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4-11-11骆伟军

科教导刊 2014年28期
关键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骆伟军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仍旧突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须以学校为主,还应综合家庭、社会、自我的力量,促使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大学生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在国民包括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对于当代大学生这个群体,他们是否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关系到我国的发展和未来的建设,要使大学生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理念,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1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我国高校长期坚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开设了政治理论课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在课外还开展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活动,组建各种社团,使大学生在各种校园活动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各社会媒体积极传播社会的正能量,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朝向社会主义核心层面靠近,这些努力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备了理论基础。在十八大以后,各高校更是组织学生学习十八大精神,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座谈会,引领大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但在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仍旧突出,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薄弱,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滋生不正确的价值目标,做事情过于急于求成。首先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功利心较重。在事不关己的事情上无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切以自身利益来行动,入党动机不纯,以个人利益来衡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对国家的政治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刻,不能把祖国的命运和国家的富强与社会的进步同自身联结起来。其次,表现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的缺失。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有少部分大学生不关注国家大事,生活上只追求物质上的享乐,缺乏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崇洋媚外,将外国的糟粕视为珍宝,同时缺乏奉献精神,过分追求自身利益,不惜损人利己。再次,表现为缺乏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再违反学校的校规,传播落后思想,破坏校园环境,不能诚信考试,社会荣辱意识淡薄。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并且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为其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社会主义的稳步前进开辟道路意义重大。

2 大学生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原因

第一,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面灌输不到位。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仅依靠少数教育工作者来传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单独的知识性的学科加以讲授,脱离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这种思想观念的灌输没有与家庭和社会的反应形成多向互动,使学生无法在学习生活中融入这种价值观,价值观无法在学生头脑中稳定固化。加之理论的学习上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课堂上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不能在现实生活中依据这种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不能将外在的价值灌输内化为内在的行动。

第二,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生活关系、人们的生活存在的改变而改变。”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多元化趋势,各种价值观也应运而生,大学生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当中,很容易受到多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影响,其价值观也很容易偏离正确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动‘没有硝烟的战争,极力以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取代社会主义价值观,以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构成了严重威胁”,②对外来文化侵略没有防御能力的大学生也容易被蛊惑。

第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片面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和教育对象主体接受及意识形成规律,对教育对象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其内在形成并固化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核心价值意识的系统教育过程。”③而大学生在高校教育中由于受专业和文理科的限制,受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程度不同,而各个学生有其专业和个体不同的兴趣和思维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一,一般来看文科学生的认同度要高于工科和艺术类学生,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其中会有各种差异出现。而同时,对比较与身边的现实生活相关的价值观念的学习会比较容易接受,认同度和实践程度也相对较高,反之,越与自身利益关系小的认同度也会相对较低。

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路径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在学校教育中改善学校的各方面坏境,使学生在学中受益,真正融入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去。但是光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应综合家庭、社会、自我的力量共同努力,促使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是大学生在读期间的主要活动区域,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使大学生主动积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需要在校园内塑造积极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大学生接受正确价值观的熏陶,在无形中塑造自己的积极的价值取向。在政治理论课堂中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通过讨论、观影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释本开新。建立健全教师考核标准,将德育考核作为所占作为教师任职资格的比重加大,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教书队伍,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用教师的模范行为去引导和感染大学生,鼓励正确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负面激励纠正大学生的不恰当的行为。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在课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成为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党团组织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形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校园内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利用广播、报刊等形式,也可发起学术讨论,扩大大学生中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除了学校的教育外,还应加强家庭的文化氛围的塑造,致力于家庭美德的创造,在处理家庭矛盾时能民主宽容地对待,家庭成员之间能互相理解沟通,形成宽厚友爱的家庭氛围,在家庭中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遵守家庭成员的规范要求,培养良好的兴趣,关心国家大事,家长在节假日注重对孩子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与熏陶,家庭成员共同观看各类公益广告,因时因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纠正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为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基础。

整个社会要致力于鼓励和支持社会生活中的从业者树立诚信互助的良好作风,使社会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同时传播思想与艺术相统一的文化产品,摒弃低俗和愚昧的文化产品对大学生的侵害。用网络、数字技术等科技手段宣扬社会的良好传统,规范网络文化,创建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发挥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舆论朝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近,让大学生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自身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积极主动地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深入解读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中国梦,在自身的行动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在平时的生活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判定自身行为的价值尺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吸收新的社会信息,同时发扬雷锋精神,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发挥大学生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大学生活动中宣传并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合各基层不断学习交流,不断反思自己,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合一。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0.

② 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9.

③ 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51.

④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J].党建,2014(1).

参考文献

[1] 陈伟,罗仲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09-12.

猜你喜欢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大力弘扬“东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