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文化培育研究

2014-11-10罗亚芬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

罗亚芬

摘 要:本文对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文化培育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基于对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文化培育存在困境的分析,提出提升医院文化培育的重要性认识、增强医疗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强化医疗工作者的凝聚力和提高医疗工作者的执行力等对策,为公立医院文化培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文化培育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以下简称新医改方案) 颁布,之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随之出台。按照该方案,公立医院必须尽快将其营利性或趋利性转变为非营利性或公益性,因而迫切需要加强公立医院文化建设。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公立医院的文化建设,即是通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三个方面的改革,以转变公立医院管理经营理念和重塑医生的伦理价值观。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与此同时,医疗成本随之水涨船高,为满足随之上涨的的就医价格,患者就医支出随之提升,最终导致医患矛盾的激化。在当前的情况下,如何缓和医患矛盾,保证公立医院能够安定稳健地发展,医院文化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的医疗市场竞争,不仅仅体现在医疗质量、就医价格上,还应通过医院文化的培育,营造“以人为本”为病人提供医疗、心理、安全等全方位优质服务的文化氛围。因此,医院文化培育有利于加强医院先进文化建设,化解医患矛盾;有利于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引导和深化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医院整合内部资源,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公立医院文化培育面临的困境

我国公立医院在文化培育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困境:

(一)对医院文化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企业文化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带动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员工对于企业的认知和凝聚力。因而,企业文化不仅仅属于精神层面,企业文化也具有生产力。医院文化也是一种企业文化。医院员工对于所在医院文化的认知程度,同样影响着医院员工对于医院的感情和凝聚力。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对于医院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仅仅是将医院文化作为一种口号,将文化管理简单理解为文体活动或思想教育工作,当做一阵风式的运动或者活动。运动或活动一来,仅仅是一个阶段或者一个时期内受到重视,而且这种重视也多为应付,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将医院文化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以此思想为导向,文化培育势必将出现重一般轻差异、重形式轻内涵的情况,浮于形式。

(二)医院文化发展的先天性不足

公立医院目前是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主体,经历了计划经济的熏陶,萌芽并发展于计划经济时期,虽然目前新医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鉴于长期受到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公立医院在组织结构上较为僵化,指导思想上较为守旧,对待新鲜事务具有抵制思想。此外,大部分公立医院的工作重心集中于经济建设,侧重于医院的营利性,将医院建设和发展简单地等同于企业建设和发展,忽视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从而导致仅仅是简单地以营利性为目的、以利润额论英雄,并未对医院文化培育的作用加以重视。其最终结果就是,将医院的资源均引导到经济建设上,而未能发挥医院文化的精神凝聚力优势,未能发挥公立医院在道德伦理等方面应发挥的榜样作用,进而又影响了医院文化的培育。

(三)医院文化培育中沟通力不足

公立医院工作效果检验的唯一标准就是工作表现突出与否,医院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缺乏沟通,导致管理者很少关注到影响员工工作表现的客观因素。并且,医院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机构,其正常运作不仅需要核心的管理者、医疗服务者,同样也需要基层医护人员甚至是后勤保障人员,不同的岗位均从自身岗位出发认识检验标准,导致医院内部在思想认识上即较为复杂,但沟通上的不足影响了员工在医院文化培育中的积极性。此外,医疗服务的专业技术性使得医疗服务者与患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导致患者对医院员工提出更多的疑问或更高的要求,从而也导致医疗服务者压力较大。医疗服务者与患者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最终导致医患矛盾愈演愈烈,影响和谐医院文化培育的实现。

(四)医院文化培育的执行力不足

目前,医院文化管理工作在公立医院内部一般是由医院管理者提出,党政部门承担主要的文化建设责任,医院内部缺乏专门的文化管理机构,导致执行过程中文化管理权限模糊,各部门各自为政,难以统一文化管理工作的标准,并且医院文化培育工作难以连续进行。当各部门对于医院文化达成一致意见时,医院文化培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当各部门对于医院文化意见不一致时,医院文化培育工作便难以开展,甚至被弃之不用。但大多数时候,公立医院内部机构设置较为复杂,医院文化管理工作的执行难以统一顺利进行。

三、公立医院文化培育对策

基于上述对公立医院在文化培育存在困境的分析,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一)加强学习,提升医院文化培育的重要性认识

提升公立医院文化培育的重要性认识,需要医疗工作者加强自身学习,医院为医疗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要保证医院文化培育见到成果,就需要医院加强与其他医院的竞争与合作,吸取优秀的文化管理经验,弥补自身不足。同时,通过舆论宣传和典型引导,引导医疗工作者加强学习,在医疗工作者之间鼓励竞争或竞赛,促使医疗工作者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医疗工作者通过各种学 习手段,共同加强自身文化素质、基本技能和价值观的修养,为医院文化培育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认识基础。

(二)转变思想,增强医疗工作者的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公立医院医疗工作者应摒弃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思想,强化其公益性,增强器服务意识。一方面,医院管理者要制定相关的文化策略和实施方案,提高医疗工作者维护公益性、增强服务意识的积极性,政府及行业协会大力整治行业不正之风,为营造健康的医院文化氛围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医疗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使医疗工作者对技术精益求精,本着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对患者高度负责,并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公立医院的管理,推动公立医院文化改革和文化培育。

(三)增进沟通,强化医疗工作者的凝聚力

医疗工作者工作中思想压力大,医院管理者或医院党组织及工会应深入调查,把握职工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从畅通了解人、关心人的渠道入手,做好释疑解惑、平衡心理工作,为医疗工作者的身心和谐营造和谐、温馨氛围。并且,对于不同岗位的医疗工作者,真正从其岗位出发,为医疗工作者着想,及时做好沟通工作。此外,加强医院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让患者对医疗工作过程、技术有基本的认识,对医疗工作者的工作状态有所了解,破解医疗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神秘面纱,彼此增强沟通、加强认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强化医疗工作者的凝聚力。

(四)建立制度,提高医疗工作者的执行力

提高医疗工作者的执行力,需要建立约束性指标,这种约束性指标便是制度,即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薪酬福利体系。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将各部门乃至每个医疗工作者的责任予以明确,并从加强医疗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入手,培养医疗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良好执行力,规范工作行为。在贯彻目标管理的同时,健全考核机制,强化职业道德,规范自律意识,并以薪酬福利体系激发医疗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心,提高医疗工作者的执行力。再好的制度,也需要具体实行,如果制度得不到具体的实行,则只能是一种未能付诸实践的计划,从而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公立医院的文化培育过程中必须提高医疗工作者的执行力。

参考文献:

[1]嵇箐,王树文.谈新医改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医学信息,2009,22(11):2367。

[2]吴瑞开,医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博览,2009,7:282。

[3]石骥,赵升阳,韩宇平等,加强内涵建设构建和谐医院[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2):202-203。

猜你喜欢

新医改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促使公立医院达到三个转变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