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金立群讲《桥边的老人》
2014-11-11刘杰锋
春末夏初,在湖北省武汉市关山中学,金立群博士给高一两个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堂语文课。这堂课,金老师讲的是海明威的一篇小说《桥边的老人》。这是一堂举重若轻、行云流水的好课。
一.举重若轻的教学
所谓“举重若轻”,是指教师的内在功底以及对教材的处理艺术。“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将课文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打通,让他们轻松地感悟课文内容。”[1]为了做到这一点,金老师在处理教材时,下了一番功夫。
1.联系生活,化难为易
《桥边的老人》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篇短篇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也许是年代有些久远、内容有些枯燥的原因,高一(14)班、(15)班的同学们在上课之始,竟然一致认为这篇小说“很乏味”。
学情是这样,教师该怎么办?金老师用他的智慧化解了这一难题。他把小说作了改写,改写成一篇《坐在教室门口的学生》,改写的文章和课文是“套”着的,只不过背景、人物都换了。这一改换,由于与考试相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上来了。
尽管如此,金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梗阻”情况。
比如,改写之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形象?“我”真的是玩物丧志吗?学生不好理解。但金老师不疾不徐,胸有成竹地应对:
师:这就奇怪了。一方面,你们从感情上喜欢他;另一方面,从理智上,又觉得他玩物丧志。这是不是很矛盾?怎样理解这个矛盾呢?
我打个比方。我家小宝宝,今年才三岁,小孩子往往是非常喜欢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小孩子。上个星期天,我去菜场买了一些小龙虾,绝大多数的小龙虾被用来做菜,只留下两只给我家小宝宝玩。弄个盆,放些水,把小龙虾养起来。你们知道,时间长了,小龙虾往往会发臭。我妻子说,臭了,就丢出去。而小宝宝却说:“你要是把它丢出去,妈妈,我就不要你了。”我妻子的第一反应是:“我的宝贝啊,难道你爱小龙虾,超过了爱你妈妈吗?”
我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生:有。
师:那我就问你们,难道那个东西真的比妈妈重要吗?
生:不是。
师:“那个东西”是什么呢?
学生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很快得出结论:重要的不是“物”(小龙虾),而是人(小宝宝)的自我意识(自尊);《坐在教室门口的学生》中的那个学生不是玩物丧志,因为他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这一结论,为后面理解小说的主旨做了很好的铺垫。
从这个教学环节来看,金老师的教学机智在于,他善于借用生活中学生容易理解的事例来阐述一个比较深奥的道理。而类似这样的生活事例,如“代沟”、“隔代亲”、“动物世界”、“上课期间翻墙”等等,在这堂课中还有很多,它们类比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注学情,联系生活,化难为易,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金老师处理教材、突破难点的一种方法。
2.抓关键词,提纲挈领
所谓“关键词”,也就是出现频率高、代表了事物的某个重要方面、体现了某种特定内涵的词语。金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就抓住了一个关键词——不搭,我们可以从他语言重复的次数(21次)听出来,也可以从他的板书看出来。他这样板书:
“不搭”之一:“我”和老人关心的不一样。
“不搭”之二:老人与形势、与通常的价值观发生错位。
“不搭”为什么是讲课的关键词呢?从篇幅来看,对话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我”说了14次,老人说了17次(包括老人自言自语)。这些对话漫不经心,不冷不热,这表明老人与“我”有隔阂。为什么有隔阂?因为两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正因为如此,“不搭”贯穿文章的始终。
“不搭”,揭示了小说中人物之间的矛盾,抓住它,也就抓住了分析小说的“牛鼻子”。实际上,“不搭”被提炼出来之后,后面不论是分析人物形象,还是剖析作品主题,都一气贯通,不再“梗阻”。
“不搭”,看似很普通的一个词语,好像是金老师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大白话,实际上是金老师有意而为之。“好课”是看不出教师“教”的痕迹的,这是教师“举重若轻”的结果。
3.另辟蹊径,读出新意
“《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一段话。
“《桥边的老人》中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通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很多老师的教案上写有这段话。
但金老师“不唯书”,他要另辟蹊径,他要个性化解读,他要思考人性中深层次的东西。老人为什么对“两只山羊、一只猫、四对鸽子”情有独钟,恋恋不舍?他认为这篇小说的主旨是: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辩证的,有些东西看似重要,实际上是不重要的;有些东西看似不重要,但实际上它很重要。也许正是那些不重要的东西,才能够真正给我们以安慰。
这个结论,金老师没有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层层预设,通过仔细研读文本,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总结提炼出来的。
另辟蹊径,读出新意,不但让语文教学有开云拨雾的开阔,有了“领异标新二月花”的美丽,而且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行云流水的课堂
所谓“行云流水”,是指驾驭课堂教学环节、流程、节奏等艺术。金老师的这堂课,在教学流程上有三巧。
1.起初,巧预设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但预设是前提,好的预设是生成的催化剂。
在讲课之初,金老师是怎样预设的呢?
师:这篇课文,你们都看了没有?
生:看了。
师:有什么感觉?我给你们两个选择:第一,有感觉,有触动;第二,乏味。
生:乏味!
师:你为什么感到乏味?
生:内容多为对话。
师:形式很单调。好,请坐,下一位。
生:主要写一位老人,内容很乏味。
师: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老人的故事,看来你对老人是不感兴趣的。如果讲述的是一个美少女的故事,那可能就要强多了。(笑声)
生:写作年代久远。
师:也就是对故事的背景不够了解。
你们回答得很好,幸亏你们说乏味,如果你们都说有意思,那这篇课文我就没什么可讲的。正因为你们说乏味,我才有讲课的必要。
用选择题的形式来预设,这个预设很巧妙,它有四个作用: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二.检查了学生是否预习课文(不预习,回答不出“乏味”的原因);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为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改写课文,做了铺垫。
教师在课前要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金老师做到了,他从学情出发,精心预设,面对学生的“不搭”,自然成竹在胸,应对起来游刃有余。这个预设,体现了对文本的尊重,更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巧妙!
2.中间,巧点拨
老人和“我”因价值观不同而产生“不搭”,这好理解。但老人选择“坚守”,这有什么价值呢?学生一时不能明白。
沉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再述案例,打通学生的认知心理。然后金老师“相机诱导”[2],这样充满激情地点拨:
亲爱的同学们,虽然现在我们没有处在战争的环境里,但我们依然处在严酷的压力中,学习的压力,竞争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下,我们以为有些东西是很重要的,而有一些东西不很重要,渐渐地,我们放弃了。可是,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也许正是那些不重要的东西,才能够真正给我们以安慰。我想,如果有同学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是不是会生活得更愉快一点呢?他的心是不是会变得柔软一些?他是不是会变得有亲和力一些?他是不是更能理解别人一些?
举个例子。假如你离开这个世界,你留恋的,是你当了班长吗?是你考了第一吗?入了团吗?拿了奖学金吗?可能不是。你真正留恋的,是你来过,哭过,笑过,爱过,恨过。是不是这些?
不把课堂填得太满,留一些空间给学生思考,留一些空白给自己酝酿,教学的流程随课堂现场的情况而自然推进,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融为一体,教师和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对方的心灵,同时也走进课文的深处。
这次点拨,巧在时机得当,巧在理性思考,巧在富有智慧的火花。
3.结尾,巧拓展
小说的主旨揭示出来之后,课文的讲解本该可以结束。但金老师意犹未尽,做了拓展。
金老师给同学们补充讲了“冰山理论”,讲如何限制性叙事,讲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可是你没有》的爱情故事,《学长帮助》的友情故事,“我每天告诉自己不要想你”的生活故事,娓娓道来的故事,把阅读和写作巧妙融为一体,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之外的知识。
拓展,加深了同学们对海明威叙事风格的认识;拓展,把前面的阅读教学和后面的写作思维训练融为一体,使两者相得益彰,使整堂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怎一个巧字了得?
“行云流水,举重若轻”,是很多语文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追求。课堂上,教师能做到语言优美流畅,问题设置难易适中、环环相扣;学生能做到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充分表达;师生合作愉快,能力得到发展,思想得到提升,心灵得到净化。这是多么美好的教学境界啊,金立群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做到了,了不起!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2]陈军.陈军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第32页.
刘杰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硕士。责任编校:晓 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