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记》中的司马相如

2014-11-10颜洁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5期
关键词:司马相如司马迁史记

颜洁

[摘 要]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司马相如立传,使他在当时文坛独占鳌头的地位得到史册的确认。同一姓氏的自豪感、亲历目见的深刻印象以及对其文学才华的钦佩赞赏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构成司马迁为司马相如立传的动机和目的。

[关键词]司马迁;司马相如;汉赋奠基者

汉武帝时社会走向全面繁荣,在这样一个具有阔大胸襟和雄伟气魄的时代,司马相如以壮丽豪迈的辞赋垂范后世,而司马相如作为当时文学的代表,被司马迁载于史册,为我们了解司马相如打开了一扇窗。

一、 对司马相如的感性认识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出于同一姓氏,虽然没有确切史料证明 “两司马”在世系上出于同一血脉,但中国古代是宗法制特征显著的社会,这种社会形态容易产生一种在宗族亲缘关系上倾向于认同的文化现象。同一姓氏成员之间往往会有“五百年前是一家”的亲和心理,如果同姓中出现有杰出人物,则又会产生引以豪之心。司马相如文才冠世,出于对这位同姓奇才的钦佩与自豪,司马迁把他写入《史记》是在情理之中的。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皆生活在武帝时代,在时间上前后相续。司马相如生于何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系其生年为汉文帝元年(前179)。其卒年,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应为元狩五年(前118年)。司马迁的生年,据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当生于景帝中五年,即公元前145年。如此一来,“两司马”生年相重合的时间有28年。在这一时间段中,司马迁应该有见到司马相如的机会。问题的关键是司马相如在建元初即被召到京城,而司马迁是何时由故乡入京的呢?关于司马迁的生卒年及生平行事,在此不另创新说,只对相关说法略加辨析,以求证司马迁有见到司马相如的可能性。

司马迁是有机会在京师见到司马相如的。一则资料是《自序》“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下《索隐》注引《博物志》:“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迁,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经过学者多方辨析,得出结论是元朔二年(前127)司马迁移居茂陵显武里。程金造《史记管窥》、张大可《史记研究》通过论证《史记·游侠列传》“吾视郭解”、《太史公自序》“余闻董生”,从而证明司马迁生于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其证据是郭解、董仲舒于元朔二年朝廷大规模徙豪民于茂陵的举措中皆移家茂陵。我们正可借助这一证据来说明司马迁至少在此时也应见到过司马相如,因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也有“家居茂陵”的记载。再一则资料是《太史公自序》中“于是迁仕为郎中”,具体时间不能确定,王国维认为是“大抵在元朔、元鼎间”,亦即18至30岁之间;此后从二十三四岁到二十七八岁各种说法都有。不论具体是哪年,至少人们都认为司马迁南游江淮结束以后是在京师,这就说明在司马相如去世之前,司马迁有足够的时间得以见之。

目所亲历与从书籍中或是道听途说得来的信息相比,自会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当司马迁亲身感受到司马相如以赋闻名,在当时社会产生了一次次的轰动效应,脑海中的深刻印象是会让他在写史时难以舍弃的,并且在为司马相如立传时毫不吝惜笔墨,大量载录其“尤著于公卿”的辞赋文章。

二、对司马相如的理性认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一篇以辞赋作品为主的史传,由此可见司马迁是将相如视为文学家而立传的。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载的司马相如事迹有三:一是他仕于武帝前的经历,二是通西南夷,三是其文赋创作与作品。仕前经历主要写相如与卓文君的婚姻,生动地描画了相如落拓不羁的才子性格。但这显然不是司马迁为相如立传的主要原因。通西南夷是相如在朝廷的唯一事功,但此事在当时不仅招致了公卿大臣以及蜀地父老的反对,又事行不数年即罢,而《史记·平准书》称此举使“巴蜀之民能焉”,说明司马迁对此事并非十分看重。那么,司马迁之为司马相如立传的基点应在其辞赋创作。这一点,不仅《太史公自序》中有明确的说明,从传中所载相如作品之多,所占篇幅之大,以及文中议论,都可表明太史公的着眼所在。

《史记·司马相如传》全文载录了他的《子虚赋》、《上林赋》、《喻告巴蜀民书》、《难巴蜀父老书》、《谏猎疏》、《哀秦二世文》、《大人赋》、《封禅书》凡8篇,并曰:“相如他所著,若《遗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篇不采,采其尤著公卿者云。”司马迁所作相如本传几乎可以视为其作品选集,而“采其尤著公卿者”的说明,则表示司马迁之如此立传,正是由于看重相如的文章。司马迁通过“太史公曰”而表达了对相如文章的评价:“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在这里,司马迁先从儒家经典在表现形式上各有不同而宗旨归一说起,然后指出司马相如的文章虽有“虚辞滥说”的缺欠,但其要义却在于节俭,故其形式不害其意义,而且,非但无害,这种表现手法又是合于“主文而橘谏”的《诗》道的,因此而充分地肯定了相如文章的现实价值。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明了立传的用意:“《子虚》之事,《大人》赋说,靡丽多夸,然其指风谏,归于无为,作《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联系《史记》中多处对武帝多所兴作、耗费民财的批评,此处将相如文章讽谕“节俭”的意义提升至“无为”,进一步表明司马迁之为相如立传而采用大量载录其辞赋文章的写法,强调的正是其“文之为用”(刘知几语),并在此层面上肯定了司马相如的历史地位。

司马迁的《史记》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两千多年来,多少人拜伏在他所开创的历史散文中,感动于他所描绘的历史人物。而这其中有一个人,才华纵横千年,伟业功盖万世,他就是司马相如。作为汉大赋的奠基者和成就最高的作家,他是汉赋最实至名归的形象代言人。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唐]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3][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9.

猜你喜欢

司马相如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长卿彬彬文为世矩
司马相如:追星的最牛境界是活成偶像
司马迁还璧不犹豫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千古传佳话
漫画史记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