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心传承文明 感恩浸润人生

2014-11-11

女士 2014年11期
关键词:北辰区二女儿孝心

天津市北辰区妇联主席段玉环:“孝心”是对长辈孝敬的心意,是中华民族优良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做为女人,她已是百岁高龄,她是幸福的,儿孙们用孝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爱的真谛,拳拳孝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书写着孝行天下、大爱无言的美丽诗篇。本期我们北辰区推荐这篇故事,希望借助《女士》这块媒体阵地,与广大女性分享女主人公一家人心手相牵,进行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爱心接力,一起展示家庭文明风采,共秀家庭孝心传承。

北辰区果园新村街霞光里社区居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百岁老人——王如意。老人自幼生活在农村,年轻时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她当过妇女干部,曾经带领村里老老少少为解放军送粮食、缝补衣服、站岗放哨,纺线、纳鞋底成为支援前线的最有力行动,俨然一个女民兵队长。后来老人嫁给一位军人,在怀第二个女儿的时候,丈夫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成为烈士遗孀的老人,没有依靠政府,坚强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在异常艰苦的年代,咬紧牙关培养两个女儿读书,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很少见的。

王如意老人长寿的秘诀,除了勤劳爱动的习性和有规律的生活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家人之间的和睦友爱,尤其是儿孙辈们对她百般的照顾和呵护,让老人感到特别幸福。女儿们常说:“没有母亲的坚韧和付出,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母亲投身革命,继承父亲遗志,她的经历铸就我们的家训:爱国、 爱党、 爱人民 、感恩、 奉献、 传文明。”“父亲当年是被叛徒出卖而牺牲的,年仅23岁,所以母亲常常教导我们,要忠诚于祖国、忠诚于党,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老人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她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跟着党走,听党的话,就不会错。良好的家风、严谨的家训,是这个大家庭多年来不断传承和发扬的引航标。

老人不仅含辛茹苦带大了两个女儿,又帮女儿们带大了六个外孙。孙辈们同样接受了姥姥的言传身教,成为了出色的人才,他们中有四位大学生,两位研究生,其中一位还通过了博士学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多次立功并获得国家多项奖励,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老人就随二女儿一家生活。三十多年来,老人在这个四世同堂的七口之家,平安、快乐、幸福的生活着,他们的大家庭被街坊四邻称为“文明之家”。老人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近年来因为“一贯性脑缺血”时常晕倒,二女儿辛树萍和孩子们多方求医问药,悉心照料老人的饮食起居。每周为老人洗发、洗澡一次,关注老人身体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老人生活舒适、安逸,一旦老人出现感冒、气喘等症状,更是彻夜不离左右,精心照料。老人的视力和听力都大不如前,辛树萍每天都会给母亲读读报,讲一些奇闻趣事,陪着老人聊天、一起看戏曲节目。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更年期的不适也开始出现,辛树萍总是告诫自己,要克制情绪,不要和老人计较,就拿她当个小孩子一样哄着、敬着、捧着,哪怕自己付出再多,能够让母亲开开心心的安度晚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王如意老人是幸福的,同时也是幸运的。如今老人已经百岁高龄了,在过去的无数个春夏秋冬里,留给她的是满满的幸福回忆。女儿一家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与呵护让她倍感温暖。二女儿辛树萍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久病床前”不但有孝子,而且孝子对父母的情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历久弥真,最终化作传承美德、敦化民风的人间佳话。2011年,王如意老人荣获天津市“十大感动母亲”荣誉称号,其家庭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天津市文明家庭标兵户和北辰区文明家庭标兵户。2014年王如意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和天津市最美家庭。endprint

猜你喜欢

北辰区二女儿孝心
古人写书能赚钱吗
排毒孝心汤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天津北辰青年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用爱和孝心撑起一个家
孝心歌
此路不通,另辟蹊径
希拉里“二女儿”影响大选?
北辰区四所中学三铁项目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民革北辰区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