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心中激荡着史诗般的旋律

2014-11-11

世纪人物 2014年10期
关键词:巨幅同志中华民族

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七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张义潜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所创作的巨幅国画《重任在肩》。看到、听到这一喜讯的朋友,都为他感到高兴,更为他身上仍然保留着艺术家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而感慨万千。当年,毛主席纪念堂的王建恩同志为纪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来陕征集书画作品,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我。他说其中需要一张周恩来受党中央、毛主席的委托来西安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八尺整张主题画。这应是一幅表现中华民族重大历史转折的的革命历史画。他将要陈列在周恩来革命事迹展览的重要位置。谁能当此重任?我自然想到了以描绘历史人物名扬海内外的长安画派的中间人物张义潜。义潜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就画过这一题材的国画连环画,在钟楼西北角的大批判专栏上,给西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恩同志听了十分高兴,让我征求义潜同志的意见。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今日,义潜同志的画早已进入艺术市场。对此,他到底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他会痛快地答应这件没有任何经济回报的任务的。当我拨通了他的电话,告诉他这件事,不出所料,他爽快地答应了,建恩同志也会心的笑了。两个多月过去了,他给我打电话,让我去看画。八尺巨幅《重任在肩》已经画好了。构图大体和上世纪七十年代那副相仿,画中周恩来与博古同志肩负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在南下西安的风雪秦直道上,驱马飞奔。但总理形象的刻画比上世纪七十年代那幅六尺作品更深入,更细腻,气魄更恢宏。年逾花甲且身患疾病的他行动已经不像昔日那样灵活矫健,在竖起的画板上画高处时他上下凳子都很吃力。但他仍然以充沛的热情、严肃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笔墨完成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宏篇巨制。义记得六十年代初,一幅讴歌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中国画巨作《林则徐》以其磅礴宏大的历史场面,绵密谨严的构图,细腻、逼真、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史诗般的厚重博大引起了中国画坛的轰动。这幅画当年就被印成年画走进了中华大地的千家万户。青年张义潜也成了中国城乡人民家喻户晓的中国画家,也就在这个时期,早得大名的他被迫离开了他所钟爱的美术教育岗位,成了最早的下岗职工、个体户。热爱美术的他创办了陕西第一所私人美术教育园地——“艺苑美校”。在这位真正的自由职业者身上,命运的坎坷,对中国艺术的使命感,非凡旺盛而敏捷的创作欲,才情横溢的艺术家气质,不和谐地搅在了一起。

过早成熟,过早出名,过早承受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得意与失落、欢乐与痛苦,经常在酒精麻痹后的瞬间倾吐净尽,时时在楮墨丹青之间得以渲泄。

几十年来,他的命运也随着我们国家民族大运的波澜而起伏跌宕。画主题画,画历史画,为千古风流人物造像,是他不懈的追求。不管命运对他如何严酷,他也不改初衷,一边在自己狭小的空间中挣扎,一边坚持历史画的创作与研究。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多才多艺的张义潜画过重大历史题材歌颂军民团结保卫中华的巨幅油画《铜墙铁壁》、大型水粉画《革命的大联合》等。在“批林批孔”中,他在西安市莲湖区举办的大批判专栏更以古今历史人物画备受西安广大人民的关爱。那些一夜创作十几幅歌颂方腊起义、洪秀全起义、李自成起义的国画连环画给西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些画白天刚上墙晚上就被有心人揭了,至今下落不明。

在他的笔下,《我们的刘志丹》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巨幅壁画《杨玉环奉诏温泉宫》在华清池畔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在他的笔下创作了描绘郭子仪免胄见回纥搬兵挽救李唐王朝的《免胄图》,描绘唐代开国皇帝文治武功盖世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宗狩猎》,描绘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描绘关云长的《千里走单骑》),描绘昭君出塞的《汉宫怨》,描绘高僧玄奘的《唐玄奘慈恩寺译经图》,描绘忍辱负国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描绘医圣药王孙思邈的《孙思邈行医图》,描绘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嬴政的《秦皇征战图》,描绘天之骄子的《成吉思汗》,还有描绘李白醉酒、张良进履、达摩面壁、陶潜采菊、东坡玩砚、白居易与卖炭翁、屈子行吟、杜甫观春等大量历代风流人物的作品,形成了史诗般的历史人物画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华民族有昔日的辉煌,也有今日崭新多彩的华章。出身平民家庭的张义潜在描绘历史人物的同时,始终把创作的热情诚挚地投给了今日同呼吸共命运的父老乡亲。他笔下有彪悍的套马牧民,恬静的牧鹿姑娘,乘骆驼走西口的陕北婆姨,还有许多普通的教师、工人、学生、农民、战士、医生的肖像,也有含辛茹苦地抚孤成人的画家母亲的肖像。他的作品对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寄予了更多的深情与关切。

从他的大量人物画作品中,我感觉到几十年来他心目中始终激荡着中华民族史诗般的旋律,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在召唤着、激励着这位最普通的平民的儿子。这也是他的作品旺盛的生命之源泉,也是他的作品感人至深的缘由。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思想深深渗透进了他的灵魂和血液,三秦大地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给了他丰富的滋养,对中西绘画艺术规律和技巧的全面修养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方法,以现实主义为基础,以浪漫主义为光华的创作思想使他的绘画艺术平易朴实而又深刻隽永。平民意识,平常心态是他的画风给予我们的强烈印象。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平实质朴的艺术风格的有机结合是他的绘画作品最感人的地方。

猜你喜欢

巨幅同志中华民族
同志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大元帅』与『小同志』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OVER THE RAINBOW
巨幅稻田畫亮相瀋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严良堃同志逝世
叹为观止的巨幅双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