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提高课堂实效性

2014-11-10张丽

教育 2014年28期
关键词:分配律一节课乘法

张丽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性、褒扬性、激励性语言会影响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不能为完成课时进度而教学,应为提高课堂实效性,为学生成长而教学。

发挥语言的作用

数学课堂上的知识相对来说就是比较抽象、枯燥乏味的。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就更应发挥语言的激励作用。当学生回答了问题之后,要用欣赏的眼光,对他们给予适当的评价。这样就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与评价,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可用“你真了不起”“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你的办法真好,考虑得真全面”等表扬性语言来肯定学生的回答;当学生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不对时,就应利用语言引导他们去思考、去说,如“你可以这样说”“你可以往这个方向再想想”“别泄气,还有机会等着你”“继续努力,相信自己,你会做得更好”等言语。这样,既可让学生往老师想要的答案的方向去想、去做,通过动脑思考、认真观察,理解、掌握了新知;也不会打击那些没回答正确的学生自尊心与信心。这样的课堂,实效性就会很高。

上个月,笔者专门在网上找了很多关于课堂评价的常规语言,在课堂上,就用这些语言来表扬、激励学生。果然,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比之前要好很多。绝大部分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了。很明显的就是在第三、四单元的学习中,课堂的气氛很好,单元测试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所以,要想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不仅是依靠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上的精彩讲述,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语言来激励、表扬学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的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其实就是要学生学有所成。要想学到知识,就需要在课堂上集中精神、专心听讲。一节课40分钟,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不开小差。如何能让学生既专心听讲,又不觉得累呢?这就需懂得去集中学生的精神,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那么就得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寻找方法来吸引学生,比如,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一些新的事物感兴趣,课堂上就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吸引他们的眼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也可以通过做游戏或讲故事等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课堂上就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去验证自己的说法、想法。当证实了自己的观点,或回答正确,获得了成功之后,他们将会更加集中精神,积极认真地去思考下一个问题。这样,就不会觉得一节课时间很难过,也不觉得累。再者,讲授课的内容,难易要适当,让学生既能听得懂又要有新意。对于教学中必须重复的内容,同一类型题的反复练习,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以保持其新颖性;在处理教材重、难点时,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生动形象,语调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与手势,化难为易以吸引学生的注意。那样,学生学起来也就更轻松,课堂实效性就会因此而提高。

把握课堂的节奏

课堂教学既要有快的节奏,也要有慢的镜头。课堂上,不能一味地按照教学计划来进行教学,不能盲目地按照教学计划来决定教学进度,应从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出发。对于较难、学生容易出错、易混淆的内容,就要放慢节奏,辅以习题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消化;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容易理解的内容就可以加快脚步,快一点结束。

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第三单元“乘法”中的乘法分配律时,如果真的按一课时的要求,推导出公式和简单的习题训练之后就匆忙结束本节课的话,肯定会有不少学生不太理解,不知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用它来进行简便计算。这样,课堂实效性必定会大打折扣。乘法分配律这一知识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点。应放慢节奏,在一个课时之后,再用一课时来学习、巩固。先让学生板演出乘法分配律的公式,然后让其他同学观察、思考并回答:“这个公式有什么特点?”多给一点时间让学生观察、交流,学生通过回答,他们就可基本上记住了公式;然后,通过习题来进行训练。笔者总结出可用乘法分配律的题目类型,如:(125+17)×8;25×(400+4);25×76+25×24;35×56+44×35;102×88;125×8;82×99+82。训练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分律进行计算,然后又准备①(125×17)×8与②(125+17)×8这两个式子让学生做,再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做法与需注意的地方,虽然两个式子很像,但通过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因为符号的缘故①式可用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使得计算简便,但不能用乘法分配律,因为括号里是乘号,②式可以用乘法分配律,通过两个式子的对比练习,学生可以更清楚地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不同之处,更好地运用乘法运算律来进行简便运算。两个课时之后,笔者发现学生们对乘法运算律掌握得很不错。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活动。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做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来,积极认真地学习的话,那么,课堂教学就是成功的;不言而喻,课堂实的效性也会得到很大提高。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梧桐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配律一节课乘法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把加法变成乘法
托马斯的一节课
除法中有“分配律”吗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