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微课在高职院校中应用的原则及策略

2014-11-11黄克立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原则高职院校微课

黄克立

摘要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及智能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资源备受青睐,本文对微课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及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微课 原则 策略

根据《首届全国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方案》中的解释,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要包含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活动设计。它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旨在实现学习的随时性和互动性,为新时代的高职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方式。

一、微课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应用的原则1.吸引原则教师制作的微课要对高职高专学生要有一定的吸引力。作为微课开发者,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应该在微课的易学性和趣味性上多做文章,制作的微课要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微课的选题可以根据教学实践工作中发现学生刚学过不久又忘记的知识点,或者是很多学生感到困惑不解,经常会向教师求教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微课才能够吸引学生,真正给学生学习起到帮助的作用。微课经过学生反复观看,就能发挥它作为学习资源的效力,使学生学有所得,乐此不疲。2.效用原则在保证“微小”的前提下,微课要让学生觉得这种学习资源非学有用。微课不能为了赶时髦或者为了哗众取宠,光在“表面漂亮”上做文章,它跟时髦的微电影有严格的区别。大多数微课只需要使用录屏工具、手机、DV等,由教师自主录制制作完成,不提倡耗费大成本的人力物力来制作微课作品。笔者建议在每年的高校微课大赛中,要给制作成本相对低廉、由教师个人就可以制作完成的如“PPT+录屏”等作品也有获奖的机会,以大赛推动广大教师制作微课作品的热潮,这样才能制作出满足广大学子的迫切需要的微课作品,对于微课的开发和推广才有真正意义。效用原则是微课灵魂,背离了这一点,它必将受到广大师生的搁浅。3.灵活原则在引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微课可以是在课前、课中或者课后等节点灵活应用。课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微课,预先了解授课内容,便于师生在课堂上探讨问题,直至学习者掌握该知识点或技能。课中教师把微课当作纯粹的教学资源,在教学需要时,集中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更加形象和直观地理解重难点知识。课后教师可以发放微课,为学生提供可以反复学习的课程视频,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课堂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就能自主补习,反复学习、直到学会为止。4.反馈原则在开发、应用与交流共享微课之后,需要对它进行应用评价,为接下来微课程内容的改进提供指导和参考意见。及时的评价与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更优秀微课的开发与共享。广大师生对微课教学使用情况一定会有各式各样的反馈意见,可以通过课程网站的相应论坛留言、QQ群的讨论、微信微博的留言等方式来实现建言建策,教师在充分吸收大家的建议的基础上,不断对微课进行改进更新,促进微课的不断完善。

二、微课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应用的策略1.整合微课与现实课堂关系微课在扎根于现实课堂基础上,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课程引入、核心概念讲述、操作过程的演示、课后的练习等,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应用。与现实课堂的整合时,要注重教学设计,进行学情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等,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制作合适的微课。另外,课后还需要补充相关的辅助教学资源,比如提供训练所需的各式各样素材,或者相关的学习软件下载等,这样微课就能为完成现实课堂的教学任务起到积极的作用。2.拓展微课教学支持服务渠道微课应该及时放到课程教学网站或者Q群的共享文件夹中,这样才能承担起网上辅导的职能,另外还要增强师生之间的在线同步、异步交流工具的使用,比如提供教师QQ号或者微信号码、建立学习Q群等来方便师生互相交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可以无处不在,使得课堂上的正式学习与课外的非正式学习统一、连续。3.引导学生养成移动学习的习惯当前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也将会普及化,“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但在我们发现,高职高专学生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终端设备玩游戏、聊天、购物、刷微博、微信等休闲娱乐活动比比皆是,恰恰没有将其作为一个学习工具来使用,不得不让人叹惜。因此学校和教师都有义务通过开展各式各样活动,如主题班会、宣传板报等,来推动和引导学生养成使用手机等移动移动终端设备来学习的习惯。4.建设系统性微课资源体系微课放到课程网站以后,需要经过教师同行、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实践和评价,使得它能随着教学需求与环境发展不断发展与充实,这样的学习资源才会充满生机。课程网站微课学习平台应该能够记录学生的学习足迹,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进而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随时能让学生进行测试评价等,这些都应该通过建设系统性微课资源体系网站,通过相应的网站功能模块来实现,比如在课程网站上让学生能建立用户信息,保存学生的访问情况,记录学生的在线测试成绩档案等;教师对测试的操作演示、讲解也及时地放到课程网站上,形成系统的学习资源,以方便学生学习使用。

三、结束语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功效日渐突显,如何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微课非常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究,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必将有更多更好的微课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2]李俊.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资源建设初探[J].科技视界,2013,(24).

[3]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49.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则高职院校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