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2014-11-12叶飞华周坛根姚学良金永祥姚连顺
叶飞华,周坛根,姚学良,金永祥,姚连顺
(1.浙江湖州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313000;2.湖州市荻港果蔬专业合作社;3.湖州市南浔区农林发展局;4.湖州市财政局)
丝瓜是湖州市重要的蔬菜品种,全市丝瓜面积800 hm2以上,年产量近2万t,是夏秋季节百姓家中不可或缺的蔬菜,在品种上,江蔬1号是我市主栽品种之一。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市丝瓜产业,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充分挖掘丝瓜增产潜力,提高瓜农生产效益,满足市场对丝瓜的消费需求,2013年湖州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在学习借鉴江苏丝瓜高密度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丝瓜长季节栽培试验,取得了比本地常规栽培增产增收一倍以上的良好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3个,三比2号(湖南省常德市鼎牌种苗有限公司提供)、绿王子(山东寿光市金硕种业有限公司提供,荷兰引进的杂交一代)、江蔬1号(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提供),因江蔬1号在本地种植时间较长,面积较大,为我市广大菜农所认可,所以本试验以江蔬1号为对照品种(CK)。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湖州市南浔区荻港果蔬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壤为黏土,肥力中上。3个品种,3次重复,共9个小区,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长5 m,宽2.67 m,面积13.35m2。考查小区产量、瓜长、横径、单瓜质量、商品率等。
1.3 栽培管理
①播种定植 2013年2月20日播种,3月16日定植。8 m宽大棚作3畦,每畦种双行,株距50 cm,密度 950株/667m2。
②整枝打顶落蔓 单蔓整枝,主蔓第一次留18叶打项,以后每批瓜10~12叶摘心。根据植株长势,每批每株留瓜1~3条。每批瓜采收后落蔓。
③肥水管理 底肥每667m2施腐熟兔粪4500 kg、45%挪威产三元复合肥30 kg、钙镁磷肥50 kg。追肥5次,每次每667m2用45%挪威产三元复合肥15 kg。保持土壤湿润,保障水分供应,结合滴管灌水,每周施0.5%综宝TBS-有机全溶速溶高效水溶肥(有机质≥50%、氮磷钾≥6%、中微量元素≥10%)1~3次。
④防病治虫 病虫害主要有病毒病及少量疫病、白粉病、灰霉病,烟粉虱、黄守瓜、瓜绢螟、斜纹夜蛾等;在应用黄板、人工抓虫、加强管理基础上,一般每采收一批,用药防治一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比较
①总产量 由表1可知,3个品种中以绿王子产量最高,为10167 kg/667m2,分别比三比2号、江蔬1号增产1862 kg/667m2和2502 kg/667m2,增幅分别为22.4%和32.6%。
②前期产量 湖州市露地丝瓜采收始盛期为6月中旬,此前采收为前期产量,对经济效益影响较大。试验结果表明,三比2号、绿王子、江蔬1号始收期分别为5月5日、5月7日和5月9日,以三比2号最早,分别比绿王子和江蔬1号早2 d和4 d;前期产量以绿王子1520 kg/667m2最高,分别比三比2号、江蔬1号增产193 kg/667m2和206 kg/667m2,增幅分别为14.5%和15.7%(表2)。
表1 3个丝瓜品种总产量比较
③高温期产量 2013年湖州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高温天气,因高温影响许多露地丝瓜产量也下降。因此,此阶段产量反映了丝瓜品种的耐高温性以及该试验技术条件是否满足丝瓜正常生产的需要。结果表明,3个品种高温期产量以绿王子最高,为4191 kg/667m2,分别比三比2号、江蔬1号增产859 kg/667m2和1251 kg/667m2,增幅分别为25.8%和42.6%(表3)。3 个品种 7~8 月共产出4批瓜果,平均每批次产量达到了735~1048 kg/667m2,未出现高温高湿带来的“伏缺”现象[2],说明了该试验技术条件基本满足了高温期间丝瓜生产对环境的要求。
④后期产量 丝瓜后期产量反映了一个品种植株的后期活力。本试验10~11月采收的丝瓜产量为后期产量,绿王子为1510 kg/667m2,667m2分别比三比2号、江蔬1号增产436 k和569 kg,增幅分别为40.6%和60.5%。其中三比2号、绿王子、江蔬1号10月的产量分别为前一批次(第9批)产量的 89.5%、119.2%和81.2%。到11月,气温下降,加上植株趋向衰老,难已形成正常产量,3个品种产量相近,为321~367 kg/667m2,为正常产量(第 9批)的 38.3%~44.8%。
2.2 坐果情况与瓜果性状比较
①单株坐果数及果实性状 坐果数以绿王子全生育期 29.0瓜/株(平均每批次坐果 2.41瓜/株)为最多,分别比三比2号、江蔬1号增加3.4瓜/株和5.7 瓜/株,增幅分别为13.3%和24.5%。平均单瓜质量以绿王子0.41 kg为最大,比其余两品种均增加0.03 kg。在瓜长、横径上,三比2号属于粗短型丝瓜品种,平均瓜长 30.1 cm,横径 4.45 cm;绿王子和江蔬1号属于细长丝瓜类型,平均瓜长50.2 cm左右,横径 3.73 cm 左右,以绿王子稍长、稍粗(表5)。
②不同采收时间的瓜果性状 首批瓜因植株较小,叶片面积较小,末批瓜因气温较低、植株衰老、叶片光合能力下降,单株坐果数、瓜长、单瓜质量等性状均明显差于其他采收时间。如三比2号、绿王子和江蔬1号首批瓜的单瓜质量分别为平均单瓜质量的 61.0%、58.9%和57.9%,首批瓜的瓜长分别为平均瓜长的 77.8%、70.7%和67.6%,三比 2号末批瓜的瓜长为平均瓜长的80.7%。其他采收时间的丝瓜性状保持相对稳定,但存在递增或递减的变化趋势:单株坐果数呈前多后少递减变化趋势,单瓜质量、瓜长分别呈前小后大、前短后长递增变化趋势。3个品种的瓜果横径,除了三比2号末批瓜横径较小(为该品种平均横径的73.9%)外,其他采收时间以及绿王子和江蔬1号的所有采收时间,瓜果横径均保持了基本稳定。
表2 3个丝瓜品种前期产量比较
表3 3个丝瓜品种7~8月高温期产量比较
表4 3个丝瓜品种后期产量比较
表5 丝瓜3个品种坐果情况及果实性状比较
③商品性 总体商品性以绿王子相对较好,商品率较高,三比2号因瓜型变幅相对较大,病毒病对瓜果外观质量影响相对较多,总体商品性相对较差。三比2号、绿王子、江蔬1号的综合商品率分别为94.9%、96.8%和95.1%,以绿王子最高。
2.3 抗逆性比较
①耐低温性 根据田间生长情况,3个品种对前期低温的抗性无明显差异。后期对低温的抗性,从10月生长情况看,以绿王子相对较强,产量达到正常水平,商品性较好;其他2个品种产量开始下降,瓜果外观商品性也逐步变差。从11月植株生长情况看,以绿王子和江蔬1号耐低温性较强,株型、叶形、瓜型与前期变化相对较小,衰老程度相对较轻,三比2号耐低温性较差,株型、叶形、瓜型与前期变化相对较大,衰老程度相对较重。
②耐高温性 2013年异常高温对露地丝瓜产生了较大影响,本试验8月10日14:00于1.6 m高处实测棚温达62℃,在这样的高温下,绿王子7~8月的产量变化仍很平稳,而江蔬1号、三比2号产量分别从6月下旬和7月下旬开始明显降低。因此认为,3品种的耐高温性为绿王子>三比2号>江蔬1号。
2.4 病害发生情况比较
丝瓜病毒病于7月22日从三比2号首先开始发生,后呈逐步加重趋势,到8月23日,三比2号病毒病病株率已达28.4%。绿王子、江蔬1号病毒病始发时间为8月上旬,病株率分别为5.9%和7.2%。由于丝瓜本身的耐病能力以及生产中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基本保证了丝瓜的正常生长,各品种均很少有因病毒病造成的明显畸形果。在病毒病导致果皮可见凹凸或大小头明显等瓜果方面,在7月下旬至11月中旬期间,三比2号、绿王子、江蔬1号病果率分别为6.3%、4.3%和4.7%。因此,对病毒病的抗性,3品种中以绿王子最强,三比2号最弱。另外,5月9日,由花瓣引起的灰霉病烂瓜情况,3品种中只有江蔬1号没有发生,三比2号、绿王子病果率分别为13.6%和4.8%。8月19日,由疫病引起的烂瓜情况,只有江蔬1号发生,病果率5.0%。因此,3品种的总体抗病性以绿王子最强,江蔬1号次之,三比2号相对较弱。
3 讨论与结论
绿王子表现为产量较高、耐高温性、对病毒病抗性较强、商品率较高,综合性状表现最佳,是值得我市推广的丝瓜首选品种。另外,三比2号是不同于绿王子的短粗型丝瓜品种,成熟期早,食用品质优,可以作为搭配种植的推广品种之一。江蔬1号产量偏低,品质、抗逆性、抗病性等优势也不强,可逐渐退出市场[1]。
本试验丝瓜种植密度为950株/667m2,为本地常规种植密度350株/667m2的一倍以上,产量为本地常规栽培高产水平3000~4000 kg/667m2的一倍以上,也高于江苏大棚早熟栽培5000 kg/667m2的产量水平[2],经济效益成倍增加,增产增效非常显著,是我市值得推广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本试验引进应用并创新了丝瓜换头、留瓜、施肥等技术,取得了较高的产量,但种植密度与江苏省江阴市3000株/667m2的高密度栽培相比还偏低,增密增产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陈玉浩,眭辉金,王辉琼,等.镇江地区丝瓜高效栽培品种比较试验[J].长江蔬菜,2012(4):22-24.
[2]娄丽娜,苏小俊,王辉,等.江苏省丝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J].长江蔬菜,2013(9):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