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教学贵在有脉

2014-11-11胡云信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9期
关键词:脉络文脉散文

散文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文类。但散文的文类特征并不像诗歌、小说、戏剧那样明显。因此,有人说,散文的特征其实是无特征,它写法自由,体式不拘,突出特征就是“散”。正因为如此,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一直存在种种问题,主要是散文阅读教学难以明确到底要“教什么”,于是教法上的随意性也就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在高中阶段,要么仍像初中那样,着力于生字生词的教学;要么着眼于篇章结构的机械分析,支离破碎的语言评析;要么在对文本蜻蜓点水的感悟之后,陷入任意的拓展延伸之中。

其实,我们都明白,样式繁多文体各异的散文,虽然它的共性就是“散”,但这“散”是外在的、表象的,其思想情感的骨子里是“不散”,散文贵在散而有“脉”。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到的个性化的“文脉”。要找准“这一篇”散文的独特之处,就必须准确把握“这一篇”独特的“文脉”。

首先,散文阅读教学通过把“脉”,来体悟“这一篇”的独特

王荣生教授认为,散文阅读教学,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散文阅读教学始终都在“这一篇”里。作者的人生经验、思想情感都熔铸在“这一篇”里。每一篇散文都有其个性化的言说对象,有其“独特的情感认知”。散文阅读就是要体会其独特的思想情感,体悟其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

因此,散文阅读教学要注重“这一篇”本身,先着力把握“这一篇”的文脉。散文阅读的核心价值在于“分享作者的人生体验和语言表达的精准”。这样就必须走进作者和作品形象的内心世界。以《老王》教学为例,高中阶段教学《老王》,如果仍停留在分析老王与作者的“善良”品质,分析作者与老王的“幸”与“不幸”,就不能真正读懂作者。所以,笔者以为,教学的着力点应当在引导学生走近老王的内心世界,读懂作者的独特体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握文脉,必须发现老王的心理起伏,发现作者的情感脉络。文章开篇点出,“我”坐老王的车子,说一些“闲话”。这“闲话”是什么?真的就是闲话?在“我”看来,这是“闲话”,但在老王看来,则并非可有可无的“闲”话,而是可以将大半生中别人的冷眼与厌弃所带来的压抑和“苦恼”以及“失群落伍”的“惶恐”,有机会向杨绛先生一吐为快。这是老王愿意给“我家”送冰车费减半,送默存到医院而不要车钱的情感起点。对老王来说,车费减半、不要车钱都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心灵的慰藉,压抑苦恼中的一丝温暖,而不能单纯理解为老王善良和感激。这之前的内容都是为下面的故事铺垫张本的。这篇文章的脉络是:不幸的老王向我述说不幸——一吐为快后把我当成可亲可敬的“亲人”——得到了“亲人”的关心,乐于为“亲人”做事——老王病中来向“亲人”送香油和鸡蛋(真诚、渴望和感谢)——老王发现“我”并没有真正把他当成“亲人”——老王第二天在寂寞中死去。送鸡蛋香油这件事有更为细微的脉络,也就是老王内心的起伏和“我”的内心变化。老王满怀渴望来送鸡蛋香油——“我”简单地接过鸡蛋香油并给钱打发(引起老王的失望失落失意)——老王不要钱(要的是理解、感情)——“我”说“免得托人捎了”,把布叠好还给他(我对他的冷漠、不解或误解)——“我”无让座无安慰无表示,开门等老王走(老王苦恼、尴尬)——他笨滞转身走下楼(痛苦、压抑)——第二天死去(孤独孤寂中)。送鸡蛋和香油的环节,老王有一个复杂的内心变化过程:满怀渴望和希望而来,带着失意和失望而去,在孤寂痛苦中死去。“我”也有一个复杂的不为读者注意的内心变化过程:平常心——同情心——漠然心——反省心——愧怍心。纵观全文,文章开头写“我”与老王聊天,带出了老王的过去和现在,这是文章情感的逻辑起点;文章结尾写“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是文章情感的逻辑终点。在教学时我们虽能看到这一句是关键,但这种“愧怍”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又有着什么样的深刻内涵,只有通过把握文脉才能准确理解,才能体会作者历经几年深刻而高贵的自我反省所体现的博大情怀。

其次,散文教学通过把“脉”,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这一篇”的方法

文脉是思维流动的河流,是思想跃进的桥梁,能见出情感发展的“草蛇灰线”。脉或强或弱,或隐或显,或起或伏。散文教学当从引导学生感受“这一篇”独特的脉络开始,来把握这一篇的情感意蕴,掌握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

把握文脉当然得先从梳理语脉入手。语脉通过一些句子来体现,这样的句子就是文章的脉络句。有体现整篇文章的脉络句,也有体现一个段落的脉络句;有显性的脉络句,也有隐性的脉络句。学生阅读时通过圈点勾画,便能发现文章的脉络思路。理出了语脉还是不行的,因为语脉是浮在表面的,交织在深处的还有一个隐而不显的情脉贯穿,情脉往往起伏曲折。把握情脉,便可见出作者对事物情感的发展变化过程,走进作者和作品的内心世界。比如有些教师教学《想念地坛》(这篇文章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姊妹篇,是作者的后期散文,选入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了各种问题,老师把这些问题经过整合一股脑地展示在PPT上,然后逐一讨论。由于这些讨论缺少对文本的整体把握,缺少对脉络思路的深入分析,因而显得各自为阵,支离破碎,于是课堂显得冷清死板,缺少灵动的思维碰撞。其实,学生提的问题完全可以在解读作品构思的过程中解决,教学过程的整体感也会随之增强。《想念地坛》的美和精髓恰恰在作者的心智变化过程和情感演进过程,这些都浑然天成地体现在行文的思路上。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如:文章开始说“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第二节又说,“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第五节又说“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绝”,如何理解?“生命的零度”、“写作的零度”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反复说起?文章中间写到“那个可怕的孩子”,为什么可怕?还有对文中众多疑难句子如何理解等。如果就问题而讨论问题,就缺少上下文的关联,缺少特定的语境,是不能深入解决问题的。只有通过反复品读文本,理出文章的语脉也就是思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阅读文本,把握文字背后的情脉,才能深入体悟语言的深刻含义,体悟作者的情感起伏。endprint

再次,散文教学通过把“脉”,形成“这一节课”的“课脉”

当下的散文教学仍然存在种种低效的问题,或支离破碎品味语言,或架空分析思想感情,或按照固定环节拓展延伸,或在单纯的写作技巧上花工夫。以把握文脉作为“这一节”课的总纲、总线或“课脉”,更能形成这节课一气呵成的教学过程,更能体现师生心灵互动和思维碰撞的水乳交融。

笔者以欧阳代娜上《岳阳楼记》为例。欧阳老师是这样深入把握文脉的:

……我备课时首先发现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将浩瀚无际,风光万千的洞庭湖的胜景只用寥寥几句话就一笔带过去了?……我继续探求时,忽然发现一个关键句:“然则……得无异乎?”感到茅塞顿开,眼前豁然看到作者思路的轨迹:“异”字表明作者要另辟蹊径,“异”字是全文的题眼。……但当我抓住“异”字循文索章去追索时,又发现了第二个问题: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篇幅不小,占去全文的近半,可是这两段除了写景的辞藻生动形象、优美工整之外,并无新意啊!……那么,求异的思路是否在此中断了呢?这是作者的疏忽或败笔吗?带着这两个问题与作者讨论,原来第五自然段的首句已作出了回答:“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一个“异”字再次出现,把全文有机地联系起来了:高尚的人们是有不同于平常人所有的两种心态的。关键是“二者”一词的所指。这是我的第三个问题。它正是指课文第三、四两自然段所描写的“悲者矣”与“其喜洋洋者矣”这两种心态。写这两者还是为了反衬中心题旨。指出仁人志士异于常人的表现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既是对“以物喜,以己悲”者的劝勉,更是抒发自己伟大抱负的前奏。紧接着,一个千古不朽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自然而然地镌刻于天地之间了……”

欧阳老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是理出了文脉,而上课也就有了自己的“课脉”,这个课脉就是着眼一个“异”字。抓住了“异”就抓住了关键,就抓住了文眼,就可以以一字而带动全篇。这样,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指向于赏读文本,品味语言,发现文中的“草蛇灰线”,体会文章的“伏脉千里”,感悟作者的博大情怀。

她把三维目标融为一体,形成了她自己称之为的“立体交叉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所谓“立体交叉”,其实就是要求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指向教学内容的核心点,在课堂教学的流程中连贯地落实教学内容,也就是一节课要有一节课的主脑和主“脉”。用欧阳老师的比喻就是要“一锅出”,用王荣生教授的比喻就是“一根筋”。

一篇散文的独特之处,体现在独到的思想和情感上,而思想情感体现在独特的运思和表达上。因此,散文教学贵在把握“这一篇”的文脉,通过把脉分享“这一篇”的独特,学习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同时形成一节课一气呵成的教学流程。

胡云信,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南京。责任编校:舒 坦endprint

猜你喜欢

脉络文脉散文
四川非遗类旅游纪录片发展脉络浅析
串联知识脉络 巧用动态资源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丁酉年腊月十九黄州寿苏会
文脉
曹文轩说“文脉”
漫话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