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善 穿红马甲的“省长”志愿者
2014-11-10徐忠友
徐忠友
2014年9月17日上午,由浙江中华文化学院主办“中华文化与浙江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一位身穿红马甲的浙江博物馆志愿者,应邀为出席国际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们作了一场题为《璀璨浙江,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漫谈》的主题报告。
博物馆为志愿者统一发放的红马甲,穿在这名志愿者身上稍显紧绷,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讲演的热情。深厚的学识素养、丰富的讲授内容、清晰的逻辑思路、生动的表述方式,令在场的专家学者也听得有味,颇受启发。而这名投入演讲的志愿者,正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原省长吕祖善。
在浙江省博物馆,他担任“越地长歌”展馆义务讲解员。
“我大学毕业至今40多年,其中38年在浙江工作,是浙江的山山水水哺育我,浙江的人民给予我一方干事业的舞台。浙江是个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地方,能为浙江人民谋一点福利,为浙江经济发展做出一点贡献,我很荣幸。”由于热爱浙江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吕祖善便以此方式,为公益事业及弘扬浙江历史文化作贡献。
越地长歌,展示浙江精神
2012年初春时节,吕祖善身穿浙江博物馆志愿者的红马甲,手握讲解的小话筒,第一次以义务讲解员身份亮相浙江省博物馆。他带着一批参观者走进“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将展厅分的“文明曙光”、“古越王国”、“三吴都会”、“东南翘楚”、“繁庶两浙”五个部分,把浙江“精勤耕战”的文化品格为主导的2000多件(组)展出文物一一向观众作以介绍。
吕祖善首先阐述“越地长歌”四字的内涵:“越地”指浙江,“长”指浙江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文明史,“歌”指浙江在历史长河中的历史积淀,也就是浙江的文化。继而,他向观众介绍作为浙江史前文化之代表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演进及成就;详细分析了以会稽郡和杭州城的兴起为标志,浙江逐渐成为全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历史原因和文化缘由。辅以多媒体视听等现代手段,他为观众展现浙江大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独特文化魅力。吕祖善怀有深情地讲起这片土地的源起:“当中原的夏商帝国兴起时,这片土地上还生息着‘断发文身的古越人。他们在山海变迁的严峻环境中,立足于生存和开拓,积极顺应社会变革和民族融合,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发展出精勤耕战的文化品格和经济本位的价值取向,创造出了诸多光耀千秋的伟大业绩,使这片曾经的荒蛮之地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国文明气息最浓厚的地方和成为中国最富裕、最繁华的地方。中国的文明之所以能延续,浙江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今天,依靠的是文化的支撑。”
刚开始,吕祖善的讲解词是博物馆提供的。几次讲下来,他觉得不过瘾,认为还有太多东西想介绍给大家。于是吕祖善向浙江博物馆借阅大量资料,把几乎每件陈列文物的背景都细细梳理一遍,遇到问题便到浙江博物馆找专家请教,花了很多时间准备了一份更全面的讲解词。
在介绍到良渚文化时,吕祖善提出“早期国家”的概念,并用各类文物和考古发现进行论证。他参考史学界的最新观点,认为在良渚文化消失之后,中华文明并非单一起源,而是“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他讲良渚文化的突然消失,列举了多种可能,并详细讲述自认为最有可能的“大洪涝”,这个观点,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的吴露生听完讲解后准备写进自己的新书中去。
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秦汉六朝对浙江的开发,到唐宋时期浙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重心……上溯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下至辛亥革命,吕祖善全面生动地讲述了浙江文明的历史进程。他时常将思绪穿越古今,带着观众在岁月变迁中对比思索。讲到南宋时期,他把首都临安(今杭州)称为“世界大都会”,还把当时的皇城临安称为“800年前的纽约和拉斯韦加斯综合体”。“因为当时临安的人口多达100多万,欧洲那些大城市,包括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当时人口都不到杭州的十分之一,所以杭州在当时既是世界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还是文化娱乐中心。提起明代浙江出现许多市镇,他又联想到当今浙江发展迅速的县域经济、块状经济”,他自豪地说,“浙江虽然曾经是穷乡僻壤、几起几落,但通过人们的努力拼搏,如今的浙江已经成为中国最富裕、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这充分展示了浙江人民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在讲解中,吕祖善还穿插他对浙江文明的研究心得和独到见解:“浙江的文明包括中国和世界的文明都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越国精勤耕战,用稀有的青铜铸造生产工具和兵器,这是浙江人精明、勤劳、务实之风的源头。”
他还谈到浙江历史上很多名人学者及其务实的特点:汉朝会稽上虞人王充,他写了唯物主义著作《论衡》;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朱舜水在反清失败后去日本讲学,提倡办学和改革,被称为日本的孔夫子;清初著名史学家万斯同花了整整20年编写了《明史》,后期双目失明只能口述由弟子记载;浙东学派的创始人吕祖谦,提倡“讲实理、育实材、求实用”。“从历史上看,古人一辈子干一件事,甚至几代人干一件事,都是很平常的。但当代人过于浮躁、急功近利,最希望几年、几个月甚至几天就能干好一件事。当下人还应继续发扬吕祖谦等先辈的务实之风,是颇有益处的。”
吕祖善一边细致详实地讲述,一边熟练地播放着他精心制作的PPT,将一幅幅珍贵的浙江历史文化图片、一页页记载历史的文字和一组组历史数据,展示在观众面前。通过“文明曙光”、“春秋一霸”、“浙江文明进程的转折期”、“江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繁庶两浙、人文荟萃”、“革命先驱”等具体篇章,展现了一幅气势恢弘、图文并茂的浙江历史长卷。
义务讲解,源于热爱山水故乡
“那为什么到浙江省博物馆当志愿者?因为对浙江的热爱。”吕祖善可谓是名“老浙江”。这位个性随和但作风强悍的浙江省原省长,1946年11月出生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祖籍浙江诸暨。1963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发动机系发动机设计专业学习近5年时间。“1968年7月毕业时正遇上‘文化大革命,我们这批毕业生只好留校待分配。到这年12月,我先到解放军部队农场劳动锻炼,什么农活都干过,直到1970年4月被正式分配到湖南邵阳水轮发电机厂担任技术员。”
1975年1月,吕祖善调到浙江省汽车工业公司生产技术科先担任技术员,后任生产技术质量组组长。1979年8月,他担任浙江省机械工业厅企业管理处工程师。他在工厂和公司里曾做过车工、漆工、钳工,工作虽然艰辛,但他觉得在工厂基层锻炼的两个阶段对他这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吕祖善至今仍认为年轻人要很好的成长,就应该先到一些基层地方去锻炼一下,做一些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最终是有帮助的。
1983年3月,吕祖善迎来改革开放后干部“四化”的机遇,被提拔为浙江省机械工业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兼厅直属机关党委书记。1991年5月,又提升为浙江省机械工业厅厅长、党组书记。在这之前,他几乎都与自己所学习的机械专业打交道。然而,工作之余,吕祖善对历史、文学怀有兴趣,“从小爱背唐诗宋词,读过‘四大名著等许多中外文学作品”。
1993年2月,吕祖善调任中共浙江省委秘书长。1995年7月,他担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因为工作关系,吕祖善经常要牵头起草省委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有些时候需要用到浙江文史素材,他也由此与浙江历史文化结下不解之缘。1998年12月,他担任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2003年1月,他出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兼浙江行政学院院长。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期间,他与三位浙江省委书记搭档,推动以前店后厂、市场网络、产业集群为特色的“浙江模式”的快速发展。
“那些年我走遍浙江的山山水水,对浙江的历史文化也产生了兴趣和感情。有时为了向来浙调研和考察的中央领导、外国贵宾介绍浙江情况,有时自己在省内一些会议讲话中也会谈到浙江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加之自身兴趣,于是经常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来钻研浙江的历史文化,阅读相关资料和书籍,还向浙江大学等单位的历史文化专家学者请教。”渐渐从“业余爱好者”走向“准专业者”,吕祖善乐在其中,屡有所得。
当志愿者 普通人做普通事
2013年4月,浙江省博物馆举行2012年度志愿者服务分队表彰大会,吕祖善以志愿服务126个小时,列个人志愿者服务第16位,成为22名“优秀志愿者”之一。浙江博物馆方面对吕祖善的评价是:“他以独特的个人魅力,优质的讲解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他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吸引了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士成为了浙博的志愿者。”
以前当省长时曾不知给多少单位多少人颁发过多少奖牌和荣誉证书的吕祖善,对浙江博物馆这本不带一分钱奖金的荣誉证书却很珍惜,当时67岁的他表示今后还会继续当好志愿者,力争每个月能利用业余时间为观众讲一两场。
时光回溯,往事历历。2011年8月间,吕祖善卸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职务,调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之职。他到全国人大财经委工作后,特别是在全国人大休会期间,工作没有当省长那么繁忙,压力也没那么大,他自认为有能力、有时间为社会做一些其他有意义的事情。“领导干部退下来后,怎样才能更多地为社会做贡献?在很多国家,公务员退休后当志愿者或参与公益活动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值得倡导,所以我选择做志愿者。”
到底做哪方面的志愿者好呢?吕祖善想过很多方式。他曾想去做环保志愿者,也考虑过到浙江美术馆做志愿者,但他自认美术方面基础不好,恐难胜任。思考良久,他觉得是浙江美丽的山山水水、勤劳的父老乡亲养育了自己,自己更应该为弘扬浙江文化、积极宣传浙江尽一份义务。同时,他也看到当时浙江省博物馆虽然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日趋完善,但其中大多数是学生和年轻人,社会阅历不深,自己去当志愿者,可以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人,包括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社会相关人士都来支持公益事业。
最终,这位老省长决定到浙江省博物馆去当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向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讲好浙江的历史、浙江的故事、浙江的文化。2011年12月,浙江省博物馆举行志愿者服务分队表彰大会,吕祖善受邀在会上致辞。他指出:“志愿者是促进社会进步、传播道德文明的重要力量,是一群无私奉献的可爱可敬的人。加强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在博物馆硬件设施日趋完善的今天,是提高博物馆服务功能的重要环节。”
表彰会结束后,他便主动报名加入浙江博物馆的志愿者服务队,经过培训后成为该馆700名志愿者之一。
两年多来,数以千计的观众听过吕祖善的义务讲解。包括曾来自香港、澳门国情培训班的一批年轻学员,他们的爷爷都是建国前从浙江移居到港澳去工作和生活的,他们本人在港澳出生,对浙江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多。这次回到祖籍浙江参加培训,主办方浙江海外联谊会等单位特意组织他们到浙江博物馆参观。听了吕祖善的讲解后,他们觉得身为一个浙江人的后代很自豪,因为故乡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而增强了他们对故乡和祖国的认同感。
71岁的浙江钱塘江管理局技术顾问林炳尧教授,自从1998年中央电视台开设“直播钱江潮”节目后,就作为特邀嘉宾多次到现场解说,当初他自己还觉得比较满意。后来他到浙江博物馆听了吕祖善的讲解后深受启发,觉得自己还有值得弥补的地方,他打算以后在央视“直播钱江潮”时,在解说中也要增加些浙江历史文化知识的内容,让观众的视野再宽广一些,收获更丰富一些。
杭州西泠印社有一位年轻的观众,其工作的单位就在浙江博物馆主馆区隔壁,那里经常举办各种展览。因为是免费的所以有时他也走进去看看,但他面对博物馆陈列展示的文物、图片,以前大多只是看看热闹,很少详细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自从听了吕祖善的讲解后他深受启迪,并真正理解进博物馆游览 “三分看物,七分听解”的秘诀了。现在他去看展览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认真听讲解员讲解,每次都要有新的收获。
在谈到当志愿者的体会时,吕祖善十分低调地说:我本来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是党和国家、人民培养了我,把我推上了领导岗位。当我从繁忙的省长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就不想再当这个“长”还是那个“顾问”了,觉得回归老百姓的本分最好,空闲时间为社会和群众做一些普通有益的事。在我国曾有甘祖昌将军解甲归田的事,在国外很多公务员退下来之后也会去当志愿者,做一些公益事业,我们现在也需要这么一种倡导吧。总之,我对自己现在的定位是“普通人做普通事”。
为了扩大视野,吕祖善几乎逢博物馆必进,浙江省内的各类考古遗址,全国各地的省市博物馆去过不少;只要和浙江历史有关的内容,他都认真记下来。鲜活,生动,丰富。他能从浙江史前的水稻种植,讲到他曾在中南美洲参观过古玛雅文化的史前玉米种植;他讲唐代之后的浙江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能延展到他曾在日本参观过江户博物馆所看到的展品;他讲浙江文化思想史,提到王阳明,便推荐大家去贵州修文县东栖霞山的“阳明洞”。在全国“两会”期间,他还抽空特意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的史前历史陈列馆,留心每一件与浙江历史有关联的文物。他听周围人提到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很不错,便设法借来认真阅读。
吕祖善平时在作报告和讲解结束前,都会留点时间与听众、观众交流,认真听取他们有益的意见。他还请浙江的农科、水利、统计等方面的专家帮忙,完善报告和讲解的内容,使其作演讲使用的PPT不断增加,现在已经有140页,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力求正确。
讲台上,吕祖善纵论浙江历史发展脉络,讲完后,他思索更多。“良渚文化繁荣,百越人时浙江文化反而倒退一些;春秋勾践成为五霸之一,秦汉时浙江发展进入低潮;隋唐五代慢慢发展,到南宋时杭州人口百万。改革开放后,浙江再次夺得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那么,我们的‘越地长歌怎样继续唱下去,这也是我在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 董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