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2014-11-10吉伟威

教育 2014年28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小学生

吉伟威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当儿童跨近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和气象万千、丰富精彩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风云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取之不尽的源泉。” 处于信息化的今天,语文课外阅读对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快速地提升。

推荐优秀读物

一本好书,犹如一份精神食粮,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理所当然,选择书籍成了指导高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步。

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书 从小学生的阅读心理看,求趣、求乐是儿童阅读的共同追求。通常来说,要想融入孩子的精神世界,走近孩子的心扉,成为伴随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那么,所选的书籍必须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并能促进其拔节向上。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就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其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高年级小学生知识面逐渐开阔,生活阅历不断积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游记、传记、惊险和科幻小说甚至古典名著等他们感兴趣的课外读物,以求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如《雾都孤儿》《三个火枪手》《世界五千年》《趣味自然科学百科》《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外科学家发明故事》等。

名著推荐 一个人要想进入语文课外阅读的高境界,要想走向成熟阅读,离不开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对高年级小学生而言,除了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唐诗三百首》等古典名著,也应多读国外的《约翰·克利斯多夫》《唐·吉珂德》等,更应对《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童话等有所涉猎。

指导阅读方法

有道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考虑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观以及适合学生的读书方法,包括如何做读书摘录、写读书心得等。既要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又要善读书、乐读书。

借助故事悬念激发兴趣 教师声情并茂、侃侃而谈时,孩子们早已被渲染了的故事情境带进了一个或奇特、或惊险、或有趣、或令人感动的情感空间。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期待结局之际,教师戛然而止,并告诉孩子:欲知后事如何,请看原文分解。此时,教师即可伺机向学生推介相关书籍。

环境熏陶 环境可以影响学生的兴趣。可以营造班级读书氛围,陶冶学生情感。引导家长创造家庭阅读氛围,在班级中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全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注重良好阅读用眼习惯的养成,积极训练,尽力减少回视、动眼次数,缩短字词注视的时间,逐渐拓宽读书视野,以提高的阅读准确性和阅读速度,默读习惯的养成也就水到渠成。

重视定时、限时阅读习惯的培养 一天的某一时间内进行的阅读活动称作定时阅读。一天限定一定的阅读时间即称为限时阅读。为了阅读时间能够得到保证,可以尝试每周开设一节大阅读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学生在一起进行阅读。在这阅读的大氛围下,阅读效率可显著提高。另可布置家庭阅读作业。抛弃机械、重复的阅读练习,取而代之的是自主生趣的读背活动。关注摘抄、做笔记习惯的养成。适当地做一些摘抄、笔记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加深阅读的印象,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能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维的启迪,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重视动笔圈点习惯的养成 在指导高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要积极提倡学生写读后感、摘抄,但要以自愿为原则。让孩子的阅读热情得到充分的爱护,教师不施加任何的压力,确保孩子在积极主动的快乐阅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要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如每个阶段评选“语文课外阅读小小博士生”“语文课外阅读小小硕士生”“语文课外阅读小小学士生”等,让学生有阅读的成功体验,享受阅读的审美乐趣。

在每节语文课开始,可安排一位学生到讲台上讲演,把课外阅读收集的名人名言、小故事、谚语、谜语、歇后语或新人新事与全班同学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言胆量,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促使学生更好地去读课外书刊。

教师要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逐日检查,并及时反馈学生的读书情况。对于好的摘抄、笔记等,教师要进行全班投影展示,引导学生分享阅读中每一点滴的成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同学的关注和肯定,激发学生更强烈的课外阅读积极性和创作热情,逐渐培养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能常态化开展,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可少长效的阅读管理制度,要做到量化考核指标,定时、定量阅读,定期检查,及时反馈。可以举办课外阅读心得交流会,优秀读书笔记、摘抄展评会,既能检查了阅读效果,又能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情况,激发、保持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为了使学生都拥有一对强壮的翅膀,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引领他们到书海中畅游,让学生“厚积而薄发”,成为一个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会读书,会思考,会创新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茭陵乡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小学生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