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质量、市场地位与商业信用融资

2014-11-10张勇

商业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质量信任

张勇

摘要:本文基于信任视角考察了内部控制、市场地位能否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产生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能得到供应商的信任,获得越高的商业信用融资额;市场地位低的企业,其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也低;高质量内部控制带来的高信任度显著削弱了低市场地位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负面影响,即对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将显著增加其商业信用融资能力。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缓解中小微企业存在的融资难问题,但其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概率不高,这表明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中小微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并积极对外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从而增强其外部融资能力。

关键词:信任;内部控制质量;市场地位;商业信用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制度是经济社会中信任的重要来源之一(张维迎,2002)。作为正式制度的安排,资本市场上企业内部控制及其鉴证、信息披露行为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Doyle et al.,2007;董望、陈汉文,2011;方红星、金玉娜,2011),缓解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进相互信任。内部控制因具有信任功能而成为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信任机制(雷宇,2012)。

理论上内部控制可以增进企业-供应商之间的信任,进而使企业获得较多的商业信用融资额。因为供应商提供商业信用的前提就是信任(朱慈蕴、王莉萍,2004),诸多文献甚至将商业信用作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信任度衡量的工具(Johnson et al.,2002;Raiser et al.,2008;屈耀辉,2012)。遗憾的是,至今鲜有文献从实证角度对其进行检验分析。本文基于信任理论尝试研究这一问题。

中小微型企业由于信息不透明、担保抵押不足而在银行等正规金融市场存在金融抑制问题,在收集企业“软信息”方面具有优势的非正规金融如商业信用(林毅夫、孙希芳,2005)已成为中小微企业重要的外源性融资来源。中小微企业一般市场地位较低,偿债能力难以博得供应商的信任,市场地位高的企业则相反。但现有文献并未清晰揭示市场地位与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故本文将进一步考察市场地位与内部控制机制之间的交互作用。

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一是基于信任理论,考察了企业内部控制能否影响供应商信用政策的制定,这弥补了当前与此相关的规范与经验研究文献的不足;二是考察了经济社会其他类型信任机制与内部控制在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三是对于市场地位较低的中小微型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中小微型企业应加强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积极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其鉴证信息,利用内部控制信号传递功能,维持、增进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信任关系,进而缓解其所面临的经营性融资难问题。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内部控制质量与商业信用融资

基于双方购销关系和较高信用基础而发生的商业信用是企业在购销商品或劳务时采取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方式占用客户资金而形成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贷关系。相对于银行等正规金融,商业信用属于非正规金融的范畴(林毅夫、孙希芳,2005),在使用者的财务报表中反映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账款。商业信用的提供可以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销售额,而缓收货款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承担应收款项的管理成本以及发生坏账的损失则是上游供应商在制定商业信用是否给予(或继续给予)的政策时需权衡的因素,其博弈的依据就是长期购销业务形成的交易伙伴关系所带来的信息优势(Burkart和Ellingsen,2004),包括信用申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行业竞争状况等。内部控制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内部控制的核心、首要目标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而财务报告具有为债务契约签订与执行提供必要信息的价值(Asquith et al.,2005;Bharath et al.,2008)。Hui et al.(2012)认为,上游供应商对下游企业的会计信息也有稳健、可靠的需求。商业信用申请人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可供担保的资产正是上游供应商采用的“5C”信用评价系统即客户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条件(conditions)的重要内容,所以真实、稳健的财务会计信息有利于供应商进行是否给予商业信用的信任决策。诸多文献已经证实,内嵌于企业财务信息产生过程中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能够从根本上有效防范财务舞弊的发生(章铁生、林钟高,2011),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方红星、金玉娜,2011),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董望、陈汉文,2011;孙芳城等,2011)。刘峰(2006、2009)、雷宇(2012)进一步认为复式记账、会计准则和外部审计使得财务会计信息具有信任功能,因此内嵌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之中的内部控制体系还具有信任品的特征。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信任度,进而缓解企业-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升基于供企信任的商业信用融资能力。

其次,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便于供应商做出信用决策。能否及时、安全地收回应收款项是供应商在制定商业信用政策时首要考虑的问题,这关系到企业整体营运资金的安全。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一方面,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2008、2010)规定,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螺旋上升的财务报告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合法合规目标、经营效率目标及战略目标,这意味着内部控制已从单纯的财务报告导向转向财务报告与价值创造导向并重的局面,企业应根据内外环境因素,构建和实施包含战略控制、管理控制及作业控制在内的战略导向型与系统整合型内部控制体系(李心合,2007;池国华,2009)。相关文献也已证实,内部控制能够使企业有效规避财务困境(李万福、林斌、林东杰,2012),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李万福、林斌、宋璐,2011)和盈余持续性(肖华、张国清,2013),对企业经营业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陈丽蓉、周曙光,2011),并最终提升企业价值(林钟高、郑军、王书珍,2007;于海云,2011)。换言之,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的确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增进企业-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度,便于供应商做出信用决策。另一方面,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缓解债权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进相互信任,而信任度的提升则有利于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提高债务融资额度与期限(Schneider和Church,2008;杨德明,2011),降低债权人与投资者的风险预期,进而减少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Dhaliwal et al.,2011;Kim et al.,2011;方红星、施继坤,2011),最终缓解融资约束问题(程小可、杨程程、姚立杰,2013)。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有一定的替代关系,正规金融市场上较好的融资能力能缓解供应商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忧虑,进而愿意批准下游企业的商业信用申请。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一:

H1: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能得到上游供应商的信任,即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与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正相关。

(二)市场地位与商业信用融资

作为在产业价值链中竞争能力强弱的体现,市场地位是企业最为重要的特征,可以归为企业的个性特征型信任(张维迎,2002)。石晓军、李杰(2009)认为,延缓支付货款而产生的机会收益、使用的低成本是下游企业对上游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积极争取的原因。一方面,企业的议价能力、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正相关,下游企业可以凭借上述优势采取诸如威胁更换原材料供应商等措施要求供应商批准其商业信用申请;另一方面,市场地位可以用来表征企业在本行业内的市场份额。市场地位高,表明企业市场份额大,具有规模优势,反映在供应商“5C”信用评价系统中的客户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等指标就会具有突出的优势。再者,企业具有较大市场份额也折射出与其存在购销业务关系的客户较多,交易也比较频繁,供应商在利用“软信息”监督企业方面与银行等债权人相比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频繁的交易、长期重复的博弈使企业-供应商之间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不断增进、延续是商业信用发生更为重要的原因(毛道维、张良,2007)。相反,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在谈判能力、信息提供、资本及抵押等方面不具优势,会引起商业信用债权人的担忧与不信任,进而做出不予提供商业信用的决策。藉此,本文提出假设二:

H2:市场地位高的企业,供应商为其提供的商业信用融资额度也高,反之,市场地位低的企业,其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也低。

(三)内部控制质量、市场地位与商业信用融资

经济社会中的各类信任机制常常交互作用,李琳(2010)、Claessens和Djankov(2003)认为,在某种信任基础缺失的情况下,其他的信任基础会受到更多的依赖。林毅夫、孙希芳(2005)指出,信息不透明、抵押担保不充分是市场地位较低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而前文的文献梳理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保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缓解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还能使企业有效规避财务困境、提高经营效率与正规金融融资额度、增加企业价值从而使企业偿债能力得以保证,进而增进供企之间的相互信任。因此,个性特征型信任在市场地位较低的中小微型企业中缺失时,其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或许可以抵消个性特征型信任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企业提高商业信用融资水平。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三:

H3:内部控制质量与市场地位在对企业商业信用的获取上具有替代作用,即对于市场地位低的企业,较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将显著增加其商业信用融资能力。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本文设立模型(1)对假设一、二、三进行检验。

模型(1)中的被解释变量为企业t+1年度商业信用融资水平,反映供应商的商业信用政策。银行贷款有“增量”和“余额”两种度量方式(胡奕明、周伟,2006),考虑到本质上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信贷融资都是债权人根据企业财务状况而做出的决策,因此本文定义了Δcredit、credit两个变量来表示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水平,前者为t+1年度商业信用融资增量,后者为t+1年末商业信用融资余额。

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ic。目前可以观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其年报中披露或年报外单独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师鉴证报告。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充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本文采用中山大学、深圳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课题组计算得出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的自然对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替代变量。杨德明、林斌、王彦超(2009)、郑军、林钟高、彭琳(2013)、李晓慧、杨子萱(2013)等人也利用该指数表征内部控制质量取得了稳健的结果。由于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通过每年(t年)年报中披露或年报外单独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判断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据此得出的结论只能影响下一年度(t+1年)的相关决策,因此本文被解释变量Δcredit、credit为t+1年数据,ic为t年数据,这样还可控制内生性问题(刘浩,2010;余明桂,2010)。

本文另一解释变量为市场地位mp,借鉴张新民、王珏、祝继高(2012)做法,根据企业年度营业收入占本年度行业内所有企业营业收入的比率并与其年度行业中值比较判断。在稳健性检验中,本文采用了企业资产规模代替营业收入来计算上述比率。

根据刘凤委、李琳、薛云奎(2009)、陈运森(2010)等学者的研究,本文设置了如下控制变量:表示企业盈利能力的roa、成长能力的growth、财务状况的bank、lev、size、cash,公司治理结构的shr1。由于供应商只能根据以前年度相关财务指标判断企业偿债能力,是跨期决策,因此上述变量全部采用t年数据。此外,每年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情况都会对商业信用产生影响(石晓军、张顺明,2010;陆正飞、杨德明,2011),因此本文还设置了行业和年度哑变量。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原始样本数据来自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做了以下处理:(1)剔除金融保险类公司样本;(2)剔除无内部控制指数的公司样本;(3)剔除计算相关变量所需数据缺失的样本;(4)由于计算商业信用增量需用到公司连续的、至少一年的数据,所以剔除了不满足此要求的样本公司。对连续变量进行winsorize缩尾处理(1%、99%),最终得到4 961个样本。本文所需的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公司治理数据来自CCER数据库。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单变量检验分析

本文将内部控制指数大于样本中位数的企业归为内部控制质量高组,否则为低组。表2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行业内市场地位的高低作为分组变量对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对于高质量内部控制组,无论是年度商业信用增量Δcredit、还是年度商业信用余额credit,其均值、中位数均显著大于低质量内部控制组。这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的确可以缓解企业-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向供应商传递出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可靠、经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较高等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增进供企之间的信任关系,使供应商做出信用授予的决策,假设一得以初步证实。同样,行业内较高的市场地位表明企业规模较大、抵押担保能力较强、信誉好,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这会使供应商信任其偿债能力,进而比市场地位低的企业获得更高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本文提出的假设二也初步得到证实。

(二)回归分析

表3是利用模型(1)对假设一、假设二及假设三检验的回归结果。第(1)、(4)列显示,在控制其他相关因素后,ic系数显著为正,即ic与因变量年度商业信用增量Δcredit、年度商业信用余额credit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供应商在制定商业信用政策时关注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更能博得商业信用债权人的信任,持续获得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而企业较低的内部控制质量会引起供应商对其偿债能力的担忧,进而制定出提前收账、不予授信的信用政策,致使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下降,假设一得以验证。第(2)、(5)列显示,在控制其他相关因素后,mp与年度商业信用增量、年度商业信用余额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由于本文mp为1表示企业市场地位低,0表示市场地位高,所以上述结果说明企业的行业市场地位高,其抵押担保能力、谈判能力、信誉度也就越强,这能够降低供应商对其债务违约风险的评估,从而商业信用申请得以批准;与此相反,市场地位低的企业,上述融资优势就会较小,供应商对其不信任感会进一步加剧,反映在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上会显著下降,这支持了假设二。第(3)、(6)列显示,交乘项ic*mp与年度商业信用融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带来的高信任度显著削弱了较低市场地位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负面影响,具有替代关系,即对于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如果内部控制质量较高,这将显著增加其商业信用融资能力,假设三也得以验证。

(三)拓展性分析与检验

1.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是否可以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一般来说,中小微型企业市场地位较低,大型企业市场地位较高。根据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缓解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该结论的稳健性尚需验证:一是虽然佟岩、冯红卿、吕栋(2012)认为上市公司整体上具有很好的行业代表性,但衡量上市公司市场地位高低的理想做法是将其与市场中该行业所有企业进行比较,即计算年度行业内所有企业营收情况应包括市场中非上市公司,而不仅局限于上市公司,但非上市公司数据无法获取;二是将市场地位高的归为大型企业,而将市场地位低的归为中小微型企业,该划分是否科学还需检验。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根据企业营业收入、资产规模等绝对数指标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类(其中,中型企业标准的上限即为大型企业标准的下限),该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类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企业,是国家制定各类中小企业政策的基础。另外,该规定划分的16个行业门类与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修订版)能够完全匹配。因此,本文利用证监会网站公布的2013年2季度最新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与四部委《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分类结果进行精确匹配后①,根据规定采用营业收入指标计算变量企业类型MSMEtype,将本文样本中的上市公司分为中小微型企业(MSMEtype赋值为1)、大型企业(MSMEtype赋值为0)两类②,采用模型(1)对假设一、假设二及假设三重新进行回归检验(限于篇幅,控制变量结果略),结果如表4所示。对于年度商业信用增量、余额,MSMEtype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中小微企业在商业信用融资方面的确存在劣势;而交乘项ic*MSMEtype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缓解中小微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信任度和商业信用融资水平。本文提出的假设一、二、三均再次得到验证。这也佐证了佟岩、冯红卿、吕栋(2012)认为上市公司整体上具有很好行业代表性的观点,同时也说明本文以市场地位高低表征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是科学的。

2.目前,市场地位较低的中小微型企业是否积极运用了内部控制的信号传递功能?

林斌、饶静(2009)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分析得出,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有动机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传递其内部控制信息。表5是对不同类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检验的结果。总体而言,市场地位高的、大型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显著好于市场地位低的、中小微型企业,是否可以由此推测市场地位较低的中小微型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概率不高?

另外前文已经证实,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的确可以缓解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那么资本市场中的中小微企业是否意识到这一点,积极运用内部控制的信号传递功能,进而反映在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上更大的概率?本文采用Logit模型(2)、(3)检验了上述问题。

模型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以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否披露ic_selfappr(披露赋值1,否则为0)、内部控制鉴证信息是否披露ic_audit(披露赋值1,否则为0)两个维度进行考察,解释变量为mp、MSMEtype(定义同前文)。参照佟岩、冯红卿、吕栋(2012)等人的研究,设置了控制变量:产权性质state(国有为1,非国有为0)、盈利与否profitorno(盈利取1,否则为0)、审计师是否为四大big4(是四大取1,否为0)、审计意见auditopinion(标准意见为1,否则为0)、资产负债情况lev、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hr1(定义同上文)、独董比例board(独董数与董事会规模比)、所在证券市场commiteSZ(深市取1,否则为0)以及年度行业控制变量(定义同上文)。与上文对应,样本选自2009-2011年沪深全部A股,剔除金融保险业,同时删除了(1)强制要求内控鉴证的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2)因特定事项(如IPO等)而进行内部控制鉴证的公司样本,(3)相关变量计算所需数据缺失的样本公司。对于在年报或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仅提及内部控制鉴证而没有对应的审计师报告或审计师报告编号的,视为没有披露内部控制鉴证信息;对于在年报或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介绍内部控制鉴证情况并有事务所审计报告编号的,视为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并予以披露。最终样本量为5 540个。所需的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公司治理数据来自CCER数据库,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鉴证信息披露数据来自上海恒生聚源数据(Gildata)终端,并与巨潮资讯网交叉核对后经手工整理而得。

表6给出了Logit回归的结果。第(1)部分中,对于被解释变量ic_audit、ic_selfappr,解释变量市场地位mp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这表明市场地位低的企业倾向于不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与自我评价信息,同时这也说明市场地位较低的中小微型企业尚未意识到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具有向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传递其内部控制质量较高信息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并增加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功能。第(2)部分中,对于被解释变量ic_audit、ic_selfappr,解释变量企业类型MSMEtype的系数也均显著为负,这再次证实中小微型企业较之大型企业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积极性普遍不高,同时也再次印证以市场地位高低表征大、中小微企业与以四部委《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划分大、中小微型企业所取得的结论完全一致,前者具有很高的稳健性。

(四)稳健性检验

本文拓展性分析与检验部分,以市场地位高低mp表示大型、中小微型企业,以四部委《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计算企业类型MSMEtype,其回归结果都得到了相互印证,这说明本文结论是稳健的。对商业信用融资水平采用年度增量、余额两种方式计量,检验结论的一致也表明研究是稳健的。此外,本文对回归研究结论还进行了如下稳健性检验:(1)借鉴谭伟强(2006)、Petersen和Rajan(1997)的做法,将变量Δcredit重新定义为(t+1年末应付账款-t年末应付账款)/t年末总资产,利用模型(1)对假设一、二、三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论不变;(2)根据张新民、王珏、祝继高(2012)等人做法,采用企业总资产规模占年度本行业所有企业总资产规模的比率作为衡量企业市场地位高低的指标(比率低于本年度行业内全部样本的中位数,即市场地位低,赋值为1;否则取0),重新对假设一、二、三进行检验分析,研究结论不变;(3)模型回归共线性诊断结果显示VIF均值小于3,残差Durbin-Watson值均在2左右,这也说明研究具有稳健性。

五、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信任理论考察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否缓解企业-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进双方信任度,进而使企业获得较高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同时,本文选择了市场地位作为个性特征型信任,考察其与内部控制这一制度型信任机制在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影响中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能得到供应商的信任,表现为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与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正相关;市场地位高的企业能得到供应商的信任,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额度也较高,而市场地位低的企业,其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也较低;内部控制质量与市场地位在对企业商业信用的获取上具有替代作用,即对于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如果内部控制质量较高,这将显著增加其商业信用融资能力。进一步的拓展研究显示,较之大型企业,我国中小微型企业在商业信用融资问题上仍居劣势地位,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增进其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信任关系,从而缓解所面临的经营性融资难问题。但就目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而言,市场地位较低的中小微型企业,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鉴证信息的概率显著低于市场地位较高的大型企业。这表明内部控制对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帮助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加强高质量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并积极对外披露其内部控制信息,从根本上增强其外部融资能力。

注释:

①精确匹配后,由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代码为M、N、O、P、Q、R、S的上市公司,其划型标准是按从业人数,限于相关数据的获取,剔除这部分公司后样本量为4 770个,占最初样本的96.15%,不会影响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向作者索取《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修订版)与《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011)的精确匹配表。

②按照该划型标准,在4 770个上市公司样本中,有4 061个样本属于大型企业,占总样本的8514%;有709个样本属于中小微型企业,占总样本的1486%。

参考文献:

[1]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会计研究,2011(8):53-60.

[2]雷宇.财务会计的信任功能[J].会计研究,2012(3)::26-30.

[3]李万福,林斌,宋璐.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效率促进还是抑制?[J].管理世界,2011(2):81-98.

[4]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9(2):45-52.

[5]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7):35-44.

[6]刘凤委,李琳,薛云奎.信任、交易成本与商业信用模式[J].经济研究,2009(8):60-71.

[7]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10):59-70.

[8]张新民,王珏,祝继高.市场地位、商业信用与企业经营性融资[J].会计研究,2012(8):58-65.

[9]张勇.信任、审计意见与商业信用融资[J].审计研究,2013(5):72-79.

[10]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信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2(5):95-103.

[11]Raiser, M., Rousso, A., and Steves, F.Trust in transition: cross-country and firm evidence[J].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2008,2:407-433.

[12]Van Horen,N.Customer Market Power and the Provision of Trade Credit: Evidence from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7.

(责任编辑:张曦)

表6给出了Logit回归的结果。第(1)部分中,对于被解释变量ic_audit、ic_selfappr,解释变量市场地位mp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这表明市场地位低的企业倾向于不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与自我评价信息,同时这也说明市场地位较低的中小微型企业尚未意识到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具有向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传递其内部控制质量较高信息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并增加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功能。第(2)部分中,对于被解释变量ic_audit、ic_selfappr,解释变量企业类型MSMEtype的系数也均显著为负,这再次证实中小微型企业较之大型企业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积极性普遍不高,同时也再次印证以市场地位高低表征大、中小微企业与以四部委《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划分大、中小微型企业所取得的结论完全一致,前者具有很高的稳健性。

(四)稳健性检验

本文拓展性分析与检验部分,以市场地位高低mp表示大型、中小微型企业,以四部委《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计算企业类型MSMEtype,其回归结果都得到了相互印证,这说明本文结论是稳健的。对商业信用融资水平采用年度增量、余额两种方式计量,检验结论的一致也表明研究是稳健的。此外,本文对回归研究结论还进行了如下稳健性检验:(1)借鉴谭伟强(2006)、Petersen和Rajan(1997)的做法,将变量Δcredit重新定义为(t+1年末应付账款-t年末应付账款)/t年末总资产,利用模型(1)对假设一、二、三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论不变;(2)根据张新民、王珏、祝继高(2012)等人做法,采用企业总资产规模占年度本行业所有企业总资产规模的比率作为衡量企业市场地位高低的指标(比率低于本年度行业内全部样本的中位数,即市场地位低,赋值为1;否则取0),重新对假设一、二、三进行检验分析,研究结论不变;(3)模型回归共线性诊断结果显示VIF均值小于3,残差Durbin-Watson值均在2左右,这也说明研究具有稳健性。

五、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信任理论考察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否缓解企业-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进双方信任度,进而使企业获得较高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同时,本文选择了市场地位作为个性特征型信任,考察其与内部控制这一制度型信任机制在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影响中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能得到供应商的信任,表现为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与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正相关;市场地位高的企业能得到供应商的信任,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额度也较高,而市场地位低的企业,其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也较低;内部控制质量与市场地位在对企业商业信用的获取上具有替代作用,即对于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如果内部控制质量较高,这将显著增加其商业信用融资能力。进一步的拓展研究显示,较之大型企业,我国中小微型企业在商业信用融资问题上仍居劣势地位,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增进其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信任关系,从而缓解所面临的经营性融资难问题。但就目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而言,市场地位较低的中小微型企业,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鉴证信息的概率显著低于市场地位较高的大型企业。这表明内部控制对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帮助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加强高质量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并积极对外披露其内部控制信息,从根本上增强其外部融资能力。

注释:

①精确匹配后,由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代码为M、N、O、P、Q、R、S的上市公司,其划型标准是按从业人数,限于相关数据的获取,剔除这部分公司后样本量为4 770个,占最初样本的96.15%,不会影响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向作者索取《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修订版)与《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011)的精确匹配表。

②按照该划型标准,在4 770个上市公司样本中,有4 061个样本属于大型企业,占总样本的8514%;有709个样本属于中小微型企业,占总样本的1486%。

参考文献:

[1]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会计研究,2011(8):53-60.

[2]雷宇.财务会计的信任功能[J].会计研究,2012(3)::26-30.

[3]李万福,林斌,宋璐.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效率促进还是抑制?[J].管理世界,2011(2):81-98.

[4]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9(2):45-52.

[5]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7):35-44.

[6]刘凤委,李琳,薛云奎.信任、交易成本与商业信用模式[J].经济研究,2009(8):60-71.

[7]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10):59-70.

[8]张新民,王珏,祝继高.市场地位、商业信用与企业经营性融资[J].会计研究,2012(8):58-65.

[9]张勇.信任、审计意见与商业信用融资[J].审计研究,2013(5):72-79.

[10]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信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2(5):95-103.

[11]Raiser, M., Rousso, A., and Steves, F.Trust in transition: cross-country and firm evidence[J].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2008,2:407-433.

[12]Van Horen,N.Customer Market Power and the Provision of Trade Credit: Evidence from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7.

(责任编辑:张曦)

表6给出了Logit回归的结果。第(1)部分中,对于被解释变量ic_audit、ic_selfappr,解释变量市场地位mp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这表明市场地位低的企业倾向于不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与自我评价信息,同时这也说明市场地位较低的中小微型企业尚未意识到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具有向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传递其内部控制质量较高信息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并增加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功能。第(2)部分中,对于被解释变量ic_audit、ic_selfappr,解释变量企业类型MSMEtype的系数也均显著为负,这再次证实中小微型企业较之大型企业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积极性普遍不高,同时也再次印证以市场地位高低表征大、中小微企业与以四部委《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划分大、中小微型企业所取得的结论完全一致,前者具有很高的稳健性。

(四)稳健性检验

本文拓展性分析与检验部分,以市场地位高低mp表示大型、中小微型企业,以四部委《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计算企业类型MSMEtype,其回归结果都得到了相互印证,这说明本文结论是稳健的。对商业信用融资水平采用年度增量、余额两种方式计量,检验结论的一致也表明研究是稳健的。此外,本文对回归研究结论还进行了如下稳健性检验:(1)借鉴谭伟强(2006)、Petersen和Rajan(1997)的做法,将变量Δcredit重新定义为(t+1年末应付账款-t年末应付账款)/t年末总资产,利用模型(1)对假设一、二、三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论不变;(2)根据张新民、王珏、祝继高(2012)等人做法,采用企业总资产规模占年度本行业所有企业总资产规模的比率作为衡量企业市场地位高低的指标(比率低于本年度行业内全部样本的中位数,即市场地位低,赋值为1;否则取0),重新对假设一、二、三进行检验分析,研究结论不变;(3)模型回归共线性诊断结果显示VIF均值小于3,残差Durbin-Watson值均在2左右,这也说明研究具有稳健性。

五、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信任理论考察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否缓解企业-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进双方信任度,进而使企业获得较高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同时,本文选择了市场地位作为个性特征型信任,考察其与内部控制这一制度型信任机制在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影响中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能得到供应商的信任,表现为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与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正相关;市场地位高的企业能得到供应商的信任,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额度也较高,而市场地位低的企业,其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也较低;内部控制质量与市场地位在对企业商业信用的获取上具有替代作用,即对于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如果内部控制质量较高,这将显著增加其商业信用融资能力。进一步的拓展研究显示,较之大型企业,我国中小微型企业在商业信用融资问题上仍居劣势地位,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增进其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信任关系,从而缓解所面临的经营性融资难问题。但就目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而言,市场地位较低的中小微型企业,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鉴证信息的概率显著低于市场地位较高的大型企业。这表明内部控制对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帮助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加强高质量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并积极对外披露其内部控制信息,从根本上增强其外部融资能力。

注释:

①精确匹配后,由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代码为M、N、O、P、Q、R、S的上市公司,其划型标准是按从业人数,限于相关数据的获取,剔除这部分公司后样本量为4 770个,占最初样本的96.15%,不会影响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向作者索取《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修订版)与《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011)的精确匹配表。

②按照该划型标准,在4 770个上市公司样本中,有4 061个样本属于大型企业,占总样本的8514%;有709个样本属于中小微型企业,占总样本的1486%。

参考文献:

[1]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会计研究,2011(8):53-60.

[2]雷宇.财务会计的信任功能[J].会计研究,2012(3)::26-30.

[3]李万福,林斌,宋璐.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效率促进还是抑制?[J].管理世界,2011(2):81-98.

[4]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9(2):45-52.

[5]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7):35-44.

[6]刘凤委,李琳,薛云奎.信任、交易成本与商业信用模式[J].经济研究,2009(8):60-71.

[7]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10):59-70.

[8]张新民,王珏,祝继高.市场地位、商业信用与企业经营性融资[J].会计研究,2012(8):58-65.

[9]张勇.信任、审计意见与商业信用融资[J].审计研究,2013(5):72-79.

[10]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信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2(5):95-103.

[11]Raiser, M., Rousso, A., and Steves, F.Trust in transition: cross-country and firm evidence[J].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2008,2:407-433.

[12]Van Horen,N.Customer Market Power and the Provision of Trade Credit: Evidence from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7.

(责任编辑:张曦)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质量信任
表示信任
信任
浅谈内部审计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政府行为、内部控制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研究
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
信任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