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4-11-10王凤梅
王凤梅
【摘要】情感教育在一个学生的成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注重情感教育,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分析,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的教育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教师教学的技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语文的情感世界,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不仅大大提升教学的质量,更大大提升教学的效果。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等等),依照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扎实推进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以及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通过相关的理论以及具体的方式和手段,将其自身和教学内容的情感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达成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从而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二、初中语文教学开展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转变传统教师角色
兴趣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是终生的,对很多学生来说会使得其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人格品质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语文教师,更是如此。就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的话,由于语文教学秉承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华夏民族数千年以来智慧的结晶,蕴藏着许多人生的哲理。正因为如此,这一文化体系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严格按照这种规范以及要求,这样做的话势必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见这样的情形,那就是学生所写的作文没有感情,读起来非常生硬,难以真正意义上地打动读者。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就应该重视起来,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努力想办法来改变这一现状。
要想使得这一问题得到根本性地解决,教师首先要学会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让他们无压力、无拘束,有话敢说,有话敢写。语文课本中很多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心声的表露,都是作者感情的积淀,都饱含着作者独特的感情体验,自然而然地都能够靠情感打动人。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课文时,就要把握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以情感作为切入点把握文章的真实情感,从而用真挚的情感触动学生的内心。学生沉浸在深深的感动中,自然能够感受到作者情感的熏陶感染,只有通过学习整篇文章的过程,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章的情感内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未来的运用过程中才能达到融会贯通、情景交融。
(三)把握教材内容,实现情感教学
就目前的语文教学活动进行分析的话,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本身对教材钻研不够,对教材的层次内容把握不准,直接造成在实际教学活动之中没有重点。教师的这种做法将对课堂的整个学习效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升专业素质,深钻教材内容,并且结合学生实际,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合理地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同时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将其与教材内容完美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大大提升。教师的情感就像是一阵风,能够吹破一池春水,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体验到来自于教师的亲切与关注,从而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变得灵动活泼,更是创设了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教师通过言谈举止,神态上的喜怒哀乐将知识以及情感都传递给了学生,在准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体会,将会以一种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对于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情感理解,将作者的情感保留下来,传达给学生,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教学。
(四)合理引导学生情感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着力加强理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以及修养,并且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尽量把情感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大力度,毫不松懈抓好抓实。我们更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催生学生的学习情感,全方位、广角度、多渠道地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行培养。我们相信这样一个事实,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倾注了满腔热情,必然会使我们的课堂与学生产生的距离越来越小,从而与学生形成共鸣。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情感教育普遍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因此,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情感教育入手,进一步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中来。在这种情形之下,教师就可以利用情感教育这一重要特点,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把情感教育作为一项教学目标,通过营造感情充沛、气氛和谐的情感氛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一个学生,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增强情感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少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吉林教育,2008(7).
[2]許红标.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学习 (小学),2009(3).
[3]王实.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3).
[4]胡华标.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才
智,2011(19).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