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核电厂辐射环境本底调查的质量保证
2014-11-11葛雄鹰
葛雄鹰
摘 要:该文概要介绍了昌江核电厂申请装料许可证阶段环境辐射本底调查中质量保证大纲的实施情况,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机构、质量控制措施、监查等措施以及质量保证对于本底调查的重要性。
关键词:核电厂 本底调查 质量保证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22-01
按照GB6249-2011《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要求:在核动力厂厂址首台机组首次装料前,营运单位必须完成环境本底辐射水平的调查,至少应获得最近两年的调查数据。核电厂周围环境辐射本底调查是申请装料许可证阶段的保障条件之一,因此,本底调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尤为重要。
1 本底调查的目的、调查内容和调查范围
1.1 本底调查的目的
调查目的:(1)获得核电厂运行前环境中辐射水平和周围介质放射性水平,为评价核电厂在正常运行期间、事故及事故后对周围环境影响提供充分的本底数据;(2)获得运行前环境中天然和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确定生物指示品种,为制定核电厂运行或事故期间环境监测方案及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1.2 本底调查的内容和范围
1.2.1 调查内容
(1)环境γ辐射水平:陆地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和累积剂量。(2)主要环境介质放射性核素浓度:监测环境介质包括陆地环境介质(大气、水、底泥、土壤、陆生动植物)、海洋环境介质(海水、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样品)。(3)收集厂址周围的放射性历史数据:现有的辐射或放射源应用情况。
1.2.2 调查范围
(1)陆地环境γ辐射:以核岛厂房为中心,半径50 km;(2)陆地环境介质:以核岛厂房为中心,半径20~30 km(稻米取50 km);(3)大气:气溶胶、大气沉降物、空气中的H-3和C-14;(4)水:地表水、地下水、降水、饮用水;(5)底泥:河/塘底泥;(6)土壤:陆地表层土;(7)陆生动植物;(8)海洋环境介质:以核电厂总排放口为中心,半径10 km海域;(9)海水;(10)海洋沉积物;(11)海洋生物样品。
2 本底调查的质量保证
2.1 质量保证的重要性
为获得完整、正确、可靠的环境本底数据,质量保证须贯穿于环境本底调查工作的整个过程。本底调查由具备资质的环境放射性监测单位承担,调查单位需建立严密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使其持续、有效运转。
2.2 质量保证大纲
为了编制本底调查工作高质量、按计划的完成,项目承担单位编制了《昌江核电厂申请装料许可证阶段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质量保证大纲》,大纲规定了调查监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明确了有关人员的责权,对资源的配置做出来规定,以确保监测结果的有效性。
2.3 组织机构
项目承担方成立了本底调查项目组,由主管领导亲自负责项目的质量保证,指定项目负责人,组成了项目质保组、现场工作组、实验室工作组等。项目负责人和质保负责人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他工作人员均经过质保和专业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2.4 质量控制措施
2.4.1 物项控制
物项控制包括样品的控制、仪器设备的控制、化学试剂的控制、装卸、储存和运输的控制,本文重点阐述样品的控制,这是本底调查源头的工作。
采样人员对在选定的采样地点所采集的样品按照样品编码规定进行标识,要及时真实填写采样记录表和样品标签,并签名。样品标签应字迹清楚,不得涂改,不得与样品分开。
采集的样品应分类进行简单处理,防止样品变质、污染、被容器吸附等。
样品从采样点送到实验室过程中采样人员轻拿轻放,防止标识的脱落、样品破裂、玷污和变质。
样品运输前应认真填写样品清单、清点样品、检查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样品送达实验室后,接收样品人员和送样人员清点样品,并签字。
接收样品人员将接收的样品放于样品室内,避免暴晒,同时防止挤压、刺破样品袋。
分析人员应对样品分析的中间过程进行唯一性标识,防止样品间混淆。
2.4.2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主要包括现场采样和监测过程控制、实验室分析测量过程控制、数据处理过程控制、阶段报告、工作总结报告和质量保证总结报告的评审等,本文侧重于介绍实验室分析测量过程控制,这是分析数据的来源。
(1)实验室分析测量仪器。
应根据国家检定规程对测量仪器进行检定。当测量系统发生某些可能影响工作参数的改变,做了某些调整或长期闲置后,必须进行检定。
对于α/β测量仪、γ谱仪和液闪计数器等低水平放射性测量仪器,每年要进行一次x2检验,以检查器本底计数或长寿命检验源的计数是否满足泊松分布;每季度测量一次本底和探测效率或检验源的计数率,绘制本底和效率质控图。
(2)放化分析过程控制。
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测量方法应采用国标、行标或技术规范的方法。任何操作人员不得擅自修改常规采用的方法或程序。分析过程中应分析测量土壤、底泥、海洋沉积物、地表水、饮用水、地下水和生物样品的平行样品。平行样品的分析数应占分析测量总样品数的10%~20%。样品平行测定所得相对偏差不得大于标准分析方法规定的相对偏差的3倍。平行双样总的合格率要求达到≥90%。
(3)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
为了检查实验室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可不定期参加国内外组织的实验室测量比对,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改正措施。
2.4.3 纠正措施
项目组发现的不合格,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2.4.4 记录控制
质量记录是证实项目实施质量保证大纲有效性的证据,也是追溯产品质量的依据。质量记录必须内容完整、字迹清晰。记录的贮存保管必须便于检索和存取。必须对记录、有关实验测量和样品保存时间做出规定,建立永久性和非永久性两类记录。原始数据的保存期须执行和满足核电要求,中间处理结果要规定保存期。
2.5 监查
监查是验证质量保证大纲实施及其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项目单位按计划进行内部监查,同时,项目组还接受甲方组织的外部监查。监查计划如下:
(1)现场工作开展第三个月和第二年度开始时进行现场取样检查。
(2)实验室初期条件准备结束,调查工作第一季度结束和中期报告审评时进行实验室检查。
另外还视情况安排不定期监查。对在监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由被监查方认可,并采取纠正措施。
3 结语
昌江核电厂环境辐射本底调查的按期实施及顺利推进,有效获取了核电厂装料运行前厂址辐射环境的背景数据资料,为申请取得装料许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保障,同时也说明了本底调查过程中质量保证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HAF003-1991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S].
[2] GB8999-1988电离辐射监测质量保证一般规定[S].
[3] GB6249-2011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S].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