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语文备课的误区
2014-11-11卢红霞
备课是教学全过程的基础,只有备了课,你上课才能目中有人,胸中有书,言之有物,教学有法。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但实际教学中备课这一教学环节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遗憾。
一.备课的误区
(一)仓促上课,准备不足
当教师的都知道上课就要备课。面对教室的几十双眼睛,你如何能两手空空,脑袋空空?讲什么,怎么讲事先没安排,课堂没个中心,没有条理。东拉西扯的结果是学生的不明所以。如果有特殊情况,没有备课,怎么办?切不可浪费时间在那里胡说八道。首先考虑让学生自己听读背写,让他自己动起来,自己学。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养成好习惯:提前准备一周的课,甚至是一月一学期的课,写好草案。
(二)备课只是做ppt
有些教师备课真的简单,从网上下载与自己备课内容相关的素材,不加取舍地,一拼凑就变成自己的课件。时而听录音,时而看录像,时而又是漫无目的的一张张幻灯片展示,叫人眼花缭乱,看上去热闹,学生也蛮开心。只是一考试,就都不开心了。不顾教材的解读,不顾教学目标的实现,不顾能力的培养,你只是打发了一节课而已。
(三)备课变成背课
某学校开展对外公开课,三位教师上的都是同一节课,听课人听到的是一样的导入,一样的问题设计,一样的教学过程。大家询问后才知,这是之前集体备课的成果。他们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课堂,照本宣科。然而,集体备课的目的绝不是要统一教师们在课堂上的言行。教师应该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自己编写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创造出自己的特色来。
理想情况下,一个课题一般要求教师以认真负责、深入钻研的态度进行四遍备课。
第一遍备课,要求教师不参照现成的资料,自主分析课标和教材,完成教案草稿。
第二遍备课,要求教师广泛参考名家教案及教材的相关材料。对自己的教案草稿进行反思和修改,形成教案复稿,准备参加集体备课研讨。
第三遍备课,是在参与集体备课后根据集体研讨的结果,在充分考虑班级和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对个人备课进行进一步修正与完善,形成教学样稿。
第四遍备课,是在课堂教学实施后,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反馈意见,对教学设计或导学案再次修正和完善,形成完善稿。
二.备课的基本内容
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称为备课。它应包括:研究新课标,熟悉教材,查阅收集有关资料,了解学情,选择教法、学法,设计习题,编写教案,制作课件等。
(一)学习课标
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语文有《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掌握本学科教学的总体要求。课标是国家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依据,也是评估教学质量、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要认真钻研学科考试说明(湖北省2014年有《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考试说明》),熟悉本学科高考的知识和能力考查要求。明确考纲要求的本学科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年轻老师们学习、理解和熟悉这两份文件是备课的第一步。我们教学活动的一切行为都由它们约束和引导。
(二)研读教材,确立教学重点难点
特别是要认真钻研教科书,理清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在教科书中的具体体现,了解教材编写体例,章节之间的联系,确定每一单元的课时分配,进度安排。
对于教材的每一个课题,准确理解重点、难点,是确定教学的关键。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方法、经验、思想)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学生理解存在困难的地方、教学难于实施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烂熟于心,将自己的认知与情感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化在一起,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舒展自如。
对于年轻教师而言,你对教材本身就不熟,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备课不是深读教材而是去研究这个课件模板漂亮,那个课件信息量大,这样做绝对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有一个大学生在我校试讲,据说很是准备了一番。没想到讲的那天,课件放不了,完了,课堂导入在电脑里不是在人脑里。十月初凉的天气讲得大汗淋漓,说话语无伦次,讲的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最后我们只好对他说对不起。你没把教材读到心里去,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教学设计是杂乱的。
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说:“研读教材有三种境界:读得细腻,读得深刻,读得奇美。”他这句话抒情意味很浓,实际上是说研读教材不能肤浅,应该要挖一条沟,甚至是凿一口井的深入。教师本身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有多深。
(三)学情分析
主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对所学知识与技能,哪些学生已经掌握,哪些学生不甚理解;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疑点、难点及对教学的意见、建议。了解学生可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更多的是通过课堂提问、黑板演练、动手操作、测验考试、批改作业及分析试卷等多种渠道进行。应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考虑如何进行教学。比如,术科班的语文怎么上?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种情况下用做题代替教学或者《百家讲坛》放了一节又一节,易中天刘心武于丹讲的比你还多就不合适了。你重点要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四)制定教学方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位实习教师执教《雨巷》。从“现代诗”的派别到作者的生活经历,从“意象”到“主题”,从一个个“是什么”到不厌其烦的“为什么”,老师侃侃而谈,学生昏昏欲睡。大量的无用信息,高深的诗歌理论,这位年轻的老师无疑是个有学问的,只是他自导自演,观众不买账!把学生讲得睡着了,不是老师能力素质问题,而是教学方法有问题。endprint
我们现在反复提建立高效课堂,意味着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多样的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谋求课堂最佳效果。注重学法的指导。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导入。用实物图片、成语典故、制造悬念、激情朗读等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问题设计。课堂上很多教师仍然习惯自问自答,不启发。如何进行问题设计这是个大学问,很能见老师功底。这里不赘述。
3.过渡。师生活动的转换不应是生硬的,是一环套一环,流畅从容具有节奏的。
4.评价。有的教师根本不评价,有的教师一味赞美。老师平时对学生挖苦讽刺,可到了公开课上,学生说什么都是“好”,答什么都是“对”。不加修剪的树木,旁枝横斜,如何塑造成形?
5.准备配套的教学资源。备课时设计好用什么教学资源,什么时候用。运用不恰当,反而会干扰了教学的有效进行。
课改后,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是师生活动设计。教学过程不能是单纯的罗列知识点,而是要设计丰富的师生活动,教师怎样组织学生学习,学生采取什么方式学习,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探究,是黑板板演,还是小组交流,都要详细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重点。
总之,一堂好课,它应该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应该把积累和训练相结合,应该是学和教的无缝衔接。
(六)练习设计和板书设计
教师要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有针对性的练习才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板书设计应简单明了。
(七)编写教案
语文学科既有新授课,复习课,还有练习课,作文评讲课,各种课型都应该有教案。教案包括课题、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的设计)、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反思等内容。
刚上讲台的老师教学还不老练,建议写详案。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太激动或太紧张,准备了40分钟的任务20分处理完了,不要着急,让他读、背、写,搞表演,搞比赛。这也是高效课堂的路子。
(八)制作多媒体课件
有时间做自己做,没时间就拿来主义,再合理修改
(九)创设生动的课堂氛围
进教室前,准备好情绪,整理好心绪。没钱买房子的压力,被女朋友欺负了的郁闷不能带进课堂。你要尊重你的学生,不要让学生成为你的出气筒。你的微笑,你的爱心,你的耐心,你的责任心就是你的职业道德。
一句话,在备课过程中学生永远是你首要考虑的,他们是课堂的主角。
记得有老师问,备好一节课要多久?我想了好半天,觉得这和琼瑶剧里女主角问男主角你爱我有多深一样不好回答。我们语文学科有句名言——语文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意思是说,没有任何一节语文课是尽善尽美的。课堂不可能完全按照你预设的发生,它就会有意外,有破绽,有疏忽。我们只能竭尽全力准备充分。你备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
卢红霞,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黄州。责任编校:左晓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