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高新区技术市场建设及创新研究

2014-11-12邱宇梁飞

科技与创新 2014年18期
关键词:体制创新高新区服务平台

邱宇 梁飞

摘 要:分析了太原高新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太原高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太原高新区技术市场在促进高新区体制创新方面的必要性,大力推动高新区技术市场的建立,创新服务模式,加速技术转移,提高高新技术落地高新区的速度。

关键词:高新区;技术市场;服务平台;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4.3;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8-0121-0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4-08-19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提出“要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为创新驱动提供支撑。要以研发中介、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领域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深化改革,坚持市场导向,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创新驱动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市场导向,努力建设高新区技术市场,整合科技资源,集聚中介服务机构开发建设“6S”科技服务平台,大力提升技术服务水平,进一步促进高新区技术市场的繁荣发展。

1 太原高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24 km2,年财政收入20亿元。截至2013年,太原高新区入区企业3 000多家,其中,科技创新型企业300余家,经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08家,占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33%;纳税额20万元以上的企业500家,其中,纳税额100万元以上企业200家。

在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经太原高新区认定的高新技术入区企业不足4%;纳税额20万元以上的入区企业不足20%.随着高新区政策的实施和企业的发展,企业对科技成果、项目、技术、人才和企业发展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多,区内现有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

2 区内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区内各类孵化器和科技园区共24个,并建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国青年留学人员创业基地、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基地等。随着区内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急需建立一个专业的技术市场和信息化平台,而在区内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

2.1 中介机构不能满足企业创新需求

区内的科技服务机构主要有太原技术转移促进中心、山西省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太原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这些服务机构主要是提供咨询、培训等简单的服务,它们吸引的国内外高技术服务业较少,技术、成果、人才和创新资金市场资源少,不能为全国甚至是全球提供服务。

2.2 缺少技术转移交易服务平台

区域成果、技术、人才和融资等创新资源主要是以企业自行发掘为主,没有一个专业的科技成果征集、遴选、发布、对接、交易和融资平台,不能满足科技资源向区域集聚、创新信息快速传播的市场需求,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步伐。

2.3 没有规范的技术市场

区域科技中介机构以民营为主,多以项目申报、商务代理为主,个别企业有技术中心或服务平台,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完善的服务流程,这些原因致使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缓慢。同时,由于国家为区域高技术服务业提供的扶持政策较少,所以,难以吸引科技服务业企业入区,而且高技术服务业落地园区没有服务场地,无法开展工作。

3 建设太原高新区技术市场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优化市场环境,挖掘产业发展潜力,以强化市场培育、建设服务品牌、完善信息平台、加强行业自律为抓手,发挥市科技行政部门的协调作用,加强政府统筹和支持,支持科技服务业示范项目的开展和科技服务业示范机构、示范基地的建设,扶持一批主要为中小型科技服务企业提供创业投资的机构和担保机构等,引导社会资金对科技服务业的投入。

参照“西安科技大市场九部一室科技服务流程”,太原高新区投资1 000多万元、依托太原技术转移促进中心建设太原高新区技术市场。该市场位于高新区创业街42号技术转移大厦,面积超过3 000 m2,集聚科技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人才服务、创业孵化服务、技术转移服务和科技条件服务等一站式定制服务。

3.1 技术市场和技术条件

技术市场面积超过500 m2,建立了综合咨询服务区、科技服务区、企业孵化区、平台支持服务区、金融及产权服务区。技术市场配备数字化办公设备100多台/套、信息服务平台开发设备30台/套、服务器5台、网络设备20余台,市场内接入双通道20 M光纤宽带,内设1个视频会议室和1个多功能会议室,并配备高清投影仪和大型背投环形幕,以满足网上在线对接交易和视频会议服务的需要。

3.2 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

按照太原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建设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入区科技服务机构享受入孵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目前,集聚区孵化面积超过3 000 m2,集聚加拿大全球技术储备公司、上海技术储备银行、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山西省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中心、山西股权交易中心、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研发设计服务机构、网络服务平台和评估评价服务机构等企业。

4 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交易服务平台

借鉴科易网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家科技成果网、中国创新驿站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建设符合太原高新区区域创新发展服务平台,整合科技资源,采用线上交流、线下体验的创新服务模式,推动“产、学、研”的快速结合,加快成果转化速度。

4.1 太原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该平台主要包括科技成果库、科技项目库、科技专家库、技术需求库和网上交易平台等5大主要模块,努力构建基本覆盖太原地区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将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深入到基层中小企业和农村。

4.2 创新驿站

太原技术转移促进中心于2012-07被确定为第二批中国创新驿站基层站点。它开启了我市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新工作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解决了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4.3 技术市场“6S”科技服务平台

该平台集技术研发服务、人才服务、创业孵化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技术转移服务和商务服务等6类科技创新服务为一体,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科技服务。

4.4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太原)示范基地

该基地是由太原技术转移促进中心牵头建设,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和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网的领导和支持下,努力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能动作用,有效调动技术服务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功能园区等要素,推动太原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5 技术市场科技服务模式

高新区技术市场开展技术研发服务、人才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技术转移服务和科技咨询服务,实施成果转化协同商务模式,创造科技服务产品,促进高新区产业集聚,为发挥科技服务效益最大化打造科技服务、品牌服务。

5.1 科技服务体系

科技服务体系是由内部各个科技服务机构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决定的。科技创新的核心是技术,按照创新服务和技术之间的紧密程度可将科技服务体系分为核心层、松散层、衍生层和政府四部分。

核心层——大学、科研院所、创新平台(联盟)、科技条件平台、技术转移机构、孵化器和科技金融机构等。

松散层——科技咨询机构、人才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商务服务和行业协会等专业中介机构。

衍生层——从以上两个层次中衍生出的机构,为服务主体提供服务,比如科技服务集成平台。

政府——科技服务体系中的特殊主体,以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通过直接配给资源、组织活动和政策干预等方式发挥作用。

5.2 成果转化协同商业模式

依据太原高新区主导产业布局,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创业孵化→规模生产→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创造科技服务产品,建立业务流程,凝练成果转化协同商业模式。

目标客户:太原高新区的企业。科技服务以企业的创新需求为核心,以实现技术要素向企业流动为目标。

协同服务:按照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核心层、松散层、衍生层和政府的服务功能,组织紧密或松散的协同创新服务,对目标客户实现有效的科技服务。

核心能力:这点主要体现在区域科技资源整合能力上。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共同发力,发挥政府规划统筹、引导、先导和扶持等作用,通过资金投入和环境营造的方式保障有公共产品特征的科技资源投入和配置;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高效地配置科技资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本;通过创建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引导企业逐步进入更多服务领域。

利用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按照知识管理的方式整合区域创新资源,能够有效组织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合作,并确立相关的收益方式,确保技术市场的持续发展。

6 开发科技服务的产品

按照科技服务体系核心层、松散层、衍生层和政府的层级分布特点,创立“工程化解决方案”和“打包服务协议”等科技服务产品。

6.1 工程化解决方案

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环节的整体商业解决方案。在以往的工作中,运用单一的产品或服务,不仅不能满足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还会增加商业成本,而且科技中介服务的成功率较低;制定了“工程化解决方案”后,不但降低了目标客户的创新成本,还加快了目标客户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的速度。

高新区技术市场组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核心层中的服务机构,与目标客户签订企业自主创新服务合同,按照“挖掘企业科技需求→筛选科技成果项目和人才→科技成果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需求→建立科技服务业务”的流程,确立各服务机构的任务和义务,利用合约管理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6.2 打包服务协议

打包服务协议即高新区技术市场通过技术转移促进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提供技术信息共享、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协同服务等技术支持。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各服务机构签订的打包服务协议包括:知识产权保密协议,技术信息发布许可协议,技术、成果、项目和人才信息的加工和技术交易约定,对技术转化经济效益实行的动态评估,支付服务机构技术交易额1%~5%的技术服务费。

7 技术市场服务效益

2014-06完成了太原高新区技术市场的建设,建立了市场灵活机制,利用“工程化解决方案”和“打包服务协议”等科技服务产品,累计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孵化服务、成果发布咨询、企业需求登记等技术服务1 000多次,技术服务收益200多万元。2013年,太原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实现技工贸收入额34亿元,上缴税额1.8亿元。

7.1 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成果显著

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方法有以下两点:①建立中小企业培育库,对符合一定条件、当年不能申报高企的企业实行高新技术企业预孵化;②建立高新技术企业预孵化审核制度,设立预孵化企业数据库,给予入库企业20万元的预孵化资金支持,并将其纳入企业苗圃和孵化器培育。2014年,总共调研企业500家,为高新区引进科技企业30家,引进海外高端人才50多人,培育预孵化企业41家。

7.2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稳步发展

2014年,利用市场的一站式服务为企业申报知识产权的案件有30件,开展培训5次,培训企业50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服务企业300多家、服务技术人员1 500多人。

7.3 协同区域资源开展全方位服务

与区域内13家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合作,为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财务代理、年检、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法律等咨询、代理服务。

利用成果转化协同商业模式开展工作,整合科技资源,逐步完善太原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与国科网、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和省内外的高校院所等合作,收集了我市历年申报、对接会及中心和搜集的项目共3 800多项,引进科技成果130多项,促进技术交易额达15亿元,开展了技术转移活动1 500多次。

〔编辑:白洁〕

猜你喜欢

体制创新高新区服务平台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基于O2O的校园服务平台应用研究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