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2014-11-10徐佳王刚李婷婷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渗透德育

徐佳+王刚+李婷婷

摘 要:根据对本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研, 讨论英语教学工作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建议和做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德育; 渗透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和两课老师的任务。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 你们不仅仅是教课的老师, 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 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由于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塑造和智力的发展具有深广的影响, 教师必须以德育人, 以行育人, 以教育人, 以学育人。英语老师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多地在教学中传播西方文化, 更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之精髓和优秀部分, 涤荡其沉渣和垃圾。所以, 英语老师在传授语言知识和西方文化,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 要结合德育教育和课堂教学, 强化文章中的德育因素, 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育之中, 轻松自然地点点滴滴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思想与规范的灌输与渗透, 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一) 从英语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上渗透德育

在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英语课上, 我们首先可以向学生阐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英语在这个时代的特殊意义, 如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网络、电子商务的普及等, 这使学生一进大学就明确学英语的目的, 端正学习英语的态度。同时第一册第一单元《How To Improve Your Study Habits》就是一篇既使学生认识学习英语的目的, 又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英语学习方法的佳作。通过课文的讲解, 告诉学生, 学好英语需要决心、信心、恒心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我们还可介绍或复习高中英语第一册第一课马克思怎样在六个月内掌握俄语的经验, 为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改进提供真实案例。第一堂课的教学极为重要, 为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在英语学习上的轻松过渡与今后长时间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从大学英语教材授课内容方面渗透德育

学生的品德教育非进行不可, 但一味孤立地灌输干巴巴的理论和抽象的大道理, 缺乏感性材料和真实案例, 学生会非常反感, 觉得老师在用条条框框禁锢他们, 且老生常谈, 索然无味, 这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 英语老师若能做个有心人, 在讲解中慢慢渗透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并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体会, 完全可以起到传授知识与道德教育的双收效果。大学英语的课文内容绝大多数都有一定教育意义, 都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明辨是非, 提高思想觉悟, 培养道德品质, 改进工作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缓解心理压力。《The Shelter》中揭露人在危难面前暴露的自私与残酷本性, 呼唤人性的善良和无私的一面, 《Daydream A little》是篇号召年轻人树立远大理想, 执着努力追求目标的佳作。《Big Bucks The Easy Way》讲述大学生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实践来谋生; 《Deer and the Energy Cycle》关于如何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 《The Making of a Surgeon》讲述每个人必须拥有在未来社会立足并获得成功的又一必备条件——自信心的重要性等。这些思想内容可以以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灌输。如: 向学生提问通过文章受到何种启迪, 也可直接指出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 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小组讨论和辩论, 或课后作为习作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引导学生用英语来思考和表达, 这样, 学生既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理解, 体会课文涵义, 反复接触和使用英语, 提高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又在教学中生动活泼地、真切自然地接受道德教育。

(三)在开展英语教学第二课堂活动中渗透德育

既要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又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英语老师除了利用自身知识和良好的素养、恰当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教材配合学生的主动性外, 还要指导学生创造良好的外语环境和气氛, 使学生时常接受英语信息的刺激, 逐渐形成熟练技巧。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学的第二课堂活动极为重要。如利用班级黑板报开辟英语学习园地; 聘请外教配合开展“英语角”会话活动; 举行别开生面、深得学生喜爱又赋教育意义的英语晚会; 开展各种英语竞赛; 放映英语电影、录像等。这些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而且具有教育和教养的意义。板报内容可以登与教学相关的英语习作、疑难问题解答等知识性材料, 也可以刊登一些帮助学生思考人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好文章, 以及配合道德教育、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极具时代特色的诗歌、小幽默、心得体会、标语、口号、格言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 是一个长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教育方法。英语老师要时刻意识到自己站在培养人才这一重要基地的第一线, 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这一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配合题材丰富、具有时代气息、贴近大学生活、激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的教材, 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法, 坚持寓教于学, 在英语教学中点点滴滴地渗透德育, 切实把大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需求、既有扎实的知识技能又具良好的人品和开拓技能的现代化

人才。

参考文献:

[1] 董亚芬.大学英语[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 王守仁.论文化思想差异与英语教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 刘润清.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渗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