堂的神,他们获得的荣誉让身在殿堂之外的冯小刚极为羡慕,张艺谋和陈凯歌在电影中的艺术造诣也是冯小刚不可复制的,而冯小刚也不会去复制,他必须走出自己的电影艺术之路,另辟蹊径才能有所作为,贴近大众以使自己更受欢迎。张艺谋始终强调电影的艺术性和品位,但是他也妒忌冯小刚的票房,冯小刚为了挤进这个艺术殿堂也曾尝试转型,除了《夜宴》,他从《手机》开始让自己的电影更体现对社会的思考,但同时他并没有撒手自己最大的砝码——商业,虽说冯小刚的电影在张艺谋看来俗不可耐,但他毕竟将电影的艺术性、文化性同商业做了结合,从艺术品中挖掘了商业空间。《一九四二》汇聚了冯小刚很大的心血,以战争、灾难为主题,但仍是冯小刚式的商业片,相比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一九四二》并不是票房冠军,但对于一部反映历史题材的影片来说,仍有不俗的票房成绩。人们从这部影片中看到1942年这段被忽视的历史,思考今天物质的进步,思考人性,这是冯小刚更想带给观众更想表达的影片内涵。

四、结 语

冯小刚导演是中国电影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冯小刚的影片走进了观众的内心,为中国的电影产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他的影片以小见大,从一个小人物、小事件反映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更重要的是他关注社会、关注民族、关注人性,这也将影视作品的教育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让观众去思考、去明白、去了解;他的影片将这些元素与商业进行了完美地融合。在电影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未来的中国电影产业会更加繁荣,冯小刚的电影生涯也将更加辉煌,让我们拭目以待!

附录:

冯小刚导演的作品

[1]乌兰.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2]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3]刘康.中国的全球化与文化潮流[M].夏威夷: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商业片冯小刚
冯小刚横看成岭
韩红三录《绒花》
论商业片和艺术片的美学观念之异同
中国商业片创作的现状及思考
我们来看一些文艺佳片压压惊
冯小刚 不做“假评委”
冯小刚:老炮儿伏枥,志在千里
浅析近十年来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发展态势
《湄公河行动》主旋律的商业片
冯小刚:刚愎不自用 破釜不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