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在教育的精神高地

2014-11-10王玲玲

教育 2014年28期
关键词:三明市全校品位

王玲玲

无论是做一名普通的教师,还是当学校的校长,在教育工作之路上,袁景林始终几十年如一日,用他的睿智、胆识、卓见、执着,编织出教育事业上的五彩光环。他曾获得的荣誉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小学校长、全国小学思品优秀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优秀小学思品教师、省“星星火炬”奖章、省名校长培养人选、省中小学首批优秀校长。

打造“有品位”校园

从教30多年,他崇尚科学规范精细的管理理念,追求至善尽美的教育目标,不断开拓办学思路,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使学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特别是担任三明市实验小学校长以来,他更以改革家的胆识和个人魅力,带领学校全体师生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成功地拓宽了教育发展新空间,培育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形成了学校品牌特色,为三明教育谱写了新的篇章。

袁校长是个特别善于思考的教育人。刚到三明市实验小学,他就经常在校园中走着,观察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观看各班级的文化布置,并随堂听课,和老师孩子们倾心交流。袁校长边观察,边思考;边交流,边记录。经历如此细致的过程,最终他提出,学校必须“有品位”这三个字。这三个字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袁校长进一步阐述,“有品位”包含三层含义,即“打造有品位校园”“建立有品位班级”“培养有品位学生”。为此,袁校长特别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提出,全体老师一致通过,将“有品位”树立为全校办学核心,贯穿于全校各项事务中。

袁校长为打造“有品位”校园,可谓绞尽脑汁。他精心思考,全方位打造“有品位”的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对一所学校来说尤为重要,一走进校园,自然而然能感受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三明市实验小学占地只有12亩,校园空间不大,和新建学校相比空间上肯定不占优势。因此,袁校长大胆提出“精品校园”一说:既然校园空间不大,那就要让校园小而精。如何才能做到“精品校园”呢?袁校长提出,在学校内建立“校园文化长廊”。文化长廊的取材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中国传统成语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壁画展现出来,让学生一看便知其意,也能感悟到其中的深刻含义。如:水滴石穿,盲人摸象等;二是取一些特殊含义的汉字,并加以注释。这些汉字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更能体现育人的根本。如:“智”“信”等字。现如今,孩子们下课后总喜欢聚集到校园文化长廊,那里小路曲径,即可捧书一读,其境妙不可言。

建立“有品位”班级

校园环境彰显精致与品位,班级文化建设更能将这种品位精细化。袁校长在全校班主任工作会上提出,要建立“有品位”班级,各班要进行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布置。同时,建立家长委员会,密切进行家校联系,形成请进来、走出去的局面。

为此,学校每个班级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布置。有的班级将三明独有的地方特色请进自己的班级,如:泰宁大金湖的美丽风光,客家特色建筑,尤溪县的历史名人朱熹,将乐县的历史名家杨时的相关资料等引进班级。有些班级专门设置诗海拾贝、阅读广角、特色剪纸等专栏,让孩子们各尽其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总而言之,走进现在三明市实验小学的各班级,不仅可以领略本土文化,更能感受到孩子们的才华横溢。

除了班级文化布置,袁校长还专门加强了班级的制度管理。学校出台了“三明市实验小学有品位班级管理管理细则”,针对班级的全方位管理进行了细致规划,利于班级管理规范化。现在,走进三明市实验小学任何一个班级,你会感觉这真是有品位的班级。

做一个“有品味”学生

除此之外,学校的又一特色是“品耕园”。这是袁校长专门为孩子们提供的生活实践平台,那里可谓是孩子们的乐园。“品耕园”是一个孩子们的实践基地,在那里种有草莓、百香果,甚至还有空心菜。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种植,并且不断收获的。孩子们自己带着种子种在“品耕园”中,平时在老师的指导下给他们浇水、施肥,盼望着它们长大,经过孩子们的努力,他们已经收获很多。“品耕园”已成为孩子们收获乐趣的圣地。更有趣的是,“品耕园”里还有假山,还有鱼池,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让孩子们倍感兴奋。

于此同时,袁校长为了激励全校师生,专门在校门正对面设立了“做一个有品位的实小人”专栏。专栏中设立了在校有品位学生风采、优秀毕业生风采,团结奋进的实小人风采,以此激励全体实小人做一个真正的“有品味”的人。

袁校长围绕“有品位”的办学理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国传统节日的特定安排,在每月设立一“节”,重点突出每个月的培养要求。如:3月设立“校园安全节”,即在每年3月份围绕校园安全开设各种活动。如:请三明消防支队进校为学生讲解消防仪器知识,请梅列工商局专业人员进校开设专题讲座,进行全校性防地震演练等,让孩子们通过各项活动全方位了解校园安全知识。4月设立“读书节”,组织老师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读书达人赛”活动,为孩子们搭建展示自我平台。不仅如此,袁校长还利用读书节活动,在全校老师中掀起一场读书浪潮。利用全校教职工大会的时间让老师朗诵自己喜欢的文章;利用读书节时间,读一本好书,并交流阅读心得。5月设立“校园艺术节”,为全校的孩子们搭建舞台,自我展示,开展“校园才艺大比拼”活动,在展示个人才华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彰显自我。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孩子们不仅在校园中找到了乐趣,还树立了自信。

开设“大课堂”

教学,始终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袁校长立足学校发展的本位,开创了三明市实验小学教学新局面。

进行课程改革,探索高效课堂。袁校长是个在教学业务上特别喜欢钻研的人,自从他来到三明市实验小学当校长之后,他便提出,“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中追求高效。”为此,袁校长特地组织学校部分老师成立《自主探究,合作提升——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课题组,并和学校老师进行广泛交流、研讨。同时,他还专门派学校老师赴大田县实验小学进行跟班学习。学成之后,在学校内组建研讨团队,开展高效课堂研讨。研讨期间,袁校长还多次安排学生老师赴各地观摩高效课堂,回来之后交流心得。

开设大课堂资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2013年起,三明市实验小学星期三下午增加了一节独立课。这节课时长1小时,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授课教师。课程十分丰富:有篮球、朗诵、书法、空竹、软陶、趣味数学等。其中,空竹与软陶选报的学生特别多。这节课学生们称之为“大课堂”。

“大课堂”正是袁校长的创举。空竹与软陶作为特色项目,让孩子们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艺,这两堂课孩子们十分喜欢,反响热烈。

为了让全校老师的教学水平都有所提升,袁校长特邀市教科所和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专家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课堂问诊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让老师们从教学理念到实际操作对构建灵动、高效课堂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与思考,对学校打造“有品位”的教学起到了推进作用。

继续守望梦想

2013年以来,他就充分意识到:要强校,树立学校品牌,学校硬件建设是关键。因此,他积极争取上级各部门的帮助与支持,共争取到市教育局投入180万元资金,全面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目前,学校已更新了17间教室的班班通设备,配备了65寸LED液晶屏互动式电子白板;新建一间自动录播教室和一间电子书包教室,配有50台平板电脑;更新了一间电脑室,配上了新的电脑和交换机等设备;同时,还为学校的网络中心配备了全新的高性能的防火墙、交换机、服务器等网络设备。袁校长还专门从学校经费中抽出经费,装修录播教室和电子书包教室。如今,学校新建有录播教室,现场可以容纳150人听课,还可以通过网络向全市其他学校直播。这些硬件的建设大大提升了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也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学校一跃成为三明市的信息化示范校。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袁景林奋斗在教育战线上不懈追求。“春燕自知春光逼,累断胫骨衔春泥。”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挑战、新机遇,他依然坚定地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继续守望着梦想,谱写出平凡而卓越的乐章。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明市全校品位
三明市海斯福化公有限责任公司
钟情山花烂漫 品位幸福时光
三明市海斯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合伙教育,家校共育——在考试后全校家长会上的广播讲话
金堆城钼矿床硫元素分布规律研究
趴 下
莱钢3200 m3高炉低品位冶炼实践
聚焦三明市获得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和三明市质量奖企业
全校动员 全力以赴:以一流的建设成绩保证评估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