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梦知:熬鸡杂汤的电视撰稿人
2014-11-11小远
小远
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吴梦知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高中毕业后考入湖南师范大学,读的是英语系。湖南师大依傍着麓山湘水,特别符合吴梦知的闲逸气质,她每天课余不是穿上运动服爬山,就是撑伞在湘江边的蒙蒙细雨中散步,或者拎一壶茶去泡图书馆。至于过英语专八、申请奖学金等其他学生关注的焦点完全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她也从不觉得自己将来要去考公务员,或是当英语教师,因为“这些职业无法为自己带来自由”。
大学毕业后,吴梦知去电视台面试,她喜欢湖南台的娱乐节目,同时也觉得电视行业会更自由一些。面试的领导见吴梦知长了一副坐不住的样子,便安排她做娱乐记者。
此后一年中,吴梦知辗转于机场和各类发布会之间,学习撰写娱乐稿,生活忙碌而紧张。当娱记让她学到了很多,但她却无法喜欢上这个行业,因为“总要捕风捉影、小题大做,其实挺没意思的。我渴望进一步表达自己,而不是揣测明星们的私生活。”
因为不愿当娱乐记者,吴梦知跳槽到了龙丹妮团队。龙丹妮是“超女”、“快女”、“快男”等节目的创始人,她的团队是一支铁血队伍,加班加点连轴转是家常便饭,虽然待遇优厚,但愿意加入的人并不多。
吴梦知投身龙丹妮麾下之后,没少受这位铁血老板的折磨。龙丹妮仿佛永远不需要睡觉,对细节的要求苛刻到了极致。无论吴梦知怎么努力,交出的作业永远能被龙丹妮挑出毛病。有时候工作方案屡屡被否定,吴梦知也会感到心力交瘁,她问自己:“当初选择做电视,就是为了多点自由,可是到头来弄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真的值得么?”如是反问自己之后,她得到了答案,因为她发觉自己虽然身体上疲惫,但思想却更自由了,并且龙丹妮还教会了她两个理念,一是永远有比现在更好的创意,二是还可以更疯狂。
跟着龙丹妮,吴梦知参与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掀起娱乐风浪的选秀节目,也在娱乐风暴里越战越勇。最初的时候,写策划案都是由制片人给出框架,由吴梦知和小伙伴们进行填充。在这个过程中,吴梦知慢慢摸索出了撰写文案的套路,并学会了寻找新角度。她性格内向,习惯于远距离对某个活动或对象进行观察,因此总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点”,写出的东西让人眼前一亮。渐渐的大家达成了“写文案,找梦知”的共识,吴梦知成为湖南电视圈里首位专职电视撰稿人。
寻找最佳创意点
也许是龙丹妮刻意训练的结果,吴梦知特别注重工作的细节,甚至到了强迫症的地步。一个简单的文案,她会为了无关紧要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标点斟酌良久,一次又一次更改琢磨;有的时候,她会为一张海报的字体光泽度跟设计师大吵一架,较真得有些过分。
随着时间推移,她慢慢放开了,并悟到做广告就要看感觉,有时候感觉对了,措辞什么的反而没那么重要了。随着阅历的增长,吴梦知也改变了事事追求完美的习惯,因为在她看来,创意是无穷的,没有哪个方向是绝对最好的,哪个方向都可以发散,都可以做。迅速地定下一个方向,把它实现到最好,就可以了。
作为创意工作人员,吴梦知深知提升自己的重要性。业余时间里,她从来不混圈子,也不像其他业内人士一样爱聚会和泡吧。一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已经足够,再混圈子脑子就会乱,她情愿呆在家中,泡一杯茶,看一本书。吴梦知喜欢知名脱口秀主持人罗振宇说的一句话:“去看书,就会有好事发生。”她看书的方式也特别传统,喜欢拿一支笔随手记笔记,藉此积累下无数灵感的种子。
写字的人都会有一些拖延症,吴梦知也是如此。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她的工作内容变得越来越单纯,也因此有了更多独处的机会。如果不是特别着急的任务,她会选择在家中完成创作,听听歌,看看碟,偶尔抽支烟,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消磨时间,让各种创意在脑子里翻滚。等到交稿前最后一刻才来到电脑前,噼里啪啦敲打一通,一篇精彩的文案脚本一蹴而就。
有时候导播会临时发来一段视频,要求她在半小时内配上文字解说。吴梦知从不犯怵,全力调动脑细胞应对,在最短时间内交出让人满意的方案。因为思维跳脱,吴梦知的文案看上去比较前卫,甚至让台里的领导看得不明所以,但又不知道怎么去改,最后便决定相信吴梦知,按照她的脚本录节目,结果反响都特别火爆。文案的畅通无阻,赋予了她更大的发挥空间。
吴梦知曾经为李宇春的专辑撰写过文案,创作过程中,她没有浓墨重彩地去描述李宇春的唱功,而是静静地观察李宇春本人,捕捉她的特质。她的文案既温暖又诗意,触及了许多人内心最深处的角落。
从成就感到幸福感
除了当电视撰稿人,作词也是吴梦知工作的一部分。她曾为2007年的“快男”和2011年的“快女”写过词;俞灏明的复出作品《其实我还好》也是出自吴梦知之手。为“快男”作词时,吴梦知曾被质疑为抄袭,后来证明这是一起乌龙事件。台里的人都替她感到不平,吴梦知反而觉得高兴:“人家质疑我说明我的词儿写的还不错,对吧?”
随着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走红,同名主题曲也被人们口口传唱,而这首歌词是吴梦知的无心之作。当时她正在参与“快男”的策划,忙得焦头烂额,台里一位老师发来一支曲,要她配词,看到是首儿歌,吴梦知一口应下,接着就把这事忘得干干净净。半夜3点,对方催稿,说是还有半小时的交稿时间。吴梦知忙放下手中的事情奋笔疾书,写下了一首充满童真的歌词。本以为节目组不会录用,没想到竟然顺利通过。
因为工作忙碌,吴梦知并未关注《爸爸去哪儿》的节目效果。直到有一天同学聚会,满包厢的成年人都在用童声唱“爸爸,咱们去哪儿呀”,KTV大屏幕上出现的正是她亲手写的词,那一瞬间她心里乐开了花,第一次收获了迟来的幸福感,原来不经意间做的一件事能带来这么多美好。
比起轰轰烈烈的选秀,吴梦知更喜欢为《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等真人秀节目撰写旁白。相对于那些精心策划的娱乐节目,真人秀更加真实,也更加散乱,旅程中会出现许多突发状况,明星们也会展现出不为人知的一面。所以,裁剪完的片子交到撰稿人手里的时候基本都是乱糟糟毫无头绪。吴梦知需要理顺脉络,提炼出一些人生哲理,通过文字及注解让节目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她非常喜欢这个过程,因为足够感性,可以唯温暖和有趣马首是瞻,不必考虑那么多的商业利益。而经过她处理的视频,果然是点石成金,一下子就增加了趣味性和故事性。知名娱评人黄佟佟曾这样评价吴梦知为《花儿与少年》搭配的旁白:“在7位明星混乱的旅程里,难为她每一集都能总结出令心肠气回肠的人生哲理,每次看得心乱如麻之际,一个男声就开始深情款款抛出一段温暖而励志的人生感悟,一下子熨平了都市人燥乱的心。”
比起有些电视节目无厘头和无下限搞笑的旁白风格,吴梦知的脚本更具温情。有人诟病她爱走煽情路线,不敢尝试非主流的东西,她这样回应道:“私媒体兴起之后,整个社会太多暴戾之气,很多人已经不再相信美好,充满仇恨和迷失,挺可怕的。所以能坚持表达和输出真善美,我觉得很好。悲伤很容易,但我们孜孜不倦地尝试下去,还是因为爱和温度。”
对吴梦知来讲,工作不只是个输出的过程,同时也是输入的过程,比如她会在做旁白的时候解读相关人物的人生经历,顺便从中汲取养料。吴梦知很欣赏花儿团里的大姐郑佩佩,认为她是一个能够驾驭自己人生的女子。在整理视频过程中,她暗暗下定决心也要做个郑佩佩那样的女子,坦然接纳人生里的所有悲喜。
有人形容吴梦知是在为电视节目熬鸡汤,她本人并不反对这种说法,但补充说自己熬的其实是“鸡杂汤”,她希望传递一种麻辣的轻松,同时给路过的观众一点温暖,哪怕是一点点。
编辑 一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