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向九天借路的人(下)

2014-11-12

少先队活动 2014年4期
关键词:风雹架桥机青藏铁路

高原缺氧,不仅给人类带来不良的生理反应,它给机械设备也制造了种种麻烦。譬如想抽烟,打火机老打不着火,水到80度就沸腾了,大米要煮到100度才能熟,所以老吃夹生饭。东风4型内燃机,它在平原地带可以拉动2500多吨重物,到了高原工地,它只能拖动600吨。铺轨机、架桥机的最大坡度适应能力只有千分之12,而青藏铁路设计坡度要求为千分之20。电缆因高原紫外线强,能用半年的,外层包皮不到两星期就裂开了。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呢?他们想找文献,因为他们正在铺架亘古未有的世界上第一条高原铁路,世界文献没有只字记录,国内也是一片空白,文献资料就期待他们的实践来填补。于是,郭秀春组织了六个专题小组来攻关。最后,他们让电缆穿上了防紫外线的外衣,对所有的机车都进行了“换心添脚”的改造。所谓换心,更换增压器,增强牵动力。铺架机、架桥机,在原有机器下面增装了防风液压支撑脚,以适应高原性多变的气候。六个专题小组把机械上可能发生的问题都一一解决了,可谓备足了粮草,郭秀春便一声令下,青藏铁路的铺架工程就进入了“上天入地,跨越山谷,迎战风暴”激烈的战斗。

2003年3月22日,他们顺利穿越了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9月22日,进入青藏铁路最高点,海拔5000多米风火山的唐古拉山口,11月20日,铁路铺架到江克栋车站,提前完成了铁道部预定的全年铺架任务。2004年6月11日,铺架工程顺利到达位于沱沱河长江源头的通天河大桥。这里有一条因冲击地层而形成的特大山谷,远看犹如将一座大山一劈为二,青藏铁路线上最高桥位的三岔河大桥就矗立在峡谷之上。大桥桥面离谷底54米深,桥全长690米,桥的两端悬架在地势陡峭的山崖上。在这样的大桥上铺架铁轨,其艰难险阻可想而知。那天郭秀春在施工现场跟班作业。当架桥机正要落梁时,突然起风,并夹着黄豆般的雹子,按规定这样的风速是不允许进行架桥作业的。但大梁已经悬吊在半空正要下落,让架桥机撤回来也不可能。风一来,进不能进,退又不能退,大家有些慌乱。此时,正在桥下指挥的郭秀春,系上安全软梯迅速爬上桥墩,在超过6级的大风中,他站立在风雹面前大喝一声:“不要慌,听我指挥,抓紧时间落梁!”在肆虐的狂风中,在风雹噼啪作响的雹雨中,郭秀春犹如横刀立马的大将军,让所有身处现场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个个都有条不紊地进入了各自阵地,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与指挥长一道,在狂风雹雨中坚守了30分钟,让100多吨的大梁稳稳地落到了桥墩上!2004年8月14日,最后一根32米长的梁体在通天河桥桥墩上落定,青藏铁路的铺架任务就算全部提前完成了!

这些用生命和健康来谱写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伟大奇迹的勇士们,他们的故事,郭秀春的事迹,随着奔驰在九天上的火车,在祖国大地广为传颂,就连英国《卫报》也称赞道:“青藏铁路将成为世界上最为壮观的铁路!”

猜你喜欢

风雹架桥机青藏铁路
东北冷涡背景下一次初秋风雹天气分析
82/68m-200T外伸架桥机安全技术管理总结
青藏铁路
中跨高墩架桥机悬空拼装工艺
架桥机安装验收项目的设置与要求
1700吨级架桥机起重系统制造工艺
德州市农业气象灾害特征与区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