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2014-11-10孙平秀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

孙平秀

摘 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促进重型颅脑损伤病患康复的干预价值。方法:选择4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患为对象,22例行早期康复治疗,为观察组,20例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ADL评分、FMA评分、NFD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的ADL评分、FMA评分、NF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ADL评分、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F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病患的临床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运动神经功能,降低神经缺损程度,使患者得以全面康复。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康复治疗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204-01

重型颅脑损伤多由于车祸、击打、坠落等引发,可造成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认知与语言功能障碍、偏瘫等严重症状,严重损害患者生活[1]。该院以早期康复疗法为22例患者施治,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入研究的42例患者,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在该院治疗,经CT检查、MRI检查,均为重型颅脑损伤。男24例,女18例,年龄13~67岁,平均年龄为(30.2±7.5)岁,病程为6~121 d,平均病程58 d。其中,车祸伤23例、打击伤11例、高空坠落伤8例。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脑干出血各为6例、12例、15例、5例、4例。所有患者均不存在既往脑损伤症或者其他颅内病变。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此42例患者分作两组,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对比其性别、年龄、病程、受伤原因、损伤类型、损伤程度等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包括手术、脱水、止血、消肿、消炎以及神经营养等在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基本达到稳定之后,另接受早期康复治疗。早起康复治疗如下:(1)昏迷阶段: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摆好患侧、健侧的肢体,每2个小时帮助患者翻1次身,避免出现压疮或痉挛等症状。通过播放音乐、说话、味道、冷热、粗糙、光滑等刺激,努力促进患者清醒。从近端大关节开始,依次向远端小关节进行被动刺激,每日2~3次,每次约20 min[2]。以电疗仪为患者受损部位进行刺激治疗,刺激的剂量逐渐增加,确保患者可耐受,每次约20 min[3]。(2)意识清醒阶段:开展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许梿、坐位平衡训练、体位转变训练以及上下楼梯训练,并逐步地将被动改为主动训练。每天为患者实施1次ADL训练,时间为30~50 min,指导患者家属学习训练方法,由家属开展辅助训练。对于存在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读卡片、认图形、重复单字等方法进行锻炼。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开展心理疏导治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

1.3 疗效评价标准

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完成后1个月,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DL评定方法为改良Barthel MBI指数;运动功能评定方法为FMA(Fugl-Meyer)评分法;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品定方法为NFD(neural function deficiency)评分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开展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为(±s),行t值法的相关性检验,计数资料行x2值法的相关性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对照组的ADL评分、FMA评分、NFD评分变化如表1所示。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F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结语

早期康复疗法在患者昏迷阶段、早期苏醒阶段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等训练,致力于促进患者受损组织恢复健康,具有显著疗效。我院将行早期康复治疗的22例患者与单纯常规治疗的20例患者相比,结果发现,行早起康复治疗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常规治疗患者。因此,医师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治疗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 陈华轩,范润金,何家全,等.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2(23):59-60.

[2] 李兰,徐慧兰,刘跃晖.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干预效应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6):736-737.

[3] 张永刚,赵艳,王德生,等.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中西医康复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0(10):68-69.endprint

摘 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促进重型颅脑损伤病患康复的干预价值。方法:选择4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患为对象,22例行早期康复治疗,为观察组,20例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ADL评分、FMA评分、NFD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的ADL评分、FMA评分、NF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ADL评分、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F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病患的临床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运动神经功能,降低神经缺损程度,使患者得以全面康复。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康复治疗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204-01

重型颅脑损伤多由于车祸、击打、坠落等引发,可造成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认知与语言功能障碍、偏瘫等严重症状,严重损害患者生活[1]。该院以早期康复疗法为22例患者施治,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入研究的42例患者,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在该院治疗,经CT检查、MRI检查,均为重型颅脑损伤。男24例,女18例,年龄13~67岁,平均年龄为(30.2±7.5)岁,病程为6~121 d,平均病程58 d。其中,车祸伤23例、打击伤11例、高空坠落伤8例。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脑干出血各为6例、12例、15例、5例、4例。所有患者均不存在既往脑损伤症或者其他颅内病变。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此42例患者分作两组,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对比其性别、年龄、病程、受伤原因、损伤类型、损伤程度等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包括手术、脱水、止血、消肿、消炎以及神经营养等在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基本达到稳定之后,另接受早期康复治疗。早起康复治疗如下:(1)昏迷阶段: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摆好患侧、健侧的肢体,每2个小时帮助患者翻1次身,避免出现压疮或痉挛等症状。通过播放音乐、说话、味道、冷热、粗糙、光滑等刺激,努力促进患者清醒。从近端大关节开始,依次向远端小关节进行被动刺激,每日2~3次,每次约20 min[2]。以电疗仪为患者受损部位进行刺激治疗,刺激的剂量逐渐增加,确保患者可耐受,每次约20 min[3]。(2)意识清醒阶段:开展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许梿、坐位平衡训练、体位转变训练以及上下楼梯训练,并逐步地将被动改为主动训练。每天为患者实施1次ADL训练,时间为30~50 min,指导患者家属学习训练方法,由家属开展辅助训练。对于存在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读卡片、认图形、重复单字等方法进行锻炼。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开展心理疏导治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

1.3 疗效评价标准

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完成后1个月,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DL评定方法为改良Barthel MBI指数;运动功能评定方法为FMA(Fugl-Meyer)评分法;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品定方法为NFD(neural function deficiency)评分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开展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为(±s),行t值法的相关性检验,计数资料行x2值法的相关性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对照组的ADL评分、FMA评分、NFD评分变化如表1所示。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F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结语

早期康复疗法在患者昏迷阶段、早期苏醒阶段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等训练,致力于促进患者受损组织恢复健康,具有显著疗效。我院将行早期康复治疗的22例患者与单纯常规治疗的20例患者相比,结果发现,行早起康复治疗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常规治疗患者。因此,医师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治疗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 陈华轩,范润金,何家全,等.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2(23):59-60.

[2] 李兰,徐慧兰,刘跃晖.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干预效应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6):736-737.

[3] 张永刚,赵艳,王德生,等.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中西医康复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0(10):68-69.endprint

摘 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促进重型颅脑损伤病患康复的干预价值。方法:选择4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患为对象,22例行早期康复治疗,为观察组,20例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ADL评分、FMA评分、NFD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的ADL评分、FMA评分、NF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ADL评分、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F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病患的临床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运动神经功能,降低神经缺损程度,使患者得以全面康复。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康复治疗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204-01

重型颅脑损伤多由于车祸、击打、坠落等引发,可造成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认知与语言功能障碍、偏瘫等严重症状,严重损害患者生活[1]。该院以早期康复疗法为22例患者施治,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入研究的42例患者,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在该院治疗,经CT检查、MRI检查,均为重型颅脑损伤。男24例,女18例,年龄13~67岁,平均年龄为(30.2±7.5)岁,病程为6~121 d,平均病程58 d。其中,车祸伤23例、打击伤11例、高空坠落伤8例。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脑干出血各为6例、12例、15例、5例、4例。所有患者均不存在既往脑损伤症或者其他颅内病变。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此42例患者分作两组,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对比其性别、年龄、病程、受伤原因、损伤类型、损伤程度等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包括手术、脱水、止血、消肿、消炎以及神经营养等在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基本达到稳定之后,另接受早期康复治疗。早起康复治疗如下:(1)昏迷阶段: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摆好患侧、健侧的肢体,每2个小时帮助患者翻1次身,避免出现压疮或痉挛等症状。通过播放音乐、说话、味道、冷热、粗糙、光滑等刺激,努力促进患者清醒。从近端大关节开始,依次向远端小关节进行被动刺激,每日2~3次,每次约20 min[2]。以电疗仪为患者受损部位进行刺激治疗,刺激的剂量逐渐增加,确保患者可耐受,每次约20 min[3]。(2)意识清醒阶段:开展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许梿、坐位平衡训练、体位转变训练以及上下楼梯训练,并逐步地将被动改为主动训练。每天为患者实施1次ADL训练,时间为30~50 min,指导患者家属学习训练方法,由家属开展辅助训练。对于存在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读卡片、认图形、重复单字等方法进行锻炼。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开展心理疏导治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

1.3 疗效评价标准

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完成后1个月,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DL评定方法为改良Barthel MBI指数;运动功能评定方法为FMA(Fugl-Meyer)评分法;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品定方法为NFD(neural function deficiency)评分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开展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为(±s),行t值法的相关性检验,计数资料行x2值法的相关性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对照组的ADL评分、FMA评分、NFD评分变化如表1所示。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F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结语

早期康复疗法在患者昏迷阶段、早期苏醒阶段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等训练,致力于促进患者受损组织恢复健康,具有显著疗效。我院将行早期康复治疗的22例患者与单纯常规治疗的20例患者相比,结果发现,行早起康复治疗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常规治疗患者。因此,医师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治疗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 陈华轩,范润金,何家全,等.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2(23):59-60.

[2] 李兰,徐慧兰,刘跃晖.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干预效应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6):736-737.

[3] 张永刚,赵艳,王德生,等.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中西医康复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0(10):68-69.endprint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救治策略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