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形式比赛的小学一年级跳绳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2014-11-10林建强
林建强
【摘 要】 跳绳是学校体育在小学阶段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除了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学生跳绳技术动作外,在跳绳教学中引入比赛和游戏策略,对提高学生跳绳练习的积极性,缓减运动负荷带给学生的抗拒心理,提高教学效果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关 键 词】 一年级;跳绳;多形式比赛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从一年级开始就设置了一分钟跳绳的测试项目,用以评价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到了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还没学会跳绳,还有部分学生不喜欢跳绳练习。因此,在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跳绳项目的练习兴趣和练习积极性,成了跳绳教学的关键。笔记试图通过创设多形式的比赛活动,意在端正学生的练习态度,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以提高一年级跳绳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对象
本校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107班,共38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8人;108班,共38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19人。
三、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法。其中107班为对照班,按照常规进行教学;108班为实验班,采用多形式比赛教学法进行教学。
四、研究对象初始成绩分析
以下数据均为本校107班、108班在进行跳绳教学之前的身体测试结果。
表格一:107班、108班跳绳测试情况对照表
■
表格二:107班、108班身高、体重情况对照表
■
从表格一和表格二中的测试结果的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在进行实验前107班和108班两个班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跳绳情况基本相同,说明两个班学生原来条件没有明显差别,在测得两个班学生在实验前的条件基本相同后,我们可以进行实验。
五、实验方法
表格三:对照班与实验班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中,安排的不同教学策略与手段(107班为对照班,按照传统教学进行跳绳教学的具体教学计划和手段;108班为实验班,采用多形式比赛进行教学的教学计划和手段。)
表格四:107班、108班根据各自的教学计划,进行12次课堂教学后,两个班的测试成绩:
■
从表格二和表格四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经过为期12次课的跳绳课堂教学,一分钟跳绳测试成绩两个班均有所提高。从表格四中可以看出,107班和108班的一分钟跳绳成绩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实验班108班的一分钟跳绳成绩大大优于对照班107班,说明运用多形式比赛的教学手段比传统常规的教学方法效果更好。
六、分析与讨论
(一)在跳绳的教学中,结合多种形式的比赛和游戏可以引起学生对跳绳项目的兴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跳绳虽然是一项操作比较简单,但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成绩。若采用单调的练习方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枯燥,还会导致那些协调性较差的学生,丧失学习和练习的信心。因此,如何让学生建立并保持对跳绳学习的兴趣成为一年级进入跳绳教学之初的关键。一年级的学生,对户外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对小型的比赛和游戏更有参与热情,这是他们的心理特点。所以,针对跳绳项目的特点,结合多种形式比赛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学生带动家长共同参加家庭跳绳比赛的活动中,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在提高练习积极性的同时,保证了学生的练习时间。
(二)在跳绳的教学中,结合多种形式的比赛和游戏可以缓解运动负荷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参与的效果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身体各个器官和功能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跳绳教学中,安排一定的运动负荷,是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和身体素质发展要求的。我们认为,只有当练习的运动量和强度构成的负荷接近疲劳,但还没有产生疲劳时,练习的效果是最好的。在这12次课的课堂教学计划中,练习强度逐步增加,运动负荷逐步增强,容易导致学生的抗拒心理。但是,比赛和游戏的引入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对运动负荷带来的厌学情绪。让学生在不注意体能消耗的情况下,让机能得到恢复,有效地避免学生的疲劳现象,学生的耐力素质也得到有效的提高。
七、结论与建议
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常规教学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和偷懒现象,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而多形式比赛的教学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调节运动负荷,减小对疲劳的感受,教学效果均较为明显。我们认为,其他的体育教学项目,根据项目的特点也可引进多形式的比赛或游戏,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我成功”“我能行”的快乐体验。■
【参考文献】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38-147.
[2]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M].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3] 邵德伟,邹旭铝,俞富根,周晓明. 体育课堂教学运动负荷安排的科学性与例析[J]. 中国学校体育,2010(9):24-25.
[4] 黄希庭. 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