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研究

2014-11-10沈应兰康先琼李学国

科技资讯 2014年14期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职业素质职业能力

沈应兰++康先琼++李学国

摘 要:高职院校辅导员承担着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通过对目前高职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高职辅导员队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最后提出了以加强培训,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制度保障,建立辅导员学术交流平台等提高辅导员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 职业素质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237-02

高职院校辅导员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发[2004]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之一,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倡导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具有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保证,同时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高职院校大多加强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促进了辅导员的职业化,提高了辅导员的整体素质,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中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1 政治理论提升缺乏系统性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根本工作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制度建立的根本目的。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缺乏系统性的学习政治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全面。辅导员队伍中,几乎没有人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加以研究。尽管辅导员也想给自己充电,武装自己的政治头脑,但不时被学生、学校的琐碎事情搁浅下来。并且,高校培养的专业中,没有辅导员这个专业,所以来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都是其他高校毕业生直接来担任,没有形成一条直接向高校输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道路。

1.2 辅导员对职业发展方向不明晰

首先,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造成辅导员岗位人员流动性大,给工作的深入开展带来负面效应。据了解,特别是名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流动性每年在20%左右。因此,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带来了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缺失。其次是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岗位准入标准,对辅导员的选留和使用上随意性大。再次是大批辅导员队伍年青化,尽管增强了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但辅导员自身和阅历与他们担负起“人生导师”职责有局限性。最后是辅导员认为只要管好学生日常事务就行了,自己不需要再努力学习,没有长远的职业发展方向。

1.3 辅导员的职业技能普通偏低

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导师,辅导员应当是一个动模范、技术能手。但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很多学校都简单的认为,辅导员只是管理学生的思想,教师才是真正培养学生的技能的,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技术、技能水平偏低,无法对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辅导。究其原因,首先是领导不重视辅导员学习专业知识,其次是辅导员大部分时间被学生琐事所占据,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再次是部分学校辅导员所带的班级多,专业层次复杂,辅导员无法适应所带专业的变化。

2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与能力要素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是进行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其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其职业能力主要包括领导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2.1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辅导员职业素质的灵魂,其关系到未来社会建设者的素质和水平,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道德素质两方面的内容,两者互相补充,互相影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要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优秀的政治水平,思想意识觉悟高,过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在道德素质方面,具有科学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意志,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精神等。

(2)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保证高职辅导员工作开展的基础,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必须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的水平。科学文化素质主要包括具有扎实的马克思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美学等方向相关知识,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良好的人格魅力。

(3)身心健康素质。

身心健康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实现的,受人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制约,这不仅决定辅导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而且自身也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身心健康主要包括具有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韧的意志品质和敬业精神,开放稳定的性格特征和良好的情感、心境。

2.2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1)领导管理能力。

领导能力是高职院校辅导中职业能力的核心。领导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是对辅导员的思维、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的一种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对事务的决策能力,对行动和决策的掌控能力,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团队进行建设的能力,善于激励培养与教育学生的能力等。endprint

(2)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本条件,辅导员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学生进行交往,因此,情感因素在人与人交往中起着主导作用。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包括主动参与意识、主动服务能力,沟通交往与团队认同的能力,解决学生冲突的能力,在文化差异与外来意识形态渗透的抵制与把握能力,人格魅力与辅导员实际能力等。

(3)学习创新能力。

学习创新能力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高的关键。因大部分辅导员来自其他高校的毕业生,由于阅历不丰富,思考问题存在不周全,解决问题认识不深刻等,必须要求辅导员多学习,在观念上要创新,思维敏捷,办事的方法创新,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多学习,具有主动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3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的措施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之一,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辅导员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工作,让辅导员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成为高职院校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坚强基石。

3.1 加强培训,改善辅导员的素质结构

辅导员队伍中,特别是年青的辅导员,由于其阅历、办事能力不丰富,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遇事不冷静,处理事情的方法不当等问题。因此必须对辅导员的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进行系统的教育与培训,特别是对辅导员进行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方面的培训,让他们真正达到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的标准。目前,重庆市教委每年对高职院校新入职的辅导员都经过系统的培训,但这不够,还需要对辅导员进行周期性的培训,强化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系统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让他们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较高的人文修养,较高的专业知识。同时多开展辅导员思想的交流,通过辅导员的实践交流,丰富辅导员的经验,让年青的辅导员快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其次对辅导员培训的结果进行考核,建立对优秀的辅导员的激励机制,让更多的辅导员向优秀的辅导员学习。

3.2 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制度,是加强辅导员管理的有效手段。辅导员是培养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师,其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首先必须对辅导员的选聘、任用等制定可行的制度。其次建立完善的辅导员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优化辅导员的工作环境,提高辅导员的代遇。再次,健全辅导员的考核体系,拓宽其发展空间,充分运用激励机制,提升辅导员对职业工作的认同感,幸福感等。

3.3 建立辅导员学术科研平台

在信息世代迅猛发展的今天,辅导员的管理不能再单凭经验对学生进行管理,因此,必须要求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积极地参加科学研究,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加强辅导员的科研工作的管理,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教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对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同时建立学术科研平台的相关制度,提供辅导员的科研经费,奖励措施。

参考文献

[1] 文婷.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研究[D].河海大学,2007:30-32.

[2] 冯增振.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25-29.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辅导员职业素质职业能力
高职辅导员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辅导员企业文化传导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