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及训练应关注人的发展
2014-11-11杨林柯
一
从今年全国十八套语文试题来看,作文命题思路依然延续最近几年的模式,缺少亮点,缺少突破,各方诟病的大陆作文命题诸如凌空蹈虚的“文艺腔”“禅意”和 “伪辩证”“伪崇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试题不是千呼万唤不出来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从命题上看得出,命题人的教育观依然是“国家主义”和“社会本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写作观得到了命题者的温情眷顾,但这种眷顾依然受制于前者。其实,教育不仅仅是国家和社会的工具,也应该有对个体的终极关怀。没有个体的健康发育,国家社会的目标很难得到落实,理性的自负会被个体的自由意志瓦解。作为命题者,不能不对教育问题有前瞻性的思考。
从教育观念来说,教育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人展开的,作为高考命题也应该考虑人这个核心要素,让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诸种关系,使学生由自然人逐渐走向社会人和精神人,真正落实“立人”教育使命,应该是作文教学和考试的着力点。
从内容来看,全国十八套作文命题在考查人与人、人与社会这两个层面似乎用力过多,而在考查人与自然、人与自我方面用力不足,不管是全国卷Ⅱ的“给动物喂食”还是北京的“老规矩”,也不管是安徽的“剧本修改谁说了算”,还是广西的“老王生病”等等,似乎都在这两个层面兜圈子,不知道是无意还是“选择性失明”。虽然多家考题给出了“角度自选”的要求,但长期在二元话语系统中浸淫太久的学生内心都很清楚,角度基本都定好了,只能写这个社会文化教给他的东西,其实还是“他选”,是社会性选择,就是试题再鼓励他如何“展示自我”,内心的恐惧还是压迫得他们不敢造次。
其实人性有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忽视人的自然性和精神性,只在社会性方面着力,容易掏空学生的自我,尤其在一个长期的封闭或半封闭社会中,其人性往往会打上这个社会的印记。如果我们的作文命题过多地沉溺于社会层面的思考,那么学生的作文依然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宏大抒情或道德叙事最容易成为排拒个体的非自由语境下作文的主旋律。
从形式层面来看,全国作文命题,材料作文依然占到近乎三分之二的比例。这种考查方式近些年比较流行,据说可以有效地防止宿构和套写,但新课标Ⅰ卷、山东卷、天津卷、湖北卷和福建卷在审题立意上表现出的似曾相识的感觉,考生如果借鉴过去的一些高考优秀作文套写都可以应对。
从字数要求上,新课标I、山东、辽宁均无字数限制;北京、江西考卷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余下13道考题均为字数不少于800字。
从文体限制来看,安徽、江苏、重庆还是限制诗歌,湖南、江西二省考题要求记叙或议论文,其它都是文体不限。
从命题内容、命题形式以及写作要求来看,虽然有18套试题,在具体题目上似乎有些不同,但仔细分析,命题体现出的教育观还是同质化的,命题思路基本一致,这和教育的垄断局面也是同构对应的。
几十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从命题到话题再到材料,似乎很难再玩出什么新花样了,限于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又不能大胆向异邦学习,只能这样子了,也怨不得命题人。
具体来说,全国的新课标Ⅰ还是比较有创意的,它似乎有意把近些年流行的“寓意类”和“时评类”写作结合到一起,命题比较开放,和2005年山东高考作文题“双赢的智慧”有交集,而且暗合了“制度改革”这个社会热点,让考生有较大的思考空间,可以从多方面入笔。
全国新课标II要求就“给动物喂食与觅食能力”展开对“理性之爱”的思考,如果学生从批判的角度写我们现在的教育基本就是圈养和喂食,让学生丧失了独立谋生的能力不知道会怎么评判。
北京卷“老规矩”,让考生思考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说说对老规矩的看法,它是不是符合现代社会需要?但如果学生写“潜规则”与“打江山坐江山也老规矩”怎么办?
上海的作文题让学生思考“自由与限制”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海派语文一贯的超前和底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它让我想到卢梭的话:“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但这个题目内在有一个悖论,对这个话题的思考本身就不自由,隐含着一种“你可以选择自由的道路,但你无法自由”的困境。就像某个网友说的:“你来参加高考题目怎么答随你,你是自由的,但是你不得不参加这次高考,所以你是不自由的。”学生必须选择命题人设计的二元对立思维,不能选择“我也可以选择逃离这片沙漠”,这种不能选择的“自由”本身就是一种“伪自由”。
其他的,山东卷与1990年的高考作文“花与刺”类似;浙江的“门与路”鼓励学生畅想未来依然是一个狭窄的通道;江苏卷让学生面对青春,思考生命,切口较小,容易写成汪国真式的空洞抒情或于丹式的心灵鸡汤;四川高考作文题目——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个题出得比较有力,关键是,学生经过长期的犬儒化训练之后,敢不敢放胆去写;江西试题写探究学习,不知有多少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还能够主动探究;天津的试题虽然很有趣,但和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很相似;湖南试题写的是“坚守的力量”,比较传统,缺乏新意;重庆今年的试题和去年比较,大为逊色,容易束缚考生思路;广东卷很有时代特色,让学生通过数码照片的“点滴”思考生活、科技与人文,但似乎是新时代的“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变脸登场;湖北的试题,学生入笔比较容易,但似乎和山东的题、福建的题如出一辙,湖北和山东是选择“看到什么”,福建则是选择“想到什么”,都和“心灵的抉择”有关;辽宁试题通过两代人的对话,让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广西试题过于“道德化”了,屏蔽了更大空间的现实真实,穿新鞋,走老路,和30年前的试题差不多,鼓励学生的宏大抒情和“道德伪装”;最糟糕的当为安徽试题,它似乎是更适合电影戏剧的从业人员去写,让学生写,真是难为。其实,中国的事谁说了算,还用说?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认为作文命题应该在“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多下些工夫,甚至可以有一些形而上的思考,少在“人与人”“人与社会”这个已经很挤的层面兜圈子,只有如此,才能让作文自塑灵魂的教育功能得到发挥。通过写作,让学生自觉去走近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进而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由此陶冶出的社会性才会更接近教育的本质,符合未来公民社会的需要。
二
现在我们常常感叹学生的作文怎么越写越差,考试作文尤其差。“从来作文高考难!”就是说高考往往出不了好作文,为什么?因为高考作文命题往往是定向作文,遵循“鸟笼原则”,需要考生沿着预设的写作路线走,在一个“笼子里”展翅,所以一般的写作审题指导往往需要从三个方面思考:一、要我写什么?需要考生仔细阅读材料,搞清命题意图和作文观点。二、我能写什么?要从自己的积累中发掘出可用的东西。三、我要写什么?这是建立在前二者的基础上的主动出击,但要清楚,考试作文不是平时的自由写作,可以天马行空,而是必须遵循考试作文的“鸟笼原则”,它的自由是受限的自由。
对高考作文做这样的理解似乎也符合一般理性原则,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写作是怎么发生的?触发写作的契机是什么?是不是命题人让我写什么我就能够写什么?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还是“载道”意义上的具有宏大抒情色彩的写作?
就写作经验而言,我认为,只有提供的材料或发生的事件与写作者思想发生碰撞才能产生跳跃的火花,从而灵光一现,产生真正的写作,而考试作文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它是戴着镣铐跳舞,许多假作文就是和考试的特殊语境有关,它是为了“他者”的写作,而不是愉悦自我的写作,所以许多有经验的学生采取的办法就是:适当向命题妥协。
这样,考试作文似乎成为一道观点证明题,作文似乎要证明某种“公理”,得出命题人要求的“正确结论”即可,因为要接受考官的检阅,许多考生往往也是战战兢兢,亦步亦趋,不敢造次。这样,就出现大量背离内心的“伪写作”,以达到“政治正确”“思想合拍”。
可总有个别考生,思想卓异,不同凡俗,追求创新,有独立思考,敢于进行精神冒险,大胆表述自己对材料指向另一面的看法。其实考生并没有背离材料,自由发挥,而是在由材料触发的写作灵感触动下,一挥而就,快意为文,表现出对材料观点指向的不认同。比如今年的新课标Ⅰ卷,许多学生可能会写“合作与共赢”,但如果有学生批判“独木桥上竞争的双输”就不能算跑题;上海的作文,如果有学生写“不能选择的自由原来是个骗局”不知道会怎么评判;湖南卷如果有学生写“他们都移民了,我还在坚守中国”,这样写很有创意,但不知阅卷者会给多少分。
好在这些年的材料作文命题还是有多维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没有什么定论,没有什么思想套路。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材料作文本身就承载着命题人的多种命题意向,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思维的单向度。
就常识而言,思想无法标准化,应该允许考生对材料的另一面或多面进行思考发掘甚至批判,充分体现出对写作者的包容,对写作规律和常识的尊重,而不是追求思想的“高大上”,最后逼出一堆假作文。事实上,写作连接着健康的生命,假作文的泛滥只能导致语文教育的荒废,真正的人才难以培养出来。
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审题,完全以命题人或阅卷人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那不是精神的懒惰就是思想的专制。如果命题人或阅卷人思想有了格子,有了定式,就很难有突破和包容,更难产生自由的思考,在阅卷中就容易通过分数打压学生的创新精神,导致语文价值的流失。
三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大多被吐槽,除了见仁见智的个性原则外,也不排除命题本身出现的粗陋与简单,忽视了思维的模糊地带。
好的作文题首先是有生活的,是和学生的生命有关联的,不能凌空蹈虚。其次,好的作文题应该能够点燃写作者的思想,让更多的学生有写作的热情,有表达的欲望,不是让学生过多猜测命题人“让我写什么”而分散注意力,也不是通过写作证明题目中某种“道德观点”的正确(类似于“政治表态”),而应该更多的激发学生“我要写什么”的热情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却不会担心跑题。第三,好的作文题应该是开放的,不限制学生的自由发挥;在表述上也应该是清晰的,不能含糊其辞。第四,好的作文题应该关注现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
比如网上有这样一个作文题:犹太人有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这句谚语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这个题就很好,既没有限制学生的思考,又能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而有一些作文题就是要学生证明某个“公理”,其实是命题人的观点,比如“苦难或不幸让人成功”一类,这不是一个普遍规律,就是证明它正确,也是一个伪真理,是对生命的一种误导,因为它把苦难“泛道德”化了,特殊的苦难造成了特殊的成功,但普遍的苦难却绝对不可能导致普遍的成功。弗兰格认为人性在苦难中有三种状态:麻木、沦落、升华。这个命题只让学生看到苦难对人性的升华作用,却对苦难导致人的麻木、堕落、自私自利、狭隘猥琐视而不见。如果按照命题人的指向写,那就是对自我的出卖,对真理的嘲弄。
在高考训练中有这样一道材料作文题:怎样让一个鸡蛋立起来呢?放任自流,是不可能让一个鸡蛋立起来的;鸡蛋的顶端轻轻磕破,可以让鸡蛋立起来;做一个模具,把鸡蛋放在里面,可以让鸡蛋立起来;做一个支架,把鸡蛋放在里面,也可以让鸡蛋立起来。
鸡蛋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从这个题目看,命题人可能想让考生把鸡蛋和人的成长独立联系起来写,比如可以从细部入笔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困难和不幸可以让生命成长”“生命是需要规范的”,也可以从整体考虑去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敢于实践,办法总会有的”“换一种思维立鸡蛋”。如果有学生写成“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鸡蛋的意义就是为了站立吗?“躺下又如何?”“自由是自我的选择”“一个鸡蛋的自由”“庸俗的成功学批判”就不能算脱题,应该鼓励思想创新。否则,高考作文训练就成了培养精神侏儒的道具。
我的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请对我放任自流
胡雨萌
看完这个材料,我在想,为什么要让一个鸡蛋站起来呢?是否立鸡蛋的人想无聊地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才限制住鸡蛋的自由,甚至不惜打破它,只为将它成功地立起来?
为什么要毫无意义地立起一个本身要自由滚动的鸡蛋呢?因为社会懒得照顾到每个人的发展方向,所以要限制住每个生命的自由,甚至不惜伤害生命,将每一个个体改造得面目全非,来实现它的秩序。
由鸡蛋,我想到了我自己。为什么要让我按照别人设计的轨道前行?我不会去违反常理、违背自然规律地立起一个鸡蛋,也请你别用模子和枷锁捆住我的手脚。
人的一生如此漫长,又如此短暂。科学研究发现,我们对时间的感觉很大程度上与对所做事情的喜恶程度有关。做喜欢的事,时间便过得快,相反,便会觉得度日如年。所以细想起来,便会发现原来对于要做许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来说,时间是如此宝贵,当你发现你自己所爱的,就应该抓紧去爱,因为生死不分,生命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很难保证不阴差阳错。再说,生命也是不能等待的,更是无法保存的。
“生命是海洋,当我们活着的时候就应该尽情地遨游,游向自己所爱的,因为生命的狂涛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来,从而卷走一切梦想和希望”,这是《悟空传》中的一句话,每次想起,便觉生命不应该懈怠。更不应该无聊地荒废时间违背自然规律而去“立鸡蛋”。
我要按照自己的内心生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拥抱自然美景。因为人生如此短暂,俯仰之间即成过往,而生命无法追回。纵你们摇头叹息,纵世界认为我离经叛道,纵一生毫无结果,只要我活得快乐,没关系。
这个天地,我来过,我深爱过,我奋战过,我不在乎结局,我只要过程的精彩。
人和鸡蛋一样,作为生物学的存在意义本身就是繁衍生息,保证种族存活,除此之外的一生,那么长,都是空白的纸页,供你自己涂写。每个人存在的意义皆不同,又何必费力将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用来讨好别人?做自己,就是最好的存在,何须求得他人的肯定!
再说得直白些便是:生我何用,不增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若是随心而活,做完整而真实的自己,却被称作“放任自流”的话,我愿一生都放任自流,不再回头。
客观地讲,这是一篇有观点、有性情的文章,作者反向立意,大胆质疑试题导向,尽情表达自己,一气呵成。
从作文材料的要求看,命题人似乎希望考生和命题指向同气应声,孰料命题意识的狭隘、专断与比喻的蹩脚,导致学生对该材料观点指向的批判,反而逼出了一篇独抒性灵的好文章。
常识告诉我们,思想是无法纳入一个套子里的。让鸡蛋站立本身就是一个无聊的话题,近似于智力游戏。鸡蛋的价值是孵化生命,而不是立起来,这一点被学生捕捉到了,全文的思想观点似乎有点非主流,其实“思想从来都是个人的、独异的、非正统、非主流的”(林贤治语)。这种卓异的思维才是真正的思想,和许多作文趋附主流的道德表演不同,它敢于大胆展示自我,向世界宣示:我要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这正好表现出学生的道德勇气,自由精神,难能可贵!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看,教师要通过成绩来鼓励学生的大胆思考,个性言说。
我个人总结出的作文评价标准是:一流作文是独抒性灵,二流作文是道德伪装,三流作文是堆砌文字。按照我的标准,这篇文章应该是一流作文。可这样一篇好文章(我个人观点),却在该次作文考试中成为全班最低分数,60分作文仅得41分。她是这个班上让我比较欣慰的学生之一,因为爱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有写作个性。
我想,语文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培养出会使用语言工具的人,更应该培养出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人,可是当这样的人出现的时候,我们又通过成绩来无情打击,而且打着“爱”的旗帜,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怕将来在高考中吃亏。这不是“叶公好龙”的现代翻版吗?难道高考的目标就可以劫持人格的成长发育吗?
其实,看看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大都没有限制考生的思考方向,鼓励多元的思考,可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为什么要给学生预设一个思想的套子呢?
由此我想到两个问题:一.如何命出能够触发学生写作热情的作文题目?二.面对学生的个性作文,我们应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这两个问题的落脚点依然是人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不能因为有高考升学的存在就一切围绕高考展开,导致高考进,教育退,糊里糊涂进行教育教学。
这些年,作文考试命题喜欢采用材料形式,其好处是可以承载命题人的多种命题指向,又能有效地防止作文宿构。但一些糟糕的训练题容易把学生的思考窄化,阅卷老师的定式思维也容易打击学生的独立思考,逼迫学生趋附主流,追求思想的标准化。
如何避免此类问题?我想,教师除了多读书之外,就是要思考一些教育问题,尤其是思考“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我们留下什么样的世界给后代,其实意味着我们留什么样的后代给世界。人性的堕落、道德的沦丧是我们面对的严峻问题,在制度问题依然难以解决的当下,教育不能无所作为,教师不能无意义生存,应该在个体层面有所行动,努力克服这个现实,超越这样一个时代的狭隘氛围,即便是和社会有一种张力,也当有所坚守,因为教育原本就是影响生命的一种活动,在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只有依靠教育来改变人性,提升生命。通过教育生活,教师提升了自己,找到了乐趣和幸福,命有所依,魂有所托,不能死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这一点,语文教师当有深深的文化觉醒和生命自觉。
因为孩子的生命质量,就是我们未来的生活质量。
杨林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资深语文教师。近年反思中学语文教学,发表大量观点激进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责任编校:晓 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